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作品论文_李敏,邓玉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叙事性作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作品,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小学,切入点,景物,层面。

叙事性作品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邓玉琳[1](2019)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微整合课程开发探索——以叙事性作品的人物评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行常规的单篇课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策略缺乏深度理解,在写作中也未能有效使用。关于人物形象描写策略的理解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叁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组元缺乏逻辑序列,孤立、零散。虽然有关于运用人物描写的叙事性文章,但是选文各自独立,没有形成学科能力进阶的序列化,人物形象描写的不同策略没有形成系统化、整体性的内在关联;二是学生对于人物形象描写策略的理解一(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23期)

田为兵[2](2019)在《抽丝剥茧 尽显人物灵魂——分析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塑造的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像小说、戏剧这样的叙事性作品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小,而综合来看学生需要学习的这些课文,那些属于文学史上现代、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几乎不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在教材所选的诸如《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几乎都是立体而典型的,所以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这些作品时,需要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技巧,从不同的切入点解读一个人物,进而对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本文来源于《山西教育(教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美金[3](2019)在《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没有重视对文本特点的运用与理解,尤其是对于叙事性作品而言,都还只是重视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导致教学整体效果低下。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语文阅读中最常见的寓言故事与小说形式为例,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27期)

肖宝燕[4](2019)在《小学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小练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教育行业越来越看重自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教学领域,有不少学者对小学阶段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小练笔设计研究颇多,并在这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总的来说,目前为止我国教育领域小学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小练笔设计的发展还是处于初始的阶段,小练笔设计并没有在小学课堂中被普遍使用,因此效果也并没有完完全全显现出来。(本文来源于《学苑教育》期刊2019年16期)

林其雨[5](2019)在《阅读与表达并重:挖掘叙事性作品核心教学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关注的话题,也是统编教科书以"阅读与表达并重"为整体教学框架下的焦点问题。小学阶段的教材中,叙事性作品遍布叁个学段,在教材选文中占比超过40%。它作为通过叙述事件、描写场景来传情达意、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文体样式,不仅对于阅读能力有明晰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亦发挥明显的作用。然而,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仅仅将其当作一般性记叙文来教,只在故事情节、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上下功夫,却忽视了让学生在学习阅读之余,提升(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9年26期)

邓丽云,李敏[6](2019)在《小学叙事性作品中自然景物描写作用整合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内容组元缺乏逻辑序列,孤立、零散。虽然有关于运用自然景物描写的叙事性文章,但是选文各自独立,没有形成学科能力进阶的系列化,自然景物描写的不同作用没有形成系统的内在关联。(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马建明[7](2018)在《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浅析叙事性作品的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叙述性作品是以叙述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是用语言表达一件或一系列真实或虚构的事件,通过叙事方式来传达人生的经验和意义。叙述性作品有其鲜明的文本特色,即刻画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叙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铺设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传递揭示意义的审美主题。教学叙述性作品,我们应做到整体把握与局部关注、突出重点与品词析句、注重比较阅读和迁移运用、知人论世与推己及人相结合。(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18年11期)

郭秀凤[8](2018)在《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前提,针对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策略,目的在于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提升语文综合素质,同时也希望为今后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可行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8年18期)

黎贝儿[9](2018)在《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还能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偏低。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策略。(本文来源于《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期刊2018年06期)

陈惠萍[10](2018)在《教理随学理从文体,回归本源——叙事性作品中小说文体教学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必然。要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出发,来建构言语课堂,做到教学目标遵从文体的写作特色,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教学过程体现教师的小说意识,使纷繁复杂的言语表达方式各归其位、各入其"体",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小学)》期刊2018年06期)

叙事性作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像小说、戏剧这样的叙事性作品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小,而综合来看学生需要学习的这些课文,那些属于文学史上现代、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几乎不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在教材所选的诸如《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几乎都是立体而典型的,所以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这些作品时,需要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技巧,从不同的切入点解读一个人物,进而对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叙事性作品论文参考文献

[1].李敏,邓玉琳.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微整合课程开发探索——以叙事性作品的人物评价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

[2].田为兵.抽丝剥茧尽显人物灵魂——分析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塑造的切入点[J].山西教育(教学).2019

[3].王美金.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

[4].肖宝燕.小学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小练笔设计[J].学苑教育.2019

[5].林其雨.阅读与表达并重:挖掘叙事性作品核心教学价值[J].福建教育.2019

[6].邓丽云,李敏.小学叙事性作品中自然景物描写作用整合探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

[7].马建明.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浅析叙事性作品的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

[8].郭秀凤.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8

[9].黎贝儿.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

[10].陈惠萍.教理随学理从文体,回归本源——叙事性作品中小说文体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8

论文知识图

网络学习空间支持叙事性作品群...网络学习空间支持叙事性作品群...“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专题在历...《汶川纪事》张宽武音乐可视化数字图像(图片来源:网络...杰克·康宁翰(JackCunningham)尺子、银...

标签:;  ;  ;  ;  ;  ;  ;  

叙事性作品论文_李敏,邓玉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