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纤制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纤材料,晶体光纤,光纤设计与制造,激光加热基座法
光纤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刘兆军,高悉宝,丛振华,邵贤彬,谢永耀[1](2019)在《晶体光纤及晶体衍生光纤制备与应用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晶体光纤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光纤材料,具有稀土离子掺杂浓度高、传光性好、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晶体光纤在激光及传感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至今还没有成功制备出真正意义上的同时具有晶体纤芯和晶体包层的小芯径晶体光纤.与传统的玻璃光纤相比,晶体光纤的制备工艺更加复杂,如何对晶体光纤制备工艺进行完善和创新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探索提高晶体光纤质量的途径,本文以晶体光纤的四种制备技术为主线,回顾了晶体光纤及其制备方法的发展历程,讨论了每种制备方法的局限性,对晶体光纤目前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涛,张健,张娜,武柏屹,王思媛[2](2019)在《单晶光纤制备及单晶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晶光纤(SCF)是体块晶体与常规光纤的结合体,拥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良好的热管理能力,已经逐渐成为固体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两种主要的单晶光纤生长方法:激光加热基座(LHPG)法和微下拉(μ-PD)法,以单晶光纤制备及单晶光纤激光器研究为主线,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最后,结合目前研究基础,分析单晶光纤的研究前景及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17期)
郭海涛,崔健,许彦涛,肖旭升[3](2019)在《低损耗硫系红外光纤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硫系玻璃具有红外透过范围宽、非线性系数高、易光纤化等特点,在中红外光子集成、光纤光源、传感等光学领域极具应用前景。随着红外光学的发展,硫系玻璃及其光纤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为此,综述低损耗硫系玻璃光纤制备及其在光纤器件(耦合器、合束器、传像束和光纤光栅)和光纤光源、光纤传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17期)
宋海瑞,赵霞,冯术娟,卞新海,徐律[4](2019)在《内部应力对低损耗光纤制备工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国内外低/超低损耗单模光纤的进展趋势及技术水平。以光纤生产过程中所受应力为出发点,从理论上分析应力对光纤衰减参数的影响,经大量试验,摸索出拉丝速度、退火炉位置、内涂层模量和直径、涂层固化度等关键性工艺参数与低损耗光纤比例的关系,并证实当以较低速度拉丝、延伸管与退火炉距离为10cm、内涂层/外涂层固化度为93%/96%、内涂层直径控制在192μm左右时,低损耗光纤比例明显提升。该研究对于低损光纤的衰减稳定性和提高低损耗光纤成品率及比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传输》期刊2019年03期)
邵帅[5](2019)在《光纤制备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通信基础的大规模建设,光纤光缆制造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智能制造正引领工业3.0革命的浪潮,我国传统制造业逐渐开始升级,朝着智能制造业进行转型。我国光纤制备企业基本已经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但是,在光纤制备工艺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准确发现光纤制备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内在关联关系;如何固化专家制备经验;如何准确预测工艺参数的变化对未来产品质量的影响等。本文阐述了传统光纤制备工艺的现状和不足,探究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光纤制备进行辅助决策,并形成可视化的系统。分析预制棒数据和光纤数据,建立回归决策树模型,根据模型形成光纤制备规则,分析预制棒参数和光纤参数的内在关联,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形成完整的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预制棒数据和光纤数据进行深入理解,对数据进行噪声去除、归一化和数据链接的一系列操作,为机器学习的特征构建和建模进行预处理工作;基于对数据和业务的了解,通过信息增益法对预制棒数据进行特征选择;用预制棒数据作为特征,光纤的某个参数作为目标,构建回归决策树模型,此模型即为光纤制备辅助决策算法的基模型。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回归决策树模型的有效性。2.根据回归决策树模型的分裂路径,获取到多个光纤制备规则;根据信息增益法获取重要性较高的预制棒特征作为光纤的影响因子,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获取光纤目标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3.搭建大数据平台和web服务器,将光纤制备规则和影响因子进行可视化,并形成完整的光纤制备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针对设计的光纤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总结其优势:通过回归模型的分裂路径,获取多条光纤制备规则,固化制备经验;通过对光纤参数的影响因子分析,有效地发现预制棒参数的变化对光纤的影响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搭建大数据平台,存储和分析海量的数据,提高系统的时效性;完整的可视化平台,能直观的展示算法的结果,为制备专家提供方便的辅助决策帮助。(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5-30)
漆宇[6](2019)在《均匀侧面发光聚合物光纤制备及其用于定向背光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立体显示技术中柱透镜式相较于狭缝光栅式有显示亮度高、观看较舒适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串扰较高、分辨率损失且比例失衡、柱透镜与像素贴合要求高等、结构复杂、存在莫尔条纹等缺点。因此,定向背光显示技术成为较理想的自由立体显示技术。本文通过对传统定向背光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光纤背光源定向背光自由立体显示解决方案,采用激光打标技术制备一种均匀侧面发光聚合物光纤,并将其作为一种新型背光源,既能简化现有自由立体显示器结构,降低技术要求,又能保留传统定向背光显示技术无分辨率损失的优点。采用均匀侧面发光聚合物光纤代替现有定向背光技术中的导光板和LCD开关,即用线光源阵列取代面光源,可降低自由立体显示器的图像串扰和背光源的结构复杂性。首先介绍了定向背光显示技术的原理。现有技术采用在背光源前放置LCD开关面板,通过调节LCD开关面板上各列像素的开与关,使背光源定向投射并经过柱透镜的折射作用,沿各自特定的传播方向出射,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串扰大的问题。而本文分析了现有定向背光显示技术中仍然存在的结构复杂、亮度损失过大且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均匀侧面发光聚合物光纤作为定向背光源的解决方案。其次介绍了一种侧面均匀发光聚合物光纤(POF)的制备方法。采用激光打标技术在POF侧面制作变栅距(VLS)光栅型散射点,建立了激光打标VLS散射点模型,由深度很浅的表面凹坑和纤芯内分布着散射颗粒的散射区组成。理论推导出散射点相对散射光功率和VLS栅距计算公式,分析散射点的散射光功率随栅距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散射点凹坑深度和不同POF侧面发光相对出射度下VLS栅距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散射点凹坑深度的微小变化(微米量级)对散射点的散射光功率和VLS栅距的影响很大。而当散射颗粒密度N<10~5/mm~3时,散射点散射光功率随散射点密度的变化不大;当N>10~5/mm~3时,散射点散射光功率随散射点密度变化明显。理论计算了不同散射点凹坑深度和不同相对出射度的VLS栅距分布曲线,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通过调节合适的激光打标功率,实验得到亮度均匀度高于90%的侧面发光POF。最后采用软件仿真将侧面均匀发光聚合物光纤模型应用于自由立体显示的背光源模组中,采用柱面透镜光栅板规格18线/英寸,POF直径为0.25 mm通过Solidworks建立模型,在模型中的柱透镜物方焦平面选取10个位置,将均匀侧面发光光纤发光面依次置于选取的10个位置,通过Tracepro仿真,在接收屏上得到每个位置对应的辐照度分布图,观察辐照度分布与光纤位置的关系,验证了实验获得的均匀侧面发光聚合物光纤能够用于定向背光源。(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20)
陈华,夏克伦,刘自军,王训四,戴世勋[7](2018)在《镨掺杂硫系中红外光纤制备及激光特性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理论分析了Pr~(3+)掺杂GeAsGaSe光纤的激光特性。通过挤压制备法将镨离子掺杂的GeAsGaSe硫系玻璃加工成预制棒并拉成光纤,利用1.5和2μm激光器泵浦研究3-5.5μm的荧光特性。结合此光纤和玻璃的吸收和发光数据,计算出了吸收发射截面等数据。根据镨离子能级结构,设计出两种不同激光模型,比较两种模型下中红外激光的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光输出功率,考虑了闲频光对促进激光输出功率的影响。最后,通过粒子群算法,在多变量的情况下,优化得到最优的变量组合,使得激光输出最大化。(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功能玻璃学术研讨会暨新型光电子材料国际论坛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8)
刘家喜,沈骁,霍加磊,蔡宇,胡二涛[8](2018)在《GG-IAG大模场光纤制备与增益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G-IAG光纤理论模型,设计了掺Nd3+磷酸盐GG-IAG光纤玻璃材料配方;采用管棒法制备了GG-IAG光纤预制棒,在530℃下拉制了不同直径(200μm-500μm)的掺Nd磷酸盐GGIAG大模场光纤;测试了光纤的光谱参数与增益性能,然而,由于光纤存在模式泄漏损耗,导致其增益性能不高。为了提高GG-IAG光纤的增益性能,采取磁控溅射方法,分别在芯径为130μm、160μm和200μm的GG-IAG光纤包层表面蒸镀200nm的Ag膜作为全反射膜,使得泵浦光被束缚在光纤中,从而提高了光纤的泵浦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纤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镀Ag膜后光纤的放大效率分别为50%、41.88%、24.33%;而未镀Ag膜光纤的放大效率分别为26.87%、22.8%、15.87%。说明光纤表面镀膜能够显着改善GG-IAG光纤的增益性能,研究结果对GG-IAG光纤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8年10期)
张子扬[9](2018)在《铋掺杂磷/锗酸盐玻璃与光纤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铋掺杂玻璃与光纤具有覆盖整个石英光纤低损耗窗口的超宽带近红外发光(900-1700 nm),被认为是制备新一代光纤放大器和宽带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增益介质。目前为止,人们在多个玻璃体系观察到了铋的近红外发光。然而以下问题严重束缚了铋光纤与器件的发展:(1)铋近红外发光特性和玻璃结构之间的关系尚不明晰;(2)铋石英光纤中铋浓度极低导致其吸收弱,增益低;(3)目前尚无铋掺杂激光玻璃适合管棒法制备光纤。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选取磷/锗酸盐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铋近红外发光与玻璃结构的关系,据此获得了新型铋掺杂玻璃,用管棒法成功制备了多组分锗酸盐玻璃光纤,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我们的研究基础并考虑到光纤拉制设备的限制,首先,我们选择在成纤性能良好且拉丝温度较低的铋掺杂锌铝磷酸盐玻璃中展开研究。通过改变氧化铝和氧化锌的掺杂浓度,铝配位结构在AlO_4、AlO_5、AlO_6间相互转化,引起PO_4基团桥氧个数及玻璃网络聚合度的变化。玻璃中AlO_4增加可降低铋周围晶体场场强,导致铋近红外发光峰位实现在1208-1260 nm宽带调谐。综合分析不同玻璃组分的~(27)Al NMR,~(31)P NMR,FTIR和近红外发射光谱,揭示高玻璃网络聚合度有利于铋的近红外发光。2、因铋离子易感知周围环境变化,我们选取玻璃结构迥异的锗酸盐与磷酸盐,试图探究两种玻璃复合时玻璃结构与铋发光的关系。我们发现随着极少量(0.1 mol.%)的氧化锗加入到磷酸盐玻璃中,玻璃颜色消失,发光削弱92倍。继续增加直至形成锗酸盐玻璃,PO_4基团Q~3向Q~2、Q~1转化最终消失,AlO_6、AlO_5转变为Al O_4,(P-O-P)_s特征键逐渐消失,(Ge-O-Ge)_(as)形成,这表明磷酸盐玻璃结构解聚,锗酸盐结构逐渐形成,对应发射强度先减弱后增强。两种玻璃结构的复合不利于铋近红外发光。3、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玻璃组分优化,筛选出钡镓锗酸盐多组分玻璃,可实现Bi的高掺杂(5 mol.%)和超宽带发光。掺杂浓度比现铋石英光纤高两个数量级。高温热循环实验,发光强度仅衰减6%,表现出较好的抗热衰性能。玻璃在软化点及玻璃转变温度附近热处理,仍能保持发光及透明,表明适于管棒法制备光纤。经制备工艺优化,解决了钡镓锗酸盐大块玻璃气泡及加工问题,通过包层和芯层的折射率设计,采用管棒法成功制备了铋高掺杂多组分锗酸盐玻璃光纤。纤芯直径10μm,包层直径125μm,具有近红外宽带发光。(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3-20)
严春阳[10](2017)在《Ge-Sb-Se硫系玻璃光纤制备及其CO_2激光导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红外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传输红外激光的各类特种导能光纤在激光制造、激光医疗及军事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扩大。国外各研究机构进行了各种组分及不同结构的红外导能光纤的研究和实验。依据光纤材质不同,红外导能光纤种类主要包括:卤化银多晶光纤、硫系玻璃光纤、氟化物玻璃光纤、单晶蓝宝石光纤、管内Ag/Ag I镀膜的空芯光纤等。硫系玻璃光纤具有较宽的红外透过光谱范围、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不易被潮解,低制造成本、高的制造效率,且光纤柔韧性较好等优点,可传输各类红外信号和中低功率红外激光,可广泛应用于液体、固体、大气和特定气体的化学成分的远程远红外光谱分析、红外测温、低温测温、医疗手术以及工业加工等领域。国外在红外硫系光纤的导能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而国内在此领域研究甚少。本文制备了环境友好型Ge-Sb-Se系列硫系玻璃,测试了其物理、化学、热学和光学特性,确定了组分Ge_(20)Sb_(15)Se_(65)为优化的玻璃组分,拉制出不同直径的Ge-Sb-Se硫系玻璃裸光纤,探索了在连续CO_2激光辐照下Ge-Sb-Se硫系玻璃光纤红外激光导能特性。论文结构安排如下: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硫系玻璃光纤和其他典型红外导能光纤分类及其特性,以及硫系玻璃光纤用于红外激光导能的优势,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硫系玻璃光纤红外激光导能方面研究进展,提出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二章是理论部分,主要简介了玻璃的基础理论,相关的热学性质稳定特性,连续激光作用下对光学材料的损伤机理,激光与光纤的耦合条件。第叁章是实验部分,主要介绍了硫系玻璃和光纤的制备实验过程及其各种性能测试方法,包括硫系玻璃光学、热学特性测试、光纤端面测试和光纤损耗测量等相关实验。第四章是Ge-Sb-Se硫系光纤基质玻璃的组分优化,选择并制备了两组Ge-SbSe玻璃系列,对其红外光谱、析晶特性及热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确定了最终的玻璃基质组分为Ge_(20)Sb_(15)Se_(65)(mol%)。第五章为Ge-Sb-Se硫系光纤的红外激光导能特性研究,自行搭建10.6μm CO_2激光导能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纤芯直径的Ge-Sb-Se硫系光纤CO_2激光导能实验,并讨论了光纤芯径与传输激光功率大小的关系,最后分析讨论光纤端面损伤形貌和损伤机理。第六章是结论,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以及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7-05-20)
光纤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单晶光纤(SCF)是体块晶体与常规光纤的结合体,拥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良好的热管理能力,已经逐渐成为固体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两种主要的单晶光纤生长方法:激光加热基座(LHPG)法和微下拉(μ-PD)法,以单晶光纤制备及单晶光纤激光器研究为主线,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最后,结合目前研究基础,分析单晶光纤的研究前景及发展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纤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1].刘兆军,高悉宝,丛振华,邵贤彬,谢永耀.晶体光纤及晶体衍生光纤制备与应用综述[J].光子学报.2019
[2].王涛,张健,张娜,武柏屹,王思媛.单晶光纤制备及单晶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3].郭海涛,崔健,许彦涛,肖旭升.低损耗硫系红外光纤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4].宋海瑞,赵霞,冯术娟,卞新海,徐律.内部应力对低损耗光纤制备工艺的影响[J].现代传输.2019
[5].邵帅.光纤制备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D].重庆邮电大学.2019
[6].漆宇.均匀侧面发光聚合物光纤制备及其用于定向背光源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9
[7].陈华,夏克伦,刘自军,王训四,戴世勋.镨掺杂硫系中红外光纤制备及激光特性数值分析[C].第十届中国功能玻璃学术研讨会暨新型光电子材料国际论坛会议摘要集.2018
[8].刘家喜,沈骁,霍加磊,蔡宇,胡二涛.GG-IAG大模场光纤制备与增益性能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8
[9].张子扬.铋掺杂磷/锗酸盐玻璃与光纤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10].严春阳.Ge-Sb-Se硫系玻璃光纤制备及其CO_2激光导能特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