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旅游地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域,旅游,系统,标识,旅游景区,高铁,结构。
旅游地域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武,郭敏臣[1](2018)在《基于旅游地域系统和GIS的旅游化水平测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旅游化水平测度可用于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化水平的高低,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辅助决策。由于对"旅游化"内涵的理解不同,不同学者所提出的旅游化评价体系也有所区别。本文从旅游地域系统的视角解释旅游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叁层次、18个指标的旅游化水平评价体系,试图相对全面地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化水平。文章采用正规化法和熵值法对四川省不同地区的21个城市的旅游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交通运输能力和旅游资源规模与区域旅游化水平具有极大的相关性,旅游产业投入、旅游收入占比、游居比对于区域旅游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S2期)
王园园,王荣成,王昱,郭志彦,郭冠华[2](2018)在《高铁对吉林省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铁是旅游地域系统要素中重要的一部分。选取2010年与2016年两个典型年份,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研究吉林省9个地级市(州)交通通达性的变化;运用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和旅游赫芬达尔指数叁个指标分析了高铁对吉林省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铁的开通提高了吉林省旅游地域系统整体交通水平,沿线城市交通改善率明显高于非沿线城市,拓展了沿线城市"一日交流圈"的辐射范围,产生了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对旅游者出游意愿、客源市场格局、旅游吸引力产生影响,进而削弱了核心区域极化效应,使空间结构形态逐渐趋于均衡,对吉林省旅游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18年01期)
李瑞,奚世军,吴晓俊,刘中正,龙家丽[3](2017)在《贵广高铁对沿线旅游城市可达性影响测度及其地域结构系统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与开通对沿线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即是缩短城市旅游空间联系的时间距离,提升城市旅游交通的空间可达性,进而提高旅游城市内外部的产业经济联系与要素空间流动的强度。本文以贵广高铁为案例区域,采用可达性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和构建了贵广高铁对沿线旅游城市的时间距离与可达性变化及其地域结构系统。实证表明:(1)贵广高铁开通后的各沿线旅游城市最短时间距离均表现出明显缩短态势;(2)贵广高铁开通后的从江县、叁江县、都匀市、桂林市、肇庆市、怀集县、阳朔县、贵阳市和广州市等各沿线重点旅游城市可达性测度值变化率呈依次降低态势;(3)通过将沿线重点旅游城市可达性测度值在ARCGIS空间模块下分析,并确定了贵广高铁沿线不同等级重点旅游发展点和重点旅游发展轴的基础上,有机形成了2个叁级贵州沿线旅游发展板块与广西沿线旅游发展板块、1个二级广东沿线旅游发展板块和1个一级贵广高铁旅游发展板块,进一步构建了贵广高铁影响下的旅游地域结构系统。上述结论为合理优化贵广高铁沿线旅游城市空间结构、协调贵广高铁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地理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宋涛,陈雪婷,陈才[4](2017)在《基于聚集分形维数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地域系统是以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为基本要素的客观空间地域系统,其空间结构表现出开放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文中首次运用分形理论对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的聚集分维特征进行了研究,由此集成出旅游地域系统的空间分维特征。在对黑龙江省的案例研究中发现,黑龙江省的旅游地域系统具有显着的聚集分维特征,未来应完善旅游中心地的多元旅游集散功能,丰富旅游吸引物体系和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总之,聚集分形维数分析为旅游管理者和规划者提供了一种实用、有价值的空间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7年04期)
侯爱萍[5](2016)在《基于地域文化感知的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探究——以罗布人村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景区标识系统设计以地域文化感知理念为基础,结合旅游景区标识物与空间环境,构建以标识物为文化载体的地域传承观念,促进旅游景区文化与新思想的融合发展。文章以新疆尉犁县罗布人村寨景区标识系统设计为例,探寻基于地域文化感知理念的景区标识系统新型设计思路,实现符合景区环境特征和满足旅游者所需的物质功能与精神诉求的综合性标识系统。(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杨友宝[6](2016)在《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与经济现象,是人类文明进步、自我需求提升及社会经济变迁的重要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开发强度空前提升,突出表现为旅游资源分布密度不断增大、旅游产业数量规模不断扩张、旅游城镇成长进程不断加快等,旅游投资建设与市场开拓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旅游开发作为一项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区域整体开发的重要方面,区域空间是维系旅游经济与社会活动有序运转的重要支撑,伴随旅游开发强度时空推进,其与区域空间的交互关联作用成为一种必然现象。目前,学术界对于“旅游与区域关系”研究给予了广泛关注,并诞生了诸如“旅游区域效应”、“旅游产业效应”、“旅游城镇化”等一系列命题,这为我国正处于后工业化过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期的实践发展需要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旅游区域效应研究是“旅游与区域”关系研究的重要方面,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从“旅游产业”视角,探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相关效应的研究现状,而对旅游空间效应关注不够的事实,本文提出,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资源、产业、城镇等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地域空间系统,其效应影响具有“空间性”。本研究主要以“空间”视角为切入点,基于“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城镇”的旅游地域系统界定,探讨旅游地域系统动态演化的效应问题,并以我国东北老工业地域为区域指向,从旅游效应视角介入传统老工业地域的转型发展研究,建构“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空间效应发挥-区域转型发展”的研究范式,为“旅游与区域”关系研究做必要补充及为新时期东北地区转型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分析全球及国内两大区域尺度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以作为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其次从东北地区实践问题导向和理论研究需要出发,介绍本文的立论依据,进而提出本研究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及研究目标,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区域、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进行简要阐释。第二章为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部分。本部分主要采用文献梳理方法,首先归纳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经典理论体系,作为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主要涉及旅游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及其他相关理论体系等;其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主要包括旅游(地域)系统及其系统结构、旅游发展的区域效应两个方面,最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第叁章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旅游地域系统、旅游地域系统演化及其空间效应分别进行概念界定,以建立本研究的基础概念体系;其次,分别从旅游地域系统、空间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内容解构,以明晰本研究的内容研究体系,进而以“资源-产业-城镇”的一般性演进规律探讨为基础,推导“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城镇”的逻辑递进关系,并确定各子系统在旅游地域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同时,从理论分析视角,分别从旅游资源系统、旅游产业系统、旅游城镇系统叁个方面探讨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理论传导机制;最后,基于旅游地域系统、空间效应的内容分解及其理论探讨,提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逻辑分析框架,建构“旅游地域系统”与“空间效应”两大板块的逻辑关联。第四章为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过程分析,主要围绕旅游资源系统、旅游产业系统、旅游城镇系统叁大部分展开。旅游资源系统演化分析部分,首先界定了旅游资源系统动态演化的内涵,进而以18类旅游资源为基础数据,采用数学定量与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尺度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数理与空间演化特征;旅游产业系统演化分析部分,首先介绍了旅游产业系统的动态演化内涵,进而采用本底趋势线模型、空间自相关、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的时间演进规律、空间关联特征及与相关产业间的关联融合程度等;旅游城镇系统演化分析部分,首先从定性分析视角,识别了旅游城镇发展的基本现象、动力机制、空间模式,进而通过分别建构旅游与城镇系统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旅游与城镇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东北地区旅游城镇的演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第五章为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与第四章相对应,分别对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城镇叁大子系统动态演化的空间效应进行揭示。其中,旅游资源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部分,主要探讨了旅游资源动态发展对区域旅游资源观演变、区域空间认知转变、旅游生产力空间重构的效应影响;旅游产业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部分,首先采用传统计量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进而通过纳入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现代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分析了旅游产业对于驱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效应,主要包括:定性归纳旅游产业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特征、实现路径及定量测度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对于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效应;旅游城镇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部分,主要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城镇发展对区域旅游城镇等级体系建构、职能体系分工及空间体系重组叁方面的效应影响。第六章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空间效应视角下的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该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同类型区域“旅游驱动区域转型”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总结,以作为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案例借鉴,其次剖析了东北地区叁大子系统及其演化的空间效应存在的基本问题,最后从旅游资源的“要素替代”指向、旅游产业的“经济关联”趋向、旅游城镇的“空间支撑”导向叁方面提出了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甘静[7](2016)在《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的深远影响,地缘政治通过地缘经济实现对区域的控制权,边境地区由传统的政治壁垒转换为跨区域合作的媒介区,边境功能由传统的以安全为主要功能转向以经济为主要功能的多重经济复合型区域,成为和平年代经济发展的替代性新兴经济区,边境旅游成为替代性新兴经济区的先导产业。国家从1997年实施了《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后,从“2001-2010”、“十一五”、“十二五”的《兴边富民行为规划》都提到发展边境旅游业,“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发展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合作。可见边境旅游的政策关注度高,边境旅游经济发展热,边境旅游由小众旅游发展正在发展为大众旅游。在传统的边境旅游研究中,多将时间与空间分离研究,一是以案例地时间节点的实证研究,二是以研究案例地边境旅游资源的开发合作较多。研究区域内边境旅游理论体系的较少,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利用定量化的方法探索边境旅游理论体系内外部结构关系的更少。本研究以最早发展边境旅游的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从地缘经济、地域经济理论视角探索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内涵、特点、组织结构,对东北地区边境旅游的合作、发展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边境旅游地域系统提出的背景与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国内外边境旅游研究的国内外进展与理论基础。阐述地缘经济学理论、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系统论、协同论在边境旅游地域系统中的应用。第二章通过分析边境旅游的供给、需求、效应等研究进展,从地缘经济与地域经济运动论视角探索性的提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理论框架,界定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内涵、特点、结构关系、类型。第叁章对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进行诊断,结合基础理论与边境旅游经济外向性依赖的特点整合构建了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东北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由东北边境旅游需求子系统、通道子系统、供给子系统组成。东北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对内对外的共同作用,通过以边境城市为节点、交通干线、信息通道,来分析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内部联系,整理了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外部条件(包括东北地区城市旅游经济状况、东北地区资源状态、交通信息条件)和内部组织(旅游需求子系统、通道子系统、供给子系统),分析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影响因素、东北边境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呈现的特点、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发展阶段,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东北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典型区特征。第四章分析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内部联系。分析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所处的宏观环境、特点。利用经济强度、经济熵、总强度分析2000-2013年东北地区边境城市间的经济作用强度、旅游经济作用强度,得出东北边境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多以省内边境城市间作用强度为主,与省内中心城市间作用强度最强,而与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作用次强;边境城市间的省际边境城市作用每年增强,但作用强度相对与中心职能城市较弱;通过总强度SE、经济熵HE,但对比经济熵HE发展,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中内部组织结构要远比想像的复杂,边境城市地域系统中的目前尚未形成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区域中心城市职能选择得出丹东、通化、牡丹江有成为区域中心的可能。第五章分析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对外联系,通过经济联系、旅游联系、城市化水平、旅游溢出分析东北地区城市与边境旅游地域系统间的对外联系。通过区域中心城市职能选择得出8个主要影响力的边境城市与东北地区四个区域中心职能城市代表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内部与外部经济作用,通过ARCGIS空间网络分析得出系统对外的经济联系。利用修订的MUNDEEL-FLEMING模型和ARCGIS空间溢出方法,以城市旅游总收入、价格指数、名义利率、政府实际支出、人均GDP、城市化水平、第叁产业主导性、对外经济联系、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酒店指数为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旅游资源源赋存与旅游接待能力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明显,价格指数、名义利率对边境旅游城市的溢出不明显。城市化水平与边境旅游经济的发现关联并不明显,这说明东北地区以及东北边境地区的城市化率的提高并没有对旅游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城市间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差距变小,降低了城市间特色的突显,城市间旅游资源同质性增强,限制旅游经济的发展。但对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而言,城市化率提升,会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丰度、特色以及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是边境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发展受距离衰减的影响不显着。第六章通过对毗邻国家边境旅游政策分析、主要典型跨境经济区、跨境旅游合作模式的分析,提出图们江跨境旅游合作模式。建议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中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调整方向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丰富区域经济地理新的研究方向与边境旅游在区域合作中的深度发展。(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罗小涛[8](2015)在《以地域视觉文化为特征的武汉旅游城市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形象是城市旅游形象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旅游形象定位应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以旅游资源为导向,塑造文化鲜明、个性独特的形象。本文以武汉城市视觉形象作为地域视觉文化的研究对象,从软性的地域视觉文化符号来建构和传播武汉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创建具有地域风格,同时又能适应现代设计语境的武汉旅游城市视觉形象系统。(本文来源于《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冯俊云[9](2015)在《基于地域文化在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标识的作用是非常多的,既可以带有文字的功能,也可以代表超越语言,在目前国内的许多旅游景区中,都设立了景区标识,对于正在高速重视第叁产业发展的当下,可以有效的推动国内的旅游走向世界,可以说在旅游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冲击下,国内的旅游景区标识设计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太过于借鉴国外的经验,出现了许多雷同等问题,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学者认为,要想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就只有开展设计创新,而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创新的内涵来自于地域文化。怎样在设计旅游标识系统时充分的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是未来旅游景区标识设计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5年06期)
陈雪婷[10](2015)在《旅游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地域系统是由旅游吸引物、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组成的空间功能系统,表征旅游主、客体在空间中相互联系与作用形成的某种空间聚集程度和集聚状态。从复杂性特征的角度来看,旅游地域系统表现为系统性、等级性、竞合性、开放性、动态性,分形性和自组织性。将复杂性科学应用于旅游地域系统的研究,不仅为旅游系统研究提供一种识别系统要素的工具,更为深入研究旅游现象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范式。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旅游地域系统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通过对熵吸收使自身不断变得有序,从而发展到更成熟的阶段。同时,旅游地域系统的非均衡性表现为:各个旅游地域系统间的发展水平参差,市场自发组织下,资金、政策、资源等要素会自发投入到优势旅游地域系统中,加剧旅游地域系统的非均衡性。从旅游地域系统的内部关系来看,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子系统间的竞争和合作机制以及整个系统的复杂适应性是其显着特征。旅游地域系统的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形特征,通常将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阶段划分为离散型阶段、点—轴型阶段和网络型阶段。旅游地域空间结构从离散型到点—轴型,再到网络型是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其复杂性的外在表现。从时间演化的角度,旅游地域系统会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生命周期。作为一个明显具有耗散结构性质的社会经济系统,旅游地域系统由涨落作用而产生的各种动态结果及其影响即成为旅游地域系统发展的“涨落”效应。在突变和涨落的过程中,旅游地域系统表现出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复合特性。本篇论文在研究内容安排上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第二部分引介复杂性科学。第叁部分:阐述旅游地域系统本质,通过对旅游运行基本原理的剖析,介绍旅游地域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分析旅游地域系统的各构成要素及相关子系统。第四部分:应用复杂性理论及其基础理论群对旅游地域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探讨其与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的相互作用机制,既重视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对旅游地域系统发展的决定作用,又关注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旅游地域系统的促进和影响作用。更好地认识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机制,丰富其理论基础,对旅游规划提供良好的借鉴。第五部分:应用复杂性理论与方法对旅游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及发展演化进行研究,对旅游地域系统的“点—轴”结构、“核心—边缘”结构和“复杂网络”结构进行描述,并分别阐述不同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尝试运用分形思想讨论旅游地域系统的空间网络结构,拓展分形理论在旅游地域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对旅游地域系统的生命周期与环境承载力进行系统耦合,描述系统演化的“涨落”效应和“突变”性,分析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模型、演进机理以及系统如何进行自组织优化。第六部分:采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分形方法,对黑龙江省旅游地域系统(旅游吸引物与旅游服务设施)要素结构、空间结构和自组织系统进行研究,确定其景区景点、旅游服务设施的凝聚力强度和自组织演化过程。通过对黑龙江省(省域)旅游地域系统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发现,目前黑龙江省旅游地域系统的内外部作用因子包括旅游发展的非线性趋势环境、东北地区的旅游发展环境及消费水平等因素。作者采用聚集分形维数对黑龙江省旅游景区与旅游酒店构成的旅游地域系统进行的系统测度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旅游地域系统的空间自相似性和聚集分维特征明显,表现出显着的向心性特征,旅游景区、旅游酒店高度集聚于省会哈尔滨,从中心向外围衰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未来黑龙江省旅游地域系统未来的优化策略:完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集散功能体系;引导黑龙江关键核心节点的旅游吸引物体系建设;夯实全省旅游服务体系基础。第七部分是文章的结论与展望。(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旅游地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铁是旅游地域系统要素中重要的一部分。选取2010年与2016年两个典型年份,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研究吉林省9个地级市(州)交通通达性的变化;运用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和旅游赫芬达尔指数叁个指标分析了高铁对吉林省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铁的开通提高了吉林省旅游地域系统整体交通水平,沿线城市交通改善率明显高于非沿线城市,拓展了沿线城市"一日交流圈"的辐射范围,产生了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对旅游者出游意愿、客源市场格局、旅游吸引力产生影响,进而削弱了核心区域极化效应,使空间结构形态逐渐趋于均衡,对吉林省旅游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旅游地域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成武,郭敏臣.基于旅游地域系统和GIS的旅游化水平测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
[2].王园园,王荣成,王昱,郭志彦,郭冠华.高铁对吉林省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
[3].李瑞,奚世军,吴晓俊,刘中正,龙家丽.贵广高铁对沿线旅游城市可达性影响测度及其地域结构系统构建[J].世界地理研究.2017
[4].宋涛,陈雪婷,陈才.基于聚集分形维数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
[5].侯爱萍.基于地域文化感知的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探究——以罗布人村寨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6].杨友宝.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7].甘静.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8].罗小涛.以地域视觉文化为特征的武汉旅游城市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研究[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
[9].冯俊云.基于地域文化在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
[10].陈雪婷.旅游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