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开伦
(贵州省湄潭县抄乐镇抄乐完小湄潭564100)
目前,随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不管是城区学校还是乡村学校,多媒体都普遍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其图文声像并茂的显著特点,会让整个教学变得更直观,更激趣。使教学内容更具动态性,能更轻松地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目标化
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做到“简而不减,富而不浮”。要运用多媒体适时创设围绕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境,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深挖教材,要紧紧围绕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让多媒体情境创设从学生的内心引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比如说:在教学《统计》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用动画片的情境来学习统计知识。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先放几部动画片,然后统计哪一部动画片最受孩子们欢迎。这样的多媒体情境紧紧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更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统计的初步知识,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渴望学会本节课的知识。切不可将一节数学课堂创设成由若干个场景组成的舞台戏,让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导致教学为了情境而情境,使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华丽的空壳,失去其本真的意义。
二、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与背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可能性》第二课的教学中,在课的一开始,就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生活中人们抽奖的动态情景,让学生联想到抽奖的种种可能,接着我设计一个抽奖游戏,让学生亲自参与抽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蕴藏在生活中。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所以作为学习活动者的老师要充分挖掘出生活资源,把有限的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融于无穷的生活情境中,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真实感受生活化的数学。
三、趣味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能创造一个欢乐而生动的教学环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融声、图、文于一体的优势,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点燃他们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时,本来这节课的内容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我设计这样一个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设计小熊在森林里举行生日宴会,3只猴子、2只松鼠和7只小鹿等许多动物前来祝贺的情境。这时提出一个问题:“谁能够把前来祝贺生日的这些动物和动物的只数整理在一个表格里,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有哪几种的动物前来祝贺,分别有几只?”学生思考一会儿,很快就整理好了,这样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生动,变恐惧为亲切,变“要我学”为“我想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问题化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而运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情境能更高效地实现这一点。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创设的情境一定应是激思启疑的。能激发学生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去积极善思并产生问题的。如:我在上《找规律》这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个学生正在布置晚会场地的一个情境图,彩旗没有贴完,彩花只贴了一半,灯笼没有挂完。学生一看便产生疑问:为什么不贴完整呢?教师顺势利导:现在的会场就由你们来布置吧。怎么布置呢?你想好了吗?想好的来说说。教师无需多言,学生就能水到渠成说出其中的规律。这样创设的多媒体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所以我们在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
总之,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充分做到了目标化、生活化、趣味化、问题化,能在很大程度上为课堂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信息,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主动地探究,从而更轻松地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情境,使学生由情入境,情景交融,从而让学生把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整个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