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佛教生态观的角度出发,以世界自然遗产的生态服务价值为导向,旨在探讨梵净山植被的自然演变过程及人类活动规律,与《贵州通志》等相关文献相结合,探讨佛教生态观影响下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的关系,在当前贵州省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提出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保护政策。
关键词:佛教生态观;贵州梵净山;文明生态与传承;保护自然文化
梵净山作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贵州省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是中国武陵山脉的主峰。其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让其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梵净山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被誉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弥勒菩萨的道场,这对贵州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佛教文化本身又对梵净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佛教文化中的生态观
佛教的缘起论中阐述了万事万物冥冥之中各有其存在的因与果,就像六角关系定理一样,每个人总与下一个人有着联系,最后又回到那个人本身。外国做的某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一点,而这个定理早在佛教中就有阐述,万事万物互相证明它们彼此存在之间的联系,而我们人类只是其中一个事物的存在。在大自然与人类建立了索取之时,我们就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在佛教文化的熏陶下,我们相信一切众生是平等的存在,每个生命的存在即有它们存在的道理,不主张杀生,毕竟人类也是其中一员。在渐渐地走上工业社会以来,我们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被打破,慢慢地变成了我们单一的对大自然的索取。这打破了平衡,而大自然也给了我们警告,各种生物逐渐濒危,自然灾害的频发等等一系列不都是在说我们过于索取破坏了环境的平衡所受到的同等惩罚(毛贺、居晴磊,2009)。
佛教教义中讲究因果业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在十二因缘中缘起是佛教的核心理论,因此在众生之中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应自是互相共存。在青藏高原,每年的佛教教徒在有生之年进行徒步朝拜,临死之时会回归自然,这些都是藏传佛教中体现了当地人们对于佛教的理解与熏陶也明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切都是最终回归大自然回归生命的本质罢了。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一直传承至今,也让当地的人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还能让青藏高原维持着它的面貌,让人们在那里可以看到更加清澈的湖水与碧绿的草原(唐铭,2007)。
二、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
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我们由原始社会步入到农业社会再进入到现在的现代化工业社会,一切都随着时代的步伐在改变,在这之中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这是我们在遭受了大自然给的警告之后意识到的问题,因此诞生的一个观点可持续发展让人们在环境与自然的问题上得到了更加人性化的合理安排(赵荣等,2006)。
各宗教蕴藏大量而又深刻的生态和谐思想,佛教将生命主体和生态环境视为一体,一切生命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依靠大自然而生存;道教强调了自然秩序,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安排的世界是和谐统一的,世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协调有序、和谐完美的生态系统,人类与自然界应和谐共处(马克林,2006)。
(2)应该摒弃民营企业中不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及时转变用人观念,吸引优秀人才。企业应该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强有力资源,珍惜每一位优秀的人才,充分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潜能,做到人尽其用,严禁聘任一些没有能力的人,造成对公司资源的浪费;此外,要严格完善岗位管理制度,确定各岗位人才的基本职责与权限,做到权责统一,使人力资源得到高效配置。
佛教教义中简短的话语阐述了世界万象与本物的联系。而由其教徒所一直守护着的就是其传承的文化与教义,让他们一直坚守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彻到底,不杀生,爱护世间万物,佛教的教义中自然山水是主体,人类只是渺小的一员,而其旺盛的生命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质。
三、佛教文化的生态意义
佛教文化是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的重要特色,在其生态保护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佛教生态园区的规划之中,一切要以其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当先,在梵净山闻名的景色中建立一个以梵净山为中心的佛教文化与人文景观,让人们能更加受到佛教文化中的熏陶,敬畏与爱护自然环境。(林维斌、杨宇亮,2016)。
观察皮瓣血运,发现皮瓣苍白、发绀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将术区放置于躯体高位,促进回流,敷料包扎松紧适宜,局部保暖,遵医嘱使用红外线照射,防寒冷致皮瓣血管痉挛,遵医嘱使用扩血管改善循环的药物[8]。
[ 参 考 文 献 ]
[1]方立天.佛教文化的内涵与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57-58.
[2]贺赞,彭重华,吴毅.中国佛教寺庙园林生态文化特征及现实意义[J].广东园林,2007,06:8-11.
[3]洪修平.佛教思想与生态文明[J].中国宗教,2013,08:25-29.
[4]林维斌,杨宇亮.台湾法鼓山佛教文化园区规划理念与实践[J].华中建筑,2016,02:131-135.
[5]毛贺,居晴磊.略谈佛教文化中的生态关怀与环保思想[A].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9)[C].寒山寺文化研究院,2009:561-567.
[6]齐秀华.游牧民族传统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理论研究,2011,04:33-36.
[7]唐铭.藏传佛教文化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J].中国宗教,2007,10:65-66.
[8]王引兰.五台山佛教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J].五台山研究,2002,04:23-26.
[9]马克林.宗教文化的生态和谐价值[J].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49-55.
*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梵净山“净”与“静”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编号:201710663085)。
**通讯作者:高洋(1984-),黑龙江大庆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地理与世界自然遗产。
中图分类号:P901;K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18-0056-01
标签:佛教论文; 生态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 贵州论文; 人类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山西青年》2019年第18期论文; 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梵净山“净”与“静”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编号:201710663085)论文;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论文;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