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机论文和设计-汪韦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孔机,包括机架和冲孔装置,冲孔装置包括油缸、冲孔架、冲头和模架,油缸固定在机架前侧的门型架上,油缸的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冲孔架,冲孔架的下端设置有冲头,模架沿机架的前后方向设置,还包括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辊、从动辊和输送带,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主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主动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一端的两侧的侧板上,从动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另一端的两侧的侧板上,主动辊和从动辊上套设有两条间隔设置的输送带,输送带之间的间隔与冲头的左右宽度配合。通过步进电机的转动和停转时间的设置,即可实现自动上料和冲孔加工的配合,节省人力且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冲孔机,包括机架(1)和冲孔装置(2),所述冲孔装置(2)包括油缸(21)、冲孔架(22)、冲头(23)和模架(25),所述油缸(21)固定在机架(1)前侧的门型架(11)上,所述油缸(21)的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冲孔架(22),所述冲孔架(22)的下端设置有冲头(23),所述模架(25)沿机架(1)的前后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装置(4),所述上料装置(4)包括步进电机(41)、主动辊(42)、从动辊(43)和输送带(46),所述步进电机(41)的输出轴和主动辊(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4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25)一端的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从动辊(4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25)另一端的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主动辊(42)和从动辊(43)上套设有两条间隔设置的输送带(46),所述输送带(46)之间的间隔与冲头(23)的左右宽度配合。

设计方案

1.一种冲孔机,包括机架(1)和冲孔装置(2),所述冲孔装置(2)包括油缸(21)、冲孔架(22)、冲头(23)和模架(25),所述油缸(21)固定在机架(1)前侧的门型架(11)上,所述油缸(21)的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冲孔架(22),所述冲孔架(22)的下端设置有冲头(23),所述模架(25)沿机架(1)的前后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装置(4),所述上料装置(4)包括步进电机(41)、主动辊(42)、从动辊(43)和输送带(46),所述步进电机(41)的输出轴和主动辊(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4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25)一端的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从动辊(4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25)另一端的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主动辊(42)和从动辊(43)上套设有两条间隔设置的输送带(46),所述输送带(46)之间的间隔与冲头(23)的左右宽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4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轮(44),所述从动辊(4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轮,所述输送带(46)设置在对应的主动轮(44)和从动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44)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盘(47),所述从动轮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盘(47),所述限位盘(47)和输送带(46)之间相互靠近的侧面抵接,所述限位盘(47)的上侧和输送带(46)的上侧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46)相互远离的一侧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挡板(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上设置有安装槽(51),所述安装槽(51)的槽口设置在挡板(5)靠近另一挡板(5)的一侧面上,所述安装槽(51)内固定一竖直的转轴,所述转轴沿转动辊(52)的轴线穿过转动辊(52)且和转动辊(5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52)靠近安装槽(51)的槽口的侧面和挡板(5)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架(22)的下端设置有压紧组件(6),所述压紧组件(6)包括安装筒(61)、抵紧柱(62)和抵紧弹簧(63),所述冲孔架(22)的下端设置有竖直的安装筒(61),所述抵紧弹簧(63)竖直设置在安装筒(61)内,所述抵紧弹簧(63)的一端和冲孔架(22)固定,所述抵紧弹簧(63)的另一端和抵紧柱(62)的上端固定,所述抵紧弹簧(63)在无外力的情况下,抵紧柱(62)的上端滑动连接在安装筒(61)内,抵紧柱(62)的下端低于冲头(23)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冲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61)的下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环(64),所述抵紧柱(62)的上端设置有和限位环(64)的上侧面抵接的限位块(65)。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冲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柱(62)的下端设置弹性块(6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孔机。

背景技术

冲孔机是冲头在驱动下利用冲力在加工材料上冲出需要的孔洞的设备,适合加工软材,且冲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成和需要的孔洞配合的形状,因此冲孔机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的冲孔机有机械式冲孔机、气动冲孔机和液压冲孔机三种。

参照图1和图2,是现有的一种冲孔机,包括机架1、冲孔装置2和定位装置3。机架1前侧的上方固定有基板12,基板12的上侧沿左右方向安装门型架11。冲孔装置2包括油缸21、冲孔架22、冲头23、模架底板24、模架25、冲压垫板26和导向套杆27。油缸21安装在门型架11的上端,油缸21的活塞杆穿过门型架11且和门型架11滑动连接,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冲孔架22,冲孔架22的下端和冲头23的上端固定。模架底板24焊接在基板12上,模架底板24的上侧固定有和型材7下部配合的模架25,模架25沿机架1的前后方向设置。冲压垫板26和模架底板24之间通过四角的柱体进行焊接,冲压垫板26设置在模架25的上侧。冲压垫板26上设置有冲头23配合的通孔,模架25、模架底板24以及基板12上开设有相互连通且和冲头23对应配合的通孔(图中未示出),方便废料下落。模架底板24和冲孔架22之间通过后侧的两个导向套杆27进行连接,导向套杆27为伸缩杆,导向套杆27上端和冲孔架22固定,导向杆27的下端和模架底板24固定。定位装置3包括安装座31、卡板32和扭簧33。安装座31固定在冲压垫板26的上侧的前端,卡板32的一端通过一个左右水平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座31上,卡板32的另一端插接在型材7被冲孔装置2开设冲孔加工后的孔洞内。转轴上安装有使卡板32被转动后复位的扭簧33。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对型材7冲孔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将型材7插接在模架25中,冲孔装置2对下侧的型材7的对应位置进行冲孔加工后,手动将型材7向机架1的前侧拉动,再用卡板32将刚加工出的孔洞卡接进行定位,在启动冲孔装置2对型材7进行冲孔加工,重复上述动作对型材7加工完毕,冲孔加工过程需要人力配合操作,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上料的冲孔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冲孔机,包括机架和冲孔装置,所述冲孔装置包括油缸、冲孔架、冲头和模架,所述油缸固定在机架前侧的门型架上,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冲孔架,所述冲孔架的下端设置有冲头,所述模架沿机架的前后方向设置,还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辊、从动辊和输送带,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主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一端的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从动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另一端的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上套设有两条间隔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之间的间隔与冲头的左右宽度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步进电机每次转动使输送带前进的距离设置为和型材需要冲孔加工的孔洞之间的距离一致,同时将步进电机停转的时间设置不短于冲孔装置进行一次加工的时间。将型材从机架的后侧放置在输送带上,步进电机转动驱动主动辊转动,使输送带向机架前转动,将型材向冲孔装置的下侧上料便于冲孔加工。通过步进电机的转动和停转时间的设置,即可实现自动上料和冲孔加工的配合,节省人力且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从动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轮,所述输送带设置在对应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左右两侧的传送带进行定位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轮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盘,所述从动轮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和输送带之间相互靠近的侧面抵接,所述限位盘的上侧和输送带的上侧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输送带进行定位和限位,防止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偏移或者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带相互远离的一侧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型材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增加上料装置上料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在挡板靠近另一挡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安装槽内固定一竖直的转轴,所述转轴沿转动辊的轴线穿过转动辊且和转动辊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靠近安装槽的槽口的侧面和挡板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辊在安装槽的槽口的侧面和挡板的侧面平齐,可以对型材的左右两侧进行抵紧。同时转动辊可以进行转动,便于型材被运输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冲孔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孔架的下端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安装筒、抵紧柱和抵紧弹簧,所述冲孔架的下端设置有竖直的安装筒,所述抵紧弹簧竖直设置在安装筒内,所述抵紧弹簧的一端和冲孔架固定,所述抵紧弹簧的另一端和抵紧柱的上端固定,所述抵紧弹簧在无外力的情况下,抵紧柱的上端滑动连接在安装筒内,抵紧柱的下端低于冲头的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冲孔架在油缸的驱动作用下下移,抵紧柱的下端首先抵接型材,由于抵紧弹簧的设置,抵紧柱在对型材进行抵紧的同时不影响冲头下移对型材进行冲孔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筒的下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抵紧柱的上端设置有和限位环的上侧面抵接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抵紧柱进行限位,避免抵紧弹簧在长期使用后变形使抵紧柱脱离安装筒导致抵紧柱定位不准确而造成不能使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柱的下端设置弹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抵紧柱在抵紧型材时对型材的损害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上料装置的设置,通过步进电机的转动和停转时间的设置即可实现自动上料和冲孔加工的配合,节省人力且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2、通过挡板的设置对型材进行限位和定位,增加上料装置上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通过抵紧装置的设置,对进行型材在被冲孔装置的冲孔加工之前进行固定,提高型材冲孔加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冲孔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门型架;12、基板;2、冲孔装置;21、油缸;22、冲孔架;23、冲头;24、模架底板;25、模架;26、冲压垫板;27、导向套杆;3、定位装置;31、安装座;32、卡板;33、扭簧;4、上料装置;41、步进电机;42、主动辊;43、从动辊;44、主动轮;46、输送带;47、限位盘;5、挡板;51、安装槽;52、转动辊;6、压紧组件;61、安装筒;62、抵紧柱;63、抵紧弹簧;64、限位环;65、限位块;67、弹性块;7、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冲孔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前侧的冲孔装置2、对需要加工的型材7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3、将型材7向冲孔装置2的下侧进行上料的上料装置4、设置在上料装置4左右两侧的挡板5以及对型材7进行压紧的压紧组件6。机架1包括设置在前侧的水平的基板12,基板12上侧一体成型有门型架11,门型架11的横板沿左右方向设置。冲孔装置2设置有两组,相应的定位装置3、上料装置4、挡板5以及压紧组件6均设置有两组。

参照3和图4,冲孔装置2包括油缸21、冲孔架22、冲头23、模架底板24、模架25、冲压垫板26和导向套杆27。油缸21安装在门型架11的上端,油缸21的活塞杆穿过门型架11且和门型架11滑动连接,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冲孔架22,冲孔架22的下端安装有冲头23。模架底板24焊接在基板12上。冲压垫板26和模架底板24之间通过四角的柱体进行焊接。模架25沿机架1的前后方向设置,模架25的前端焊接在模架底板24上且位于冲压垫板26的下侧。冲压垫板26上设置有和冲头23配合的通孔,模架底板24、模架25、以及基板12上开设有相互连通且和冲头23对应配合的通孔(图中未示出),方便废料下落。模架底板24和冲孔架22之间通过后侧的两个导向套杆27进行连接,导向套杆27为伸缩杆,导向套杆27上端和冲孔架22固定,导向杆27的下端和模架底板24固定。定位装置3包括安装座31、卡板32和扭簧33。安装座31固定在冲压垫板26的上侧的前端,卡板32的一端通过一个左右水平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座31上,卡板32相对转轴发生相对转动。卡板32的另一端插接在型材7被冲孔装置2冲孔加工的孔洞内。转轴上安装有使卡板32被转动后进行复位的扭簧33。

参照图4和图5,上料装置4包括步进电机41、主动辊42、从动辊43、主动轮44、从动轮、输送带46和限位盘47。步进电机41安装在模架25的后端的外侧,步进电机41的输出轴和主动辊42的一端固定。主动辊4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25后端的两侧的侧板上。从动辊4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25前端的两侧的侧板上,主动辊42和从动辊43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主动辊42在模架25内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主动轮44,从动辊43在模架25内两端对应固定有从动轮(图中未示出),主动辊42和从动辊43对应的左侧和右侧的主动轮44和从动轮上分别套设输送带46,两条输送带46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输送带46之间的间隔与冲头23的左右宽度配合,方便废料下料。主动轮44相互靠近的一侧的主动辊42上均设置有限位盘47(图6中示出),从动轮相互靠近的一侧的从动辊43上均设置有限位盘47。限位盘47和输送带46之间相互靠近的侧面抵接,限位盘47的上侧和输送带46的上侧平齐,避免影响型材7的上料。

参照图3和图6,挡板5焊接在输送带46相互远离的一侧的模架25的侧板上,沿前后方向竖直向上设置。挡板5的前端的上侧面和冲压垫板26抵接。挡板5上间隔均匀开设有安装槽51,安装槽51的槽口设置在挡板5靠近另一挡板5的一侧面上。安装槽51的上槽壁和下槽壁分别焊接转轴的上端和下端,转轴沿转动辊52的轴线穿过转动辊52且和转动辊52转动连接,转动辊52可以相对转轴发生转动。转动辊52靠近安装槽51的槽口的侧面和挡板5平齐。

参照图5,压紧组件6包括安装筒61、抵紧柱62、抵紧弹簧63、限位环64、限位块65和弹性块67。冲孔架22的下端和安装筒61的上端焊接。安装筒61设置在冲头23的正前方。竖直的抵紧弹簧63设置在安装筒61内,抵紧弹簧63的上端和冲孔架22焊接,抵紧弹簧63的下端和抵紧柱62的上端焊接,抵紧柱62的下端为弹性块67。安装筒61的下端的内侧沿周向一体成型有和抵紧柱62滑动连接的限位环64,抵紧柱62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环状限位块65。抵紧弹簧63在无其它外力的情况下,限位块65的下端面和限位环64的上侧面抵接,抵紧柱62的下端相对冲头23的下端较低。冲压垫板26上开设有和抵紧柱62配合的竖直的通孔。冲孔架22在油缸21的驱动下下移时,抵紧柱62的下端较冲头23先和型材7进行抵接,在冲孔架22继续下移过程中,抵紧弹簧63被向上压,抵紧组件6不阻碍冲头23下移对型材7进行冲压加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步进电机41每次转动使输送带46前进的距离设置为和型材7需要冲孔加工的孔洞之间的距离一致,同时将步进电机41停转的时间设置不短于冲孔装置2进行一次冲孔加工的时间。将型材7从机架1的后侧放置在输送带46上,步进电机41转动驱动主动辊42进行转动,使输送带46向机架1前转动,将型材7向冲孔装置2的下侧上料便于冲孔加工。通过步进电机41的转动和停转时间的设置,即可实现自动上料和冲孔加工的配合,节省人力且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冲孔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744.5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716180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21D28/24

专利分类号:B21D28/24;B21D43/00;B21D43/12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安徽鑫泰亿达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徽鑫泰亿达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8000 安徽省巢湖市烔炀镇工业集中区经二路西侧烔凤路北侧

发明人:汪韦;朱正伦;朱三宝

第一发明人:汪韦

当前权利人:安徽鑫泰亿达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冲孔机论文和设计-汪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