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对胃底贲门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对胃底贲门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遵义563000)

个人简介:朱大卫(1981年8月),男,苗族,贵州遵义人,本科,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主要研究方向:普通外科学。

通讯作者:贺新媛(1984年8月),女,汉族,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遵义医学院外科学,主要研究方向:普通外科学甲乳、五官科学。

【摘要】目的:分析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对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胃底贲门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近侧胃切除术,观察组32例行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明显低于对照组50.0%(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胃排空时间及每次饮食量均大于对照组,每天饮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对照组生存率70.0%,观察组生存率93.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对胃底贲门癌有显著治疗价值,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底贲门癌;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胃排空时间;并发症

近年来,胃癌已经发展为对我国民众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有重大威胁的常见恶性肿瘤类型,且其发病情况与治疗措施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胃底癌指的是在胃部上方发生的癌症,多需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胃底贲门癌因解剖位置比较特殊[2,3],在采用手术治疗时预后并不十分理想。为提高此类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我院选取62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式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胃底贲门癌患者62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且参与研究前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3-76岁,平均(58.4±6.3)岁;肿瘤直径为30mm以上者17例,不超过30mm者13例。病理分类为:管状腺癌13例,黏液腺癌1例,乳头状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1例。观察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2-77岁,平均(58.9±6.1)岁;肿瘤直径为30mm以上者19例,不超过30mm者13例。病理分类为:管状腺癌13例,黏液腺癌2例,乳头状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近侧胃切除术: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达到效果后,实施常规近侧胃切除术,术后常规处理。

观察组行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方式为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待达到理想麻醉效果之后将患者腹部正中切开,查清病情后实施根治性全胃切除。胃部手术结束后于患者Treitz韧带下方20cm位置对空肠及其周威的系膜实施分离,对空肠远端和其下方约30cm处的空肠实施端侧吻合,构成P袢。之后将P袢和食管残端予以吻合,并以吸收线关闭肠系膜,重建消化道。术后常规处理。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为期3个月随访,统计患者胃排空时间、每次饮食量及每天饮食次数。术后12个月再次随访,统计患者生存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对比时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析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4.9±20.4)min、(281.5±35.9)ml,观察组分别为:(260.7±21.3)min、(286.4±36.7)ml,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4两组术后12个月生存情况比较

术后12个月对照组生存21例,生存率70.0%;观察组生存30例,生存率93.8%;两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胃底贲门癌常见发病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的胃溃疡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上皮细胞化以及遗传、环境污染、饮食不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4],该病早期并无特异性表现,诊断难度较大。一旦明确诊断,则应尽早为患者采取适当方法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

现阶段胃底贲门癌的常用治疗方法是全胃切除术。虽然这一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患者胃部被切除之后,存储食物的空间明显缩小,故而术后易造成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6]。因此,对此类患者应采取有效方法重建消化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阶段临床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存在较多缺陷,如新建消化道的排空时间、容量等无法满足人的正常需求、术后易发生营养不良等。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可避免这些缺陷的出现,且可确保患者有充足的食物储存空间,能够满足患者的消化需求,促使患者胃排空时间延长,对营养物质吸收过程发挥促进效果,同时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术式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不会导致手术难度增大,同时也不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创伤。经观察,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明显低于对照组50.0%(P<0.05),可见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在重建消化道之后患者胃肠管道正常蠕动得以恢复,机体储存、消化及吸收食物的过程也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大幅降低。研究同时发现,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胃排空时间及每次饮食量均大于对照组,每天饮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对照组生存率70.0%,观察组生存率93.8%;两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还可促使患者胃排空能力恢复正常,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应用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对胃底贲门癌有显著治疗价值,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韦向京.胃癌全胃切除ρ型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4,36(3):315-317.

[2]温仁祝,陈铭伍,郭建极,等.食管-空肠吻合术治疗中晚期胃底贲门癌20例报告[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5):816-817.

[3]杨忠耀.探析食管-空肠吻合术治疗中晚期胃底贲门癌的有效性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5(7):60-61.

[4]钱崇崴,冯梦龙,潘定宇,等.胃底贲门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的临床对照研究及术后随访[J].腹部外科.2016,5(2):116-118.

[5]殷合林,杨光.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近期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2016,22(7):1433-1435.

[6]解寒冰,夏云展,薛建锋,等.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5(13):117-118.

标签:;  ;  ;  

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对胃底贲门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