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命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历史命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命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共同体,命运,人类,历史,题材,德意志,小生产者。

历史命运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史钧[1](2020)在《历史并不仅仅属于人类》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很多读者都对英雄人物在关键时刻扭转历史的故事津津乐道。其实除了人为因素之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力量在暗中左右着人类的历史进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英雄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英雄的价值仅仅在于顺势而为,真正创造历史的重要角色却大多深藏功名(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20-01-10)

王邵励[2](2019)在《在“人类命运”视域中回看启蒙运动以来的全球史——解读《世界:一部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事件是历史理解的基点。历史理解是对具象的事件或事件集合的抽象。历史事件不可尽数,历史理解也不尽相同。选择哪些事件,以何种逻辑编排事件,折射出历史理解的立场、视角与方法。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第42题的材料,援引《世界:一部历史》(该书出版信息详见文后注释。本文所引该书的文字,皆在行文中用夹注标明页码)中的21个历史事件~([1]),在"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两条时间轴上勾勒出1800年到1990年(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3期)

董振华[3](2019)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主义的历史命运》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阐发唯物史观最集中、最系统、最完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着作,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集中成果,其中所蕴含的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的实践生成论历史观,不仅为共产主义奠定了科学的唯物史观的真理基础,而且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实践生成论的唯物史观,打破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历史观问题上的二元对立,确立了不断立足于一定历史物质前提的历史实践活动去理解人类历史的科学世界观,指出了人类历史在未来向度的革命性实践中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前景。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黄静秋,邓伯军[4](2019)在《从数字的空间形态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数字呈现简单的自然空间形态,形成天然共同体,造就自然化的生存方式,初步推动人的理性能力的成长,构设原始时期的数字形式正义和农业时期的数字非正义样态。在物的依赖关系阶段,数字由自然空间形态转变为社会空间形态,形成虚幻的共同体,构建物化的生存方式,进一步促进人的理性能力的成长,缔造数字正义的异化形态,为了消除人类共同体的幻象性,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的自由个性阶段,数字将由社会空间形态转化为自由空间形态,承继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全人类自由发展的内核,构造真正的共同体,创建自由化的生存方式,高度推进人的理性能力成长,构筑数字的实质性正义。(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桑明旭[5](2019)在《资本主体性的历史批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公共性逻辑,深度阐释该逻辑需要回答两大基础性问题:(1)在马克思指明的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是否具备现实基础?(2)在以批判、对抗和斗争为主要话语范畴的唯物史观框架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如何安放?换言之,唯物史观何以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在抽象的价值观批判和资本逻辑一般批判语境中,这两大问题是无法深度澄明的,必须开启资本主体性的历史批判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逻辑与资本主体性逻辑相对立。资本主体性发展至当前,面对普遍化、深层化的现代性危机,其强制性输出原则难以为继,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逻辑的历史必要性由此得以显现。以主体性退缩为基本条件的资本创新推动了当代生产方式的新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逻辑由此具备了现实可行性。马克思资本主体性批判的历史指向不是"主体性的黄昏",而是共同体的公共性发展。这表明,公共性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公共性逻辑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向度。唯物史观的公共性向度不仅超越了现代主义哲学的单一主体性思维,也克服了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公共政治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在公共性问题上的虚幻性、抽象性、虚无性,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坚实哲学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朱君杰[6](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中国外交价值观的思想历史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在这种新型全球价值观念中,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中所具有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互学互鉴、开放包容、共同繁荣等理念都化作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型全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依据。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0-17)

彭秋归[7](2019)在《世界历史、天下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中国借鉴融通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当前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及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正在推动世界历史进入新的阶段,人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突破地域性经验的变革正在创造性激活传统的天下观念。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世界历史的时代转换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天下观念的现代建构出发,有助于更深刻准确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开创新的理论空间和实践可能。(本文来源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孙其战[8](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逻辑的历史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视野中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产生的现实基础,人类历史从民族史转向世界史,各民族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现实,使人类命运融为共同体。马克思在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必然"的重要论断。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当前资本主义仍然展现出对生产力的高度容纳力,且以资本逻辑、市场法则主导着全球化进程。面对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全球化过程中表现出的人类危机,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欢[9](2019)在《在震撼与温情中见证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者:宁导您好,您一直都在拍摄军旅题材和重大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像电视剧《壮志凌云》《弹道无痕》《战将》,电影《勇士》《百团大战》《中国蓝盔》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这次又执导了《决胜时刻》。对于这类题材的把握您有哪些经验或是原则?宁海强:拍摄重(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9-09-27)

张帆[10](2019)在《两种小生产者及其历史命运——重识新时期文学中的政治经济学与人性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80年代"新启蒙"文化运动的参与者,甘阳在30年后对其时知识话语的特征作了这样的回顾:"八十年代有几个特征,一个是经济改革不是当时知识界的discourse,而且不在人们的头脑里面,没有人谈这个经济改革,觉得是很boring的事情。第二点是人文科学为主,第叁点是西学为主,绝对是西学。""其实当时经济改革一直都在做,现在回过头看一看,后来看周(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与批评》期刊2019年05期)

历史命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历史事件是历史理解的基点。历史理解是对具象的事件或事件集合的抽象。历史事件不可尽数,历史理解也不尽相同。选择哪些事件,以何种逻辑编排事件,折射出历史理解的立场、视角与方法。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第42题的材料,援引《世界:一部历史》(该书出版信息详见文后注释。本文所引该书的文字,皆在行文中用夹注标明页码)中的21个历史事件~([1]),在"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两条时间轴上勾勒出1800年到1990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命运论文参考文献

[1].史钧.历史并不仅仅属于人类[N].科技日报.2020

[2].王邵励.在“人类命运”视域中回看启蒙运动以来的全球史——解读《世界:一部历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3].董振华.《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主义的历史命运[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

[4].黄静秋,邓伯军.从数字的空间形态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演变[J].云南社会科学.2019

[5].桑明旭.资本主体性的历史批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朱君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中国外交价值观的思想历史渊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7].彭秋归.世界历史、天下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

[8].孙其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逻辑的历史透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9].张欢.在震撼与温情中见证历史[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

[10].张帆.两种小生产者及其历史命运——重识新时期文学中的政治经济学与人性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

标签:;  ;  ;  ;  ;  ;  ;  

历史命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