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耗竭论文-唐文琴,刘帆

心身耗竭论文-唐文琴,刘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身耗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身耗竭综合症,护士,研究进展

心身耗竭论文文献综述

唐文琴,刘帆[1](2018)在《ICU护士心身耗竭综合症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了解ICU护士心身耗竭状况及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研究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本文就心身耗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组成因素、诱因及后果进行回顾,对ICU护士在工作中导致心身耗竭综合征的危害因素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积极的职业心态,加强人际沟通技能学习,营造良好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培养健全的人格特征,建立护士心理档案,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这些措施能够改善ICU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研究结论: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特征是预防心身耗竭综合征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曹翠红,平翠香,冯晚兰[2](2015)在《临床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的原因及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身耗竭综合征(BS)"是由美国纽约的心理分析学家赫伯特·J·弗罗伊登贝格尔(Herbert J.Freudenberger)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的,用来表达曾经无比满意的工作,现在却让他感到疲倦和失落的状态。马氏又把心身耗竭综合征定义为是一种因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以极度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并且产生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1]。当临床护士出(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实践》期刊2015年08期)

郝建梅[3](2012)在《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的发生与预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加之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压力明显增高,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 syndrome,BS)是一种因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以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并表现为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日本护士中的BS发生(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2年36期)

张建新,顾春芳[4](2012)在《儿童输液室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因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儿童(门诊)输液室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用自制的心身耗竭综合征压力叁维度问卷调查表对2家医院的儿童输液室、儿外科及儿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输液室护士在工作量大、工作场所暴力及工作环境差的工作情况下具有明显的心理压力,其得分与儿外科及儿内科护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输液室护士因体力消耗大、工作环境差及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更易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管理者应围绕儿童输液室护士心的心身耗竭综合征压力因素进行积极预防和干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儿童输液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2年28期)

崔妍[5](2011)在《对患心身耗竭综合征的护理人员实施心理干预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护理工作是一项风险大、责任重、要求高的助人专业,是卫生服务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行业之一[1]。"心身耗竭综合征"是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学者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根据Maslach等的定义:心身耗(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期刊2011年05期)

钰轩,孙欲晓[6](2011)在《阻断心身耗竭综合征来袭》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许多心身耗竭综合征患者来说,他们往往是最佳员工。而持久的压力会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弱化免疫系统。所以说,身体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职位的晋升。你一周要工作40小时以上?你总是觉得很累吗?你常常情绪低落,没兴趣看书、打球、散步吗?如果这些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染上了身心耗竭综合征。努力工作证明自己,忽略生活需要、发生矛盾冲突、否认出现问题、处世淡漠、行为改变、内心空虚……这是职场中的你患上心身耗竭综合征的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保健营养》期刊2011年08期)

章莉[7](2010)在《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心身耗竭综合症原因及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概括总结了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心身耗竭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2010年11期)

杨世欣,曾天德,黄全瑜[8](2010)在《福建省监狱民警压力、应对方式与心身耗竭的关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监狱民警压力、应对方式与心身耗竭的关系,采用福建省监狱民警(男性)压力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心身耗竭(MBI—GS)量表,对福建叁个监狱1000位监狱民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监狱民警承受着较高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其中,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与情感枯竭和冷漠分别呈显着正相关(r=0.205~0.679,r=0.166~0.507),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与职业效能感减退呈显着正相关(r=0.127~0.306);积极应对方式与心身耗竭的叁个因子均呈显着负相关(r=-0.454~-0.26),消极应对方式与心身耗竭的叁个因子均呈显着正相关(r=0.238~0.506);回归分析发现,工作压力、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人际关系压力和家庭压力对心身耗竭具有显着的预测效应.(本文来源于《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李栓荣,孙素珍[9](2009)在《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身耗竭程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疲溃感程度,了解压力对精神科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和心身耗竭(MBI)量表,对精神科113名护士的压力状况及心身耗竭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压力源量表的35个条目中,排在前十位的压力源主要为护理专业方面和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从压力引起的心身耗竭程度来看,精神科护士与常模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为中度疲倦感。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服务对象和精神科护理专业本身,压力对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程度一般。提示:领导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和情感支持,积极的应对方式,和谐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安全设施,是降低职业压力,减少心身耗竭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09年22期)

郑素萍,范立琼,吴玉钗[10](2009)在《助产士心身耗竭状态的原因分析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妇产科病房助产士心身耗竭状况。方法采用问卷法对科室38名助产士进行调查。结果对38名长期从事妇产科工作的助产士,她们的心身耗竭状态(BS),表现为自卑感、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神经质等四大方面,且比较严重。结论力求把可能在助产士身上发生BS状态的现象限制在最小范围和控制在最低程度上。要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和人际关系外,提高医院管理者对助产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减轻助产士心身耗竭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09年21期)

心身耗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心身耗竭综合征(BS)"是由美国纽约的心理分析学家赫伯特·J·弗罗伊登贝格尔(Herbert J.Freudenberger)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的,用来表达曾经无比满意的工作,现在却让他感到疲倦和失落的状态。马氏又把心身耗竭综合征定义为是一种因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以极度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并且产生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1]。当临床护士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身耗竭论文参考文献

[1].唐文琴,刘帆.ICU护士心身耗竭综合症的研究进展[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2].曹翠红,平翠香,冯晚兰.临床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的原因及预防[J].临床医药实践.2015

[3].郝建梅.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的发生与预防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2

[4].张建新,顾春芳.儿童输液室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

[5].崔妍.对患心身耗竭综合征的护理人员实施心理干预的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

[6].钰轩,孙欲晓.阻断心身耗竭综合征来袭[J].中国保健营养.2011

[7].章莉.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心身耗竭综合症原因及预防[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

[8].杨世欣,曾天德,黄全瑜.福建省监狱民警压力、应对方式与心身耗竭的关系探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李栓荣,孙素珍.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身耗竭程度调查[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

[10].郑素萍,范立琼,吴玉钗.助产士心身耗竭状态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9

标签:;  ;  ;  

心身耗竭论文-唐文琴,刘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