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多样性论文_杨正久,钱静,梁大敏,董红梅,代建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代谢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产物,多样性,真菌,内生,乙酸乙酯,微生物,活性。

代谢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正久,钱静,梁大敏,董红梅,代建忠[1](2019)在《利用ISSR及代谢产物标记检测贵州金钱草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结合ISSR分子标记与金钱草主要代谢产物标记对贵州省共21份野生金钱草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其驯化种植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钱草基因组DNA为模板,以优化的PCR体系筛选出引物进行ISSR标记扩增,应用NTsys 2.10e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主要代谢产物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使用SPSS 19.0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绘制聚类图。结果:用筛选出的15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0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占比达98.1%,各金钱草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598 1~0.953 3之间,地理位置相距越近,遗传相似性越高,不同资源的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差异较大,ISSR标记的聚类将21份金钱草资源分为2大类群6个亚群,代谢产物标记的聚类将其分为2大类群5个亚群。结论:贵州野生金钱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应用ISSR及代谢产物槲皮素和山柰素标记均能较好地对金钱草资源进行聚类,但聚类结果存在差异,其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呈现一定的关联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刘桂芹,格日乐其木格,邢敬亚,苏少锋,张心壮[2](2019)在《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代谢功能差异分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驴的后肠是一个复杂的发酵罐,肠道微生物对驴的健康和能量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验通过对2岁左右德州公驴屠宰后采集消化道内容物,利用16S rRNA基因V3-V4高变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消化道微生物区系进行表征和代谢功能预测。结果表明:①本试验共得到3 106 234条有效序列,进行物种注释后共获到7 459个OTU,属于35个门、55个纲、118个目、222个科、512个属。前后肠共2 960个核心OTU,前肠独有996个,后肠独有2 059个;②细菌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等在驴前肠和后肠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③在菌门水平上,前肠优势菌门顺序为厚壁菌门(92.4%)、变形菌门(3.5%)、拟杆菌门(2.7%)和放线菌门(0.8%);后肠厚壁菌门(55.7%)、拟杆菌门(34.2%)、螺旋体门(3.7%)和变形菌门(3.1%);④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顺序前肠为乳酸杆菌属(50.1%)、链球菌属(21.2%)、未分类的梭菌属(10.4%)、放线杆菌属(2.0%),后肠为乳杆菌属(5.7%)、链球菌属约(4.4%)、未分类的旋体属(2.2%)、未分类的梭菌属(1.1%);⑤FAPROTAX功能预测发现,前肠内容物微生物功能较为简单,氮代谢、动物寄生虫和共生体清除功能、发酵作用、化能异养等主要集中在前肠,后肠主要为厌氧和好氧作用、氮呼吸、人类传染疾病等功能。这一结果与驴的前、后肠功能差异和特点吻合,所获得数据为进一步了解驴的消化吸收机制,制定更适宜的饲养方案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9年19期)

黄磊,高燕燕,许才万,曾亚军[3](2019)在《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功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已报道的部分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活性代谢产物种类及功能进行综述:1.内生菌多样性主要体现为分布多样性和种类多样性;2.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种类多样:主要有萜类、生物碱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皂苷类、芳香类、多肽类、黄酮类、内酯类、酚类等与宿主植物相类似的生物活性物质;3.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功能主要有:(1)抗肿瘤、(2)抗菌、(3)抗氧化作用、(4)抗病毒作用、(5)促进植物生长发育、(6)固氮作用、(7)增强植物抗逆性、(8)作为生防因子。并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本文来源于《贵州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寇晓琳,谢楠,吴彩娥,范龚健,洑香香[4](2019)在《青钱柳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青钱柳内生真菌的分布、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并筛选产黄酮的内生真菌,挖掘植物内生真菌新资源,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对青钱柳的枝、皮、叶、根部位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用马丁氏培养基、察氏培养基、PDA培养基对内生真菌进行培养,通过观察内生真菌的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分类,同时提取其发酵产物,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为供试病原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通过显色试验和薄层层析试验筛选出产黄酮的内生真菌.试验共分离得到67株内生真菌,通过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对分离得到的青钱柳内生真菌进行分类,其分别隶属于3纲4目6科10属;青钱柳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的分离结果不同,其中根部分布的内生真菌从数量和种属上都占优势;马丁氏培养基培养的菌株种类少、数量多,而察氏培养基和PDA培养基培养的菌株种类较多、菌株较少;抑菌试验共得到13株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其中有2株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对供试菌株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分别属于青霉属和链格孢属;并且筛选出7株菌株(PP03、PY01、PG11、PZ06、PY12、PP12和PP06)具有稳定的产生黄酮类化合物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刁婵,鲁显楷,田静,张永清,莫江明[5](2019)在《长期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活动造成全球氮沉降量激增,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但是目前有关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还不是很清楚。依托位于鼎湖山的长达15年的长期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样地平台,借助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探讨了不同N添加量对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差异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长期低N、中N和高N量添加使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AWCD)分别显着降低了15.3%、32.9%和38.0%;并且显着降低了微生物碳源利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2)微生物对糖类、羧酸、氨基酸、胺类和酚酸类的利用随着施N水平的提高而显着降低;其中胺类最为敏感,长期高N添加下其利用强度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80.2%;(3)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N添加水平显着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P=0.001);(4)分类变异分析表明,土壤和植物因素可解释不同N水平下碳源利用差异的90.7%;(5)典型对应分析发现,土壤pH(P=0.009)是解释不同N水平添加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而植被丰富度和凋落物量没有显着影响。综上所述,长期不同N添加显着影响了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并且结果表明土壤pH是影响碳源利用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全球变化影响下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地下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黄蕊[6](2019)在《不同林龄木麻黄根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化感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是海南省重要的海防林树种,但随着林龄的增长,木麻黄林出现自我更新困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化感物质的积累。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引起木麻黄化感作用的物质除自身次生代谢合成和土壤微生物合成外,木麻黄植株内生真菌也是化感物质的来源。因此,本文运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不同林龄木麻黄根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利用传统的分离方法分离纯化不同林龄根内生细菌并用16s DNA进行菌种鉴定;用分离鉴定出的不同内生细菌发酵液对木麻黄种子进行处理,以探究不同内生细菌发酵液对木麻黄种子萌发的化感潜力;此外,挑选3种对木麻黄种子萌发化感潜力最强的内生细菌,利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其发酵液的甲醇和正己烷萃取液进行鉴定,并与前期相应林龄的木麻黄根、土壤水浸提液的甲醇和正己烷萃取液鉴定出的物质成分进行比较。其研究结果不仅可以阐明木麻黄植株内生细菌参与化感作用的理论基础,也可为后续采用工程菌株或微生物制剂进行木麻黄林的更新和改造提供实践指导。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幼、中、成龄林木麻黄根基因组DNA进行16S rDNA定向测序,共得到330447条平均长度约为430-448bp的序列。不同林龄木麻黄根内生细菌物种组成丰富,中龄林根内生细菌的多样性最高,成熟林次之,幼龄林最低。此外,3个林龄内生细菌在群落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幼龄林和成熟林根内生细菌的群落组成较相似,与中龄林存在差异。幼龄林和成熟林均主要以变形菌门假单胞菌科的假单胞菌属、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科的芽孢杆菌属和厚壁菌门肠球菌科的肠球菌属为主;而中龄林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变形菌门黄单胞菌科的黄单胞菌属以及放线菌门嗜酸栖热菌科的嗜酸栖热菌属。土壤的理化性质如有机质、硝态氮和铵态氮对不同林龄木麻黄根内生细菌的组成有显着影响。说明木麻黄根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受林龄、环境因子等因素的影响。2.采用传统的分离方法从3个林龄木麻黄根中分离内生细菌,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并结合16S r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36株内生细菌属于9属21种,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6种,占总菌种数的28.57%,为优势种;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各3种,各占总菌种数的14.29%,为次优势种。此外,幼龄林5属8种,占总菌种数的38.10%;中龄林6属10种,占总菌种数的47.62%;成熟林6属11种,占总菌种数的52.38%。3.不同木麻黄根内生细菌发酵液对木麻黄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发酵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化感效应指数为-1;其次是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化感效应指数为-0.99;而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发酵液的抑制作用最弱,化感效应指数为-0.008。4.通过GC-MS技术在不同木麻黄根内生细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检测出酚、酮、酯、有机酸、醇类等有机化合物,其中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1,2,3,4-丁四醇2种化合物为内生细菌代谢产物与根、土壤浸提液所共有;而4-甲氧基-3,5-二羟基苯甲酸、3,4,5-叁羟基苯甲酸、对苯二胺、3-氨基苯酚和3,5-二甲氧基苯酚5种化合物为内生细菌代谢产物所特有。以上结果表明,木麻黄根内生细菌的多样性是随着林龄发生变化的,且与有机质、硝态氮和铵态氮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此外,可培养内生细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可对木麻黄种子产生化感作用,表明木麻黄内生细菌可通过直接产生次生代谢产物参与木麻黄化感物质的合成,也有可能是内生细菌通过与木麻黄植株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或基因交换等互作调控参与化感物质的合成。(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方程,杜海,徐岩[7](2019)在《大曲丝状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了大曲中丝状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并结合荧光定量PCR对丝状真菌进行了定量分析;此外,还通过纯培养对高温曲中的丝状真菌进行筛选,并使用简并引物对分离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酶基因进行扩增。结果表明,Thermomyces属的丰度随大曲温度的升高而上升,而Aspergillus属的丰度随大曲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丝状真菌在大曲中的生物量同样随大曲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利用纯培养的方法从高温大曲中分离得到50株丝状真菌,隶属于10个属(Aspergillus、Monascus、Byssochlamys、Lichtheimia、Rhizomucor、Mucor、Arthrinium、Alternaria、Thermomyces和Rasamsonia),并且这些丝状真菌含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合成酶表达基因;大曲来源的丝状真菌具有强大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潜力,大曲是优良的微生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基因库,可能成为挖掘新天然产物的新来源。(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5期)

段小祥[8](2019)在《叁峡库区耐淹水植物中华蚊母内生真菌多样性,生物活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大坝建成后,叁峡库区形成了夏季水深145 m,冬季水深175 m,长2000km,面积300 km~2新的水力波动带,它形成了叁峡库区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分布独特的生态条件。许多野外实地调查表明,由于无法适应淹没时间的倒转、洪水持续时间的延长以及新的水力波动带(垂直高度达到30 m),大部分坝前河岸植被正逐渐消失。一般来说,在淹水条件下,植物对氧气和光的获取有限,从而产生过量的活性氧(ROS),这被认为是阻碍淹水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在淹水条件下,植物被迫经历氧化途径,它们通常会形成由一些抗氧化酶和特定代谢物组成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将这些过量的ROS转化为对自身无害的物质,以保证自身不受侵害。作为共生体,在淹水条件下内生真菌可以产生抗氧化剂,阻断活性氧的连锁反应,帮助寄主植物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作出反应。毫无疑问,天然的抗氧化剂对人类健康也至关重要。此外,由于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以及抗生素耐药性导致的超级细菌的新出现和快速进化,基于更安全可靠的植物内生真菌来源的天然产物和新型药物的研究至关重要。药用植物中华蚊母(Distylium chinense)具有极强的耐淹水能力,属于金缕梅科珍稀和常绿灌木,是叁峡库区特有植物。到目前为止,有关中华蚊母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与开发还尚不深入,国内外均未见到中华蚊母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相关报道。基于此,我们以叁峡库区代表性植物中华蚊母内生真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室前期分离得到的154株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并对所有菌株进行抗氧化、抗微生物和抗癌活性筛选,得到广谱活性菌株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DR10-1,进一步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54株中华蚊母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154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2个亚门,6个纲,9个目,13个科,27个分类群。27个分类群中包括1个目、6个属和20个种。它们分别为间座壳目(Diaporthales spp.);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间座壳属(Diaporthe sp.)、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黑团孢属(Periconia sp.)、耙齿属(Irpex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炭角菌(Xylaria venosula)、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根担子菌(Mycorrhizal basidiomycete)、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赭绿青霉(Penicillum ochrochloron)、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丝核菌(Rhizoctonnia bataticola)、盘状叁毛孢菌(Robillarda sessilis)、鬼伞菌(Coprinellus xanthothrix)、大伏革菌(Phlebiopsis crassa)、猪苓菌(Polyporus umbellatus)、Diaporthe longicolla、黄囊耙齿菌(Flavodon flavus)、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ta)和艾瑞丝间座壳菌(Diaporthe eres)。其中,从门的水平分析,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种群,一共有132株内生真菌,占菌株总数的85.7%;从纲的水平分析,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为优势菌纲,一共有75株内生真菌,占菌株总数的48.7%;从目的水平分析,葡萄座腔目(Botryosphaeriales)为优势菌目,一共52株内生真菌,占菌株总数的33.8%;从分类群的水平分析,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和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为优势分类群,分别有38和36株内生真菌,占菌株总数的24.7%和23.4%。结果表明,中华蚊母内生真菌在数量、分布和种群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2、对154株内生真菌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包括抗氧化活性、7种病原微生物的抗微生物活性以及2种癌细胞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至少表现出一种生物活性的菌株为153株,占总菌株的99.4%。具体说来,99株内生真菌表现出显着的抗氧化活性,占总菌株的64.3%;153株内生真菌至少对一种测试病原体表现出了抗微活性,占总菌株的99.4%;27株内生真菌至少对一种测试癌细胞表现出了抗癌活性,占总菌株的17.5%。3、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DR10-1表现出最广谱的生物活性,包括显着的抗氧化活性,IC_(50)值为2.79±0.04μg/mL;对所有7种测试微生物均表现出了抗微生物活性;对2种癌细胞均表现出了抗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4、对广谱活性菌株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DR10-1进行扩大的液体发酵,对其乙酸乙酯层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薄层制备层析等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综合运用~1H-NMR、~(13)C-NMR、~1H-~1H COSY、DEPT、HMBC、HM QC等波谱技术,并与相关文献对比,鉴定了这个24个化合物的构型。包括4个新化合物,分别为倍半萜烯irpexlacte A,呋喃环衍生物irpexlacte B、irpexlacte C、irpexlacte D和2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倍半萜烯irlactin E;倍半萜3β-hydr oxycinnamolide;甾醇类stigmasta-4,6,8(14),22-tetraen-3-one;叁萜类20β-hydroxyd ammara-23-en-3-one;苯环衍生物hydroperoxide,2,5-dihydro-5-methoxy-2,5-dimeth yl-2-furanyl、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1,2-dibutyl ester、1,2-benzenedicarboxyl ic acid,1,2-bis(2-ethylhexyl)ester、1-phenyl-(4'-hydroxy)-n-nonanone、4-hydroxybe nzaldehyde、p-hydroxyl-benzoic acid;含氮化合物indole-3-carboxaldehyde、indol e-3-carboxylic acid、indole-3-carboxamide、3-(3-methyl-1-oxo-2-butenyl)]1H indol e、β-carboline、4-tert-butyl-2-(4-methoxyphenylamino)phenol、bis(1,2-dihydro-2,2,4-trimethylquinolin-6-yl)isophthalate;多元环衍生物5-(tert-butyl)octahydro-1-benzo furan;脂肪族长链化合物1,2,3-propanetriyl tris(hexadecanoate)。5、对4个新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微生物活性以及对肝癌(SMMC 7221)、结肠癌(SW-480)、乳腺癌(T47D和MDA-MB-231)的抗癌活性评估。结果表明,4个新化合物表现出中等抗微生物活性,MIC值在23.8和35.4μM之间,化合物irpexlacte A和irpexlacte D表现出显着的抗氧化活性,IC_(50)值分别为2.50和5.75μM,推测它们可能在帮助清除耐淹水植物中华蚊母体内过量的ROS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个新化合物没有表现出抗癌活性。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菌株DR10-1次级代谢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是开发新的活性药物的有效来源。上述结果表明,中华蚊母植物蕴藏着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同时,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中华蚊母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这为新药的筛选提供了丰富的真菌资源。另外,对广谱活性菌株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DR10-1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结果显示内生真菌DR10-1具有丰富的代谢物,表现在结构多样、生物活性多样,这为天然活性药物提供了宝贵的真菌可持续资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王勇[9](2019)在《牛栏山二锅头酵母菌多样性研究及其代谢产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牛栏山清香型白酒发酵酒醅中共获得120株酵母菌,对其26S rDNA D1/D2区测序分析,对分离酵母菌进行鉴定,并分别以高粱和酒醅作为酵母培养基,分析不同种酵母菌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得到9株酵母菌,在高粱培养基中,库德里阿兹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和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乙酸乙酯产量较高,分别为969.0mg/L和541.4mg/L,9种蒸馏液中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尼泊尔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nepalensis)发酵产乙醛能力最高(58mg/L);在酒醅培养基中,9株酵母菌代谢产物中共检测到24种酯、9种醇、5种酸、2种酮、2种醛、2种酚及1种呋喃,其中W.anomalus产乙酸乙酯能力最强4 494.27μg/L,P.kudriavzevii具有较强的产乙酸乙酯、苯乙醇、异丁醇及异戊醇能力,分别为546.21μg/L、724.96μg/L、31.56μg/L及142.52μg/L,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产乙酸能力最强(498.56μg/L)。(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03期)

汤伟,张军,李广善,王悦,何增国[10](2019)在《深海极端微生物菌群及代谢产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四分之叁,它不仅是生命的起源,而且还孕育了各种极端微生物。它们存在于海洋极端环境中,如热液喷口、热泉、咸湖和深海层等,由于生境太过恶劣,一度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随着人类对深海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探索到那里具有丰富的菌群资源和具有潜在价值的天然生物活性产物。这些极端微生物能够适应极高温、极低温、高压、高盐、高放射性和极度酸碱性等极端环境,具有特殊的生物多样性、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能够产生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酶类及其他活性物质,展现出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研究海洋极端微生物对探索生物多样性、新资源开发利用及对地球生物学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代谢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驴的后肠是一个复杂的发酵罐,肠道微生物对驴的健康和能量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验通过对2岁左右德州公驴屠宰后采集消化道内容物,利用16S rRNA基因V3-V4高变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消化道微生物区系进行表征和代谢功能预测。结果表明:①本试验共得到3 106 234条有效序列,进行物种注释后共获到7 459个OTU,属于35个门、55个纲、118个目、222个科、512个属。前后肠共2 960个核心OTU,前肠独有996个,后肠独有2 059个;②细菌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等在驴前肠和后肠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③在菌门水平上,前肠优势菌门顺序为厚壁菌门(92.4%)、变形菌门(3.5%)、拟杆菌门(2.7%)和放线菌门(0.8%);后肠厚壁菌门(55.7%)、拟杆菌门(34.2%)、螺旋体门(3.7%)和变形菌门(3.1%);④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顺序前肠为乳酸杆菌属(50.1%)、链球菌属(21.2%)、未分类的梭菌属(10.4%)、放线杆菌属(2.0%),后肠为乳杆菌属(5.7%)、链球菌属约(4.4%)、未分类的旋体属(2.2%)、未分类的梭菌属(1.1%);⑤FAPROTAX功能预测发现,前肠内容物微生物功能较为简单,氮代谢、动物寄生虫和共生体清除功能、发酵作用、化能异养等主要集中在前肠,后肠主要为厌氧和好氧作用、氮呼吸、人类传染疾病等功能。这一结果与驴的前、后肠功能差异和特点吻合,所获得数据为进一步了解驴的消化吸收机制,制定更适宜的饲养方案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代谢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杨正久,钱静,梁大敏,董红梅,代建忠.利用ISSR及代谢产物标记检测贵州金钱草遗传多样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2].刘桂芹,格日乐其木格,邢敬亚,苏少锋,张心壮.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代谢功能差异分析的研究[J].饲料工业.2019

[3].黄磊,高燕燕,许才万,曾亚军.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功能研究进展[J].贵州林业科技.2019

[4].寇晓琳,谢楠,吴彩娥,范龚健,洑香香.青钱柳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特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刁婵,鲁显楷,田静,张永清,莫江明.长期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6].黄蕊.不同林龄木麻黄根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化感潜力[D].海南师范大学.2019

[7].方程,杜海,徐岩.大曲丝状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潜力[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8].段小祥.叁峡库区耐淹水植物中华蚊母内生真菌多样性,生物活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D].西南大学.2019

[9].王勇.牛栏山二锅头酵母菌多样性研究及其代谢产物分析[J].中国酿造.2019

[10].汤伟,张军,李广善,王悦,何增国.深海极端微生物菌群及代谢产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2.14 代谢多样性图示12月不同退耕模式土壤细菌、真菌遗传...种植被下土壤真菌群落代谢多样性土壤细菌代谢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基于类黄酮代谢谱的62份柑橘种质的#~

标签:;  ;  ;  ;  ;  ;  ;  

代谢多样性论文_杨正久,钱静,梁大敏,董红梅,代建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