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郁结血崩之刍议

浅谈郁结血崩之刍议

卢友仙(四川省荣县中医医院643100)

“郁结血崩”乃清代医家付青主所倡,他在《付青主女科》中云:“妇人怀抱血郁,口干舌渴,呕吐吞酸,而血下崩者,人皆以火治之、时而效,时而不效,其故何也?是不识为肝气之郁结也”。笔者运用这一理论治疗血崩,疗效颇佳,以飱同道。

一、病因病理

“郁结血崩”与肝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有着十分密切关系,临床上多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妇女。肝之生理“藏血,主疏泄,为谋虑之官。”因情志所伤,气机不畅,而致肝气郁结。肝气郁结,血随气滞,瘀血阻塞,新血不能循经运行而外溢,肝体阴而用阳,肝郁不达,或情志过激,五志化火,遇事谋虑,相火妄动,均能使火下迫血室,血液妄行,或火热灼伤阴血,致元阴不足,虚火妄动,阴血失守而下注,肝气郁结,木强侮土,可导致脾失健运,脾不统血,而致崩漏。

二、证治体会

“郁结血崩”临床以阴道流血量多,或时多时少、或夹血块,少腹、胸胁或乳房胀痛,心烦,口苦、咽干,脉弦数。或细弦等作为诊断依据。气郁者治当疏肝理气,但在郁结血崩的治疗中,由于理气之品多辛香温燥,易耗气伤血动血,治法又当疏肝与平肝相结合,故宜疏肝与平肝之中兼以清热利血以澄其源。笔者拟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旨在清热平肝,疏肝解郁,木土和合,气血调和。而血得以统藏,由于肝与脾、肾气血之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故更多呈现虚实夹杂之证。在处方用药时必须兼施,酌加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养阴止血之品。如出血量多加三七、酒大黄、地榆炭、生荆芥、蒲黄炭;如阴虚者加生地黄、阿胶、女贞子、旱莲草。如瘀血者,加生蒲黄、五灵脂、益母草;如气不摄血者加人参、黄芪之类

三、案例举隅

李××、女、18岁,1992年3月12日初诊,患者于12岁月经初潮,每次经量偏多,因高考压力,情志不畅,急躁易怒,近又夜以继日的认真复习,于5月16日经来如潮,经某医院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用西药治疗后,阴道流血量减少,但仍时多时少,淋漓不尽,色鲜红,夹有少量血块,头晕心烦易怒,少腹时痛,偶有乳房胀痛,口干口渴,大便偏干,尿赤,舌质红,脉弦数,证属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凉血,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丹皮、栀子、白芍、柴胡、荆芥、白术、当归、酒大黄、黄芩、生地黄、生蒲黄、甘草。五剂后而血渐减。酌以健脾补肾、养阴之品以复其原,固本调理而愈。并嘱其患者经前调理三月,嗣后患者告之月经已趋痊愈。

按:此例病机为情志过激,肝火内动,热伤冲任,迫血妄血致成崩漏,故用丹栀逍遥散之生姜、薄荷、茯苓、加生地、酒大黄、黄芩、黑荆芥、生蒲黄、意在急则治肝以澄其源,以补肝之体和肝之用,使肝气条达、郁火解,不治血而血止。

案二、周××、52岁工人

1993年5月18日初诊,因恼怒后月经提前,经行量多如注,半月不净,头晕头胀,口燥咽干,胸胁作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脉弦数。治以养阴清肝、凉血固经。药用桑叶、菊花、旱莲草、女贞子、白芍、大黄炭、侧柏叶、石斛、炒丹皮、生地黄、龟板、麦冬、甘草。服后经色转淡、经量减,乃面潮红、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脉舌如前。继以清热凉血固经:生地、藕节炭、瓜蒌仁、女贞子、旱莲草、侧柏叶、焦白芍、麦冬、木通之类调理善后。

按:《内经》云:“阴虚阳搏谓之崩。患者阴虚之体,再以怒动郁火,致热扰冲任,迫血妄行,用桑叶、菊花清肝凉血,生地黄、旱莲草、女贞子凉血止血,龟板、石斛、麦冬、生津滋液,藕节炭凉血止血,木通、大黄炭通利二便而泄,守方共奏养阴清肝,凉血止血的作用。

标签:;  ;  ;  

浅谈郁结血崩之刍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