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颈带、固定在颈带中部的颈后托体、颈前托体和两颈侧托体;颈带颈带包括内层带和外层带;内层带上表面均匀分布着电阻丝,电阻丝两端均延伸至内层带外部且与插头连接;外层带上表面设置有一绑带;绑带由缝线纵向均匀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袋;颈后托体、颈前托体和颈侧托体背面均设置有L型挡板;L型挡板嵌装在小袋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颈带上设置绑带,绑带由缝线纵向均匀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袋,利用小袋嵌装不同的颈部托体来支撑不同患者的颈部,剩余的小袋插入热敷水袋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在支撑、依托颈部的同时兼具热疗作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包括颈带(1)、固定在颈带(1)中部的颈后托体(2)、颈前托体和两颈侧托体;其中,所述颈前托体的上部分设置与人体下颌适合的弧形凹槽,所述颈后托体(2)、颈前托体和颈侧托体的下部分均与人体肩部的形状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带(1)颈带包括内层带(101)和外层带(102);所述内层带(101)上表面均匀分布着电阻丝(3),所述电阻丝(3)两端均延伸至内层带(101)外部且与插头(4)连接;所述外层带(102)上表面设置有一绑带(5);所述绑带(5)由缝线(6)纵向均匀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袋(501);所述颈后托体(2)、颈前托体和颈侧托体背面均设置有L型挡板;所述L型挡板嵌装在小袋(501)内部。
设计方案
1.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包括颈带(1)、固定在颈带(1)中部的颈后托体(2)、颈前托体和两颈侧托体;其中,所述颈前托体的上部分设置与人体下颌适合的弧形凹槽,所述颈后托体(2)、颈前托体和颈侧托体的下部分均与人体肩部的形状相配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颈带(1)颈带包括内层带(101)和外层带(102);所述内层带(101)上表面均匀分布着电阻丝(3),所述电阻丝(3)两端均延伸至内层带(101)外部且与插头(4)连接;所述外层带(102)上表面设置有一绑带(5);所述绑带(5)由缝线(6)纵向均匀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袋(501);
所述颈后托体(2)、颈前托体和颈侧托体背面均设置有L型挡板;所述L型挡板嵌装在小袋(50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带(1)一端设置有绑定框(103);所述外层带(102)一表面设有尼龙搭扣(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框(103)长度与颈带(1)的宽度相同;所述绑定框(103)长度为8cm-10cm;所述绑定框(103)与颈带(1)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带(101)和外层带(102)之间相互黏合;所述电阻丝(3)位于内层带(101)和外层带(1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袋(501)在风进入时能涨成桶状,所述小袋(501)内插入气囊或热敷水袋或按摩棒。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
背景技术
颈托的作用就是给患有颈部疾患的病人提供头部的支撑和依托,以利于对颈部创伤的处理、稳固和治疗康复。目前医用领域中涉及的颈托虽然种类繁多,从简单的一次性塑料环式颈托到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盔式颈托一应俱全,然而患者在实际选择时往往很难找到一款真正实用、舒适,同时经济实惠的颈托,而且此类患者往往还需要对颈部进行热疗来放松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以围领式颈托为例:佩戴时,由于病人的身体状态不同,脖子的粗细和长短均不相同,而颈托上的托体大多固定不能随着病人的身体情况调整,当围领前片的底缘抵接在患者的胸口,会对患者胸口造成压力,不适感较为明显,同时下颌托的高度 难以调节,很难保证下颌托恰好抵接下颌,直接影响颈托的使用性能。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托体不能随病人体态调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通过在颈带上设置绑带,绑带由缝线纵向均匀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袋,利用小袋嵌装不同的颈部托体来支撑不同患者的颈部,剩余的小袋插入热敷水袋来提高治疗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颈托不能随意调节引起患者不适、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包括颈带、固定在颈带中部的颈后托体、颈前托体和两颈侧托体;其中,所述颈前托体的上部分设置与人体下颌适合的弧形凹槽,所述颈后托体、颈前托体和颈侧托体的下部分均与人体肩部的形状相配合;所述颈带颈带包括内层带和外层带;所述内层带上表面均匀分布着电阻丝,所述电阻丝两端均延伸至内层带外部且与插头连接;所述外层带上表面设置有一绑带;所述绑带由缝线纵向均匀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袋;
所述颈后托体、颈前托体和颈侧托体背面均设置有L型挡板;所述L型挡板嵌装在小袋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颈带一端设置有绑定框;所述外层带一表面设有尼龙搭扣。
进一步地,所述绑定框长度与颈带的宽度相同;所述绑定框长度为8cm-10cm;所述绑定框与颈带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带和外层带之间相互黏合;所述电阻丝位于内层带和外层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小袋在风进入时能涨成桶状,所述小袋内插入气囊或热敷水袋或按摩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颈带上设置绑带,绑带由缝线纵向均匀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袋,利用小袋嵌装不同的颈部托体来支撑不同患者的颈部,剩余的小袋插入热敷水袋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在支撑、依托颈部的同时兼具热疗作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颈带,2-颈后托体,3-电阻丝,4-插头,5-绑带,6-缝线,101-内层带,102-外层带,103-绑定框,104-尼龙搭扣,501-小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包括颈带1、固定在颈带1中部的颈后托体2、颈前托体和两颈侧托体;其中,颈前托体的上部分设置与人体下颌适合的弧形凹槽,颈后托体2、颈前托体和颈侧托体的下部分均与人体肩部的形状相配合;
颈带1颈带包括内层带101和外层带102;内层带101上表面均匀分布着电阻丝3,电阻丝3两端均延伸至内层带101外部且与插头4连接;外层带102上表面设置有一绑带5;绑带5由缝线6纵向均匀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袋501;
颈后托体2、颈前托体和颈侧托体背面均设置有L型挡板;L型挡板嵌装在小袋501内部。
其中,颈带1一端设置有绑定框103;外层带102一表面设有尼龙搭扣104。
其中,绑定框103长度与颈带1的宽度相同;绑定框103长度为10cm;绑定框103与颈带1滑动配合,完成颈带1对病人颈部的绑定。
其中,内层带101和外层带102之间相互黏合;电阻丝3位于内层带101和外层带102之间,电阻丝3提供对病人的颈部进行热疗。
其中,小袋501在风进入时能涨成桶状,小袋501内插入热敷水袋,能够提高了热疗效果。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病人躺在诊疗床上,将颈带1放置与病人颈下,颈带1中部的颈后托体2放置在病人颈后,将颈带1环绕着患者颈部,颈带1一端穿过绑定框103,在利用尼龙搭扣104对颈带进行固定;医护人员根据病人患者脖颈的粗细,将颈前托体和两颈侧托体背后的L型挡板插入对应的小袋501进行固定,多余的小袋501能够插入热敷水袋对颈部进行保温,将在插头接入市电,颈带1内电阻丝3不断对颈部进行加热,提高热疗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7285.3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529444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A61F 5/055
专利分类号:A61F5/055;A61F7/02
范畴分类:16B;
申请人:王开玫;郭曼;沈馨
第一申请人:王开玫
申请人地址:551714 贵州省七星关区百花路5-58号
发明人:王开玫;郭曼;沈馨
第一发明人:王开玫
当前权利人:王开玫;郭曼;沈馨
代理人:赵彦栋
代理机构:52108
代理机构编号: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阻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