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番荔枝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番荔枝,花粉,内酯,生物碱,鹰爪,形态,苯乙烯。
番荔枝科论文文献综述
[1](2017)在《云南省盈江境内发现番荔枝科又一新种——盈江暗罗》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单位科研人员联合在中缅边境云南省盈江县考察时,发现了番荔枝科(Annonaceae)暗罗属植物新种,并根据发现地命名为—盈江暗罗(Polyalthia yingjiangensis Y.H.Tan&B.Xue sp.nov.)。该新种外轮花瓣明显短于内轮花瓣,以及长达5.5 cm的细长花梗是区别于暗罗属其他种的主要(本文来源于《世界热带农业信息》期刊2017年Z2期)
李红芳,张小卉[2](2018)在《四种番荔枝科(Annonaceae)植物导管分子及其穿孔板的比较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荔枝科是被子植物基部类群,木兰目中最大的一个科。为了解暗罗属(Polyalthia)的海南暗罗(Polyalthia laui)、假鹰爪属(Desmos)的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紫玉盘属(Uvaria)的山椒子(Uvaria grandiflora)、瓜馥木属Fissistigma)的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四个种的导管与穿孔板的形态学特征,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导管分子及穿孔板形态进行观察,首次展示了这4属4种的导管分子与穿孔板的形态特征,并对其导管的长度与直径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这四个种导管分子端壁均为单穿孔板,部分穿孔板具尾,不同种在导管与穿孔板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长度与直径的统计学分析显示其种间差异极显着,导管长度与直径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其没有相关性。综合导管的形态学特征与统计学分析结果,该研究认为在这四个种中,假鹰爪的导管分子直径与长度变化幅度都不大,长度较短,直径最大,穿孔板平截,不具尾或具小尾,其导管分子处于较高的演化水平。(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8年05期)
谭运洪[3](2017)在《盈江境内发现番荔枝科又一新种——盈江暗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通讯员 谭运洪)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单位科研人员联合在盈江县考察时,发现了番荔枝科(Annonaceae)暗罗属植物新种,并根据发现地命名为盈江暗罗(Polyalthia yingji(本文来源于《德宏团结报》期刊2017-09-03)
谭运洪,陈雨晴,薛彬娥[4](2017)在《中国瓜馥木属(番荔枝科)一新记录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中国番荔枝科瓜馥木属(Annonaceae:Fissistigma)一新记录种——瘤果瓜馥木[F.thorelii(Pierre ex Finet&Gagnep.)Merr.]。该种在中国产于云南省红河县,凭证标本保存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幼枝、花、果均被褐色粗短硬毛,且果实表面布满瘤状突起。(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甘阳英,徐凤霞[5](2017)在《依兰(番荔枝科)雌配子体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荔枝科是被子植物的基部类群之一,依兰属是番荔枝科较为原始的类群,其有性生殖过程,特别是胚胎发生与发育的研究结果,可以补充被子植物胚胎学原始特征的相关基础资料。该研究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依兰胚珠、大孢子和雌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依兰的胚珠为倒生胚珠、厚珠心、叁层珠被,第叁层珠被(中间珠被)发生在大孢子母细胞时期,于外珠被与内珠被之间、胚珠合点端两侧发生并隆起;雌配子体为蓼型。此外,依兰的个别胚珠中存在双雌配子体现象,且两个雌配子体均由大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来,大小、形状相近,呈线形排列。该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原始被子植物胚胎发育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7年04期)
张勇梅,阳桂芳,徐凤霞[6](2014)在《3种番荔枝科植物花粉形态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番荔枝科2属3种植物的干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旨在为番荔枝科植物花粉多样性及其演化关系提供形态学证据。观察结果显示,Asimina longifolia var.spatulata Kral、Asimina reticulate Shuttlew.ex Chapm.和Disepalum plagioneurum(Diels)D.M.Johnson 3种植物的花粉多为四合体,在Asimina reticulata内偶见二合体、叁合体,Disepalum plagioneurum偶见多合体;四合体类型大多为偏菱形,A.reticulata和D.plagioneurum中偶见四角形;3种植物花粉表面纹饰分别为皱波状(rugulate)、微网状(microreticulate)和网状(reticulate)。花粉通过形成外壁短链接(short exine connections)或花粉联丝(pollen-connecting threads)的方式将四合体凝集成花粉块(pollinium),提高了单一传粉过程中卵细胞的受精几率。Asimina和Disepalum两属植物花粉在表面纹饰、四合体类型等方面都十分相似,支持两者在系统发育中亲缘关系较近的观点。(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张敉,李宝才[7](2014)在《番荔枝科生物碱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碱为番荔枝科植物中含有的特征性成分,具有多种骨架类型和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系统综述了番荔枝科植物中该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它们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4年05期)
耿贺群[8](2014)在《广义假鹰爪属Desmos s.1. (番荔枝科)植物比较解剖学、花粉形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义假鹰爪属Desmos s.1隶属于番荔枝科Annonaceae,包括假鹰爪属Desmos Lour.和皂帽花属Dasymaschalon Dalle&Harms,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但由于假鹰爪属和皂帽花属分类历史的复杂性及两属性状的相似性,使得两属的关系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引起分类的混乱。本研究利用比较解剖学、孢粉学及分子系统学的实验方法,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首次对假鹰爪属和皂帽花属的关系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对假鹰爪属8种植物和皂帽花属7种植物的叶片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发现两属存在许多共同特征,但这些特征在番荔枝科植物中普遍存在。两属植物的表皮细胞和晶体类型、油细胞的分布位置及中脉维管组织类型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可作为分类依据,因此支持假鹰爪属和皂帽花属为两个独立属的观点。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假鹰爪属2种植物和皂帽花属2种植物的花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属植物的花粉外壁均具刺状纹饰,形态和大小没有明显差别。但前人的研究表明该类型花粉在其它属中也存在,且皂帽花属花粉类型多样,而假鹰爪属的花粉仅一种类型。因此,认为假鹰爪属为一个自然的类群,假鹰爪属和皂帽花属应该作为独立的两个属处理。基于叶绿体DNA的psbA-trnH、matK、rbcL叁个片段对假鹰爪属7种植物和皂帽花属16种植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假鹰爪属、皂帽花属和外类群尖花藤属Friesodielsia亲缘关系非常近。但依据现有证据不能很好地假鹰爪属和尖花藤属及皂帽花属与尖花藤属间的关系。结合研究结果及相关文献资料,认为假鹰爪属和皂帽花属为两个独立类群,且假鹰爪属为一自然类群,支持两属独立。综合考虑本研究各实验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认为假鹰爪属和皂帽花属相同的果实和花粉类型在两属的近缘属中也存在,不足以成为支持二者合并的强有力证据,再加上二者明显的差异,支持假鹰爪属和皂帽花属应是两个独立属的观点。(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4-04-01)
刘永,徐凤霞[9](2012)在《四种番荔枝科植物花粉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番荔枝科(Annonaceae)4属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与结构。刺果番荔枝(Annona muricata)和金钩花(Pseuduvaria trimera)为四合花粉,有四角形、偏菱形、T-型、十字形和四面体形。前者花粉表面具小穿孔,后者为皱波状纹饰。蕉木(Oncodostigma hainanense)和那大紫玉盘(Uvaria macclurei)为单花粉,前者表面为皱波状纹饰,后者为粗褶皱状纹饰。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蕉木和那大紫玉盘覆盖层较厚、连续。蕉木覆盖下层较薄,偶尔可见颗粒状物质或不规则小柱,为过渡型覆盖下层;那大紫玉盘覆盖下层颗粒状。基层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较厚,平或呈波浪状,内层具有2~4片层结构。在不同属或同属不同种之间,花粉特征差异较大,多样性非常丰富。金钩花具有四合花粉、覆盖下层小柱状等进化特征,同时又具有花粉粒小、覆盖层无穿孔等较原始特征。(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杨海军,张宁,曾庆琪,余启平[10](2011)在《番荔枝科中内酯类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荔枝科植物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近来研究表明,其中的番荔枝内酯和苯乙烯内酯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亦被喻为"明日抗癌之星"。作者对番荔枝科植物中的内酯成分的抗肿瘤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为今后该类成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番荔枝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番荔枝科是被子植物基部类群,木兰目中最大的一个科。为了解暗罗属(Polyalthia)的海南暗罗(Polyalthia laui)、假鹰爪属(Desmos)的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紫玉盘属(Uvaria)的山椒子(Uvaria grandiflora)、瓜馥木属Fissistigma)的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四个种的导管与穿孔板的形态学特征,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导管分子及穿孔板形态进行观察,首次展示了这4属4种的导管分子与穿孔板的形态特征,并对其导管的长度与直径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这四个种导管分子端壁均为单穿孔板,部分穿孔板具尾,不同种在导管与穿孔板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长度与直径的统计学分析显示其种间差异极显着,导管长度与直径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其没有相关性。综合导管的形态学特征与统计学分析结果,该研究认为在这四个种中,假鹰爪的导管分子直径与长度变化幅度都不大,长度较短,直径最大,穿孔板平截,不具尾或具小尾,其导管分子处于较高的演化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番荔枝科论文参考文献
[1]..云南省盈江境内发现番荔枝科又一新种——盈江暗罗[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7
[2].李红芳,张小卉.四种番荔枝科(Annonaceae)植物导管分子及其穿孔板的比较观察[J].广西植物.2018
[3].谭运洪.盈江境内发现番荔枝科又一新种——盈江暗罗[N].德宏团结报.2017
[4].谭运洪,陈雨晴,薛彬娥.中国瓜馥木属(番荔枝科)一新记录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7
[5].甘阳英,徐凤霞.依兰(番荔枝科)雌配子体发育研究[J].广西植物.2017
[6].张勇梅,阳桂芳,徐凤霞.3种番荔枝科植物花粉形态观察[J].植物科学学报.2014
[7].张敉,李宝才.番荔枝科生物碱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
[8].耿贺群.广义假鹰爪属Desmoss.1.(番荔枝科)植物比较解剖学、花粉形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D].厦门大学.2014
[9].刘永,徐凤霞.四种番荔枝科植物花粉形态[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2
[10].杨海军,张宁,曾庆琪,余启平.番荔枝科中内酯类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