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时延论文_王元鑫,赵国荣,韩旭,廖海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式时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布式,时延,传感器,模型,无人机,梯度,解法。

分布式时延论文文献综述

王元鑫,赵国荣,韩旭,廖海涛[1](2019)在《具有随机时延和丢包的分布式融合估计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布式融合框架,考虑了具有模型不确定性、传感器失效、数据传输时延和丢包的多传感器融合估计问题。其中,利用系统矩阵中的乘性随机噪声来描述模型的不确定性,利用量测方程中相互独立的二值随机变量来描述传感器失效现象,局部最优估计传送至融合中心的过程中存在着随机时延和丢包现象,在融合中心创建符合信号存储原则的时延-丢包模型。设计了一种局部增益,使最优无偏估计器的误差协方差最小,利用线性最小方差融合估计方法,推导出递推形式下的分布式融合估计器。最后,通过算例仿真有效证明了所设计融合估计器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10期)

何晶晶[2](2019)在《考虑双通道随机时延的分布式发电系统AGC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存在的矛盾,使包含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形式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区域互联特征会增加网络化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系统中互联信息的传输量,从而可能导致信息传输的时延、丢包等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清洁能源输出会受到环境影响,使其具有发电不确定性,而这种电能输出不确定性也会给传统AGC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寻求一种新的控制策略,以消除由于区域互联可能导致的双通道随机时延和清洁能源输出不确定性对AGC系统的负面影响。首先,介绍了AGC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对AGC各环节传递函数的分析,建立了单区域AGC动态模型,进一步构建了多区域互联AGC动态模型。同时,在MPC算法理论的基础上,以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例,设计了基于预测控制的AGC系统,并构建了AGC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双通道随机时延对互联电网AGC系统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时延对AGC系统的负面影响。分析表明,时延的存在会使得AGC系统无法保证其预期的动态性能。由于时延会引起采样数据的丢失,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量预测序列的时延选择优化处理策略,以获取合适的控制变量,从而消除双通道随机时延对AGC系统的负面影响。第叁,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输出不确定性问题,以光伏系统为例,讨论其发电不确定性对AGC系统的影响及对策。拟引入串联校正环节,通过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以减小光伏发电不确定性对AGC系统的负面影响。其动态补偿特性不仅可以应对光伏发电不确定性,还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改善控制性能。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对研究内容进行了仿真验证。一方面,针对双通道随机时延所提出的时延选择优化处理策略能有效提高AGC系统的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另一方面,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发电不确定性的串联校正补偿环节的引入可以保证AGC系统的平稳控制,提高了AGC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国平,赵平,张晋维,李坤,徐涛[3](2018)在《考虑通信时延的电力系统分布式经济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通信网络中由于信息交换速度,网络带宽,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传输延时的客观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通信延时的电力系统分布式经济调度方法。将一致性算法应用于其中,通过与邻居单元之间的局部数据交换,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集中式控制因中央处理器的信息处理量过大造成的负担,同时达到分布式经济调度的目的。以发电机组和柔性负荷的增量为一致性变量,将PD控制加入一致性算法当中,克服了因时延造成收敛速度减慢的问题低级。算例仿真与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解决电网经济调度问题。(本文来源于《智慧电力》期刊2018年11期)

陈红兵,王元鑫,赵国荣,卢建华,廖海涛[4](2018)在《一种带随机时延和丢包的分布式多传感器融合估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分布式采样线性系统的最优信息融合问题。其中,传感器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中心单元,每个传感器的测量值受随机时延甚至丢包的影响,最优传感器融合设计为一个带有缓冲测量值的时变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了算例仿真与分析,表明了融合估计器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任智源,肖尧,郭凯,程文驰,张海林[5](2018)在《适应低时延业务需求的分布式可穿戴单兵作战信息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云计算应用在单兵作战系统场景下业务处理时延高、服务质量无法保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穿戴计算的分布式单兵作战信息系统。利用士兵身上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构建本地计算层,在作战地点就近处理计算数据,提供给士兵本地的信息处理与融合能力,并采用广义扩散负载均衡算法平衡各设备负载,降低业务处理时延;同时利用分布式计算的容错能力增强系统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分布式本地网络架构能有效地降低作战任务的处理时延,同时增强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任智源,侯向往,郭凯,张海林,陈晨[6](2018)在《分布式卫星云雾网络及时延与能耗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分布式卫星的地面云计算中心架构存在的高传输时延问题,提出分布式卫星云雾网络(DSCFN)架构,由小卫星编队飞行组成卫星雾网络,根据地面站云计算得出的任务划分比例直接进行本地分布式计算,降低业务处理时延.由于卫星的计算能力较弱,时延降低将导致能耗增加,卫星工作寿命减短,为此提出均衡时延和能耗的策略,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MPSO)算法,解决能耗约束下的时延优化问题,达到时延和能耗折中的目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PSO算法得出的任务比例进行分布式计算,可以在能耗约束条件下,有效地降低卫星雾网络的任务处理时延,满足时延敏感型业务的需求;由10颗小卫星组成的DSCFN处理1 Gb数据的时延相比地面云中心降低了90.7%.(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王俊雅,李甲地,李德权[7](2019)在《多个体切换网络中带有时延通信的分布式次梯度优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般的非平衡有向切换网络中,网络中的个体间可能存在通信时延现象。针对该情况,文中提出了多个体切换网络中带有时延通信的分布式次梯度优化算法。在该算法中,通过对通信网络进行扩维,将存在通信时延的无约束凸优化问题转化为无时延的无约束凸优化问题进行解决。利用非二次李雅普诺夫函数法证明了只要非平衡有向切换网络是周期强连通的以及通信时延有上界,那么基于时延通信的分布式次梯度优化算法就是收敛的。由于集中考虑了网络拓扑与通信时延,该算法更贴合实际情况。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李浩亮,杨任农,席茜,王利辉,孟常亮[8](2019)在《基于分布式PID控制的时变时延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普通阶多智能体系统存在时变时延条件下的一致性问题.首先,针对系统存在时变时延的情况,结合状态反馈与PID控制提出一种一致性协议;然后,将系统状态空间分解为一致子空间和一致补子空间,采用状态空间分解法将一致性问题转化为渐近稳定问题,给出系统实现一致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确定系统的一致性函数的显示表达式;最后,构造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给出控制参数的计算方法,采用可扩充性方法降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计算数量.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结构拓扑图存在全局可达节点时,系统在所提出的协议作用下通过计算合适的PID参数和控制参数可实现一致性,通过与纯比例控制的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协议能够消除系统稳态误差,使系统趋于一致.(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19年01期)

赵熙临,何晶晶,付波,单治磊,汤倩[9](2018)在《考虑区域间互联电网时延差异性的分布式AGC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区域互联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过程中系统间传输时延的随机性与差异性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方法.首先,在考虑互联电网区域时延存在差异性的前提下,构建互联电网AGC系统模型;然后,针对互联电网AGC系统的分布式特征,对DMPC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在DMPC框架下时延的处理模式;最后,分别以阶跃与随机负荷曲线为扰动变量,获取互联电网频率控制效果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区域间时延随机性与差异性的情况下,所提方法能够保证系统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品,姚佩阳[10](2017)在《具有输入时延的分布式多无人机编队协同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二阶一致性协议解决叁维空间内多无人机(multiple UAVs)分布式协同编队问题,讨论了不同输入时延对系统稳定性造成的影响。通过构造、分析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得到有向通信拓扑条件下,系统收敛的充分条件,所允许最大输入时延可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方式获得。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分析过程和结论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7年S1期)

分布式时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存在的矛盾,使包含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形式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区域互联特征会增加网络化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系统中互联信息的传输量,从而可能导致信息传输的时延、丢包等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清洁能源输出会受到环境影响,使其具有发电不确定性,而这种电能输出不确定性也会给传统AGC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寻求一种新的控制策略,以消除由于区域互联可能导致的双通道随机时延和清洁能源输出不确定性对AGC系统的负面影响。首先,介绍了AGC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对AGC各环节传递函数的分析,建立了单区域AGC动态模型,进一步构建了多区域互联AGC动态模型。同时,在MPC算法理论的基础上,以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例,设计了基于预测控制的AGC系统,并构建了AGC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双通道随机时延对互联电网AGC系统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时延对AGC系统的负面影响。分析表明,时延的存在会使得AGC系统无法保证其预期的动态性能。由于时延会引起采样数据的丢失,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量预测序列的时延选择优化处理策略,以获取合适的控制变量,从而消除双通道随机时延对AGC系统的负面影响。第叁,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输出不确定性问题,以光伏系统为例,讨论其发电不确定性对AGC系统的影响及对策。拟引入串联校正环节,通过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以减小光伏发电不确定性对AGC系统的负面影响。其动态补偿特性不仅可以应对光伏发电不确定性,还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改善控制性能。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对研究内容进行了仿真验证。一方面,针对双通道随机时延所提出的时延选择优化处理策略能有效提高AGC系统的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另一方面,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发电不确定性的串联校正补偿环节的引入可以保证AGC系统的平稳控制,提高了AGC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式时延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元鑫,赵国荣,韩旭,廖海涛.具有随机时延和丢包的分布式融合估计器[J].计算机仿真.2019

[2].何晶晶.考虑双通道随机时延的分布式发电系统AGC方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3].李国平,赵平,张晋维,李坤,徐涛.考虑通信时延的电力系统分布式经济调度[J].智慧电力.2018

[4].陈红兵,王元鑫,赵国荣,卢建华,廖海涛.一种带随机时延和丢包的分布式多传感器融合估计方法[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8

[5].任智源,肖尧,郭凯,程文驰,张海林.适应低时延业务需求的分布式可穿戴单兵作战信息系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8

[6].任智源,侯向往,郭凯,张海林,陈晨.分布式卫星云雾网络及时延与能耗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7].王俊雅,李甲地,李德权.多个体切换网络中带有时延通信的分布式次梯度优化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9

[8].李浩亮,杨任农,席茜,王利辉,孟常亮.基于分布式PID控制的时变时延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J].控制与决策.2019

[9].赵熙临,何晶晶,付波,单治磊,汤倩.考虑区域间互联电网时延差异性的分布式AGC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王品,姚佩阳.具有输入时延的分布式多无人机编队协同算法[J].控制工程.2017

论文知识图

广域后备保护时延分析模型:在稳定区域内脉冲控制线性分布式:非线性分布式时延系统(4-31)...:有脉冲控制(4-33)的非线性分布式:使用方案二的有脉冲控制(4-20)的线...:在稳定区域内脉冲控制非线性分

标签:;  ;  ;  ;  ;  ;  ;  

分布式时延论文_王元鑫,赵国荣,韩旭,廖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