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新药概况(一)(论文文献综述)
郭薇薇[1](2021)在《民国时期《民国医学杂志》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民国医学杂志》是1923年由侯毓汶在北京发起创办,1933年改名为《东方医学杂志》。《民国医学杂志》(《东方医学杂志》)是办刊时间较长,在20世纪20、30年代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期刊,在推动医学学术进步,尤其在推进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刊先后在北京、沈阳、长春多地办刊,刊发了大量学术论文,记载了当时重要的医学活动,呈现了医学与社会、医学与文化、医学与政治等多维度的互动与交流史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研究方法:本文以《民国医学杂志》(《东方医学杂志》)为研究蓝本,从传媒视角、学术发展视角、医事活动视角探讨杂志在当时的发展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清末留日医学生归国后的医学活动,以及他们在民国及伪满时期的医学普及、医学教育、医药卫生行政、医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贡献,对民国及伪满时期医学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民国及伪满时期社会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研究,《民国医学杂志》形态研究、民国及伪满时期医学学术发展状况研究、传媒视角的医疗与社会的互动研究、民国及伪满时期医学政策及医事活动研究等。研究结论:该杂志在办刊的过程中,发挥了传播医学思想、推动医学进步、完善医学制度、扩大医学交流、展示医学成果的作用。同时,由于该杂志的主办者多有日本医学教育经历,深受德日医学思想的影响,其杂志观点,也受到其他医界同仁批评。杂志迁址沈阳后,该刊成为伪满时期重要医学期刊,成为日本殖民统治的一部分。
张严[2](2020)在《医疗健康行业分析及对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启示》文中认为由于医疗健康行业专业度高,资本市场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在持续监管及基本面判断方面给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从医疗健康行业产业链格局及行业特点出发,分析各个细分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经营模式、业务方面的主要风险表现,并结合科创板已上市及入选新三板精选层的医疗健康企业披露信息,为资本市场上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披露及持续监管提供一定参考建议。
何美莹[3](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文献和临床回顾性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SLE疾病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将网络分析结果同现行标准进行比较,为SLE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方法:1、文献系统评价:通过计算机检索的方式搜索CNKI、VIP、Wan Fang Data以及PubMed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SLE的文献,筛选出合格文献134篇进行文献系统评价。2、临床回顾性调查:在2011年1月-2017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筛选合格SLE患者病历资料322份。3、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别对SLE病历资料和文献资料构建网络,计算网络节点度、紧密度、特征向量中心度、边的权重等拓扑性质参数,分析SLE疾病各证候的核心症状、舌象、脉象及方药的配伍规律。结果:一、SLE文献系统评价的一般资料结果及网络分析结果概况(一)本研究共纳入了 134篇合格研究文献,SLE疾病常见临床表现频数分析,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舌红、关节痛、疲乏、低热、腰膝酸软、脱发、脉细数等149种临床表现,其中舌红出现频数最高,比例为55.34%;SLE的中医证候频数分析,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以及气阴两伤证等19种证候,前5种证候共占总证候数的80.24%,其中热毒炽盛证所占比重最大,为28.46%。(二)SLE文献系统评价资料的网络分析结果1、SLE疾病临床表现特征的网络分析结果:临床特征性症状:关节痛、脱发、头晕、肌肉痛、皮肤红斑、下肢浮肿、口舌生疮、发热、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烦躁、心悸;核心中药:生地黄、甘草、牡丹皮、赤芍、茯苓、丹参、黄芪、当归、秦艽、白芍、泽泻、白术、玄参、紫草、白花蛇舌草。2、SLE文献资料各主要证候证方药对应规律网络分析结果(1)热毒炽盛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高热、舌红、尿黄、口渴喜冷饮、便结、面部鲜红蝶形红斑、舌红绛、关节痛、疲乏、神昏谵语、口舌生疮、苔黄、四肢抽搐、烦躁、皮肤红斑;②常用方剂为犀角地黄汤;③核心中药有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金银花、甘草、水牛角、紫草、玄参、青蒿、白花蛇舌草、知母、连翘、白芍、黄芩、石膏、丹参。(2)阴虚内热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舌红、脉细数、低热、盗汗、口渴、五心烦热、苔少、疲乏、口渴喜冷饮、咽干、便结、皮肤鲜红斑疹;②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二至丸、青蒿鳖甲汤;③核心中药有生地黄、牡丹皮、女贞子、甘草、秦艽、知母、赤芍、丹参、玄参、青蒿、白花蛇舌草、黄柏、鳖甲。(3)脾肾阳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四肢浮肿、脉沉细、尿少、腹胀、形寒肢冷、疲乏、舌淡胖齿痕、苔薄白、便溏、纳差、气促、颜面浮肿、腰酸;②常用方剂为真武汤、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附子理中汤、肾气丸;③核心中药有茯苓、黄芪、白术、甘草、党参、泽泻、附子、山药、淫羊藿、牡丹皮、丹参、车前子、山茱萸、太子参、生地黄。(4)肝肾阴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脉细数、腰膝酸软、舌红、低热、脱发、头晕、五心烦热、苔少、耳鸣、盗汗、口渴、斑疹暗红、目眩;②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③核心中药有生地黄、牡丹皮、女贞子、枸杞子、甘草、山茱萸、紫草、白芍、山药、秦艽、何首乌、泽泻。(5)气阴两伤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疲乏、舌红、低热、苔薄白、自汗、脉细数、气短、苔少、口渴、腰膝酸软、盗汗、脱发、五心烦热;②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生脉散;③核心中药有黄芪、麦冬、白术、甘草、牡丹皮、茯苓、秦艽、生地黄、当归、太子参、五味子、女贞子、丹参。二、SLE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的一般资料结果及网络分析结果概况(一)SLE临床患者一般情况分析结果平均年龄为33.52±13.03岁;女性患者293例(90.99%),男性患者29例(9.01%);平均病程40.23±50.29个月;平均住院天数11.25±7.18天;四季中冬季发病患者最多,共 103 例(31.99%)。(二)SLE患者疾病临床表现和证候频数分析结果SLE临床患者临床表现频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舌红、疲乏、关节痛、口渴、眠差、红斑等178种临床表现,其中舌红出现频数最高,比例为35.09%。证候频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热毒炽盛证、风湿热痹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以及脾肾阳虚证,其中热毒炽盛证所占比重最大,为28.88%。(三)SLE临床回顾性调查网络分析结果1、SLE患者临床特征性症状:关节痛、脱发、头晕、肌肉痛、皮肤红斑、下肢浮肿、口舌生疮、发热、胸闷、关节肿痛、红色皮疹、头痛、雷诺现象、气促、口苦、腹痛、肌肉酸痛;核心中药:甘草、茯苓、薏苡仁、牡丹皮、赤芍、生地黄、白术、白芍、半夏、黄芩、丹参、陈皮、党参。2、SLE临床病历资料各主要证候证方药对应规律网络分析结果(1)热毒炽盛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舌红、关节痛、口渴、脱发、四肢红斑、苔黄、脉滑数、疲乏、眠差、神昏、纳差、咳嗽、红色皮疹、脉弦数、口舌生疮;②常用方剂为犀角地黄汤、四妙勇安汤;③核心中药有甘草、牡丹皮、赤芍、生地黄、薏苡仁、茯苓、水牛角、黄芩、连翘、金银花、半夏、陈皮、知母、青蒿、玄参、鳖甲。(2)脾肾阳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疲乏、脱发、下肢浮肿、咳嗽、关节痛、胸闷、苔薄白、舌淡红、纳差、皮肤红斑、气促、眠差、红色皮疹、苔白腻、头晕;②常用方剂为金匮肾气丸、五苓散、参苓白术散;③核心中药有甘草、茯苓、牡丹皮、白术、山药、泽泻、山茱萸、桂枝、黄芪、附子、丹参、白芍、熟地黄、薏苡仁、砂仁。(3)肝肾阴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口渴、疲乏、舌红、皮肤红斑、脱发、眠差、红色皮疹、面部鲜红蝶形红斑、纳差、头痛、发热、心悸;②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青蒿鳖甲汤;③核心中药有甘草、茯苓、生地黄、牡丹皮、薏苡仁、半夏、青蒿、山药、赤芍、鳖甲、黄芩、白芍、丹参、泽泻、知母、酸枣仁。(4)风湿热痹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关节痛、眠差、疲乏、口渴、舌红、舌淡红、纳差、发热、红色皮疹、关节肿痛、苔黄腻、咳嗽、下肢浮肿、头晕;②常用方剂为四妙散、桂枝芍药知母汤、小柴胡汤;③核心中药有甘草、薏苡仁、茯苓、白芍、白术、半夏、黄芩、苍术、黄柏、桂枝、柴胡、姜黄、赤芍。(5)气血两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疲乏、关节痛、头晕、舌淡红、眠差、咳嗽、咽痛、口渴、苔薄白、舌淡、咯痰、头痛、胸闷、脱发、纳差;②常用方剂为归脾汤;③核心中药有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党参、薏苡仁、白芍、当归、陈皮、丹参、半夏、酸枣仁、麦冬、黄芩。三、文献系统评价及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较(一)SLE疾病的文献与临床病历资料网络结果比较SLE文献系统评价和临床回顾性调查二者所得SLE疾病临床表现特征基本一致,二者共同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有8个;共同的核心中药有8个。(二)SLE疾病文献与临床病历资料共同证候的网络结果比较文献与临床病历资料有3个共同的证候,即热毒炽盛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这3个核心证候的临床表现特征基本一致,热毒炽盛证:二者共同的临床核心表现有20个;常用方剂为犀角地黄汤;核心中药有18个。脾肾阳虚证:二者共同的临床核心表现有14个;常用方剂为金匮肾气丸;核心中药有17个。肝肾阴虚证:二者共同的临床核心表现有15个;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核心中药有15个。(三)SLE各个证候的网络分析结果与现行SLE标准的对比1、热毒炽盛证相同:①面部鲜红蝶形红斑、高热、口渴、头晕、关节痛等9个临床表现;②方剂:犀角地黄汤;③中药: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黄芩、青蒿等8味中药。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疲乏、脱发、口舌生疮、口苦、红色皮疹等21种临床表现。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的皮肤紫斑;黄连解毒汤;黄连、泽泻。2、脾肾阳虚证相同:①临床表现:下肢浮肿、脉沉细;②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苳等7味中药。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疲乏、便溏、纳差、气促、脱发等10种临床表现;黄芪、甘草、白术、桂枝、丹参等10味中药。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的面热、小便清长。3、肝肾阴虚证相同:脱发、头晕、低热、乏力、口干等8种临床表现。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疲乏、气促、脱发、关节痛、皮肤红斑等10种临床表现。4、阴虚内热证相同:①发热、低热、五心烦热、盗汗、面浮红等10种临床表现;②方剂:六味地黄丸、二至丸;③中药:生地黄、青蒿、紫草、知母、黄柏等11味中药。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口渴、苔少、疲乏、咽干、皮肤鲜红斑疹等22种临床表现;青蒿鳖甲汤、知柏地黄丸;甘草、秦艽、赤芍、丹参、玄参等19味中药。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的斑疹暗红、足跟痛、苔薄;大补阴丸、清骨散;鱼腥草、益母草。5、风湿热痹证相同:关节痛、关节肿胀、皮疹、肌肉酸痛、发热等7种临床表现。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眠差、疲乏、口渴、纳差、苔黄腻等24种临床表现。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的双手指漫肿、四肢关节痛无定处、恶风、关节重着僵硬、脉滑数、脉细数。6、气血两虚证相同:疲乏、汗出、心悸、气短、头晕等7种临床表现。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关节痛、舌淡红、眠差、咳嗽、咽痛等21种临床表现。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面色苍白、耳鸣、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脉细无力。7、气阴两伤证相同:低热、五心烦热、烦躁、乏力、自汗、盗汗、关节痛等13种临床表现。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气短、苔少、口渴、腰膝酸软、脱发、心悸、眠差等18种临床核心表现。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的斑疹暗红、面浮红。结论:1、SLE文献系统评价和临床回顾性调查的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提示,二者所得SLE疾病临床表现特征及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所用方药基本一致。2、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揭示,SLE的核心证候有3个为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其辨证论治规律为:(1)热毒炽盛证:①临床核心表现:关节痛、口渴、脱发、四肢红斑、疲乏、眠差、神昏等20种;②核心中药:生地黄、甘草、牡丹皮、赤芍、茯苓、水牛角、黄零等18味;③核心方剂:犀角地黄汤;④核心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肝经。(2)肝肾阴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口渴、疲乏、皮肤红斑、脱发、皮肤鲜红斑疹、纳差、发热等15种;②核心中药:甘草、茯苓、生地黄、牡丹皮、青蒿、山药、白芍等15味;③核心方剂:六味地黄丸;④核心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肾经。(3)脾肾阳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疲乏、脱发、下肢浮肿、关节痛、纳差、皮肤红斑、气促等14种;②核心中药:甘草、茯苓、牡丹皮、白术、山药、泽泻、山茱萸等17味;③核心方剂:金匮肾气丸;④核心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肾经。3、将SLE各个证候的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与现行SLE辨证论治标准对比,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网络分析结果中常见证候风湿热痹证、气阴两伤证等,需要进一步做前瞻性研究证实,为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肖小河,唐健元,茅益民,李秀惠,王伽伯,刘成海,孙克伟,叶永安,邹正升,彭成,杨凌,郭玉明,柏兆方,何婷婷,景婧,李丰衣,安娜[4](2018)在《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文中研究指明一、前言药源性肝损伤,亦称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药物本身及/或其代谢产物等所导致的肝脏损伤,为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1-4],严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5]。药源性肝损伤已成为药物研发包括中药研发失败、增加警示和撤市的重要原因,受到医药界、制药业、管理部门及公众的高度重视[6-8]。
李宏业[5](2013)在《原料药注册法规要求与DMF文件编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向红[6](2011)在《药品价格管理的“加”“减”法——从日本药品价格管理中得到的启示》文中指出日本在药品价格管理体制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也给了我们在药品价格管理上很好的启示。推行药品价格管理的加减法管理政策,有利于实现鼓励创新,达到不断降低药品价格的目的。
施海燕,朱皆笑,孙国君,单伟光[7](2010)在《国内外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及研究方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对于进一步的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研究以及政府有效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方法:本文在阐述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特征的基础上,分成三个部分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况:一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背景;二为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三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方法归纳。综上所述,最后基于技术创新提出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趋势。结论:当今世界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是其主要的驱动力量,我国有关部门应找到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突破点,促进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
林晓辉[8](2009)在《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步入新世纪,国际医药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中药作为我国古老文化的瑰宝,以其原料天然、综合治疗、标本兼治、医疗健身的显着特点,越来越受到世界消费者关注。我国中药产业承载了悠久的中医药理论与文化,同化学药物、生物药物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我国中药专利保护存在着保护意识薄弱、保护力度不强、保护政策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知识产权优势并未得以体现。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从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政策演变及对中药产业发展的影响着手,找出那些不利于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专利政策,并借鉴国外传统药物专利保护的先进经验,提出改进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政策的措施。我们认为应从加强对我国传统中药知识的专利保护;延长中药发明专利保护期;完善符合中药特色的中药专利审查原则;完善有针对性的专利维权措施;制订高水平中药专利申请激励、引导政策等几个方面着手对我国现行的中药专利保护政策进行改进。
颜小锋[9](2007)在《药学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药学服务的概念药学人员利用知识(药学专业知识、医学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和工具,向社会公众(包括医药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其他关心用药的群体等)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要求药学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关心病人的心理、行为、环境、经济、生活方式、职业等影响药物治疗的各种社会因素,以期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
张红[10](2007)在《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治疗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在导师王秀霞教授诊治解脲支原体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基础上,运用自主研发的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治疗女性下生殖道UU感染的临床及相应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系统的提出了本病的中医病名、致病机理,并以此提出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科学依据。临床研究采用随机阳性对照药研究,结果显示:痊愈率50%:显效70%;总有效率为80%。与对照药曼舒林(环丙杀星栓)的疗效相一致。实验研究初步证实黄连总生物碱对uu体外抑制的最低浓度(MIC)为0.2—1.6mg/ml,MIC50(能抑制50%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4mg/ml,MIC90(能抑制90%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6mg/ml。首次运用Balb/c小鼠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感染动物模型探讨中药的药效,并证实了黄连总生物碱能抑制uu对离体兔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同时能减少uu对细胞的受损程度。并有抑制解脲支原体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能保护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为今后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奠定了填补中药新药外治本病空白的坚实基础,有学术价值、社会和经济意义。
二、临床新药概况(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新药概况(一)(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民国医学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背景与意义 |
2.文献综述 |
3.论文的主要内容 |
4.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部分 《民国医学杂志》创办及发展历程 |
1.民国时期的医学发展状况 |
1.1 近代医学知识的传播 |
1.2 医学杂志的兴起 |
2.杂志创办及发展 |
2.1 《民国医学杂志》的创办 |
2.2 《民国医学杂志》的发展 |
3.杂志特点 |
3.1 《民国医学杂志》形态 |
3.2 《民国医学杂志》主要栏目 |
3.3 《民国医学杂志》征稿与稿酬 |
4.创办人与编辑队伍 |
4.1 侯毓汶及其团队 |
4.2 阎德润及其团队 |
5.影响与作用 |
5.1 医学研究成果的专业化呈现 |
5.2 医学界消息的传播平台 |
6.小结 |
第三部分 民国时期医学学术发展状况研究:基于学术论文的分析 |
1.《民国医学杂志》刊载学术论文概况 |
2.《民国医学杂志》刊载医学学术论文分析 |
2.1 基础医学 |
2.2 临床医学 |
2.3 公共卫生与防疫 |
2.4 中医学 |
3.主要作者 |
3.1 侯宗濂 |
3.2 金宝善 |
3.3 石增荣 |
3.4 刘曜曦 |
3.5 冈西为人 |
3.6 周颂声 |
4.小结 |
第四部分 传媒视角的医疗与社会的互动研究:基于杂志广告的分析 |
1.《民国医学杂志》广告概述 |
1.1 《民国医学杂志》广告刊登价格 |
1.2 《民国医学杂志》广告类型 |
2.《民国医学杂志》医药广告与社会文化 |
2.1 补药广告与医疗观念 |
2.2 西药入侵与文化融合 |
2.3 常见疾病与社会环境 |
3.小结 |
第五部分 民国伪满时期医学政策及医事活动研究:基于医学消息的分析 |
1.《民国医学杂志》刊载消息类型 |
2.民国时期医学教育状况研究——以北京医专学潮事件为例 |
3.民国伪满时期医学学术团体研究——以奉天医学会为例 |
4.民国伪满时期医学政策研究——以医师考试令为例 |
5.小结 |
第六部分 结语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医疗健康行业分析及对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疗健康行业发展概况 |
(一)医疗健康产业规模 |
(二)医疗健康产业驱动因素 |
(三)医疗健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
1. 国家鼓励创新,有限的资源用在好产品上 |
2. 进口替代速度加快,孕育细分行业龙头 |
3. 新技术跨领域应用促进医疗效率提升、模式重塑 |
二、医疗健康产业链分析 |
(一)生物技术与制药行业核心竞争要素 |
1. 稳定持续推出新产品的能力 |
2. 专利布局 |
3. 市场准入及营销体系 |
(二)医疗器械行业核心竞争要素 |
1. 拳头产品的市场潜在规模和技术壁垒 |
2. 安全可靠的质量控制体系及高效的注册获证能力 |
3. 具有竞争力的营销体系的建立 |
(三)医药外包行业核心竞争要素 |
1. 核心竞争是人才管理能力 |
2. 规模化效应日益凸显 |
3. 把握核心大客户是生存的重要基础 |
三、医疗健康行业的监管体系和主要政策 |
四、科创板及新三板精选层医疗健康公司特点分析 |
五、医疗健康上市公司风险提示分析 |
六、对医疗健康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启示 |
(一)科创板信息披露特点 |
(二)新三板精选层信息披露特点 |
(三)对资本市场医疗健康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启示 |
1. 技术风险方面的披露要点 |
2. 运营风险方面的披露要点 |
(3)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西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
一、古今病名释义及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研究 |
三、现代学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研究 |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
第二节 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一、网络药理学概况 |
二、网络药理学的理论基础 |
三、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
四、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文献资料的网络分析 |
第一节 文献检索与整理 |
第二节 文献资料一般分析结果 |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文献资料网络分析结果 |
一、文献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临床表现网络分析结果 |
二、文献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中药治疗网络分析结果 |
三、文献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网络分析结果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回顾性调查网络分析 |
第一节 临床回顾性调查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回顾性调查一般资料分析结果 |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回顾性调查病历资料的网络分析结果 |
一、病历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临床表现网络分析结果 |
二、病历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中药治疗网络分析结果 |
三、病历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网络分析结果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较 |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异同分析结果 |
第二节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一、文献资料与临床回顾性调查病历资料网络分析异同分析 |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对比异同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定义及流行病学概况 |
(一) 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定义 |
(二) 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概况 |
三、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主要风险因素 |
(一) 药物因素 |
1中药材、饮片及辅料的来源和质量 |
2肝损伤相关风险物质 |
3处方合理性 |
4给药方式 |
(二) 机体因素 |
1个体差异 |
2特殊人群 |
3有基础肝病的患者 |
(三) 临床用药因素 |
1剂量和疗程 |
2方证相应 |
3联合用药 |
(四) 其他因素 |
四、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相关风险信号及收集 |
(一) 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相关风险信号 |
1临床症状及体征 |
2主要生化指标 |
3肝组织病理表现 |
4影像学改变 |
5生物标志物 |
(二) 中药药源性肝损伤风险信号的收集 |
1基于文献、经验或媒体的中药药源性肝损伤风险信息收集 |
2基于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中药药源性肝损伤风险信号收集 |
3基于临床的中药药源性肝损伤风险信号收集 |
五、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临床诊断 |
(一) 鉴别诊断 |
(二) 临床分型 |
(三) 临床分期 |
(四) 严重程度分级 |
(五) 药物临床试验中肝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 |
六、中药药源性肝损伤因果关系的系统评估 |
(一) 中药药源性肝损伤因果关系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
(二) 中药药源性肝损伤因果关系评估报告的基本要求 |
七、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风险防控[62] |
(一) 上市前中药药源性肝损伤风险的主要防控措施 |
1密切观察 |
2停药 |
3调整研究方案、研究者手册和知情同意书 |
4中止临床试验 |
(二) 上市后中药药源性肝损伤风险的主要防控措施 |
1避免超药品说明书使用 |
2开展安全性相关的上市后评价与研究 |
3修改药品说明书 |
4限制使用 |
5暂停生产销售或直接撤市 |
(6)药品价格管理的“加”“减”法——从日本药品价格管理中得到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医药行业基本概况 |
(一) 药品的市场和流通情况 |
(二) 药品的结构分类 |
(三) 药品的价格情况 |
(四) 医药分业情况 |
二、日本政府药品价格管理体制 |
(一) 定价主体 |
(二) 定价范围 |
(三) 新药定价方法 |
(四) 新药定价程序 |
三、启示和建议 |
(一) 实行药价管理的“加”“减”法定价政策 |
1. 所谓“加”法定价政策, 就是对原研药、疗效 |
2. 所谓“减”法定价政策, 就是对一般的药品, 采取不断降价的“减”法价格政策。 |
(二) 设立各类型低价药品保护政策。 |
(三) 建立职能完备的药品价格评审管理机构。 |
(8)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及框架 |
第二章 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政策演变及其影响 |
2.1 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政策演变历程回顾 |
2.2 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政策现状 |
2.3 中药专利保护政策对中药产业的影响分析 |
第三章 我国中药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我国中药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
3.2 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外传统药物专利保护政策与启示 |
4.1 国外部分国家传统药物专利保护政策 |
4.2 对完善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政策的启示 |
第五章 对完善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政策的建议 |
5.1 加强对我国传统中药知识的专利保护 |
5.2 延长中药发明专利保护期 |
5.3 完善符合中药特色的专利审查原则 |
5.4 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利维权制度 |
5.5 制订高水平中药专利申请的激励、引导政策 |
第六章 结论 |
(10)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治疗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一、女性下生殖道uu感染的现代研究现状 |
二、中医学对女性下生殖道uu感染的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
临床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实验研究 |
一、黄连总生物碱体外抑制解服支原体的药效学观察 |
二、Ba1b/c小鼠生殖道uu的感染及黄连总生物碱干预试验的观察 |
三、黄连总生物碱抑制uu对离体兔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
四、黄连总生物碱抑制uu的细胞毒作用及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
五、黄连总生物碱抑制uu对细胞的凋亡作用 |
讨论 |
一、女性下生殖道uu感染的中医理论探讨 |
二、女性下生殖道uu感染的临床研究 |
三、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治疗女性下生殖道解脉支原体感 染的作用机制研究 |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临床新药概况(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民国医学杂志》研究[D]. 郭薇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医疗健康行业分析及对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启示[J]. 张严. 多层次资本市场研究, 2020(03)
- [3]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D]. 何美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J]. 肖小河,唐健元,茅益民,李秀惠,王伽伯,刘成海,孙克伟,叶永安,邹正升,彭成,杨凌,郭玉明,柏兆方,何婷婷,景婧,李丰衣,安娜. 药学学报, 2018(11)
- [5]原料药注册法规要求与DMF文件编写[A]. 李宏业. 原料药生产GMP符合性要求与DMF文件编制培训班论文集, 2013
- [6]药品价格管理的“加”“减”法——从日本药品价格管理中得到的启示[J]. 黄向红. 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1(01)
- [7]国内外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及研究方法综述[A]. 施海燕,朱皆笑,孙国君,单伟光. 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2010
- [8]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政策研究[D]. 林晓辉. 沈阳药科大学, 2009(11)
- [9]药学服务的研究与实践[A]. 颜小锋. 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10]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治疗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作用机理研究[D]. 张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