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欢欢【中图分类号】R4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246-01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生育期妇女发病率约25%,有报道患病率可达70%~80%,是导致育龄期妇女行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肌瘤部位、有无症状、体积大小、数目、生长速度、造成子宫变形情况、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患者的意愿等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已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现仅就目前我院采用米非司酮保守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应用范围,报道如下的保守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妇科门诊确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及彩色超声检查证实,患者自愿要求药物治疗。在此治疗前至少3个月未用过激素药物,无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最小年龄26岁,最大岁54岁,平均年龄43.5岁。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为孕6周~15周,多发肌瘤43例,占53.75%,单发肌瘤37例,占46.25%,B超下测定子宫肌瘤直径最大6cm,最小1.1cm,,平均4.0±1.2cm。临床表现;80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痛经等,其中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者41例,占51.25%,贫血25例,占31.25%,腰部胀痛及痛经14例,占17.5%。
1.2治疗方法口服米非司酮片10mg(上海华联制药公司生产,25mg/片),每日一次,在月经第1~3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停药,随访6个月。随访73例,部分因为迁移、围绝经期保守治疗等原因失访。
1.3观察指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经期长短、月经量、腹痛腹胀及痛经等症状;子宫大小,B超下子宫肌瘤直径大小的变化;测定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激素(E2)、雄激素(T)、泌乳素(PRL),各激素测定的批内、批间差异均小于10%;用药期间每月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能。
1.4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子宫肌瘤及症状消失;②明显有效:子宫肌瘤缩小大于1/3,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③有效:子宫肌瘤较治疗前缩小,症状减轻;④无效:子宫肌瘤未见缩小或变大,症状无变化。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一般情况和激素水平的变化治疗前40例经期延长的治疗后均变为正常,有效率达100%,月经过多者治疗前32例,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有效率100%,痛腹胀及痛经者治疗前15例,治疗后继续痛经者13例,有效率仅为13.33%。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8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各种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消失或缓解,贫血得以纠正。各激素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其中P和E2治疗前分别为21.07±5.18nmol/L和335.29±58.98pmol/L,治疗后分别下降为6.71±4.98nmol/L和149.87±25.97pmol/L,P和E2的激素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而T和PRL用药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子宫体积、肌瘤大小变化经B超证实80例患者中有3例子宫体积增大外,其他均较治疗前体积缩小,子宫肌瘤完全消失的有7例,占8.75%,缩小在一半以上的13例,占16.25%,缩小1/3以上20例,占25%,肌瘤无明显变化者37例,占46.25%,2例增大,占2.5%。
2.3副作用用药后无肝肾损害,无1例因过敏而停药者,用药期间出现恶心,食欲减退12例(15.0%),乳胀5例(6.25%),关节痛10例(12.5%);潮热(轻微)25例(31.25%);治疗期间少量阴道流血7例(8.75%),停药后均恢复正常。
2.4随访全部患者均按期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其中7例失访。62例停药后6~30周月经恢复,8例48岁以上的患者停药6个月月经诶恢复。所有月经恢复的患者均恢复正常的月经量。3例患者由于子宫及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逐渐增大而实施手术治疗。14例患者在3个月后肌瘤体积逐渐增大至治疗前水平,其中10例患者手术治疗。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巢体激素依赖性肿瘤,米非司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巢体类药物,该药物可以使肌瘤体积缩小,减少月经量,纠正贫血,缓解痛经、腹痛腹胀等症状,且服用安全,毒副作用小,随访中有14例患者出现子宫肌瘤复发的情况,说明米非司酮可用于子宫肌瘤的短期姑息治疗,停药后容易复发,不能完全代替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30
[2]赵维红,郭明霞,孟志新.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22-23
作者单位:158400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