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包括引接线、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和预制式连接端头,预制式连接端头包括连接端头本体、增流套管和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包括接线柱、防护外壳和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本实用新型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带有预制式连接端头和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在检修时方便进行防倒供电处理,在不需要检修时能够作为正常的引接线使用,且采用标准化工艺预先制作完成,实现绝缘处理的预制化和标准化,能够有效解决连接处因铜铝过渡、热胀冷缩或震动原因导致连接部位发热松动等问题。
主设计要求
1.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接线、预制在引接线上的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以及预制在引接线端部的预制式连接端头;所述预制式连接端头包括连接端头本体、增流套管和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连接端头本体设有接线端子和压接管,增流套管嵌套在压接管的内壁,引接线端部线芯插入在增流套管内,且引接线端部线芯、增流套管和压接管固死连接在一起,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覆在压接管和引接线端部外护套的外表面;所述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包括接线柱、防护外壳和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接线柱和引接线的线芯固定连接,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覆在引接线外护套及接线柱根部的外表面,防护外壳为对开式结构,包括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的一端分别位于接线柱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铰接,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上还设有相对并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和\/或磁吸结构以使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能够锁合从而将接线柱包裹在内,第一分壳和\/或第二分壳的外表面还设有便于使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克服卡扣结构和\/或磁吸结构的锁合力而分开的拨开结构。
设计方案
1.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接线、预制在引接线上的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以及预制在引接线端部的预制式连接端头;所述预制式连接端头包括连接端头本体、增流套管和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连接端头本体设有接线端子和压接管,增流套管嵌套在压接管的内壁,引接线端部线芯插入在增流套管内,且引接线端部线芯、增流套管和压接管固死连接在一起,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覆在压接管和引接线端部外护套的外表面;所述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包括接线柱、防护外壳和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接线柱和引接线的线芯固定连接,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覆在引接线外护套及接线柱根部的外表面,防护外壳为对开式结构,包括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的一端分别位于接线柱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铰接,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上还设有相对并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和\/或磁吸结构以使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能够锁合从而将接线柱包裹在内,第一分壳和\/或第二分壳的外表面还设有便于使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克服卡扣结构和\/或磁吸结构的锁合力而分开的拨开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和所述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的材质与所述引接线的外护套材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套管和所述接线柱的材质与所述引接线的线芯材质相同,所述连接端头本体的材质与其连接的电气设备的材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套管的材质为铝,所述连接端头本体的材质为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管和所述增流套管的横截面积之和,比引接线端部线芯的横截面积大3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和所述引接线的线芯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固死连接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预制式防倒引接线。
背景技术
10KV配变台架作为配电线路连接的重要枢纽,其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其重要,一旦发生故障,覆盖范围广、影响大,损失不可估量,且抢修要动用工程车,操作不方便,时间长,成本高。传统配变台架的引接线一般是现场制作,费时费力,工期较长,且质量因人而异,容易产生因现场压接变形、铜铝过渡、热胀冷缩或震动原因导致连接端头发热松动等问题,且制作完成的产品由于现场条件难以进行电气性能测试,通常是没有经过检测就立刻安装,质量没有任何保障,其存在的性能隐患是导致故障的关键因素;传统引接线的连接端头在压接后变形较大,会产生最薄弱点,有效过流面积一般仅为标称横截面积的65-75%,是发生故障的隐患点;传统引接线的连接端头,一般采用热缩管或冷缩管的绝缘处理方式,耐候性差,热缩管或冷缩管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于引接线端部外护套的热胀冷缩系数,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热胀冷缩导致交接处产生裂缝而造成渗水。
另外,目前配变台架进行电网检修,都是先将配变台架区域的供电系统关闭后,检修人员再高空作业进行检修,而不进行防倒供电处理,这种方式,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因为架空主干线必然会接线入户,而部分用户(如学校、商场、工厂等)会安装发电机,以保证停电时正常供电而不影响电器的正常运作,停电时会存在从用户自备发电机上倒供电到架空主干线上而使主干线上仍然带电的现象,如果施工人员在断掉主干线上的供电系统后,在没有防倒供电处理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检修,势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有检修人员为了高效行事,根本不进行接地处理,更是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因此对引接线进行防倒供电处理至关重要。目前,对引接线进行防倒供电处理的方式一般是先对引接线剥离一段外护套形成祼线部位,然后在祼线部位接地线而防倒供电,但是引接线长期祼露势必会导致走火、触电等安全隐患,而且每次检修电路时再剥引接线线,接地,操作也很麻烦,因此急需一种既带有防倒供电装置以方便接地、又能方便正常使用的引接线,安装在经常需要检修的部位(如配变台架区域),在检修时方便进行防倒供电处理,在不检修时能够作为正常的引接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带有预制式连接端头和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在检修时方便进行防倒供电处理,在不需要检修时能够作为正常的引接线使用,而且采用标准化工艺预先制作完成,有效解决了不同操作人员现场施工工艺的差异化问题,实现引接线压接和绝缘处理预制化和标准化,能够有效解决连接处因现场压接变形、铜铝过渡、热胀冷缩或震动原因导致连接部位发热松动等问题,产品的电气性能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才出厂投入使用,质量有保障,有效降低故障率,且过流面积大,绝缘性能好,安装快速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包括引接线、预制在引接线上的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以及预制在引接线端部的预制式连接端头;所述预制式连接端头包括连接端头本体、增流套管和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连接端头本体设有接线端子和压接管,增流套管嵌套在压接管的内壁,引接线端部线芯插入在增流套管内,且引接线端部线芯、增流套管和压接管固死连接在一起,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覆在压接管和引接线端部外护套的外表面;所述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包括接线柱、防护外壳和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接线柱和引接线的线芯固定连接,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覆在引接线外护套及接线柱根部的外表面,防护外壳为对开式结构,包括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的一端分别位于接线柱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铰接,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上还设有相对并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和\/或磁吸结构以使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能够锁合从而将接线柱包裹在内,第一分壳和\/或第二分壳的外表面还设有便于使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克服卡扣结构和\/或磁吸结构的锁合力而分开的拨开结构。
优选,所述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和所述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的材质与所述引接线的外护套材质相同。
优选,所述增流套管和所述接线柱的材质与所述引接线的线芯材质相同,所述连接端头本体的材质与其连接的电气设备的材质相同。
优选,所述增流套管的材质为铝,所述连接端头本体的材质为铜。
优选,所述压接管和所述增流套管的横截面积之和,比引接线端部线芯的横截面积大30%以上。
优选,所述接线柱和所述引接线的线芯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固死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带有预制式连接端头和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在检修时方便进行防倒供电处理,在不需要检修时能够作为正常的引接线使用,而且采用标准化工艺预先制作完成,有效解决了不同操作人员现场施工工艺的差异化问题,质量有保障,能有效降低故障率,安装快速方便;预制式连接端头内置增流套管,能够有效增加过流面积,在压接之前,压接管和增流套管的横截面积之和,比引接线端部线芯的横截面积大30%以上,设置增流套管后,压接变形较小,即使经过压接处理,压接管和增流套管的横截面积之和也比原线芯的导电横截面积大,有效解决传统压接工艺导致的压接处过流面积太小而成为隐患点;预制式连接端头的连接端头本体与其对应的接线端材质相同,增流套管与引接线端部线芯材质相同,从而有效解决铜铝过渡的问题;预制式连接端头和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均采用注塑绝缘处理,绝缘护套注塑体与对应引接线外护套无缝对接,绝缘性能好,有效解决传统热缩管或冷缩管的耐候性差的问题,更加耐压防水,绝缘护套注塑体与引接线外护套材料同质,生命周期一致,热胀冷缩系数相同,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热胀冷缩导致交接处产生裂缝而造成渗水;接线柱和引接线的线芯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固死连接结构,且材质相同,能够有效解决连接处因铜铝过渡、热胀冷缩或震动原因导致连接部位发热松动等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式防倒引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的防护外壳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预制式连接端头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引接线1,引接线端部线芯11,引接线端部外护套12,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2,接线柱21,防护外壳22,第一分壳221,第二分壳222,卡扣结构223,磁吸结构224,拨开结构225,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23,预制式连接端头3,连接端头本体31,接线端子311,压接管312,增流套管32,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包括引接线1和预制在引接线1上的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2、以及预制在引接线1端部的预制式连接端头3。
如图1、2所示,其中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2包括接线柱21、防护外壳22和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23,所述接线柱21和引接线线芯材质相同且为互相垂直度的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固死连接结构,所述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23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覆在引接线外护套及接线柱21根部的外表面,且绝缘护套注塑体与引接线外护套的材质相同,所述防护外壳22为对开式结构,包括第一分壳221和第二分壳222,第一分壳221和第二分壳222的一端分别位于接线柱21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第二绝缘护套注塑体23铰接,第一分壳221和第二分壳222上还设有相对并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223和磁吸结构224以使第一分壳221和第二分壳222能够锁合从而将接线柱21包裹在内,第一分壳221和第二分壳222的外表面还分别设有便于使第一分壳221和第二分壳222克服卡扣结构223和磁吸结构224的锁合力而分开的拨开结构225,拨开结构225优选为设置在对应分壳上的倒钩加环钩形状结构。
如图3所示,其中预制式连接端头3包括连接端头本体31、增流套管32和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33,连接端头本体31设有接线端子311和压接管312,增流套管32嵌套在压接管312的内壁,引接线端部线芯11插入在增流套管32内,且引接线端部线芯11、增流套管32和压接管312通过压接的方式固死连接在一起,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33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覆在压接管312和引接线端部外护套12的外表面。第一绝缘护套注塑体33与引接线端部外护套12的材质相同,增流套管32的材质与引接线端部线芯11的材质相同,连接端头本体31的材质与其连接的电气设备材质相同,优选,增流套管32的材质为铝,连接端头本体31的材质为铜。优选压接管312和增流套管32的横截面积之和,比引接线2的线芯的横截面积大30%以上。
本实用新型预制式防倒引接线,带有预制式连接端头和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在检修时方便进行防倒供电处理,在不需要检修时能够作为正常的引接线使用,而且采用标准化工艺预先制作完成,有效解决了不同操作人员现场施工工艺的差异化问题,质量有保障,能有效降低故障率,安装快速方便;预制式连接端头内置增流套管,能够有效增加过流面积,在压接之前,压接管和增流套管的横截面积之和,比引接线端部线芯的横截面积大30%以上,设置增流套管后,压接变形较小,即使经过压接处理,压接管和增流套管的横截面积之和也比原线芯的导电横截面积大,有效解决传统压接工艺导致的压接处过流面积太小而成为隐患点;预制式连接端头的连接端头本体与其对应的接线端材质相同,增流套管与引接线端部线芯材质相同,从而有效解决铜铝过渡的问题;预制式连接端头和预制式防倒供电装置均采用注塑绝缘处理,绝缘护套注塑体与对应引接线外护套无缝对接,绝缘性能好,有效解决传统热缩管或冷缩管的耐候性差的问题,更加耐压防水,绝缘护套注塑体与引接线外护套材料同质,生命周期一致,热胀冷缩系数相同,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热胀冷缩导致交接处产生裂缝而造成渗水;接线柱和引接线的线芯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固死连接结构,且材质相同,能够有效解决连接处因铜铝过渡、热胀冷缩或震动原因导致连接部位发热松动等问题。
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3888.2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516056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H01R 11/11
专利分类号:H01R11/11;H01R4/20;H01R4/18;H01R4/62;H01R4/70;H01R9/00;H01R9/22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坑头村市新路北段280号
发明人:黄应敏;胡超强;邹科敏;尤占山;邵源鹏;高伟光;许翠珊;冯泽华;徐秋燕;王骞能;胡玉莹;陈雪儿;刘金勇;陈匡迪;郝燕;冯家杰
第一发明人:黄应敏
当前权利人: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冯肖肖;王德祥
代理机构:44220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