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控辩协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被告人,公正,制度,简易程序,不起诉,程序,刑事诉讼。
控辩协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喆[1](2019)在《美国辩诉交易中的控辩协商——以“审判阴影模型”为视角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观点认为,辩诉交易是"审判阴影模型"下的一种讨价还价,辩诉协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本来就会在庭审中出现的实质性结果。在以美国辩诉交易中的控辩协商为对象加以研究后,我们发现除"审判阴影"外,还有不确定性、成本的压力、被告人的风险与利益偏好等因素影响了这一决策过程。为了保障案件的实体公正,美国刑事司法发展出一系列制度,旨在保障控辩协商在"审判阴影模型"下进行,这些制度对于我国认罪认罚案件中控辩协商程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蔡元培[2](2019)在《从控辩协商走向辩审协商:我国认罪协商制度之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控辩协商为核心来开展本土化构建。通说认为,控辩协商应当成为我国认罪协商制度的关键性环节。然而,借鉴控辩协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非无需论证,改革者对两大法系的协商制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因此有必要对控辩协商展开理论上的反思。首先,控辩协商与我国重视职权审查和实质真实的司法传统格格不入;其次,我国刑事司法环境难以支撑控辩协商的开展,控辩双方缺乏足够的协商动力;最后,我国控辩双方的协商能力明显不平等,面对强势的控诉方,辩护方很难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相比控辩协商对平等性的依赖,辩审协商更注重通过裁判者的中立性和客观性来实现协商正义。引入辩审协商,加强司法权的介入和调控,是我国认罪协商制度的未来出路。(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冬慧[3](2018)在《论我国控辩协商程序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依法治国作为贯彻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全过程的理论之一,为全面建设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指道路。控辩协商程序的构建不但能解决司法相对匮乏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犯罪率攀升的矛盾问题,并将更高效的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在法律发挥强制作用的同时,更注重发挥其指引、教育作用。控辩协商程序在我国的有效构建,将为法治观念模糊、思维模式不成熟的犯罪人群指引明确的方向,使之能拥有最大程度内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控辩协商程序在域外称为辩诉交易制度,是以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为载体结合各国具体国情而形成的协商程序,辩诉交易作为西方国家的一项法律制度,其所孕育出改程序的社会环境必然不同于我国,如何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控辩协商程序在学界广为思考。为此,结合当前的学术理论以及社会司法实践,本文对构建的控辩协商程序是以我国司法大环境为基础,结合所适宜控辩协商程序构建的理论基础、现有制度以及吸取国内外相关程序的经验,进行分析思考,以期为构建中国特色控辩协商程序、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作出微薄的贡献。控辩协商程序现阶段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接纳,其中大陆法系国家也因其在保障控辩主体双方地位平等且能快速结案的大前提下被广泛适用。我国司法环境中控辩双方并没有基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而这种协商基础需要在法律环境不断完善、法律意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被接纳。因此控辩协商程序必将广为适用。笔者在我国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探讨构建中国特色控辩协商程序,从客观方面提出当前国情下控辩协商程序构建的建议。本文第一部分表述了控辩协商程序的涵义及构建意义,做出了广义的控辩协商界定,并对控辩协商主体、范围、内容、时间、方式以及结果等特征上进行概述,在程序上认知并了解控辩协商程序的意义,并提出在保障人权、程序正当、司法效率、社会效益等角度对我国构建控辩协商程序作出理论上的铺垫。第二部分对域外典型国家地区的相关控辩协商型程序进行描述及适用特征的不同进行对比认知,以求得构建适宜我国司法制度下的控辩协商程序。第叁部分从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对辩诉交易性质做法的审慎认同,如司法改革及辩诉交易型案件在我国的适用,以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建立、检察机关的酌定不起诉裁量权等社会实践及制度的设立,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具有构建控辩协商程序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指出我国控辩协商程序的具体涵义及协商主体、范围、内容、时间、方式等特征进行明确划分,展现了对我国控辩协商程序的具体构建设想。(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永福[4](2018)在《我国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控辩协商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刑事案件数量急剧增多以及案件频繁出现积压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司法机关案件的处理负担。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功,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也已经展开进一步的试点工作。在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的构建中,为使被告人的辩护权得到有效地保障,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应当在我国认罪认罚案件中确立控辩协商制度。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与控辩协商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借鉴美国、德国等主要法治国家有关控辩协商的先进经验,探索构建我国认罪认罚案件中控辩协商制度的具体做法。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引言。通过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论文的研究办法、研究的创新点以及研究框架的介绍。为下文控辩协商制度的研究提供框架支撑;第二部分为控辩协商的基本问题,主要介绍了控辩协商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控辩协商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体现;第叁个部分为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与控辩协商的关系。主要是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的内涵、控辩协商对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的重要意义以及认罪认罚案件中控辩协商的具体要求;第四部分为国外有关控辩协商的规定及启示。介绍了世界主要法治国家有关控辩协商的介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第五个部分为构建我国认罪认罚案件中控辩协商制度的路径。首先应合理界定我国控辩协商制度的理论前提,其次需要科学设计我国控辩协商制度的具体内容,最后做到我国控辩协商制度的运行保障机制得到有效建立。(本文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期刊2018-05-01)
何武荣[5](2018)在《浅析认罪认罚制度中的控辩协商》一文中研究指出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推进司法改革的具体实践,笔者就控辩协商对认罪认罚制度的意义略述己见,与同仁共商。一是对认罪认罚制度的认识。认罪认罚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人民检察院的量(本文来源于《西部法制报》期刊2018-04-17)
褚晓囡[6](2018)在《公正视角下的控辩协商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控辩协商是控辩双方就案件的定罪量刑达成一致,由法院对达成的协议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的一种刑事案件处理方式。该模式对于节约诉讼资源和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协商中的控辩双方地位不对等以及辩方部分权利的放弃可能对司法公正造成威胁。因此我国在构建控辩协商时应从限制控方权力,保障辩方权利以及法院的审查叁个层面确保协商的自愿性、平等性以及合法性,进而保证结果的公正。(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夏卫[7](2017)在《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控辩协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9月3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8个城市开展试点。业内不少专家认为,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中国式的辩诉交易制度,或者至少是借鉴了美国式辩诉交易的合理元素。[1]然而,相关试点文件中却并未明确出现"辩诉交易"或"控辩协商"的字眼,因此,有必要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是否存在"控辩协商"机制以及这种机制的基本形态、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为此,本文结合(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法律评论》期刊2017年02期)
宋灵珊[8](2017)在《走向中国式控辩协商: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79年《刑事诉讼法》诞生至今,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之构建始终是刑事司法改革的热点话题。在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主旋律下,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构建认罪-不认罪案件的分流处理机制成为当下刑事审判程序多元化改革之重要举措。作为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先行试验,刑事速裁程序在试点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在制度安排与试点方案上对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完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诉讼效率、协商性司法、权利保障的内在价值分析,刑事速裁程序不仅要解决日益增长的案件数量与有限司法资源之间的矛盾,更要在本质上加入协商元素,完善相关权利保障措施,构建控辩协商机制,有效实现“因案制宜”的司法资源分配与案结事了之司法目的。同时,试点方法作为刑事司法改革的新型范式,应良性发挥其试错机理,促进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良性互动,藉此形塑本土化法治资源,为司法改革贡献智识力量。(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7-03-22)
孙铭悦[9](2017)在《论控辩协商制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有效破解诉讼积案的难题,我国近几年提出"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改革方案,然而作为其中关键性一环的控辩协商制度在我国始终没有建立起来。由于控辩协商借鉴于美国的辩诉交易,故本文首先通过介绍并对比域外主要国家的辩诉交易制度,进而分析在我国建立类似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本文将对中国式控辩协商制度的设计提出几点构想。(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7年08期)
葛晓阳[10](2016)在《认罪认罚属控辩协商而非“辩诉交易”》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近日开庭审理一起涉嫌非法买卖弹药罪案件,在被告人签署认罪从宽协商意愿书后,南沙区人民检察院出具变更量刑建议书,建议对其从宽量刑。今后,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从宽在广州或将成为常态。刑事案件认罪认(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6-09-03)
控辩协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控辩协商为核心来开展本土化构建。通说认为,控辩协商应当成为我国认罪协商制度的关键性环节。然而,借鉴控辩协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非无需论证,改革者对两大法系的协商制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因此有必要对控辩协商展开理论上的反思。首先,控辩协商与我国重视职权审查和实质真实的司法传统格格不入;其次,我国刑事司法环境难以支撑控辩协商的开展,控辩双方缺乏足够的协商动力;最后,我国控辩双方的协商能力明显不平等,面对强势的控诉方,辩护方很难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相比控辩协商对平等性的依赖,辩审协商更注重通过裁判者的中立性和客观性来实现协商正义。引入辩审协商,加强司法权的介入和调控,是我国认罪协商制度的未来出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控辩协商论文参考文献
[1].王喆.美国辩诉交易中的控辩协商——以“审判阴影模型”为视角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蔡元培.从控辩协商走向辩审协商:我国认罪协商制度之反思[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张冬慧.论我国控辩协商程序的构建[D].辽宁大学.2018
[4].王永福.我国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控辩协商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
[5].何武荣.浅析认罪认罚制度中的控辩协商[N].西部法制报.2018
[6].褚晓囡.公正视角下的控辩协商制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7].夏卫.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控辩协商机制[J].四川大学法律评论.2017
[8].宋灵珊.走向中国式控辩协商: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9].孙铭悦.论控辩协商制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出路[J].法制与社会.2017
[10].葛晓阳.认罪认罚属控辩协商而非“辩诉交易”[N].法制日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