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电陀螺论文_郝淑英,孟思,张琪昌,冯晶晶,陈炜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机电陀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陀螺,微机,陀螺仪,误差,在线,梳齿,标度。

微机电陀螺论文文献综述

郝淑英,孟思,张琪昌,冯晶晶,陈炜[1](2019)在《基于响应面法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灵敏度及带宽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依据特征分析确定约束条件的新方法,即从参数限定的角度对结构参数对微机电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特征进行提取,以此为依据确定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结合响应面法对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灵敏度及带宽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灵敏度最高提升了19%,相应的带宽也提升了11%;带宽最高提升了28%,相应的灵敏度则提升了16%。结果表明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仿真分析结果也验证了优化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宁,刘友文[2](2018)在《基于CEEMDAN改进阈值滤波的微机电陀螺信号去噪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信号的去噪效果,以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方法为理论基础,并针对常规软阈值和硬阈值函数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阈值函数的CEEMDAN滤波去噪模型。该模型首先应用CEEMDAN方法将陀螺信号有效地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其次通过相关系数法判断噪声分量与有效分量的界限;进而对噪声分量进行阈值设置并使用改进阈值函数进行滤波处理;最后重构滤波处理后的噪声分量与有效分量以得到去噪后的信号。实际陀螺信号去噪试验结果显示:所提模型相对于CEEMDAN、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经验模态分解(EMD)强制去噪方法及小波分析方法,其信噪比提高了约3.9dB,均方根误差降低了约36%;所提模型相对于CEEMDAN结合软、硬阈值函数的去噪模型,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0%以上。表明采用所提模型可以对MEMS陀螺输出信号进行有效去噪,提升去噪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孙伟,刘思奥,耿诗涵,王宇航[3](2018)在《最小二乘法在微机电陀螺温度补偿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MEMS陀螺仪的输出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MEMS陀螺仪温度误差建模与补偿方案:通过分析MEMS陀螺仪输出特性,基于拉依达准则去除野值后,建立温度误差模型并对零偏进行标定补偿。实验结果表明,经温度补偿后的MEMS陀螺仪输出精度至少提高1个量级,可为扩大MEMS惯性器件在多变温度环境下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导航定位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林日乐,李文蕴,张桐,谢佳维,蒋昭兴[4](2018)在《石英微机电陀螺的机械耦合误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英微机电陀螺是一种利用科里奥利(Coriolis)效应的振动陀螺,工作时敏感芯片处于谐振状态,机械耦合误差是其主要误差源。分析了敏感芯片机械耦合误差因素,提出了驱动与检测模态解耦设计、振动隔离设计及轴对称质量平衡设计改进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设计,有效抑制了敏感芯片机械耦合误差,提高了陀螺的精度及环境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8年04期)

房鸿才[5](2018)在《多微机电陀螺数据融合方法的切换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MEMS)陀螺仪是一种重要的惯性器件,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并且在实际当中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是,MEMS陀螺仪依然存在着噪声大、测量精度低等缺陷。运用小波域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通过对多个MEMS陀螺仪的信号融合可有效提高陀螺仪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但是该方法在处理陀螺动态数据尤其是含有跳变数据时融合值相比较原始数据有时延等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小波域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在处理陀螺静态数据时的优势,同时还保证系统在动态中的实时性,从而提高系统整体输出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采用了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切换策略,全文主要工作包括:1.论文首先对小波域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的基本原理、多尺度融合的优势做了详细的阐述。重点分析了小波域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在处理动态陀螺数据时存在的问题。2.在对小波域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处理动态陀螺数据表现出的问题以及常见时间序列突变检测方法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陀螺信号突变检测采用累积和控制图算法与预设阈值结合的方法,用实测的陀螺数据验证方法可行性。3.考虑到动态情况下陀螺信号处理需要适应性强、对动态变化信号跟踪能力强的特点,确定使用优加权递归最小二乘融合方法来处理陀螺跳变数据,该方法中引入权值因子衡量陀螺传感器可信度。通过对MEMS陀螺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进行实验来对融合方法切换策略进行有效性验证。经过实验验证,本文采出的融合方法切换策略可以很好解决单一使用小波域多尺度数据融合时在动态条件下带来的时延问题,陀螺信号处理的实时性以及系统频率响应明显提出精度。综合静态和动态实验来看,融合方法切换策略是有效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陈志勇,宋霖,张嵘,周斌,魏琦[6](2018)在《高Q值微机电陀螺的快速起振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Q值微机电陀螺的快速起振问题,研究其驱动轴控制方法。分析了高Q值谐振器的振动相位随频率的变化率,阐明了锁相环方案启动时间长且对初始频率偏差敏感的原因。用平均法推导了自激振荡方案下起振初始阶段振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自激-锁相"驱动轴控制方案,先采用自激振荡方式使陀螺快速起振,再转为锁相环方式使振动频率精确稳定。经实验测试,采用锁相环方案,当初始频率偏差在±10 Hz以内,陀螺的启动时间为2s;采用自激-锁相方案,只要初始频率偏差在±1 000Hz以内,陀螺均可在0.3s内达到频率误差小于0.01%,在0.4s内达到振幅误差小于0.1%。"自激-锁相"方案大幅度缩短了陀螺的启动时间,而且对陀螺初始频率的设置偏差不敏感,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好,适用于微机电陀螺的批量生产。(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崔健,刘凯[7](2017)在《基于增益在线辨识的微机电陀螺标度因数补偿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标度因数温度稳定性是微机电陀螺的关键指标之一,是评价陀螺温度性能的重要依据。推导并分析了温度对陀螺标度因数的影响,指出驱动模态振动位移、检测通路电路增益及两模态频差是影响陀螺标度因数温度稳定性的3个重要因素,测试了对标度因数影响较大的电路增益和频差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的变化。对此设计了基于增益在线辨识技术的标度因数温度补偿方案并进行了数值及宏模型仿真,通过在驱动端和检测端施加一远离陀螺工作频率的辅助信号实时辨识出电路的增益变化,进而进行增益补偿,同时对陀螺频差变化带来的影响也进行了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提高陀螺标度因数的温度稳定性,由未补偿下的7.93×10~(-4)/℃降至1.0×10~(-5)/℃以内,改善幅度达98%以上。(本文来源于《导航定位与授时》期刊2017年03期)

邢朝洋,赵克,徐宇新[8](2017)在《单片集成叁轴微机电陀螺仪》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陀螺仪进一步小型化、集成化,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片集成叁轴微机电陀螺仪,该陀螺仪采用单一MEMS结构芯片实现3个轴向角速度的测量。介绍了单片叁轴陀螺仪工作方式、结构设计以及电路原理,完成了MEMS结构的流片加工,对陀螺仪表头和整机进行了测试,单片叁轴微机电陀螺仪x轴、y轴和z轴零偏稳定性分别达到53.4(°)/h、70.8(°)/h和18.4(°)/h,非线性度分别为1.59×10~(-4)、3.3×10~(-4)和2.18×10~(-4)。该陀螺仪具有叁轴角速率检测效应,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导航与控制》期刊2017年02期)

陈志勇,刘悦琛,张嵘,周斌[9](2016)在《微机电陀螺耦合刚度的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机电陀螺耦合刚度的辨识,提出了以驱动轴、检测轴、驱动-转动耦合和驱动-检测耦合频率响应特性为基础的耦合刚度辨识方法。设计了一种驱动轴和检测轴双向位移解耦的双质量线振动微机电陀螺,基于经过简化的梁的刚度特性建立了微陀螺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导出了结构在存在耦合刚度情况下驱动轴、检测轴、驱动-转动耦合和驱动-检测耦合的传递函数。根据耦合传递函数把刚度耦合产生的根源定位到特定的几组梁之间的刚度误差。通过驱动-转动耦合与驱动轴幅频特性之比辨识出驱动-转动耦合刚度系数,通过驱动-检测耦合与检测轴幅频特性之比辨识出转动-检测耦合刚度系数。实验测试了设计加工的微陀螺的频率响应特性,利用提出的耦合刚度辨识方法得到陀螺的驱动-转动和转动-检测耦合刚度系数分别为0.14N和0.054 33N。得到的耦合刚度的辨识结果可为微陀螺梁刚度的激光修调提供参数依据。(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6年09期)

李宇鹏,王志飞,刘来超[10](2016)在《音叉式全解耦微机电陀螺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对严重影响微机电陀螺(简称微陀螺)灵敏度的机械耦合误差进行深层研究和分析,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体硅制造的新型全解耦音叉式微陀螺仪。为实现新型微陀螺的驱动和检测模态完全解耦,在一定的带宽下保持较高的检测灵敏度,采用了新型敏感检测梁和对称的音叉式结构。根据微陀螺仪的实体模型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应用两种空气阻尼模型对检测阻尼特性进行了研究和计算。通过多种固有模态的匹配仿真试验和谐响应分析,确定了新型微陀螺的检测方式和弹性梁结构参数。仿真结果显示,该新型陀螺实现了驱动和检测方向的完全独立,显着减小了机械耦合误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6年08期)

微机电陀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信号的去噪效果,以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方法为理论基础,并针对常规软阈值和硬阈值函数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阈值函数的CEEMDAN滤波去噪模型。该模型首先应用CEEMDAN方法将陀螺信号有效地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其次通过相关系数法判断噪声分量与有效分量的界限;进而对噪声分量进行阈值设置并使用改进阈值函数进行滤波处理;最后重构滤波处理后的噪声分量与有效分量以得到去噪后的信号。实际陀螺信号去噪试验结果显示:所提模型相对于CEEMDAN、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经验模态分解(EMD)强制去噪方法及小波分析方法,其信噪比提高了约3.9dB,均方根误差降低了约36%;所提模型相对于CEEMDAN结合软、硬阈值函数的去噪模型,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0%以上。表明采用所提模型可以对MEMS陀螺输出信号进行有效去噪,提升去噪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机电陀螺论文参考文献

[1].郝淑英,孟思,张琪昌,冯晶晶,陈炜.基于响应面法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优化设计[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9

[2].张宁,刘友文.基于CEEMDAN改进阈值滤波的微机电陀螺信号去噪模型[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8

[3].孙伟,刘思奥,耿诗涵,王宇航.最小二乘法在微机电陀螺温度补偿中的应用[J].导航定位学报.2018

[4].林日乐,李文蕴,张桐,谢佳维,蒋昭兴.石英微机电陀螺的机械耦合误差研究[J].压电与声光.2018

[5].房鸿才.多微机电陀螺数据融合方法的切换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6].陈志勇,宋霖,张嵘,周斌,魏琦.高Q值微机电陀螺的快速起振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8

[7].崔健,刘凯.基于增益在线辨识的微机电陀螺标度因数补偿技术研究[J].导航定位与授时.2017

[8].邢朝洋,赵克,徐宇新.单片集成叁轴微机电陀螺仪[J].导航与控制.2017

[9].陈志勇,刘悦琛,张嵘,周斌.微机电陀螺耦合刚度的辨识[J].光学精密工程.2016

[10].李宇鹏,王志飞,刘来超.音叉式全解耦微机电陀螺的设计与仿真[J].机械设计.2016

论文知识图

典型微机电陀螺仪的噪声微机电陀螺1中1/f噪声的功率谱...微机电陀螺2中1/f噪声的功率谱...微机电陀螺2中白噪声的功率谱分...微机电陀螺2中白噪声的小波熵变...微机电陀螺2中1/f噪声的小波熵...

标签:;  ;  ;  ;  ;  ;  ;  

微机电陀螺论文_郝淑英,孟思,张琪昌,冯晶晶,陈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