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于季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QACs)大量应用于消毒剂、洗涤剂等产品,而这些生活必需品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威胁,这种污染物也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它可以使人类致癌、致畸以及致突变等,如果这种危害持续下去,那么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身心健康将会受到严重威胁。近些年以来,电处理、超声波处理、有机溶剂和抗生素处理等方法均能实现对季铵盐的处理。但这些方法治理费用高、效率比较低下、需要大量的人力,重要的是处理过程相当复杂。因此,急需寻找一种高效、环保且低成本的修复技术,而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受到许多研究者的欢迎。因此考虑用生物修复技术来处理季铵盐类污染物。然而,季铵盐类污染物是一类具有微生物消毒作用的化合物,因此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季铵盐类污染物是本文的关键,而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核心在于从生态系统中筛选对季铵盐有抗性的菌株。1.我们从镉超富集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中分离到一株多金属抗性内生细菌L14(EB L14)对季铵化合物进行生物降解。从16S rDNA分析来看,该内生菌属于芽孢杆菌属。该内生菌经过不同类型的盐(NaCl、KCl、MgCl2、CaCl2)浓度诱导,随着无机盐浓度的升高,菌株EB L14的生长受到了抑制,而且抑制效果很明显,这可能和微生物细胞在高浓度无机盐的存在下失水有关,影响了微生物的正常生长代谢;另外还可以分析出菌株EB L14对不同类型的无机盐耐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对Na+、K+耐受力最强,可以达到80g/L,其次是Mg2+,达到了40g/L;最后是Ca2+,达到了20g/L。2.菌株EB L14经过不同类型的盐浓度诱导之后,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其苯基烷基二甲基铵盐(benzylalkyldimethylammonium compounds,BACs)的抗性也在增加。胞内含水率的实验已经表明,细胞在高盐浓度下会发生失水现象,致使细胞收缩,膜孔变小,BACs(C12-alkylbenz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C12BDMA-Cl;C14-alkylbenz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C14BDMA-Cl)不容易通过膜孔进入细胞内部,从而减轻了对细胞的破坏,变相增强了内生细菌对BACs的抗性。3.本文还研究了QACs高耐性超累积植物内生菌对BAC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12BDMA-Cl初始浓度为5mg/L,六种不同盐浓度诱导的抗性菌株在48h内对BACs均表现出很好的降解效果,随着盐诱导浓度的升高降解率也逐渐升高。C12BDMA-Cl初始浓度为10mg/L,前三种盐浓度诱导下的抗性菌株由于其对BACs的抗性较小,大部分在生长的初期阶段就已经死亡,所以其对BACs的降解率低于20%;而后面三种菌株在48h内对C12BDMA-Cl降解率都在80%以上,这是因为它们本身的抗性就比较高。C12BDMA-Cl初始浓度为15mg/L,这六种不同盐浓度诱导的抗性菌株只有后两种抗性菌株适应了C12BDMA-Cl这样的高浓度环境,而前四种菌株由于抗性比较弱,大部分在生长的初期阶段就已经衰亡,所以它们对C12BDMA-Cl的降解率低于15%;而后面两种菌株在48h内对C12BDMA-Cl有了很好的降解效果,降解率都在80%以上,这是因为它们本身的抗性就比较高,而且其降解率是逐渐升高的。4.研究了EB L14降解C14BDMA-Cl的中间产物及其降解途径,HPLC检测到的生物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为苄基二甲胺(BDMA)、苄基甲胺(BMA)等。作为初始代谢物的BDMA的形成表明Calkyl-N键的裂解是n-四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降解的第一步;BMA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去甲基化反应进一步降解BDMA。本实验选取的超累积植物内生菌对季铵盐类污染物具有较好的抗性,并且达到了很好的去除效果,这为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应用于季铵盐类污染物处理方面提供了广阔前景。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申胜举
导师: 罗胜联,肖潇
关键词: 季铵盐,生物修复技术,抗性,植物内生菌,盐诱导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
分类号: X703;X17
总页数: 71
文件大小: 4658K
下载量: 75
相关论文文献
- [1].植物内生菌活性代谢物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1)
- [2].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10)
- [3].植物内生菌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 生物学教学 2010(01)
- [4].植物内生菌的生物学作用及应用前景[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 [5].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进展 2015(06)
- [6].浅谈植物内生菌研究及其科学意义[J]. 农村科学实验 2017(06)
- [7].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J]. 现代园艺 2019(11)
- [8].植物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及其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应用进展[J]. 植物保护 2015(06)
- [9].植物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04)
- [10].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3)
- [11].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1(03)
- [12].植物内生菌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24)
- [13].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23)
- [14].植物内生菌及其宿主植物研究概况[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5].植物内生菌分离方法的研究现状[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1)
- [16].植物内生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 昆明学院学报 2014(03)
- [17].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16)
- [18].植物内生菌研究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J]. 广西热带农业 2008(05)
- [19].药用植物内生菌及其对道地药材影响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2)
- [20].一株新的药用植物内生菌Burkholderia sp.H-6[J]. 微生物学通报 2008(04)
- [21].植物内生菌及其防病作用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 2008(06)
- [22].植物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最新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 2018(03)
- [23].植物内生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07)
- [24].植物内生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杂志 2009(06)
- [25].植物内生菌分离时表面消毒条件的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8)
- [26].药用植物内生菌及其产生的活性成分研究现状[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01)
- [27].植物内生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4)
- [28].植物内生菌对大豆促生长和抗胁迫作用的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 2017(06)
- [29].植物内生菌是有待深入开发的资源宝库[J]. 微生物学通报 2012(02)
- [30].植物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J]. 现代园艺 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