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脑震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颗粒,脑外伤,综合征,头痛,耳针,等离子体,质谱。
脑震宁论文文献综述
曹建华,刘艳之,刘海霞,卫春红,王将[1](2019)在《基于“五原则”的脑震宁颗粒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辨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脑震宁颗粒为经典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凉血活血、化瘀通络、益血安神、宁心定智、除烦止呕等功效,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脑外伤引起的头痛、头晕、烦躁失眠、健忘、恶心呕吐等。通过梳理现代研究文献,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对脑震宁颗粒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进一步对已选定的Q-marker进行现代药理文献综述,构建"Q-marker-靶点-通路-疾病"的网络关联图,以期为脑震宁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9期)
李蓉蓉,张俊杰,李昆,游蓉丽,刘海霞[2](2019)在《ICP-MS法分析脑震宁颗粒无机元素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脑震宁颗粒无机元素组成进行分析,为其产品质量均一性和安全性评价奠定基础。方法脑震宁颗粒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处理,采用ICP-MS法定量测定10批样本中1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Heatmaps图谱、Pearson相关系数图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无机元素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结合聚类分析对质量均一性进行评价。结果脑震宁颗粒中无机元素以K、Ca、P、Na、Mg、Fe为主,且不同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正相关性。As、Hg、Cd、Pb、Cu这5种重金属元素的限量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限度规定。采用平均数和中位数法分别建立无机元素对照指纹图谱,从指纹图谱相似度、聚类分析、PCA结果来看,脑震宁颗粒无机元素的质量均一性较好。PCA结果显示,K、Mg、Sr、Mn、P、Pb等元素可能是影响脑震宁颗粒无机元素质量波动的特征元素。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脑震宁颗粒的无机元素组成,为其质量均一性和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0期)
卢紫娟,刘海霞,李昆,秦正国,秦雪梅[3](2018)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脑震宁颗粒治疗脑外伤的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脑震宁颗粒主要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探讨其治疗脑外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和Coo LGe N数据库预测和筛选脑震宁颗粒主要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Clue GO插件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注释数据库(DAVID)对获取的靶点信息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脑震宁颗粒的33个主要成分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胱天蛋白酶-3(CASP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B)等34个靶点,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提示脑震宁颗粒可作用于活性氧的生物合成、平滑肌细胞增殖等生物过程,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MAPK通路、JAK/STAT、m TOR等信号转导通路;网络分析显示脑震宁颗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脑内硫化氢生成和纤溶酶原(PLG)活性、改善认知功能及脑外伤后抑郁等相关。结论揭示了脑震宁颗粒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脑震宁颗粒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8年15期)
于舒婷,刘海霞,李昆,秦正国,秦雪梅[4](2018)在《采用UHPLC-Q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快速识别脑震宁颗粒的化学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脑震宁颗粒是由11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震荡、脑外伤综合征等。针对其复杂的物质组成,本研究采用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建立了脑震宁颗粒化学成分的快速识别方法,通过分析色谱保留行为、精确分子质量、裂解碎片信息,结合文献及对照品数据对照,并借助Compound Discover2.0自动指认,共鉴定出脑震宁颗粒中161个化合物,并对这些成分的来源进行了归属。所鉴定的成分包括环烯醚萜苷类9个、丁基苯酞类8个、黄酮及黄酮苷类26个、酚酸类8个、单萜苷类8个、生物碱类9个,以及有机酸、氨基酸、糖类等中药材共性成分。本研究首次对脑震宁颗粒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全面表征,所构建的脑震宁化学成分物质组为其进一步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学建,季炜鹏[5](2017)在《脑震宁治疗脑外伤后头痛53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脑震宁治疗脑外伤后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选取南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3例外伤性头痛患者资料,评定其服用脑震宁1个疗程(4周)后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一律不使用其他镇静止痛药。结果本组53例患者,采用脑震宁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其中显效23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脑震宁治疗脑外伤后头痛,疗效显着,耐受性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李献玉,郝少君,王希东,王秀琴[6](2010)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脑震宁颗粒中丹酚酸B和橙皮苷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能够同时测定脑震宁颗粒中有效成分丹酚酸B和橙皮苷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P-OD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35∶5∶60),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4nm。结果:脑震宁颗粒中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和橙皮苷得到很好的分离度和响应值。丹酚酸B在0.0864~1.080μg,橙皮苷在0.050~0.625μg之间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分别为Y=0.017 2 X+0.004 5,r=0.999 6,Y=0.010 1 X+0.004 4,r=0.999 4。结论:本法能够准确测定脑震宁颗粒中的活性成分丹酚酸B和橙皮苷,方法简便,精密度高,可靠性强,操作简便。可以作为脑震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0年17期)
李军,李献玉[7](2009)在《HPLC法测定脑震宁颗粒中阿魏酸和橙皮苷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脑震宁颗粒中阿魏酸和橙皮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P-OD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5%醋酸水(4∶6),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4nm。结果阿魏酸、橙皮苷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52X+0.003,r=0.9995;Y=0.0101X+0.059,r=0.9995,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027~0.405、0.050~0.750μg。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强,样品处理简便。可以作为脑镇宁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解放军药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江建军[8](2008)在《脑震宁等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颅脑外伤在当今现代化交通及生产过程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外伤后综合征是颅脑外伤后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笔者应用脑震宁、胞二磷胆碱等中西药结合方法并施以心理辅导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8年09期)
梁善勇,王伟伟,张华志[9](2008)在《脑震宁、谷维素、脑益嗪口服及耳针疗法治疗脑外伤综合征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外伤综合征是指头外伤3个月后仍有头痛、头昏、四肢无力、多汗等神经机能障碍表现,在排除脑器质性病变后的病例。该类患者虽无器质性病变,但自觉症状重,影响工作,无特殊治疗方法。我院自2001年开始应用脑震宁、谷维素、脑益嗪中西药联合口服配合针灸治疗收到显着效果,并观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08年05期)
石东付,张弛[10](2006)在《脑震宁颗粒治疗脑外伤后头痛6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98-01~2004-10,我们运用脑震宁颗粒治疗脑外伤后头痛6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依据(1)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针刺;(2)舌质紫或舌体瘀斑、瘀点,脉细或细涩;(3)有头部外伤史或中风史;(4)实验室检查见血液微循环(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06年05期)
脑震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脑震宁颗粒无机元素组成进行分析,为其产品质量均一性和安全性评价奠定基础。方法脑震宁颗粒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处理,采用ICP-MS法定量测定10批样本中1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Heatmaps图谱、Pearson相关系数图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无机元素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结合聚类分析对质量均一性进行评价。结果脑震宁颗粒中无机元素以K、Ca、P、Na、Mg、Fe为主,且不同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正相关性。As、Hg、Cd、Pb、Cu这5种重金属元素的限量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限度规定。采用平均数和中位数法分别建立无机元素对照指纹图谱,从指纹图谱相似度、聚类分析、PCA结果来看,脑震宁颗粒无机元素的质量均一性较好。PCA结果显示,K、Mg、Sr、Mn、P、Pb等元素可能是影响脑震宁颗粒无机元素质量波动的特征元素。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脑震宁颗粒的无机元素组成,为其质量均一性和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震宁论文参考文献
[1].曹建华,刘艳之,刘海霞,卫春红,王将.基于“五原则”的脑震宁颗粒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辨识分析[J].中草药.2019
[2].李蓉蓉,张俊杰,李昆,游蓉丽,刘海霞.ICP-MS法分析脑震宁颗粒无机元素组成[J].中草药.2019
[3].卢紫娟,刘海霞,李昆,秦正国,秦雪梅.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脑震宁颗粒治疗脑外伤的机制分析[J].中草药.2018
[4].于舒婷,刘海霞,李昆,秦正国,秦雪梅.采用UHPLC-Q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快速识别脑震宁颗粒的化学成分[J].药学学报.2018
[5].王学建,季炜鹏.脑震宁治疗脑外伤后头痛53例疗效观察[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7
[6].李献玉,郝少君,王希东,王秀琴.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脑震宁颗粒中丹酚酸B和橙皮苷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
[7].李军,李献玉.HPLC法测定脑震宁颗粒中阿魏酸和橙皮苷的含量[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9
[8].江建军.脑震宁等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9].梁善勇,王伟伟,张华志.脑震宁、谷维素、脑益嗪口服及耳针疗法治疗脑外伤综合征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
[10].石东付,张弛.脑震宁颗粒治疗脑外伤后头痛66例[J].河北中医.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