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金坛市华罗庚中学
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导入就是教师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它环节虽小,却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适度,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开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设计导入方法的根本目的,也是教师设计导入环节的根本立足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导入法:
一、图片情景导入法,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导入
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中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几乎每一篇阅读课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描述插图或对插图进行设问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比如在上高中牛津英语模块二第一单元的Welcometotheunit时,可以利用书上提供的UFO、喜马拉雅山野人、尼斯湖水怪和英国巨石阵的插图导入新课,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图式,促使学生深入阅读课文了解信息,为教学铺平道路。
2.利用多媒体图片进行导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日趋完善,电脑、电视机、投影仪、VCD、录像机、录音机等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网络资源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图片,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大量的相关图片。通过对图片提问和描述导入新课话题,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网络资源图片具有方便、快捷、容量大和清晰度高的优点,而这些优势是传统的挂图和文中插图所不具备的。
它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上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第三单元的LostCivilizations(失落的文明)时,教师可事先找一些与课文中有关的庞贝城和楼兰古城过去和现在的图片或VCD片断,通过放映,让学生感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音乐欣赏导入法,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音乐欣赏导入法指通过直接让学生欣赏与授课内容有关的音乐、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音乐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音乐作为导入方式,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上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二单元的TurandotinBeijing(图兰朵在北京)时,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文明世界的歌剧《图兰朵》的片段,并通过对画面和歌词的讨论,引出Turandot这个话题,进一步说明这一歌剧的内容,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再如同样在上这个单元的project中的FromJazztoPopMusic(从爵士乐到流行乐)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几段早期爵士乐、摇摆乐、摇滚乐和流行乐,让学生先直观地感受几种音乐的不同,再自然而然地引出课文的主题,使学生感性认识课文的话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
三、师生提问导入法,增强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启发性
问题导入法又称悬念导入法。学贵有疑,“疑”是积极思维和探索问题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设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并产生一种“欲知详情,请看课文”的心情。如在上高中牛津英语模块二第二单元的Thecurseofthemummy(木乃伊的诅咒)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提问来导入:WhatisEgyptfamousfor?(Pyramids)Whatisinsidethepyramid?(treasuresandmummies)Doyouliketreasures?Doyouwanttoenterthepyramidtogetthetreasures?Doyouthinkonecanreallybecomerichiftheyenterthepyramid?
教师在教学之初设问引导学生去猜测,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去。以提问为主线,通过师生问答导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问题导入法,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在讨论过程中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陈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复习,以旧带新进行导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问题式导入就在于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开口”用英语,并设计情景进入“新知”,通过教师提问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以教师的提问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问题式导入法能加速学生养成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表演导入法,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教师还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演讲和表演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1.自由谈话式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或由教师提出话题,让学生各自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足球赛等。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引入主题。
2.演讲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如成绩滞后的学生可进行课文复述,程度中等的学生可进行与将要学习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内容的演讲,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以作即兴演讲,从而把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和新课的导入结合起来。
3.课本剧表演
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编成课本剧。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一单元的Appreciatingliterature(文学欣赏)中的GreatExpectations(远大前程)部分和第二单元的TurandotinBeijing(图兰朵在北京)等。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改成简单易懂的剧本,再由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练,在上课时进行表演导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使班上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学习之中。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手段,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产生兴趣,减少焦虑,达到事半功倍。因此,增强导入中的知识直观性、趣味性、连贯性、启发性,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以利于学生在参与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虽然十分强调学生的一面,但教师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而导入新课是其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这一角色,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