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热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疲劳,望诊,中医,国医,传统医学,热电偶,中医学。
红外热象论文文献综述
肖微,许铮,赵怀洋,章文春,魏其峰[1](2014)在《气功意守劳宫穴红外热象图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研究气功修炼过程中意念活动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的意识活动对练功产生的影响。方法应用远红外热像仪观察功资深厚的4位气功师在不同的意识活动下,意守劳宫穴的过程中,劳宫穴温度场的变化特点和规律。结果在意守劳宫穴的过程中左右两手的劳宫穴温度上升,随着时间的延长,意念活动越来越集中,劳宫穴温度上升显着。同时观察到在不同意念活动下,发现劳宫穴升高的过程是不同的,并且还发现劳宫穴以外的皮肤、经络温度场变化也不相同,如脸部、额部、腹部、手厥阴心包经的温度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09-20)
[2](2014)在《安捷伦推出全新手持红外热象仪和绝缘电阻表满足预防性维护需求》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5月28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日前宣布推出两款新的手持式工具:U5855A TrueIR热像仪和U1450A/60A系列绝缘电阻表(五款型号)。U5855ATrueIR热像仪凭借独特的精细分辨率功能提供清晰锐利的热成像图;U1450A/60A系列绝缘电阻表则可提供无线测试和测试报告生成功能。针对当前市场上对预防性维护的需求,U5855A(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4年06期)
杨卿伟,童明伟[3](2008)在《对红外热象仪所测两相流动壁面温度数据的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红外热像仪来较精确、非接触、连续地测定了管内气—水两相流温度分布.在实际测温中发现:影响红外热像仪测下精度的因素很多.为了获得满足实验要求的温度数据,用精度为0.5%的热电偶测得管外壁若干点的温度,并依据热电偶的测温标定相同表面辐射条件下红外热像仪对应点的温度值,这样可拟合出二者的函数关系,文中用经验证后的关系式,较准确而连续地测定出管道外壁的温度值,据此得到了管内两相流的起沸点及温度分布.(本文来源于《机电设备》期刊2008年05期)
曾伟,韩旭,丁桦,刘浩[4](2008)在《基于红外热象技术的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材料的疲劳极限或疲劳寿命等性能是长寿命机械和结构抗疲劳设计的基本数据,探讨效率高、成本低而又准确的试验新方法,成为相关研究者十分感兴趣的课题。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经不断累积会引起疲劳破坏,这个过程所耗的塑性功绝大部分以热量形式耗散,因此寻找热耗散温度变化过程与疲劳极限及寿命之间的关系很有意义。就此问题,文中引入利用先进的红外热成象技术确定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方法,主要从原理和试验方法两方面进行介绍,并对45钢的试验过程和现象作较为详细地阐述,得到较准确的疲劳极限值和基于红外热象技术确定疲劳寿命的重要参量M。(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08年04期)
盛翠霞,唐和景,李田泽[5](2008)在《焦平面非致冷红外热象仪的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热成像仪是一种可探测目标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是集光、机、电等尖端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红外热象仪信号处理系统由红外探测器、驱动电路、信号预处理电路、数字图像处理、视频信号显示等部分组成。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07-20)
吴星科[6](2005)在《汇百川之磅礴 肇千年之幽远——记北京炎黄国医馆医用红外热象诊疗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到炎黄国医馆采访,记者丝毫没感到夏日的炎热,体会到的是清爽和惬意,因为那里绿树成荫、环境幽雅,似乎是一座城市花园。据国医馆红外诊疗中心的金裕兴主任介绍;为继承和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瑰宝,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在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于1997年成立了炎黄国医馆,它是北京第一家中外合资高级中医医疗机构;该馆设于钓鱼台前门宾馆内,其前身为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周总理也曾在此短暂居住。在这里,交通便利而无车马之喧,与天安门广场一墙之隔,欧式建筑群与西洋风格的中心花园别有情致:更为吸引人的是国医馆的专家团队,集京城五十多位着名国家级中医于一堂,既有中国四大名医的传人,又有宫廷御医的后代,既有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为疑难杂症会诊,又有技术超群的养生保健大师为病人提供服务。(本文来源于《中国西部科技》期刊2005年12期)
王鸿谟,张栋[7](2004)在《中医色诊学定位与红外热象数字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色诊学是通过观察颜面气色变化了解病情的诊法。由于色诊一直停滞在目测水平,加以可见光波范围甚窄,使之受到极大限制,以致近代濒于失传。笔者分别用中心座标法定点、自然标志法分区,改进传统明堂色部和颜面色部,配合面部整体观测,构成叁级精确定位模式,为仪器测量奠定了可靠基础。使用瑞典AGA782红外热像仪摄取46例健康青年红外面图,对经改进的传统色部即时温度进行数据测试和数理分析。 通过数理分析,发现面温与阳气呈正相关的多种现象。故依据中医学理论提出:凡不符合正常值范围者为病态,高于上限者可考虑为实热阳证,低于下限者可考虑为虚寒阴证。可为今后研究提供方向。(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期刊2004年04期)
王鸿谟,张栋[8](2004)在《中医色诊学定位与红外热象数字化研究(摘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色诊学是通过观察颜面气色变化了解病情的诊法。“望而知之谓之神”,历代备受重视。但两千多年来,一直停滞在目测水平,为经验多少所左右,加以可见光波范围甚窄,使之受到极大限制。以致近代濒于失传。(本文来源于《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4-08-01)
诸凯,魏璠,何坚,王朝露,张伯礼[9](2004)在《不同人群舌红外热象观察及动物舌血液灌注率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热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医舌诊机理进行研究,通过新的实验与理论分析说明中医舌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方法:利用红外热象仪得到人舌热象,定量分析人舌温度分布与年龄、舌质以及与叁种脏腑病症的特征关系;通过对动物进行有创实验,采用CBI—8000生理研究系统测取全舌血液灌注率。结果:舌温与年龄、舌质有关,不同病症患者的舌温有显着性差异,证实舌面不同部位的温度确实与不同脏器的疾病有关;得到了舌面温度随血液灌注率变化的特征关系曲线。结论:通过此关系曲线,并对其它生物参数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在生物传热理论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可得出定量分析和描述舌体传热规律的数学关系式,将有助于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产生新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04年01期)
[10](2003)在《一次反射疗法治疗后足底与脊柱皮肤的红外热象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的目的是对两个相距较远的体表区域,即足底与背部5个皮区之间进行热象的统计学对比。参加本实验的对象9人,来自不同的社会、经济、语言及文化背景。对他们给以一次反射疗法治疗,用热象仪测定其足底与背部皮肤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记录下右足底及脊柱右侧两个部位的热象变化以便进行对比。选取了5个内脏器官(肺、肝、胃、胰及小肠)在背部的皮肤支配区及它们在足底的对应反射区,将每个对象的热象数据建立为一个2×5的矩阵,矩阵的5行代表5个器官,矩阵的列分别代表足底和背部的对应区,然后进行统计学(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03年04期)
红外热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4年5月28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日前宣布推出两款新的手持式工具:U5855A TrueIR热像仪和U1450A/60A系列绝缘电阻表(五款型号)。U5855ATrueIR热像仪凭借独特的精细分辨率功能提供清晰锐利的热成像图;U1450A/60A系列绝缘电阻表则可提供无线测试和测试报告生成功能。针对当前市场上对预防性维护的需求,U5855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热象论文参考文献
[1].肖微,许铮,赵怀洋,章文春,魏其峰.气功意守劳宫穴红外热象图的变化[C].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2]..安捷伦推出全新手持红外热象仪和绝缘电阻表满足预防性维护需求[J].电子测量技术.2014
[3].杨卿伟,童明伟.对红外热象仪所测两相流动壁面温度数据的标定[J].机电设备.2008
[4].曾伟,韩旭,丁桦,刘浩.基于红外热象技术的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研究方法[J].机械强度.2008
[5].盛翠霞,唐和景,李田泽.焦平面非致冷红外热象仪的信号处理系统设计[C].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8
[6].吴星科.汇百川之磅礴肇千年之幽远——记北京炎黄国医馆医用红外热象诊疗中心[J].中国西部科技.2005
[7].王鸿谟,张栋.中医色诊学定位与红外热象数字化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2004
[8].王鸿谟,张栋.中医色诊学定位与红外热象数字化研究(摘要)[C].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4
[9].诸凯,魏璠,何坚,王朝露,张伯礼.不同人群舌红外热象观察及动物舌血液灌注率测定[J].中医杂志.2004
[10]..一次反射疗法治疗后足底与脊柱皮肤的红外热象对比[J].双足与保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