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论文和设计-杨灿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副车架,副车架上设置有转台和臂架装置,所述副车架上连接有垂直升降装置,所述转台连接于垂直升降装置的上端;所述垂直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和过渡装置,底座和过渡装置之间通过若干四连杆结构Z字型连接,相邻四连杆结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四连杆结构包括臂和连杆,臂和连杆之间倾斜设置有变幅油缸,并且相邻的变幅油缸的倾斜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在作业遇到障碍时,能够通过垂直升降转台,带动上装部分实现垂直升降,同时整车受力不变,实现轻松跨越障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副车架,副车架上设置有转台和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连接有垂直升降装置,所述转台连接于垂直升降装置的上端;所述垂直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和过渡装置,底座和过渡装置之间通过若干四连杆结构Z字型连接,相邻四连杆结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四连杆结构包括臂和连杆,臂和连杆之间倾斜设置有变幅油缸,并且相邻的变幅油缸的倾斜方向相反。

设计方案

1.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副车架,副车架上设置有转台和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连接有垂直升降装置,所述转台连接于垂直升降装置的上端;

所述垂直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和过渡装置,底座和过渡装置之间通过若干四连杆结构Z字型连接,相邻四连杆结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四连杆结构包括臂和连杆,臂和连杆之间倾斜设置有变幅油缸,并且相邻的变幅油缸的倾斜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结构设有两个,包括第一四连杆结构和第二四连杆结构,所述第一四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臂和第一变幅油缸,第一连杆和第一臂长度相同且平行连接于底座和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四连杆结构包括第二连杆、第二臂和第二变幅油缸,第二连杆和第二臂长度相同且平行连接于连接件和过渡装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装置上通过托架连接有工作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装置包括伸缩臂和曲臂,伸缩臂上设置伸缩油缸,曲臂上设置变幅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升降装置设置于车体前端,伸缩臂沿着车体长度方向水平向后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车体四周还设置有活动支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空作业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空作业车的需求越来越大,维修城市及市中心的路灯、电力的地方越来越多。高空作业车作业时占用地面空间大, 而且有时在作业时需要跨越障碍等需求,容易影响交通。所以需要特殊结构形式的高空作业车,满足到达作业地面时不仅不影响交通,同时可以跨越一定的障碍直接到达作业地点。

现有的高空作业车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目前高空作业车主要分为三类:折叠臂、伸缩臂、混合臂。

折叠臂高空作业车作业时通过下臂变幅油缸推动下臂臂架变幅,上臂变幅油缸推动上臂臂架变幅,来实现臂架的角度变化,从而将作业平台举升到一定高度,到达作业地点。作业高度根据臂架长度和变幅角度决定,如果达到一定高度,需要较长的臂架和大的变幅角度, 导致整车长度较长。同时作业效率低,跨越障碍能力弱。

伸缩臂高空作业车作业时通过变幅油缸推动臂架变幅,同时伸缩油缸推动伸缩臂动作,将作业平台到达作业地点。到达一定高度的作业地点,需要伸缩臂伸出长度在垂直地面的投影,所以如果达到一定高度和幅度,需要臂架长度较长。同时伸缩臂伸出量越大,伸缩臂搭接量越小,臂架变形量大,平台操作舒适性和平稳性差;同时跨越障碍能力差。

混合臂高空作业车既可通过折叠臂折叠,也可通过伸缩臂伸缩,具有一定的跨越障碍功能。但其结构形式复杂,对整车布置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在作业遇到障碍时,能够通过垂直升降转台,带动上装部分实现垂直升降,同时整车受力不变,实现轻松跨越障碍。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副车架,副车架上设置有转台和臂架装置,所述副车架上连接有垂直升降装置,所述转台连接于垂直升降装置的上端;

所述垂直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和过渡装置,底座和过渡装置之间通过若干四连杆结构Z字型连接,相邻四连杆结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四连杆结构包括臂和连杆,臂和连杆之间倾斜设置有变幅油缸,并且相邻的变幅油缸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四连杆结构设有两个,包括第一四连杆结构和第二四连杆结构,所述第一四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臂和第一变幅油缸,第一连杆和第一臂长度相同且平行连接于底座和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四连杆结构包括第二连杆、第二臂和第二变幅油缸,第二连杆和第二臂长度相同且平行连接于连接件和过渡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臂架装置上通过托架连接有工作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臂架装置包括伸缩臂和曲臂,伸缩臂上设置伸缩油缸,曲臂上设置变幅油缸。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升降装置设置于车体前端,伸缩臂沿着车体长度方向水平向后设置。

进一步的,车体四周还设置有活动支腿。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采在作业时遇到障碍,能够通过垂直升降转台和臂架等上装部分,带动上装部分实现垂直升降,同时整车受力不变,实现轻松跨越障碍。整车布置在驾驶室后方,可缩短整车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常行驶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垂直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活动支腿;3、转台;4、垂直升降装置;41、底座;42、第一连杆;43、第一臂;44、第一变幅油缸;45、第二连杆;46、第二臂;47、第二变幅油缸;48、连接件;49、过渡装置;5、副车架;6、臂架装置;61、伸缩臂;62、曲臂;63、伸缩油缸;64、变幅油缸;7、托架;8、工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如图1-5所示,包括车体、垂直升降装置4、转台3、臂架装置6、托架7和工作平台8。

其中车体包括:底盘1、活动支腿2、副车架5;活动支腿2用于作业时支承,副车架5下端连接在底盘上,上部连接垂直升降装置4。

垂直升降装置4包括底座41、第一连杆42,第一臂43,第一变幅油缸44,第二连杆45,第二臂46,第二变幅油缸47,连接件48,过渡装置49。

底座41与副车架5连接,第一连杆42和第一臂43长度相同,且第一臂43平行设置于第一连杆42下方,第一连杆42和第一臂43一端铰接于底座,第一连杆42和第一臂43另一端铰接于连接件48。第一连杆42、第一臂43、底座41和连接件48共同组成第一四连杆结构;第一变幅油缸44一端铰接于第一臂43上的铰座上,另一端铰接于连接件48的铰座上。

第二连杆45和第二臂46长度相同,且第二臂46平行设置于第二连杆45下方,第二连杆45和第一臂43一端铰接于连接件48,第二连杆45和第二臂46另一端铰接于过渡装置49。第二连杆45、第二臂46、连接件48与过渡装置49共同组成第二四连杆结构;第二变幅油缸47一端铰接于连接件48上的铰座上,另一端铰接于过渡装置49的铰座上。

过渡装置49下端与第二连杆45和第二臂46铰接,上端与回转装置连接;其中第二变幅油缸47一端与过渡装置49上的铰座铰接。

转台3下方连接着回转装置,用于转台3与臂架6等上装的回转;转台3上的铰座与臂架装置6连接,同时转台上的另一铰座与臂架装置的变幅油缸3的一端铰接。

臂架装置6包括伸缩臂61和曲臂62,伸缩臂有多节,通过伸缩油缸伸缩;初始状态下,曲臂62与伸缩臂61接近垂直,一端连接托架7,另一端连接伸缩臂61,通过变幅油缸64变幅。

托架7是连接平台8和臂架装置6的过渡部分,一端与臂架6连接,一端与平台8连接。

工作平台8是将人或物运送到高空中的载体,平台通过托架7和臂架6连接,并通过调平装置使一致保持与地面水平。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设计图

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3082.3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07514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66F 11/04

专利分类号:B66F11/04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徐州海伦哲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徐州海伦哲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宝莲寺路19号

发明人:杨灿;苑登波;曾清;樊传岗;许斌;赵呈昊;王然然

第一发明人:杨灿

当前权利人:徐州海伦哲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惠忠

代理机构:32200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论文和设计-杨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