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淤计算论文_王玉臻

导读:本文包含了回淤计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泥沙,航道,海岸,粉沙,隧道,高栏,数学模型。

回淤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臻[1](2019)在《长江口北支航槽开挖后回淤计算方法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长江口北支某航道调整工程航槽开挖后航道水域的泥沙回淤问题,结合航道水域的回淤情况,采用泥沙数学模型和3种经验公式进行回淤计算,并对比分析了4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由于该航道处于高含沙水域,航槽开挖后2 a内河床基本达到平衡状态;4种计算方法结果总体上差别不大,各有适用性。可为类似航道治理方案设计、工程建设以及防淤措施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S1期)

薛建设[2](2018)在《反复清淤回淤荷载作用下海底沉管隧道软土固结变形特征及地基沉降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参考我国第一条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大型水下隧道—甬江沉管隧道的沉降监测数据,发现沉管隧道在反复清淤回淤的过程中依然会产生长时间的沉降,这是由于软土使得沉管隧道在运营期产生较大的固结沉降且固结的时间长。过大的沉降会导致管节的渗漏与开裂,因此本文对深中沉管隧道的软土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固结变形特征以及软土地基在反复清淤回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计算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反复荷载作用下软土的变形研究现状以及沉管隧道沉降计算的研究现状,本文拟采用经验模型法计算反复荷载下沉管隧道软土地基的沉降,该计算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工程计算。首先根据沉管隧道反复清淤回淤荷载的特点,本文设计了反复矩形荷载固结试验以及静荷载固结试验,通过对固结变形结果的对比,分析了静荷载与反复荷载作用下饱和黏土固结变形的时间效应。在静载固结试验中分析了压缩系数、固结系数、孔隙比与固结压力之间的关系,在反复荷载固结试验中研究了反复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固结变形特征,分析了不同固结压力与卸荷比下饱和软黏土的压缩系数、固结系数、孔隙比以及孔隙比变化率随着反复荷载次数的变化规律。在反复荷载固结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固结压力与卸荷比的孔隙比变化率经验计算公式,并根据分层总和法推导了反复荷载作用下沉管隧道软土地基沉降计算经验公式,结合深中沉管隧道的工程实例,计算了反复清淤回淤荷载作用下沉管隧道软土地基的沉降值。最后考虑到经验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参考以往文献对于叁角形反复荷载与矩形反复荷载的差异以及应力历史(超固结比)对固结沉降影响的研究,本文确定了经验公式的修正方法,得出了修正后的沉降计算经验公式:沉降计算经验公式的结果乘以适当的系数(0.56~0.64)进行减小修正以用于计算沉管隧道反复清淤回淤荷载产生的沉降值。为了进一步分析实际工程应力历史条件下沉管隧道软土地基的沉降,本文采用二维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深中沉管隧道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以及大回淤、反复清淤回淤过程中地基土的固结变形以及孔压的变化规律,最后将有限元模型计算的沉降值与论文提出的修正后的经验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并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沉降计算结果进行评价,认为修正后的经验模型与数值计算的结果均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陈望[3](2018)在《闸坡渔港风暴潮数值模拟及泥沙回淤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闸坡渔港位于广东省海陵湾,是国内重要的渔港之一,其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优越。为了适应发展,港区需要改造升级。海陵湾是中国南部受台风影响的重灾区,因此有必要对工程后的水动力特性和泥沙回淤状况进行分析。本文基于Delft3D软件针对闸坡港区建立了一个二维数值模型,为大中二重网格嵌套的风暴潮、天文潮和波浪耦合模型,对1311号“尤特”超级台风和1104号“海马”热带风暴引起的风暴潮进行了模拟。在验证模型准确的前提下,加入小网格进行叁重嵌套对工程前后港区风暴增水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1延长了北岸防波堤,并移除了洲仔峡防波堤连通港区与外海;方案2仅延长北岸防波堤。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能减小港区最大风暴增水值,“海马”台风期间方案1比方案2平均小0.028m;“尤特”台风期间方案1比方案2平均小0.02]m。方案1对于风暴增水削弱效果优于方案2。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采用罗肇森半理论半经验公式,仅考虑潮流对泥沙的输送作用,对方案1和方案2泥沙的回淤情况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15年后,港区北岸附近回淤程度最高,且方案2达到了 0.2m。方案2各个重点回淤区域的淤厚都要比方案1大,平均大0.01~0.02m。(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佘小建,崔峥,张磊[4](2017)在《挡浪板对泥沙回淤影响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芦潮港车客渡码头加装挡波板后波影区波高衰减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波影区泥沙回淤;挡浪板对泥沙回淤有限,码头后方港池年平均回淤厚度增大0.10~0.20 m/a;挡浪板码头向深水区布置,波影区泥沙回淤量会明显减小,研究成果可供设计和有关决策部门参考使用。(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期刊2017-09-23)

顾峰峰,沈淇,万远扬,王巍,孔令双[5](2016)在《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回淤量计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把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内2012年洪枯季两次、大中小潮的观测资料以及对应时段的航道回淤量等实测数据,引入到常用的近底层泥沙通量计算模型中,通过选取和率定其中主要的模型计算参数以及率定人工维护条件下航道内底层泥沙的沉降概率,最终建立了一个适合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回淤量计算的数值模型,并利用洪枯季航道回淤的实测资料对该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得到较符合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潘昀,窦希萍,焦增祥,王玉丹,丁磊[6](2015)在《基于分形插值方法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量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形插值方法在时间尺度上对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2011至2013年的回淤量进行研究。分析垂直尺度因子对年回淤量的影响,给出年回淤量的计算公式,预测和评估长江口航道的年回淤量。研究结果表明,分形插值可以较好的反映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月回淤量的变化,通过调整垂直尺度因子,可以得到包含动力和泥沙特性在内的综合因素对深水航道年回淤量的影响。基于分形插值方法构建了长江口深水航道年回淤量计算公式,可以依据垂直尺度因子di对长江口航道年回淤量进行相对准确的预测和评估。确定了垂直尺度因子的变化范围为-0.12至0.20,进而得到近些年的年回淤量的变化范围为8 023.7×104m3至10 303.2×104m3,其最小回淤量为6 580×104m3。(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期刊2015年03期)

郭敏贤,王华,刘金阳,刘诚[7](2015)在《珠海港高栏港区15万吨级航道回淤计算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高栏海域近年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与港区潮流泥沙运动特性及水下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建立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高栏港区15万吨级航道年回淤情况和台风骤淤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从潮流泥沙角度为本工程方案比选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5年06期)

岳夏冰[8](2014)在《外海大回淤沉管隧道软基沉降特征与控制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海大回淤沉管隧道软基沉降特性及计算目前尚无比较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但其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及参数取值、沉降控制对隧道设计和施工都具重要意义。论文通过现场试验测试与室内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套有效应用于沉降计算的参数取值方法;建立了符合施工工序的沉管隧道地基沉降计算方法;通过离心试验的定性分析与沉降的定量计算,揭示了沉管隧道天然地基的回弹再压缩沉降特性;结合蒙特卡罗概率有限元方法,进行岩土参数变异性、施工偏差及回淤量对沉降影响的敏感性分析;建立考虑不均匀土层下的弹性地基梁计算力学模型,推导了沉管隧道沉降控制计算方法,为沉管隧道的基础方案设计与优化及施工工艺改进提供了重要支撑。1.基于现场测试数据资料分析,依据模型相似理论和渗透固结理论,提出了模拟完整施工工序的小比尺离心模型试验方案;结合工程实际及离心力场特性,确定了离心模型试验中离心机加速度;选用特种有机玻璃为沉管材料,对其几何尺寸进行部分修正,实现了模型与原型承力的相似;布设高灵敏度及高精密测试元件。试验结果揭示了不同垫层厚度下基底应力变形变化及沉管应变分布规律,也为下一步小探头CPTU试验及室内常规试验提供土样条件。2.地基参数的确定决定沉降计算结果精度,为能快捷的获取准确计算参数,且减小土样采集制备过程产生的误差,论文分别开展了2cm2和15cm2探头CPTU原位测试,并借以2cm2探头CPTU测试结果,拟合出CPTU原位测试数据与土性参数间的回归公式,由此建立了由CPTU原位测试确定的海底特殊地层土性参数指标的计算方法,用以确定后期的计算参数。3.基于计算参数确定方法,考虑沉管隧道基槽开挖、垫层铺设、隧管沉放、管顶回淤、航道开挖等整个施工过程,建立模拟施工过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及沉降简化计算模型,揭示了沉管隧道天然地基沉降特性,明确了回填-沉管-地基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确定纵向地基刚度变化较大区段。4.结合传统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及蒙特卡罗理论,基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对沉管隧道下卧土层的岩土参数变异性、可能的施工偏差及回淤量等因素对地基横向及纵向沉降的影响敏感性进行分析,确定了敏感性较大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对沉降影响的最不利工况组合及分布形式,为施工控制提供参考。5.结合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考虑不均匀土层情况下的弹性地基梁计算力学模型,计算出隧道纵向位移曲线方程及隧道某一位置截面的剪力,推导沉管隧道沉降控制标准计算公式,为基础方案设计优化及施工工艺改进措施提供条件。(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10-29)

张磊,徐啸[9](2013)在《非开挖港池航道悬沙回淤率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非开挖港池航道泥沙淤积回淤率计算使用较多的是开挖港池航道泥沙回淤计算公式的极限形式,这些公式大多是以开挖港池航道为条件推导所得。本文从非开挖港池航道流速减少引起淤积时间变长这一角度,对悬沙淤积回淤率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期刊2013-08-04)

刘家驹[10](2012)在《淤泥质、粉沙质及沙质海岸航道回淤统一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淤泥质海岸航道回淤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拓展研究,使之统一适用于淤泥质海岸、粉沙质海岸及沙质海岸。主要研究内容有,在波浪和潮流综合作用下挟沙力含沙量研究中引入了特定的泥沙因子F1/F,从而挟沙力含沙量公式不仅适用于淤泥质泥沙,也适用于非淤泥质泥沙;在动力因素方面,除了一般寻常潮和波浪动力外,进一步考虑了风暴潮和破波的巨大掀沙能力造成航道骤淤的可能性。并结合连云港30万吨级主航道扩建及徐圩港区10万吨级航道的回淤问题(包括骤淤可能性问题),京唐港外航道和黄骅港外航道的骤淤问题,进行预测计算及校验计算,结果都是良好的。此外,对杭州湾强潮和涌潮情况下的挟沙力含沙量也进行了校验计算,结果也非常满意。(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期刊2012年01期)

回淤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参考我国第一条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大型水下隧道—甬江沉管隧道的沉降监测数据,发现沉管隧道在反复清淤回淤的过程中依然会产生长时间的沉降,这是由于软土使得沉管隧道在运营期产生较大的固结沉降且固结的时间长。过大的沉降会导致管节的渗漏与开裂,因此本文对深中沉管隧道的软土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固结变形特征以及软土地基在反复清淤回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计算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反复荷载作用下软土的变形研究现状以及沉管隧道沉降计算的研究现状,本文拟采用经验模型法计算反复荷载下沉管隧道软土地基的沉降,该计算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工程计算。首先根据沉管隧道反复清淤回淤荷载的特点,本文设计了反复矩形荷载固结试验以及静荷载固结试验,通过对固结变形结果的对比,分析了静荷载与反复荷载作用下饱和黏土固结变形的时间效应。在静载固结试验中分析了压缩系数、固结系数、孔隙比与固结压力之间的关系,在反复荷载固结试验中研究了反复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固结变形特征,分析了不同固结压力与卸荷比下饱和软黏土的压缩系数、固结系数、孔隙比以及孔隙比变化率随着反复荷载次数的变化规律。在反复荷载固结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固结压力与卸荷比的孔隙比变化率经验计算公式,并根据分层总和法推导了反复荷载作用下沉管隧道软土地基沉降计算经验公式,结合深中沉管隧道的工程实例,计算了反复清淤回淤荷载作用下沉管隧道软土地基的沉降值。最后考虑到经验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参考以往文献对于叁角形反复荷载与矩形反复荷载的差异以及应力历史(超固结比)对固结沉降影响的研究,本文确定了经验公式的修正方法,得出了修正后的沉降计算经验公式:沉降计算经验公式的结果乘以适当的系数(0.56~0.64)进行减小修正以用于计算沉管隧道反复清淤回淤荷载产生的沉降值。为了进一步分析实际工程应力历史条件下沉管隧道软土地基的沉降,本文采用二维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深中沉管隧道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以及大回淤、反复清淤回淤过程中地基土的固结变形以及孔压的变化规律,最后将有限元模型计算的沉降值与论文提出的修正后的经验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并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沉降计算结果进行评价,认为修正后的经验模型与数值计算的结果均是合理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淤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玉臻.长江口北支航槽开挖后回淤计算方法对比研究[J].人民长江.2019

[2].薛建设.反复清淤回淤荷载作用下海底沉管隧道软土固结变形特征及地基沉降计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3].陈望.闸坡渔港风暴潮数值模拟及泥沙回淤计算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8

[4].佘小建,崔峥,张磊.挡浪板对泥沙回淤影响计算分析[C].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2017

[5].顾峰峰,沈淇,万远扬,王巍,孔令双.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回淤量计算模型研究[J].水运工程.2016

[6].潘昀,窦希萍,焦增祥,王玉丹,丁磊.基于分形插值方法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量计算[J].海洋工程.2015

[7].郭敏贤,王华,刘金阳,刘诚.珠海港高栏港区15万吨级航道回淤计算数学模型研究[J].珠江水运.2015

[8].岳夏冰.外海大回淤沉管隧道软基沉降特征与控制计算研究[D].长安大学.2014

[9].张磊,徐啸.非开挖港池航道悬沙回淤率计算研究[C].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2013

[10].刘家驹.淤泥质、粉沙质及沙质海岸航道回淤统一计算方法[J].海洋工程.2012

论文知识图

港池回淤计算分区示意图天津港大港港区回淤计算分区深槽回淤计算与实测比较(7.5小时...深槽回淤计算与实测比较(15小时)52#拦挡坝锚索工程立面图Fig.5E...闽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方案布置

标签:;  ;  ;  ;  ;  ;  ;  

回淤计算论文_王玉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