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体皮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行车运动,鞍座高度,下肢肌肉,表面肌电
人体皮肤论文文献综述
郭峰,温琳,李昕,齐顺博日[1](2019)在《不同鞍座高度对人体蹬踏自行车过程中下肢肌肉工作及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观察人体在叁种不同鞍座高度下在实验室进行蹬踏自行车运动时,下肢相关肌肉的神经肌肉活动的变化以及长时间蹬踏过程中对下肢局部肌肉皮肤温度的影响,探讨人体在不同坐高条件下神经肌肉控制模式,为自行车运动爱好者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13名沈阳体育学院男大学生观察对象,每一名受试者都为自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要求每名研究对象分别以高鞍座高度(最低蹬踏位置时的膝关节角度为25°)、中等鞍座高度(最低蹬踏位置时的膝关节角度为35°)和低鞍座高度(最低蹬踏位置时的膝关节角度为45°)进行3次实验室内的蹬踏功率自行车运动,运动强度设置为65%最大蹬骑功率,要求每次运动时间持续30分钟,蹬骑自行车过程中要求保持转速为60转/分,每两次运动时间间隔至少为24小时。运动过程中连续监测心率变化,每5分钟记录一次下肢肌肉(左右侧股直肌、左右侧股二头肌、左右侧胫骨前肌、左右侧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每次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时间为1分钟。表面肌电信号采用ME6000表面肌电仪,采样频率为1000 Hz,分析每一块肌肉积分肌电、积分肌电百分比、以及积分肌电变化率在不同坐高条件下的差异。另外,分别在运动开始前、运动结束后即刻、运动后10分钟分别测量皮肤温度。皮肤温度使用红外热像仪(ATIR-M302)对下肢局部环节的肌肉皮肤温度进行测量评价。对于统计学分析,本实验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下肢肌肉的电活动情况结果以均数±标准误(±SE)表示,皮肤温度、心率和主观体力感觉的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本研究的温度通过ShaPiro-Wilk测试证实了每个变量的正态性,之后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评价叁种鞍座高度中的心率、主观疲劳感觉、下肢各肌肉的放电水平以及下肢皮肤温度的差异,LSD事后检验用于多重比较,对不同鞍座高度下的肌肉贡献率、肌肉变化率以及下肢运动前后的皮肤温度差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1)运动时间×鞍座高度对左侧股二头肌、右侧腓肠肌内侧头的电活动量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对左侧腓肠肌内侧头的电活动量有非常显着的交互作用(P<0.01);左侧骨直肌、左侧胫骨前肌、右侧股二头肌、右侧胫骨前肌的电活动量对运动时间的变化表现出显着性的改变(P<0.05);右侧股直肌的电活动量只对鞍座高度的变化表现出显着性的改变(P<0.05)。(2)运动初始阶段,下肢肌肉贡献率的结果表明,左右侧下肢肌肉在中等鞍座高度时的肌肉贡献率较为均衡,右侧股直肌在低鞍座高度时的贡献率显着高于中等鞍座高度时的贡献率(P<0.01),而胫骨前肌在低鞍座高度时的贡献率显着低于中等鞍座高度(P<0.05),左右侧腓肠肌内侧头的贡献率均低于高鞍座高度(P<0.05)。(3)肌肉i EMG变化率的结果表明,左侧股二头肌在高鞍座高度时的i EMG下降率高于中等鞍座高度(P<0.05)和低鞍座高度(P<0.01);右侧股二头肌在高鞍座高度时的i EMG下降率高于低鞍座高度(P<0.05);右侧胫骨前肌在高鞍座高度时的i EMG上升率低于中等鞍座高度(P<0.01)和低鞍座高度(P<0.01);左侧腓肠肌内侧头在高鞍座高度时的i EMG下降率高于低鞍座高度(P<0.01),即运动结束时,高鞍座高度时下肢肌肉i EMG下降率最快。(4)与运动前相比,高鞍座高度和低鞍座高度在运动后即刻大腿(背面)的温度明显降低(P<0.01),而中等鞍座高度的大腿(背面)温度与运动前并无差异(P>0.05);与运动前相比,在中等鞍座高度下运动结束后10分钟,大腿(正面)皮肤温度的升高幅度高于高鞍座高度(P<0.05),在低鞍座高度下运动结束后10分钟,大腿(背面)的皮肤温度的降低幅度高于中等鞍座高度(P<0.05),即中等鞍座高度在体温调节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另外,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和主观体力等级感觉都显着增加,但是叁种不同鞍座高度之间这两个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在高鞍座高度下运动时,即膝关节角度为25°时,在蹬踏自行车的过程中下肢肌肉的疲劳程度较高;在低鞍座高度下运动时,即膝关节角度为45°时,在蹬踏自行车的过程中下肢肌肉的贡献率不均衡;不同鞍座高度下运动时,中等鞍座高度运动后的体温调节出现较好的适应性反应,反映了鞍座高度对机体神经肌肉调节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运动中的神经肌肉活动提供依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叁种鞍座高度中运动时,中等鞍座高度较为舒适,建议自行车爱好者使用此鞍座高度,这可能可以减轻使用者的肌肉疲劳程度和能量代谢水平。(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魏传飞,王伟,刘延明,段婧,芦现杰[2](2019)在《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快速分离及多向分化能力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快速分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方法,并探讨成纤维细胞在成脂、成骨、成软骨和成神经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流式分析、Vimentin蛋白染色鉴定成纤维细胞;再利用生长曲线、核型分析、线粒体染色分析不同传代细胞的增殖速度,线粒体及染色体形态的改变;最后进行成纤维细胞成脂、成骨、成软骨和成神经的诱导分化实验,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两代细胞增殖速度及线料体相对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呈典型梭状及多角形;高表达细胞表面标记物CD90 (NCF1,NCF2占比分别为99.9﹪,98.7﹪)和CD73 (NCF1,NCF2占比分别为98.2﹪,85.6﹪),但极少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34 (NCF1,NCF2占比分别为1.8﹪,2.6﹪);细胞Vimentin蛋白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100﹪;对细胞生长曲线进行分析,表明分离后不同代次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6,P=0.1567);线粒体相对含量统计分析,同一株细胞系第5代(相对荧光强度值:6876±577.8)与第10代(相对荧光强度值:7371±471.9)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4,P=0.543);核型分析分别显示传代后保持染色体数目为正常46条且形态无明显异常;经诱导后成纤维细胞可向成脂、成骨、成软骨和类神经分化。结论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出的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状态稳定,增殖能力强,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和成神经多向分化诱导潜能,为细胞移植修复骨损伤、软骨损伤和神经损伤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细胞来源及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景民,李久盛,陈晋阳,曾祥琼[3](2019)在《模拟人体皮肤湿度响应特征和力学性质的皮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优质的仿生皮肤模型(ASM)对皮肤接触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至关重要,因此ASM的研究也备受重视。为了模拟人体皮肤的湿度响应特性和力学特性,将壳聚糖(CTS)水凝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构建了皮肤模型,并探索了二者的质量比以及固化剂的用量对ASM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固化剂用量的减少,ASM的水合度及吸水溶胀率均提高;当固化剂与PDMS的质量比小于1∶20时,ASM能够模拟人体皮肤水合度状态。材料表面力学性能测试试验机(UST)的测试表明,随着固化剂用量的减少,ASM的弹性模量降低,且当固化剂与PDMS的质量比为1∶50时,ASM的弹性模量随深度的变化与人体手臂皮肤随深度的变化一致,且干燥ASM的弹性模量比湿润ASM的弹性模量大,这也与人体皮肤的特性一致。(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22期)
周致莹,乔小青,张旭光[4](2019)在《一款胶原蛋白复合粉改善皮肤水分人体试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胶原蛋白复合粉对人体皮肤水分的改善情况。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组服用受试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采用自身与组间两种对照设计,分别服用胶原蛋白复合粉和安慰剂30天,再次测定受试者皮肤水分。结果:试食组皮肤水分平均增加2.70±2.21,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 <0.001),其中42例皮肤水发增加,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有20例皮肤水分增加,有效率为40.00%,试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01),试食胶原蛋白复合粉后,各项生化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亦无过敏及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该款胶原蛋白复合粉具有改善皮肤水分功能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9年26期)
郭明权,郭晓奎[5](2019)在《人体皮肤微生态及其与皮肤病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是机体和环境接触的主要保护屏障。人体皮肤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皮肤表面定殖着多种微生物并保持动态平衡,我们将之称为皮肤微生态或者人体皮肤微生物群。人体皮肤微生物群伴随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初始免疫系统的形成,个体发育,疾病发生,直到衰老等息息相关。人体皮肤微生物群的分布随所在部位不同存在差异,同时与人种、年龄和健康状况不同而有差异。人体皮肤微生态与人体呈共发育,共代谢,互调控的关系。皮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动态分布与皮肤表面组织细胞乃至宿主健康免疫状态之间存在着整体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相关宏基因组学、培养组学和各类新型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从生态系统角度去理解和认识皮肤微生物组提供了支持。本文针对皮肤微生物组的最新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皮肤微生物组与人体皮肤疾病的关联研究及其前瞻性应用等方面作一个全面综述。(本文来源于《皮肤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会苹,李朝辉,徐浩森,谢础航[6](2019)在《基于柔性电子皮肤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电子皮肤这种具有柔韧性及伸缩性的传感器集成平台吸引了全球的注意,E-skin的可行,是应用于可移动智能人体健康监测系统的前提。电子皮肤在灵敏度和辨别力方面都比人体更敏锐,对于监控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研究了柔性电子皮肤的配置及其于人体健康监测的应用,该领域的创新将会改变人类的未来生活。(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周致莹,乔小青,张旭光[7](2019)在《胶原蛋白大豆肽粉改善皮肤水分人体试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胶原蛋白大豆肽粉对人体皮肤水分的改善情况,本研究采用试食组和对照组的自身与组间对照模式进行分析。其中试食组服用胶原蛋白大豆肽粉,对照组食用安慰剂,各自服用30d后,再次测定受试者皮肤水分。研究结果表明,服用胶原蛋白大豆肽粉后,受试者皮肤水分增加,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且血常规、血生化等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也未观察到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该款胶原蛋白大豆肽粉具有改善皮肤水分保健功能,且安全无毒。(本文来源于《粮食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曹玉雪[8](2019)在《乳腺癌对人体皮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乳房组分包括皮肤,纤维组织,乳腺和脂肪。正常生理机能下,乳房中细胞有序地进行新陈代谢,而有时这种正常的代谢和生长过程可能会发生错误:新的细胞不需要时也会形成,衰老细胞凋亡行程阻碍,从而使得多余的细胞堆积形成肿块。乳腺上皮组织中形成的恶性肿块即乳腺癌。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女性中的头号杀手,且由于其异质性、高侵袭性和生理特征复杂性,导致多年来乳腺癌研究进展缓慢。研究显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特征与人体微生物组的改变息息相关。乳房组织自身菌群、肠道菌群以及部分身体远端部位的微生物群均已经过研究检验,会因乳腺肿瘤病变状态而有所改变。而皮肤作为人体表面最大的器官,其菌群平衡对许多疾病都存在显着影响。这提示了乳腺癌和皮肤菌群之间可能具有某种未知的相关性。与肠道中的微生物相似,皮肤微生物在抵御入侵病原体、免疫系统的形成以及天然产物的分解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皮肤处于健康状态时,皮肤微生物与人体皮肤和外部环境一起构成了平衡和稳定的皮肤微生态,若一旦遭受环境改变或病原菌侵袭等使平衡被打破,引发微生态失衡,将会对宿主产生一系列屏障受损、引发或加速病变的连锁效应。近期有研究显示,皮肤微生物对宿主的保护性作用不仅限于皮肤表面一些诸如痤疮和特异性皮炎等常见疾病,还具备通过阻碍DNA合成而抑制肿瘤的潜能。这为日后皮肤微生物的研究指点了新的方向。本实验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皮肤菌群,探讨乳腺癌患者与健康人之间可能存在的菌群特征差异。研究目的乳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女性的头号杀手,因其复杂性一直没有合适的筛选方式,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本研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选择皮肤微生物群最多样和稳定的干燥部位,分析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与健康人群皮肤微生物群的异同,初步探索皮肤微生物与乳腺癌的关联,对日后找出可能存在的乳腺癌微生物风险标志和潜在的基于微生物的防治提供了初步参考。研究内容及方法为了探究乳腺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皮肤菌群的差异特征,选取未经过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经过1-3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5名,受试者年龄均在50-60岁之间。在无菌环境下运用无菌拭子擦拭法采集受试者左前臂处皮肤样品。对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文库构建、Illumina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等一系列操作。研究结果患者组OTU数量较之健康组和治疗组呈显着降低,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低于健康组。三组之间在优势菌群上差异不显著,主要差异集中在丰度较低的菌种上。患者组整体细菌丰度和多样性降低,科、属水平上组内差异性更为剧烈,菌群组分更为复杂。其中梭杆菌门,放线菌科,微球菌科,梭杆菌科,韦荣球菌科,肠杆菌科,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丰度降低显着,与健康组差异显着。治疗组整体差异不显着,部分菌种相较于患者组丰度有所回升。(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刘哲男[9](2019)在《一种简便、高效的从成人皮肤组织分离原代人体表皮干细胞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人体的表皮干细胞,又名人类角质形成细胞(HCKs),具有高分化潜能,能够增殖并分化出多种皮肤细胞,人们可利用此潜能进行临床疾病的再生治疗以及细胞学研究。而现阶段提取成人表皮干细胞的方法步骤较为繁琐,且提取的原代细胞数量有限,使其在后续的应用上受到限制。本研究旨在针对现阶段表皮干细胞提取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良,并探讨其改良方案及改良后的提升效果。方法:将手术中切除的成人皮肤组织置于70%乙醇中30秒,清洗表面血块等杂物,并用剪刀对组织稍加修整。放入含有2%-3%青链霉素的PBS缓冲液进行简单的消毒,进一步清洗。共浸泡两次,每次3分钟,以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然后用手术刀将组织完全切碎成匀浆状态,将匀浆样组织转入50ml离心管中加入酶消化液(1g组织用20ml酶消化液,2.5mg/ml I型胶原酶和2.5mg/ml解离酶),混匀。将其放入37℃水浴锅内震荡消化60分钟。再加入0.25%的胰蛋白酶(1:5)到含组织的50ml离心管中继续消化30分钟;最后加入DNA酶I(10mg/ml)37℃消化5分钟。组织消化好后加相同体积的含有10%胎牛血清(FBS)的终止培养基反复吹打(大约20下)100μm细胞过滤器过滤,离心,弃上清,细胞沉淀用含10%胎牛血清的终止培养基重悬,离心;弃上清,所得的细胞沉淀用表皮培养基重悬,接种到细胞培养瓶或100mm细胞培养皿。培养皿里加入1:1000浓度为10mM的Rho关联蛋白激酶抑制剂Y-27632,培养2-3天。每2-3天换液。细胞密度生长至80%时进行传代、冻存或后续研究。同时,利用传统方法对相同皮肤组织进行细胞提取与培养:用10ml PBS冲洗,然后,用10ml 70%乙醇冲洗30秒,用10ml洗涤液(含2%青霉素和链霉素的PBS)浸泡两次,每次5分钟。用无菌剪刀修剪组织,在100mm细胞培养皿中去除皮下脂肪层,然后称重皮肤组织。将组织转移到另一个100mm无菌培养皿中,将真皮一侧朝下,然后用手术刀将皮肤组织切成3-4mm宽的条状。将2.5 mg/ml的解离酶液10 ml加到培养皿中,再置入皮肤组织,4℃孵育过夜。第二天,用镊子把真皮层上的表皮剥下来,用手术刀片将剥离下来的表皮切碎成匀浆状态,然后,用10ml 0.25%的胰蛋白酶在50ml的离心管中重悬,在37℃的水浴中震荡消化20分钟。通过加入等量的中和溶液来中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分离的表皮细胞悬浮液上下震荡20次,再用10ml移液管将细胞悬浮液通过100μm细胞过滤器,以去除任何残留的组织碎片。然后离心,重悬,清洗后再离心。用表皮细胞培养基将离心管底部的细胞团块重悬,移入培养皿进行培养。2-3天换液,细胞长满时传代。接下来,比较两种方法的耗时与复杂性,以及对所提细胞数量与质量的比较。我们将分别用两种方法培养的原代细胞于第3天、第5天进行观察,并比较第7天细胞数目上的不同,再将细胞培养至可传代的密度,分别记录所耗时间。另外,为了测定表皮干细胞的干性与纯度,我们将改良方法所获得的原代、第3代表皮干细胞进行细胞爬片,并在其生长至合适密度时对其进行K5、Loricrin、Veminten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1)传统方法分离人体表皮干细胞时需经历一个过夜的酶消化过程,较为耗时,并且会影响细胞生命力。另外,由于需要将表皮从真皮上剥离,增加了方案的复杂性,还会损失部分表皮细胞。对于一些难以将表皮剥离的组织,这种方法的提取效率会大打折扣。而通过新方法的改良则省去了剥离表皮这一步骤,简化了提取过程,提高了效率。总时间约九十多分钟的酶消化过程也大大缩短了新方法的耗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细胞的生命力。(2)对于传统方法提取出的原代表皮干细胞,细胞生长速率较慢;而新方法利用了Y-27632增强表皮细胞功能的作用,使提取的角质形成细胞生长速率快且呈菌落式增殖。对新方法提取的原代细胞及传代后的细胞进行K5、loricrin、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发现细胞的分化潜能高,维持了上皮基底细胞的特性。结论:体外培养的人体原代表皮干细胞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与科研领域。因此对于提取出的原代表皮干细胞的数量与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而传统提取成人原代细胞的方法不能很好的满足以上两个要求。本实验改进了现有方法的不足之处,缩短了酶消化时间,简化了细胞提取步骤,并利用Rho蛋白激酶抑制剂Y-27632提高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与贴壁,从而增加了细胞或的数量与细胞的干性。因此,本实验研究出的新方法可以获得高质量、足量的人体表皮干细胞,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与科研领域。(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4-24)
张竹筠,彭妙娟,黄能,程玉民[10](2019)在《人体皮肤起皱的非线性大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人体皮肤力学分析的多层皮肤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皮肤层分别采用超弹性和黏弹性与超弹性耦合的本构关系,利用Abaqus对两层和叁层皮肤模型的非线性大变形问题进行分析,模拟皮肤起皱,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对比结果表明:与两层模型相比,叁层模型能更真实地模拟皱纹;在相同外力下,越紧致的皮肤产生的皱纹深度越浅,皮下组织越厚的皮肤产生的皱纹深度越深。数值分析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人体皮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快速分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方法,并探讨成纤维细胞在成脂、成骨、成软骨和成神经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流式分析、Vimentin蛋白染色鉴定成纤维细胞;再利用生长曲线、核型分析、线粒体染色分析不同传代细胞的增殖速度,线粒体及染色体形态的改变;最后进行成纤维细胞成脂、成骨、成软骨和成神经的诱导分化实验,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两代细胞增殖速度及线料体相对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呈典型梭状及多角形;高表达细胞表面标记物CD90 (NCF1,NCF2占比分别为99.9﹪,98.7﹪)和CD73 (NCF1,NCF2占比分别为98.2﹪,85.6﹪),但极少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34 (NCF1,NCF2占比分别为1.8﹪,2.6﹪);细胞Vimentin蛋白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100﹪;对细胞生长曲线进行分析,表明分离后不同代次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6,P=0.1567);线粒体相对含量统计分析,同一株细胞系第5代(相对荧光强度值:6876±577.8)与第10代(相对荧光强度值:7371±471.9)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4,P=0.543);核型分析分别显示传代后保持染色体数目为正常46条且形态无明显异常;经诱导后成纤维细胞可向成脂、成骨、成软骨和类神经分化。结论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出的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状态稳定,增殖能力强,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和成神经多向分化诱导潜能,为细胞移植修复骨损伤、软骨损伤和神经损伤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细胞来源及实验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体皮肤论文参考文献
[1].郭峰,温琳,李昕,齐顺博日.不同鞍座高度对人体蹬踏自行车过程中下肢肌肉工作及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魏传飞,王伟,刘延明,段婧,芦现杰.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快速分离及多向分化能力鉴定[J].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9
[3].陈景民,李久盛,陈晋阳,曾祥琼.模拟人体皮肤湿度响应特征和力学性质的皮肤模型[J].材料导报.2019
[4].周致莹,乔小青,张旭光.一款胶原蛋白复合粉改善皮肤水分人体试食实验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
[5].郭明权,郭晓奎.人体皮肤微生态及其与皮肤病的关系[J].皮肤科学通报.2019
[6].孙会苹,李朝辉,徐浩森,谢础航.基于柔性电子皮肤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9
[7].周致莹,乔小青,张旭光.胶原蛋白大豆肽粉改善皮肤水分人体试食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
[8].曹玉雪.乳腺癌对人体皮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9].刘哲男.一种简便、高效的从成人皮肤组织分离原代人体表皮干细胞的方法[D].山东大学.2019
[10].张竹筠,彭妙娟,黄能,程玉民.人体皮肤起皱的非线性大变形分析[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