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体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毒,水体,定量,脊髓灰质炎,蓝藻,稻田,海河。
水体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宋欢,许秋瑾,王建明[1](2018)在《水体中肠道内病毒污染对公众健康影响的定量风险评价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肠道内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引起经水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如何评价水体中肠道内病毒的污染程度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已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水体中肠道内病毒污染对公众健康影响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并对我国环境水体中肠道内病毒的污染程度及评估现状进行描述。(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8年17期)
白靖宇[2](2018)在《水体中甲肝病毒的富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水体中的安全问题目前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肠道病毒是水体中的主要致病源,甲肝病毒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甲肝病毒的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是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已经导致了多起大规模的疾病爆发,尤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环境样本中甲肝病毒含量非常低,病毒的检测非常困难,需要一种高效、可靠的病毒富集方法,使得这一领域的发展相对缓慢。本文总结了水体中病毒常用的富集和检测方法,结合前人所取得的经验,建立了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水体中甲肝病毒的富集方法,并采用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甲肝病毒含量,对富集效率进行分析评价。本文中采用了两步法来富集水中的甲肝病毒。第一步选用了超滤的方法,用聚醚砜超滤膜将10L或以上体积的水样浓缩至近1L,并用反冲洗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超滤的富集效率,实验数据表明,甲肝病毒的回收率可达到83%;第二步采用微孔滤膜进一步浓缩水样中的甲肝病毒,在实验过程中比较了滤膜孔径和材质、洗脱液、洗脱液pH值、洗脱时间对富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孔径为0.1μm的水系混合纤维素微孔滤膜对甲肝病毒的截留效果最好,富集效率达到了65%。本文中还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大连市的自来水、海水等4种环境水样进行了富集,检测数据表明,建立的富集方法对实际水样中的甲肝病毒的富集效率均超过40%,对水环境中甲肝病毒含量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6)
王新珍[3](2017)在《东北稻田水体蓝藻病毒基因多样性与水体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毒生物结构简单,数量巨大,分布范围极广,在自然界起着重要的生态学作用。对环境病毒部分家族的遗传基因研究结果充分地表明,环境中存在许多未知的病毒集群,病毒遗传基因分布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国际上针对水环境病毒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和湖泊生态系统中,而对兼具水生和陆生特点的稻田生态系统研究很少。本研究以不同土壤类型的东北稻田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采用非培养的PCR扩增-克隆-Sanger测序技术,基于3种生物标记基因(psbA、DNA pol和phoH基因)研究了东北稻田水体蓝藻病毒的基因多样性及其群落分布特征,另一方面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避开了病毒没有统一遗传靶标分子生物标记的限制,研究了东北稻田水体病毒的宏基因组结构组成。研究结果如下:1.从2个东北稻田水体样品中获得了152条蓝藻病毒psbA基因序列。结果发现,尽管大多数中国东北稻田蓝藻病毒psbA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日本稻田蓝藻病毒psbA基因序列具有相对较高的相似性,但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日本稻田和中国稻田分别存在2个和7个各自特有的蓝藻病毒psbA基因集群,表明中日两国稻田生态系统中蓝藻病毒psbA基因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此外,对来自不同生态环境的蓝藻病毒psbA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来自中日两国稻田的蓝藻病毒psbA基因序列集中分布在Subclusterα-2,表明稻田生态系统中蓝藻病毒psbA基因集群的系统发育分布范围狭窄,并且与来自海洋和湖泊环境的蓝藻病毒psbA基因集群亲缘关系较远。2.从4个东北稻田水体样品中获得了532条细菌病毒DNA pol基因序列。根据系统发育树的结构组成和每条细菌病毒DNA pol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的比对结果,判断其中的438条属于短尾蓝藻病毒DNA pol基因序列。这些基因序列独自或与来自中国东湖的基因序列形成了9个独特的短尾蓝藻病毒DNA pol基因集群(Subclusterα-1~Subclusterα-8和Clusterβ),并且没有来自开放海域和沿海河口的基因序列分布在这些集群中。此外,不同稻田样点来源的短尾蓝藻病毒DNA pol基因序列在不同短尾蓝藻病毒Clusters和Subclusters中的分布比例不同,表明稻田生态系统中短尾蓝藻病毒的群落结构组成存在空间分布差异。比较来自不同环境的短尾蓝藻病毒dnapol基因克隆文库发现,稻田环境的短尾蓝藻病毒丰度与开放海域的短尾蓝藻病毒丰度相当,但比沿海河口切萨皮克湾的短尾蓝藻病毒丰度低。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发现稻田环境的短尾蓝藻病毒dnapol基因集群与来自淡水湖泊的短尾蓝藻病毒dnapol基因集群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那些来自海洋和沿海河口的短尾蓝藻病毒dnapol基因集群亲缘关系较远。3.从4个东北稻田水体样品中获得了424条细菌病毒phoh基因序列。其中,大多数基因序列与数据库已知phoh基因序列的最高相似度≤70%。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仅来自稻田环境的细菌病毒phoh基因序列形成了4个独特的集群(groupα、groupβ、groupγ和groupδ)和7个新的亚群(group2b、group3d、group3e、group6a、group6b、group6c和group6d),说明稻田生态系统中存在新的细菌病毒phoh基因集群。此外,不同环境(稻田和海洋)来源的以及不同稻田样点来源的细菌病毒phoh基因序列在不同细菌病毒groups中的分布比例不同,表明细菌病毒的群落结构组成存在生物地理分布差异。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发现稻田水体的细菌病毒phoh基因集群与来自海洋的细菌病毒phoh基因集群亲缘关系较远。根据系统发育树的结构组成和每条细菌病毒phoh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的比对结果,判断本研究90%(379/424)的细菌病毒phoh基因序列可能来自蓝藻病毒,并且分布在clusteri和group1、2、3、6、α和β。4.从建叁江、牡丹江和阎家岗3个东北稻田水体样品中分别获得5582、13325和10320条组装序列(contigs),分析发现分别约有50%、40%和20%的序列属于病毒范畴,包括了5个ssdna病毒科和1个dsdna病毒科,其中最丰富的均为ssdna微小病毒科病毒,第二丰富的病毒均为ssdna圆环病毒科病毒;这些基因组序列分别可划分为24、25和27种功能基因,其中噬菌体/前噬菌体功能基因中大多数为噬菌体衣壳蛋白基因和r1t-like链球菌噬菌体蛋白基因。此外,比较分析3个稻田水体样品病毒宏基因组的结构组成发现,其物种组成种类和功能基因种类差别不大,但不同物种和不同功能基因的丰度差异明显。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东北稻田水体中捕获上千条表征蓝藻病毒遗传多样性的不同分子标记基因序列,建立了7个新的稻田蓝藻病毒psba基因集群,发现稻田环境中蓝藻病毒psbA基因在系统发育树中的分布范围狭窄;建立了9个新的稻田蓝藻病毒DNA pol基因集群和4个新的细菌病毒/蓝藻病毒phoH基因集群,发现这两个分子标记基因在稻田环境中的分布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综合分析显示稻田环境中这叁种蓝藻病毒基因的分布均与湖泊环境亲缘关系近,而与海洋环境亲缘关系远。此外,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发现稻田环境病毒多样性非常丰富,其宏基因组物种组成种类和功能基因种类差别不大,但不同物种和不同功能基因的丰度差异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期刊2017-05-01)
李超,许蕊,杨继平,杨栋,邱志刚[4](2017)在《海河流域水体诺如病毒与新型指示微生物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海河流域诺如病毒与新型指示微生物——通用拟杆菌的相关性。方法于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对天津海河流域水中的粪大肠菌群、F(+)噬菌体、通用拟杆菌3项指示微生物和沙门菌、诺如病毒2项致病微生物进行监测。结果粪大肠菌群浓度为0~6.85×10~4 CFU/100 ml,F(+)噬菌体浓度为0~7.70×103 PFU/L,通用拟杆菌浓度为0~6.07×10~6copies/ml,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0.95%,诺如病毒检出率为27.38%。统计学分析显示,粪大肠菌群与沙门菌具有相关性(r=0.243,P<0.05),与诺如病毒没有相关性;通用拟杆菌与诺如病毒具有相关性(r=0.289,P<0.01),与沙门菌没有相关性;F(+)噬菌体与沙门菌和诺如病毒均没有相关性。结论海河流域中诺如病毒与通用拟杆菌具有相关性,而与粪大肠菌群无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健康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郑庆伟[5](2017)在《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揭示稻田水体蓝藻病毒叁种标记基因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蓝藻也称蓝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之一,广泛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和陆地等生态环境。蓝藻病毒是指能特异性地感染蓝藻的噬菌体,蓝藻病毒在全球水生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数量庞大,在调控蓝藻群落结构演替、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调节微生物个体间基因转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故此,蓝藻病毒被认为是一类重要的战略生物资源。对蓝藻病毒遗传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7年02期)
韩宁,汪东篱,张海龙,姚相杰,舒柏华[6](2016)在《深圳地区环境水体和人群中诺如病毒监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深圳地区环境水体和人群的诺如病毒(No Vs),探讨其是否在两者之间循环传播。【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检测24份深圳茅洲河河水标本和287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河水标本经过混合纤维素酯膜和PEG法二次浓缩后提取核酸,粪便标本无需浓缩,稀释离心后直接提取核酸。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初步分型,RT-PCR扩增ORF2保守区域衣壳蛋白(VP1)基因后测序确定亚型、分析不同来源病毒的同源性;同时建立基因进化树,进一步分析不同来源No Vs的亲缘关系。【结果】在河水标本和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No Vs阳性率分别为23.1%和17.4%,其中上下游河水标本阳性率分别为8.3%和41.7%,河水中No VGI型和No VGII型的阳性率为16.7%和8.3%。扩增阳性样本发现茅洲河水中检出No V主要是GI.6型,其次是GII.4 Sydney_2012型,而从腹泻胃肠炎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No Vs主要是No VGII.4Sydney_2012型和少量的GII.3型。同时期水体和人群粪便标本来源的No VGII.4 Sydney_2012型VP1基因相似性98.2%–100.0%。【结论】No VGII.4 Sydney_2012型是深圳地区主要的流行株。No Vs在环境水体和人群中于某种程度上存在循环传播。(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6年10期)
吴立梦,林庆能,王文静,滕峥,许慧慧[7](2015)在《基于阳离子膜滤芯的环境水体病毒浓缩方法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评价和优化基于阳离子膜滤芯的环境水体病毒浓缩方法,为监测环境水体中的病毒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采用基于阳离子膜滤芯Nano Ceram的膜吸附洗脱法作为初级浓缩手段,结合有机絮凝和超滤法,从大体积初始水量中浓缩目标病毒。预实验评价不同有机絮凝条件对病毒基因拷贝数回收和病毒滴度的影响。结果随着有机絮凝牛肉浸膏洗脱液p H值的上升,回收病毒的基因拷贝数存在下降趋势(β=41.59,P<0.01)。采用2种浓缩流程回收4种水体中的目标病毒,成组t检验显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1,P<0.05)。当调节有机絮凝洗脱液p H值为2.0时,水源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回收率最高达到7.8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作为今后环境水体常规监测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5年24期)
冯微宏,肖勇[8](2015)在《水体中诺如病毒富集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不同实验条件下NanoCeram-PEG富集法对水中诺如病毒(NV)的富集效果,以获得较优的富集方法。方法构建诺如病毒阳性标准质粒,以此为模板,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绘制病毒定量标准曲线;将含诺如病毒粪便悬液加入纯净水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经富集操作,富集液经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绝对定量并计算最终回收率,从而确定最优富集方法。结果通过病毒定量标准曲线确定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水中诺如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100 copy/μl。本实验通过正交设计方法考察了洗脱液p H值、洗脱速度和PEG浓度3个因素对最终病毒回收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在洗脱液流速为300 ml/min,洗脱液p H值为9.5,PEG6000浓度为13%的条件下病毒回收率最高,达到26.55%。结论证明NanoCeram-PEG富集法具有较好的病毒回收率,加以发展将为水源性诺如病毒疫情的溯源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5年20期)
王宇,任莉娜,杜溪乔,张炳丽,宋晓琳[9](2016)在《水体中GⅡ型诺如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水体中诺如病毒的富集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方法梯度稀释诺如病毒阳性便样标本,模拟水体通过含有阳离子混合醋酸纤维膜的微生物抽滤系统,加入浓度20%的PEG6000,高速离心2次浓缩水体获取病毒粒子,以构建标准质粒作对照,荧光定量RT-PCR检测水体中GII型诺如病毒。结果重组质粒T-NVS定量荧光PCR扩增良好,线性相关系数98%,最低检测灵敏度为100 copies/μL;10-1~10-4倍稀释的模拟水样经富集浓缩后,病毒回收率为5.75~19.74%。结论初步建立了水体中诺如病毒的富集与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16年10期)
苏飞,叶绪芳,任刚,王寅寅[10](2014)在《贵州省环境水体肠道病毒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贵州省环境水体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尤其是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的感染和分布情况,为最终根除脊灰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环境水样经浓缩处理后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22份水样中检出阳性14份,阳性率为63.6%,其中PV 3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58株。结论 EV广泛存在环境水体中,分离出的3株PV均为疫苗株,未发生变异,未在环境及人群中发生循环,贵州省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与控制》期刊2014年10期)
水体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境水体中的安全问题目前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肠道病毒是水体中的主要致病源,甲肝病毒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甲肝病毒的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是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已经导致了多起大规模的疾病爆发,尤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环境样本中甲肝病毒含量非常低,病毒的检测非常困难,需要一种高效、可靠的病毒富集方法,使得这一领域的发展相对缓慢。本文总结了水体中病毒常用的富集和检测方法,结合前人所取得的经验,建立了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水体中甲肝病毒的富集方法,并采用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甲肝病毒含量,对富集效率进行分析评价。本文中采用了两步法来富集水中的甲肝病毒。第一步选用了超滤的方法,用聚醚砜超滤膜将10L或以上体积的水样浓缩至近1L,并用反冲洗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超滤的富集效率,实验数据表明,甲肝病毒的回收率可达到83%;第二步采用微孔滤膜进一步浓缩水样中的甲肝病毒,在实验过程中比较了滤膜孔径和材质、洗脱液、洗脱液pH值、洗脱时间对富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孔径为0.1μm的水系混合纤维素微孔滤膜对甲肝病毒的截留效果最好,富集效率达到了65%。本文中还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大连市的自来水、海水等4种环境水样进行了富集,检测数据表明,建立的富集方法对实际水样中的甲肝病毒的富集效率均超过40%,对水环境中甲肝病毒含量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体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宋欢,许秋瑾,王建明.水体中肠道内病毒污染对公众健康影响的定量风险评价概述[J].现代预防医学.2018
[2].白靖宇.水体中甲肝病毒的富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8
[3].王新珍.东北稻田水体蓝藻病毒基因多样性与水体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
[4].李超,许蕊,杨继平,杨栋,邱志刚.海河流域水体诺如病毒与新型指示微生物的相关性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7
[5].郑庆伟.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揭示稻田水体蓝藻病毒叁种标记基因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J].农药市场信息.2017
[6].韩宁,汪东篱,张海龙,姚相杰,舒柏华.深圳地区环境水体和人群中诺如病毒监测与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6
[7].吴立梦,林庆能,王文静,滕峥,许慧慧.基于阳离子膜滤芯的环境水体病毒浓缩方法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5
[8].冯微宏,肖勇.水体中诺如病毒富集技术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
[9].王宇,任莉娜,杜溪乔,张炳丽,宋晓琳.水体中GⅡ型诺如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16
[10].苏飞,叶绪芳,任刚,王寅寅.贵州省环境水体肠道病毒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