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黄间隙论文_张帅,万绪明,崔林阳,许祖闪

导读:本文包含了盘黄间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间隙,椎管,狭窄,椎间盘,腰椎,脊神经,张量。

盘黄间隙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万绪明,崔林阳,许祖闪[1](2019)在《腰椎退变患者盘黄间隙与受压神经根DTI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压神经根DTI参数FA值与患侧盘黄间隙(DFLS)大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临床体征、查体及腰椎1.5T MRI常规扫描诊断为单侧L5神经压迫的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患者18例,行3.0T MRI腰椎DTI及3D-FIESTA-C序列扫描,测量患侧盘黄间隙大小,同时测量健、患侧神经根FA值,计算健、患两侧FA值差值,分析两侧FA值差值与患侧盘黄间隙大小相关性。结果①患、健侧神经根FA值分别为0.260±0.032,0.321±0.042(t=11.05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患侧盘黄间隙为(1.639±0.539)mm,患侧盘黄间隙与FA值差值呈负相关(r=-0.795,P<0.01)。结论 DTI可定量反映腰神经根损伤程度,盘黄间隙应该成为腰椎退变患者外科术前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潍坊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姚前尹,董炘[2](2015)在《硬膜外腔盘黄间隙穿刺注液的解剖学入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一种新进路,使消炎镇痛液更集中地作用于病变神经根,或将胶原酶直接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而摆脱大型X线机的限制,更简便有效地治疗腰腿痛。方法通过解剖学研究、腰椎X线摄片,设计出经椎板外切迹进路到达硬膜外腔盘黄间隙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结果经椎板外切迹进路,可准确地到达硬膜外腔盘黄间隙,更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结论该进路应用于溶盘术可免除大型X线机的限制,避免X线对医患双方的损伤。(本文来源于《解剖学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刘意强,杨文彬,韦国平,王成日,杨福成[3](2013)在《下腰椎脊神经根发出部位与盘黄间隙解剖关系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腰椎脊神经根分出部位与盘黄间隙的解剖关系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经后路手术治疗存在盘黄间隙狭窄的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RI显视和术中所见,将下腰椎脊神经根分出部位与盘黄间隙的解剖关系分为叁种类型,Ⅰ型:分出部位在盘黄间隙上缘或以上;Ⅱ型:分出部位在盘黄间隙中部区域;Ⅲ型:分出部位在盘黄间隙下缘或以下;盘黄间隙狭窄分为轻度(2~5 mm)和重度(小于2 mm)。对不同类型及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型(88节段):L3~40节段、L4~521节段、L5S167节段;Ⅱ型(69节段):L3~44节段、L4~554节段、L5S111节段;Ⅲ型(33节段):L3~416节段、L4~517节段、L5S10节段;各型节段间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所占轻、重度盘黄间隙狭窄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腰椎脊神经根发出部位在盘黄间隙从L3~4到L5S1有上移的趋势;Ⅰ型和Ⅱ型患者轻度下腰椎盘黄间隙狭窄易出现神经根性症状,Ⅲ型患者常表现为重度盘黄间隙狭窄。明确脊神经根发出的部位与盘黄间隙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明确相关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部位诊断和减压范围。(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3年09期)

吴晓东,张涛[4](2011)在《椎管盘黄间隙扩容术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已逐渐被认识,尽管对其发病机制认识尚有争议,名称不一,但国内已倾向将其称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均认为本病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多限于探讨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对手术治疗的特点探讨较少[1,2]。2002年7(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期刊2011年28期)

李岩,吴彦生,郭梅香[5](2009)在《椎管盘黄间隙扩容术在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附75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椎管盘黄间隙扩容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椎管盘黄间隙扩容术治疗75例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对于存在腰椎不稳的病例,同时行后路椎间融合器、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术,于术后1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5例中,5例术中硬膜破裂,予及时处理,顺利完成手术;其余患者术程顺利。疗效:优47例、良21例、可5例、差2例。1例术后3个月腰痛复发,行二次手术后症状消失;切口感染5例,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损伤3例(其中1例椎间隙感染),术后血肿2例,均给予相应处理后逐渐好转。术后6例有一过性股外侧疼痛,感觉减退,1周后均自行消失。术后1个月内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2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予相应处理好转。其余患者无合并手术并发症,情况稳定。结论:椎管盘黄间隙扩容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新医学》期刊2009年08期)

钱文宝[6](2005)在《以盘黄间隙为中心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正常脊柱功能、结构破坏少,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故日益受到重视。我院对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5 例在外院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采取以腰盘黄间隙为中心的小切口手术,疗效较为满意,报道(本文来源于《全国中华骨伤名医名院名所论坛论文集》期刊2005-06-30)

王彪,田慧中,刘奋,吕霞[7](2005)在《盘黄间隙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一文中研究指出我院采用盘黄间隙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146例,疗效明显,减压充分可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6例,其中男49例,女97例;年龄41~70岁,平均56岁。中央椎管狭窄102例,侧隐窝狭窄44例;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43例,单节(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05年05期)

钱文宝[8](2004)在《以盘黄间隙为中心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正常脊柱功能、结构破坏少,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故日益受到重视。我院对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5例在外院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采取以腰盘黄间隙为中心的小切口手术,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7例,女51例;年龄19-82岁。发病2个月-15年,平均7.4个月。1.2临床表现全部病人均有腰腿痛,伴腰部活动受限27例,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92例,直腿抬高小于正常(本文来源于《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期刊2004-06-30)

杨涛,许安荣,葛锋铭,卫光明,童吉华[9](2001)在《腰盘黄间隙的CT测量及其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评价盘黄间隙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腰椎间盘CT扫描资料,记录L3-S1间盘形态及双侧黄韧带厚度、盘黄间隙的宽度,分析这些结构与盘黄间隙狭窄及其对腰神经根压迫的关系。结果196个间盘突出或膨出,78处黄韧带厚度>5mm,腰盘黄间隙(DFLS)为腰间盘平面位于椎管外侧份间盘与黄韧带间的间隙。172侧显示腰神经根鞘受压,相应盘黄间隙平均宽度为(3.6± 0.8)mm。结论 DFLS&pound;5mm为狭窄,主要原因包括;间盘突出或膨出、黄韧带肥厚等。它可以作为腰间盘突出伴神经根压迫的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2001年03期)

黎江芽[10](2000)在《腰盘黄间隙狭窄的原因及意义(附83例CT平扫与CT脊髓造影对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通过对腰椎间盘CT平扫与CT脊髓造影 (CTM)的影像表现对照观察 ,提出“盘黄间隙”的概念 ,分析其狭窄的原因及其对腰神经根压迫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83例腰椎间盘CT平扫与CTM的影像资料 ,分别记录L3~S1腰间盘形态 ,双侧黄韧带厚度 ;双侧上关节突内突程度及相应硬膜囊前后径。分析这些结构及数据与盘黄间隙狭窄及其对腰神经根压迫的关系。结果138个间盘突出或膨出 ,相应硬膜囊前后径 <10mm ,5 3处黄韧带厚度 >5mm ;6 7侧上关节突增生内突 ,且超过 2mm。盘黄间隙为腰间盘平面位于椎管外侧份间盘与黄韧带之间的间隙。 15 7侧显示腰神经根或根鞘受压 ,相应盘黄间隙平均宽度为 3 8mm。结论 盘黄间隙≤ 5mm即为狭窄。其主要原因有 :间盘突出或膨出 ,尤其是旁中央型侧向突出 ,黄韧带肥厚 ;小关节突增生内突等。它可以作为腰椎间盘CT检查诊断腰神经根压迫较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华放射学杂志》期刊2000年04期)

盘黄间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设计一种新进路,使消炎镇痛液更集中地作用于病变神经根,或将胶原酶直接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而摆脱大型X线机的限制,更简便有效地治疗腰腿痛。方法通过解剖学研究、腰椎X线摄片,设计出经椎板外切迹进路到达硬膜外腔盘黄间隙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结果经椎板外切迹进路,可准确地到达硬膜外腔盘黄间隙,更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结论该进路应用于溶盘术可免除大型X线机的限制,避免X线对医患双方的损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盘黄间隙论文参考文献

[1].张帅,万绪明,崔林阳,许祖闪.腰椎退变患者盘黄间隙与受压神经根DTI相关性[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9

[2].姚前尹,董炘.硬膜外腔盘黄间隙穿刺注液的解剖学入路[J].解剖学研究.2015

[3].刘意强,杨文彬,韦国平,王成日,杨福成.下腰椎脊神经根发出部位与盘黄间隙解剖关系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3

[4].吴晓东,张涛.椎管盘黄间隙扩容术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

[5].李岩,吴彦生,郭梅香.椎管盘黄间隙扩容术在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附75例报告[J].新医学.2009

[6].钱文宝.以盘黄间隙为中心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C].全国中华骨伤名医名院名所论坛论文集.2005

[7].王彪,田慧中,刘奋,吕霞.盘黄间隙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J].广东医学.2005

[8].钱文宝.以盘黄间隙为中心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8例[C].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2004

[9].杨涛,许安荣,葛锋铭,卫光明,童吉华.腰盘黄间隙的CT测量及其临床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1

[10].黎江芽.腰盘黄间隙狭窄的原因及意义(附83例CT平扫与CT脊髓造影对照)[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

论文知识图

示盘黄间隙测量方法。图中bd为...脊神经根分出部位与盘黄间隙的解...解剖学-图3-1-2 腰椎解剖学-图3-1-3 腰椎的韧带1.椎体 2.椎...解剖学-图3-1-4 盘黄间隙解剖学-图3-1-5 侧隐窝

标签:;  ;  ;  ;  ;  ;  ;  

盘黄间隙论文_张帅,万绪明,崔林阳,许祖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