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榭山房集论文-黄浩然

樊榭山房集论文-黄浩然

导读:本文包含了樊榭山房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秋林琴雅,《樊榭山房集》,樊榭山房集

樊榭山房集论文文献综述

黄浩然[1](2015)在《词集自定与面目自铸——《秋林琴雅》、《樊榭山房集》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现存文献可知,至晚从宋代雕版印刷日益普及开始,文人在为自己或他人编纂全集的过程中,大多会对已有的作品进行不同程度的修订。一般説来,这类修订工作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篇目的选取,二是文字的润色。在过往的研究中,学者的关注重点往往更多地集中在经过修订的全集上,毕竟其中收録的作品相对完备,所呈现的面貌也相对完整,似乎已经可以充分地展示研究对象的创作历程。但如果在探讨相关问题时注意考察全集的修订过程,就无(本文来源于《古典文献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吴华峰[2](2015)在《《樊榭山房集》佚文辑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樊榭山房集》是清代文人厉鹗的诗文全集。但其殁后仍有部分作品星散佚失,未能收入集中,今人于此已有不少辑佚之作。然于诸家之外,仍可见厉鹗文作若干。这些文章有的展现出厉鹗的诗学思想,有的反映出他的交游情况,于研究厉鹗其人其文均具有一定价值。(本文来源于《文献》期刊2015年04期)

李玉鹏[3](2014)在《厉鹗《樊榭山房集》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厉鹗一生着述丰富,是清代着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活跃于清代中期江浙文坛的重要诗人。厉鹗生性不喜于俗,有着极高的创作热情,其诗内容多样,以清淡娴雅、幽新隽妙的风格于康乾诗坛独树一帜,成为浙派诗的灵魂与核心人物。厉鹗生前将其平生部分所作自结为《樊榭山房集》,后经后人不断补充完善,此文集已成为厉鹗研究的重要资料。本文以《樊榭山房集》中所收录的]400余首诗歌做为研究对象,结合厉鹗生平经历及诗歌创作,将其诗歌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在归纳其诗学主张及创作特色的基础上,总结厉鹗在清代诗坛和浙派中的贡献与地位,从而对厉鹗及其诗歌创作展开系统研究。本文共五个部分,由引言和四个章节组成。引言分为叁个小节。第一节介绍《樊榭山房集》的由来与流传版本,并对厉鹗生前其他着述进行概括总结,为后文了解厉鹗及他的思想奠定基础。第二节系统梳理前人关于厉鹗的研究资料和成果,理清厉鹗及其诗歌的研究脉络,指出厉鹗诗歌研究中存在的发展空间。第叁节进一步叙述厉鹗诗歌的研究价值,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第一章在考察厉鹗生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及诗人个人经历,概括总结厉鹗多元化的人格特征并深入发掘其与诗歌创作的联系。此章分为叁个部分。第一节为旷达超然的名士风范,分别从淡薄仕宦、不拘世俗和道心遗外物的游仙情怀两方面展开研究。第二节论述厉鹗内心深处孤感伤怀的宋人情结,包括孤情野趣,盛世的不和谐篇章和“不求名而名不可磨灭”的寒士追求。第叁节从探幽发奇,追寻先隐和以文字禅,解尘土恨两方面论证厉鹗幽居古道的隐士心态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二章根据不同主题内容对厉鹗诗歌进行分类,并分别对其创作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从叁个小节展开论述。第一节为风景诗,分为山景、水韵、游历叁个部分。第二节为咏史诗,包括题物咏怀和读史有感两个方面。第叁节为其它类,分为亲朋往来、悼念亡姬、反映现实、记录风俗和求仙问道等五个类别。第叁章探讨厉鹗的诗学主张与艺术特色。厉鹗在承袭宋人的基础上,将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相结合,理论上提倡以清为贵,强调书为诗材、诗必近理,并在其诗学主张的基础上形成了清淡娴雅、幽新隽妙的艺术风格及广用僻典、避熟求新的创作特色。第四章总结厉鹗及其诗歌的历史贡献和地位,分为两个小节。第一节分别从矫正南朱北王之失和促进宋诗发展两方面肯定厉鹗对清代诗坛的贡献。第二节论述厉鹗在浙派诗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即从自成一派和对钱载、吴锡麒的创作影响两方面分别阐述厉鹗及其诗歌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谢海林[4](2010)在《厉鹗《樊榭山房集》佚文一通》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清一代,从清初即有宗宋派,中期又有浙派,晚期则有宋诗派及后衍的同光体派。作为浙派诗人翘楚的厉鹗(1692—1752),尤值得研究者注意。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清道咸年间董兆熊笺注、今人陈九思标校的《樊榭山房集》。《前言》中称《樊榭山房集》版(本文来源于《中国典籍与文化》期刊2010年02期)

方盛良[5](2007)在《《樊榭山房集》集外词跋五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厉鹗(1692-1752),字太鸿、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世称樊榭先生,浙江钱塘人。厉氏毕生嗜学,着述宏富,除学术着作《宋诗纪事》、《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湖船录》、《东城杂记》、《南宋纪事诗》、《绝妙好词笺》外,还有作品集《樊榭山房集》等。迄今为止,收录其作最全的本子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樊榭山房集》整理本。最近,笔者在翻阅“粤雅堂丛书”过程中,意外发现厉鹗一篇词跋,附在《元草堂诗馀》卷末,该篇由五则跋语组成。检上海古籍本,未见,是为佚文,兹录如下:(本文来源于《文献》期刊2007年02期)

方盛良[6](2004)在《《樊榭山房集》拾遗》一文中研究指出厉鹗(1962—1752),字太鸿、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世称樊榭先生,浙江钱塘人。厉氏毕生嗜学,着述宏富,除学术着作《宋诗纪事》、《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湖船录》、《东城杂记》、《南宋纪事诗》、《绝妙好词笺》外,还有作品集《樊榭山房集》等。《樊榭山房集》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屡被雕刻,传世版本主要有:一、乾隆本,分两种,即乾隆四年作者自编刊行本、乾隆四十叁年后人据厉氏自编重印本,只收诗集十八卷。二、道光二十八年蒋氏刻本、光绪丁亥徐氏观自得斋本,即蒋本和徐本,都仅收游仙诗及部分词作。叁、光绪甲申汪氏振绮堂本及后来补充本两种,现行《四部丛刊》本和《国学基(本文来源于《古籍研究》期刊2004年02期)

樊榭山房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樊榭山房集》是清代文人厉鹗的诗文全集。但其殁后仍有部分作品星散佚失,未能收入集中,今人于此已有不少辑佚之作。然于诸家之外,仍可见厉鹗文作若干。这些文章有的展现出厉鹗的诗学思想,有的反映出他的交游情况,于研究厉鹗其人其文均具有一定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樊榭山房集论文参考文献

[1].黄浩然.词集自定与面目自铸——《秋林琴雅》、《樊榭山房集》的比较研究[J].古典文献研究.2015

[2].吴华峰.《樊榭山房集》佚文辑考[J].文献.2015

[3].李玉鹏.厉鹗《樊榭山房集》诗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4].谢海林.厉鹗《樊榭山房集》佚文一通[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

[5].方盛良.《樊榭山房集》集外词跋五则[J].文献.2007

[6].方盛良.《樊榭山房集》拾遗[J].古籍研究.2004

标签:;  ;  ;  

樊榭山房集论文-黄浩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