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产劳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非生产劳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生产劳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剩余价值,经济增长,剩余价值率,金融,利润率,中国经济。

非生产劳动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万娜[1](2019)在《论“艺术生产”的生产劳动性与非生产劳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在其思想成熟阶段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文从叁个方面对这一思考展开讨论:生产劳动和资本一般的关系,作为生产劳动与作为非生产劳动的文学艺术,以及艺术生产出现之后的艺术生产。通过对1857-1858年间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做文本细读可以发现,马克思在思考过程中并没有对文学艺术究竟是"生产劳动"还是"非生产劳动"下断语,而是表现出徘徊于两者之间的姿态,表明他在处理文学艺术与资本之间的特殊关系时留下了弹性的理论空间。当下的艺术生产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艺术生产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重新审视并分析"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关系,对于文学艺术在社会关系中获得更为准确的定位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苏芬[2](2019)在《分工演进、非生产劳动增长与平均利润率变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劳动可以划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分工形式。亚当·斯密最先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了较详细的区分。然而,当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完全抛弃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概念,不再谈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之间的区别。马克思在批判性地继承了包括斯密在内的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发展了生产劳动理论。曾经,中国第叁产业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认识非生产部门的作用。现在深受自然主义思维支配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又卖力地鼓吹第叁产业的发展。从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争,到中国第叁产业的发展道路等问题都表明非生产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值得思考以及亟须研究的问题。利润率是生产性部门雇佣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刺激,其变动是影响经济波动与增长的关键。通过探索非生产劳动对利润率变动的影响是考察非生产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条有效和可行的途径。本文基于以往的研究重点研究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对利润率变动趋势的影响,探究其内在机制,用现代数理方法扩展马克思一般利润率的分析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分工演进过程中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平均利润率变动的作用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利用结构发展经济学的经验研究为非生产劳动增长这一事实提供了依据,并结合资本循环和分工理论对此进行了阐释。其次,本文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剩余价值的负效应:生产性部门的保留剩余价值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而减少;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出发,说明了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剩余价值的正效应:剩余价值率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而提高。第叁,本文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出发,分析了非生产劳动增长对资本有机构成的效应:(1)当经济体处于劳动偏向型积累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2)当经济体处于中性积累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不变。(3)当经济体处于资本偏向型积累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下降。第四,本文构建了非生产劳动增长与平均利润率变动的数理模型。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第n期年终价值构成,在加入非生产劳动的扩大再生产模型中,通过整个经济体和生产性部门的第n期年终价值构成,本文推导出了经济体总平均利润率公式,以及在非生产劳动对保留利润的影响下经济体净平均利润率公式。基于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剩余价值率的正效应、对保留利润的负效应以及对资本有机构成的效应,非生产劳动对净平均利润率产生分工效应、保留效应和资本有机构成效应。在综合考虑分工效应、保留效应和资本有机构成效应的情况下,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平均净利润的变动趋势的影响显现出叁大类和九小类的情况:(1)当经济体处于劳动偏向型积累时,当分工效应的影响大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与保留效应之和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上升;当分工效应的影响等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与保留效应之和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不变;当分工效应的影响小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与保留效应之和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下降。(2)当经济体处于中性积累时,当分工效应的影响大于保留效应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上升;当分工效应的影响等于保留效应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不变;当分工效应的影响小于保留效应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下降。(3)当经济体处于资本偏向型积累时,当分工效应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之和的影响大于保留效应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上升;当分工效应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之和的影响等于保留效应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不变;当分工效应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之和的影响小于保留效应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下降。最后,本文研究了中国非生产劳动与平均利润率的变动情况。通过分析中国1990~2015年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净平均利润率变动影响的实证模型,结果可得:1990~2000年,中国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净平均利润率变动的影响呈U型,但是影响的系数较小;2000~2015年,中国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净平均利润率变动的影响呈倒U型,但是影响的系数较大。特别是2010年后,即使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在提高,但是由于非生产劳动的负效应,总平均利润率和净平均利润率的变动呈现了相反的趋势。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对利润率的影响关键是分析分工效应、保留效应和资本有机构成效应影响的大小关系。(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5)

朱阳[3](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困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了符合当时社会实践的定义。在数字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在充分认识劳动本质的前提下,结合具体的生产关系,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将劳动置于生产的全过程中来认识。(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姬旭辉[4](2018)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非生产劳动:本质、趋势与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非生产劳动出现了显着的增长趋势,其直接原因包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体系的长期衰退,生产部门利润率的下降,以及在新自由主义主导下金融化的蓬勃发展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资本积累过程中价值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非生产劳动的发展成为价值生产与实现矛盾的一种暂时性解决办法,但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性,为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埋下了伏笔。(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08期)

齐昊[5](2017)在《剩余价值率的变动与中国经济新常态:基于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中国经济在1956~2014年这一较长时期内具有可比性的剩余价值率时间序列。本文发现,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前由较高利润率所推动的快速资本积累得益于剩余价值率的不断提升。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有经济增长模式的支撑条件(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相对充足的产业后备军和较低的债务—收入比)不复存在,自2008年以后剩余价值率不再提高,利润率也有所下降。因此,本文将中国经济新常态解释为这样一个阶段:停滞的剩余价值率和上升的资本价值构成导致利润率趋于下降。剩余价值率的增长无法抵消资本价值构成的提高,利润率就会出现下降,并给中国经济造成困难。(本文来源于《政治经济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邱海平,姬旭辉[6](2016)在《论非生产劳动与经济增长——以中国1995年-2009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国内外学者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标准上一直存在着争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对非生产劳动的计量和核算,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1995年-2009年中国经济的非生产劳动进行了核算,并与美国进行了比较,从简单的变化趋势来看,非生产劳动的规模与经济增长率呈反向变化关系,非生产劳动的过度增长将会减少可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不利于经济增长。(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姬旭辉,邱海平,冯志轩[7](2016)在《非生产劳动与经济增长——基于基于39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非生产劳动对经济发展存在重要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非生产劳动持续显着增加,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特征。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认为,非生产劳动的扩张将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本文根据世界上39个主要国家1995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非生产劳动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显着的负面影响,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的推论并补充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16年01期)

李锐[8](2015)在《马克思经济学—哲学视阈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基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文本研究的分析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等文献当中,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两个概念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出现并具有理论意义的。生产劳动是直接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则只是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和精神上的服务,不能增加资本家手中的财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使得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随着劳动指向对象和劳动产品享用者的变化,很多非生产劳动在实质上也转为了生产劳动。在当代社会,由于现实需要,通常人们对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解不只是局限于马克思的文本,而是将二者的内涵做出了调整,使其具体化。马克思独特的经济学—哲学视域中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也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的劳动学说和哲学本体论思想,使其政治经济学理论具备了永久性的经济学、哲学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宋浩[9](2014)在《论非生产劳动与市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经济发展历程,生产劳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其原因在于市场在非生产劳动向生产性劳动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4年10期)

赵英杰[10](2013)在《论非生产劳动、剩余价值与金融利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是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角度出发的,对于金融领域雇佣劳动的性质问题需要另做说明。金融领域的雇佣劳动属于非生产劳动,但同样为金融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但金融利润却不是直接来自于金融领域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是来自于生产领域中形成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金融领域中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部分抵消了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所产生的费用。(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3年04期)

非生产劳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类劳动可以划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分工形式。亚当·斯密最先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了较详细的区分。然而,当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完全抛弃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概念,不再谈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之间的区别。马克思在批判性地继承了包括斯密在内的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发展了生产劳动理论。曾经,中国第叁产业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认识非生产部门的作用。现在深受自然主义思维支配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又卖力地鼓吹第叁产业的发展。从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争,到中国第叁产业的发展道路等问题都表明非生产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值得思考以及亟须研究的问题。利润率是生产性部门雇佣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刺激,其变动是影响经济波动与增长的关键。通过探索非生产劳动对利润率变动的影响是考察非生产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条有效和可行的途径。本文基于以往的研究重点研究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对利润率变动趋势的影响,探究其内在机制,用现代数理方法扩展马克思一般利润率的分析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分工演进过程中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平均利润率变动的作用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利用结构发展经济学的经验研究为非生产劳动增长这一事实提供了依据,并结合资本循环和分工理论对此进行了阐释。其次,本文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剩余价值的负效应:生产性部门的保留剩余价值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而减少;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出发,说明了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剩余价值的正效应:剩余价值率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而提高。第叁,本文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出发,分析了非生产劳动增长对资本有机构成的效应:(1)当经济体处于劳动偏向型积累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2)当经济体处于中性积累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不变。(3)当经济体处于资本偏向型积累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下降。第四,本文构建了非生产劳动增长与平均利润率变动的数理模型。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第n期年终价值构成,在加入非生产劳动的扩大再生产模型中,通过整个经济体和生产性部门的第n期年终价值构成,本文推导出了经济体总平均利润率公式,以及在非生产劳动对保留利润的影响下经济体净平均利润率公式。基于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剩余价值率的正效应、对保留利润的负效应以及对资本有机构成的效应,非生产劳动对净平均利润率产生分工效应、保留效应和资本有机构成效应。在综合考虑分工效应、保留效应和资本有机构成效应的情况下,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平均净利润的变动趋势的影响显现出叁大类和九小类的情况:(1)当经济体处于劳动偏向型积累时,当分工效应的影响大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与保留效应之和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上升;当分工效应的影响等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与保留效应之和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不变;当分工效应的影响小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与保留效应之和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下降。(2)当经济体处于中性积累时,当分工效应的影响大于保留效应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上升;当分工效应的影响等于保留效应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不变;当分工效应的影响小于保留效应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下降。(3)当经济体处于资本偏向型积累时,当分工效应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之和的影响大于保留效应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上升;当分工效应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之和的影响等于保留效应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不变;当分工效应与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之和的影响小于保留效应的影响时,随着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净利润率下降。最后,本文研究了中国非生产劳动与平均利润率的变动情况。通过分析中国1990~2015年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净平均利润率变动影响的实证模型,结果可得:1990~2000年,中国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净平均利润率变动的影响呈U型,但是影响的系数较小;2000~2015年,中国非生产劳动增长对净平均利润率变动的影响呈倒U型,但是影响的系数较大。特别是2010年后,即使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在提高,但是由于非生产劳动的负效应,总平均利润率和净平均利润率的变动呈现了相反的趋势。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非生产劳动的增长对利润率的影响关键是分析分工效应、保留效应和资本有机构成效应影响的大小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生产劳动论文参考文献

[1].万娜.论“艺术生产”的生产劳动性与非生产劳动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苏芬.分工演进、非生产劳动增长与平均利润率变动[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朱阳.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困境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

[4].姬旭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非生产劳动:本质、趋势与逻辑[J].当代经济研究.2018

[5].齐昊.剩余价值率的变动与中国经济新常态:基于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方法[J].政治经济学报.2017

[6].邱海平,姬旭辉.论非生产劳动与经济增长——以中国1995年-2009年为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

[7].姬旭辉,邱海平,冯志轩.非生产劳动与经济增长——基于基于39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6

[8].李锐.马克思经济学—哲学视阈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基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文本研究的分析与探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

[9].宋浩.论非生产劳动与市场化[J].北方经贸.2014

[10].赵英杰.论非生产劳动、剩余价值与金融利润的关系[J].学理论.2013

标签:;  ;  ;  ;  ;  ;  ;  

非生产劳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