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钛金属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金属,开环,多孔,竹浆,脱气,稀土金属。
有机钛金属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肖竹钱,张强,汪晓蕾,葛青,盖希坤[1](2019)在《竹浆纤维素转化制低碳多元醇反应中有机氮对金属催化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竹炭负载的有机氮掺杂的镍钨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竹浆纤维氢解制C_(2,3)多元醇反应。有机氮源与催化剂前驱体中Ni~(2+)络合,高温煅烧时载体表面碳、氮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后生成一定量的C_3N_4、氮化物和合金物相。通过XRD、XPS和T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催化剂Ni-W/MBC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与催化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了金属镍、氧化钨物相外,表面还含有Ni-W合金(NiWO_4为主);金属粒子表面包围了一层石墨化C_3N_4物相。XPS分析表明,有机氮源高温分解反应后形成了C_3N_4物相。在反应条件下,15%Ni-20%W/MBC@M-0.25催化剂得到乙二醇收率为55.8%,而未添加有机氮源的催化剂15%Ni-20%W/MBC获得的乙二醇收率仅为36.9%。催化剂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Ni-W合金和C_3N_4物相的形成显着增强了Ni-W/MB催化剂的稳定性,延长了催化剂寿命。(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逸龙[2](2019)在《负载型有机金属催化剂在连续流中制备芳香醇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流动化学(Continuous-flow chemistry)是利用微反应技术与化学合成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因其安全性高、传热传质速度快等优点在石油化工产品和药物中间体体的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利用我们课题组前期开发的系列负载型手性有机金属催化剂,采用连续流动化学的方法,研究这些负载型催化剂在X-Cube填充床反应器中应用,重点探讨其催化芳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偶联/不对称氢转移反应方面的性能,为其潜在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可支撑的实验室数据和最优化条件。本论文的研究集中在一下两个部分:(1)研究负载型手性有机金属铑催化剂在不对称还原反应的连续流中的应用:利用后嫁接的策略,通过在手性二胺功能化的硅材料(两种二维六方结构的介孔硅(SBA-15和PMO类型)和一种球型介孔无机硅),分别与相应的有机金属铑配位,获得了叁种不同类型的手性铑/二胺功能化的负载型手性有机金属铑催化剂。通过将上述叁类催化剂填装在X-Cube反应器中,研究了在连续流动体系下对苯乙酮进行不对称氢转移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对反应温度、共溶剂等因素的筛选,已经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了具有二维六方结构的PMO类型的催化剂具有高反应性能和高稳定性能,能在十一个小时内持续获得高达96%的产率和97%的对映体选择性的手性苯乙醇。(2)研究组合的负载型有机金属卡宾钯催化剂和手性有机金属钌催化剂在偶联/还原串联反应的连续流中的应用:通过卡宾钯功能硅源与乙基桥联的硅源共缩聚获得具有二维六方结构的PMO类型的负载型有机卡宾钯催化剂;通过优化卡宾钯催化剂在X-Cube填充床反应器中的偶联反应,获得了最优化的芳香酮与芳硼酸的连续流的反应条件;通过优化负载型有机金属钌/二胺催化剂在X-Cube填充床反应器中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获得了最优化的联芳酮类化合物的连续流的还原反应条件;组合两个负载型催化剂,优化出的两个催化剂在进行偶联反应以及不对称氢转移还原反应的反应条件,实现了高效地制备手性联苯乙醇的制备,能在十二个小时内持续获得高达96%的产率和97%的对映体选择性的手性苯乙醇。(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冯旭阳,王强,吕文东,张鹏军,夏裴文[3](2018)在《磺化型有机金属催化剂在稠油降黏改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3种磺化型有机酸金属催化剂,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进行了稠油的催化降黏实验,筛选出了最佳催化剂和最佳降黏条件。结果表明,磺化型有机酸铁催化剂的降黏效果最佳,当稠油量为250g时,加入1g该催化剂,加入油层水量为m(油层水)∶m(稠油)=30%,在220℃反应24h,辽河稠油黏度从81 400mPa·s降至3 000mPa·s,降黏率达96.31%。检测了催化降黏前后稠油四组分及不凝气体产物:饱和分含量提高7.5%、芳香分含量提高3.2%,胶质含量降低8.2%,沥青质含量降低2.5%;检测出不凝气相产物含有甲烷、烯烃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符合稠油水热裂解降黏规律,证明由于催化改质降低了稠油的黏度。(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8年06期)
李朝华,袁明伟,蒋琳,王煜丹,李宏利[4](2018)在《有机稀土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氧化镧、氧化钕、氧化钇与浓盐酸反应制成其相应的氯化物,分别与皂化过的新癸酸和异辛酸反应制备出6种有机稀土金属羧酸盐,并分别用于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聚合物利用GPC与1H NM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新癸酸镧、新癸酸钕、异辛酸镧、异辛酸钕均有一定的催化效应,能够制备满足各种应用的低分子量PCL低聚物.(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胡晨阳,庞烜,段然龙,陈学思[5](2018)在《有机金属催化剂与丙交酯(LA)开环聚合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乳酸等聚酯是一类重要的新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从而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减少化石资源的消耗,同时在许多生物医用材料和器件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聚乳酸通常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丙交酯单体的开环聚合而得到.本文基于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结果对丙交酯单体开环聚合催化剂进行了评述,其中主要介绍了有机金属催化剂,包括基于取代基、手性、中心金属等不同设计的单核有机金属催化剂;另外也对双核和叁核金属催化剂的进展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催化剂结构及其聚合反应中心的金属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开环聚合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8年08期)
张凯风[6](2018)在《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掺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及水分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高效率高性能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OER)双功能催化剂对金属空气电池特别是锂空气电池有着独特重要的意义。聚吡咯(PPy)作为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聚合物,以其优异的导电性和多孔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本文将不同过渡金属与PPy进行复合,得到了 PPy-金属的有机高分子复合金属催化剂,随后进行了许多后处理,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碱性电解质中评价了它们的OER和ORR性能。本实验主要通过冰水浴聚合法合成出前驱体PPy,随后利用水热法和煅烧法将PPy与过渡金属离子混合,得到复合催化剂PPy-金属(Co、Ni、Fe等)。这些复合催化剂不仅仅带有PPy的易导电,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测试中发现其同样具有掺杂的金属所具有的对电化学反应的催化活性。其中PPy-Co,在0.1MKOH电解液中测试其电化学活性,催化剂ORR的起始电压和-0.4 V下的催化剂的电流密度分别为-0.163 V和6.33mA·cm-2,而在0.8V下测量上述数据,得到其OER的电流密度高达 13.15 mA·cm-2。(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6-05)
景丽萍[7](2018)在《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固载有机钯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orous Aromatic Frameworks,简写为PAFs)完全是由芳香环系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因此它不仅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很好的孔隙度、非常强的热稳定性以及很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它还具有可调控的孔道和可设计的结构。PAFs材料由于这些优良的性质而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过去十年中,PAFs材料在气体的吸附、分离、传感、非均相催化等领域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到目前为止,将PAFs材料用于有机金属催化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45、PAF70-NH_2和PAF-1)通过后修饰的方法固载了有机钯分子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第一部分工作选择我们课题组研究发现的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45为载体。首先以联苯作为结构单元,在无水叁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通过Scholl反应合成了具有微孔结构的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命名为PAF-45)。然后以PAF-45为载体,经过硝化、还原、席夫碱反应以及N,N-双齿配体和醋酸钯分子配位作用四步后修饰之后,合成了固载的有机钯金属催化剂PAF45-Pd,并利用PAF45-Pd催化剂分别催化了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与Heck反应,实验结果表明,PAF45-Pd催化剂可以顺利催化上述反应并具有一定的可循环利用性。本论文第二部分工作选择我们课题组研究发现的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70-NH_2)为固载平台。首先,通过我们组以前报道的方法得到了含有介孔的PAF70-NH_2,然后,通过两步后修饰成功合成了含有金属钯的有机多孔催化剂材料(PAF70-Pd)。由于PAF70-NH_2含有较大的介孔(3.8 nm),为固载较大的金属催化剂提供了足够的孔体积,所以PAF70-Pd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金属固载量(23.0 wt%)。我们研究了PAF70-Pd催化剂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和Heck反应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AF70-Pd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且具有很好的底物适用性。与传统的有机多孔材料固载的金属钯催化剂相比较,PAF70-Pd催化剂的金属钯固载量最高,而且催化活性远远高于其它有机多孔材料固载的金属钯催化剂。此外,由于PAF70-Pd骨架是完全由稳定的碳-碳共价键连接的苯环构成的,所以它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作为催化剂时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回收循环利用。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制备以及其作为载体通过后修饰固载有机金属催化剂,展现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前景,扩展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应用范围,所得催化剂的良好稳定性和高活性使其在化学工业和制药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闫晓红[8](2018)在《基于有机配合物途径制备超细高分散碳载过渡金属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尺寸效应、晶面效应和协同效应,是一类很关键的催化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包括加氢工业、燃料电池、气体和电化学传感等领域。纳米粒子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粒子的大小和形貌特征。形貌均一、尺寸小、分散均匀的纳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主要通过有机配合物途径制备超细高分散碳载过渡金属催化剂。有机配合物是指含有配位单元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具有灵活多变的化学结构,具有多样的配位方式,能与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形成金属配合物。本论文选择不同有机配体,通过调控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电极电势,控制金属纳米粒子的生长速率:利用配体的空间限域效应抑制金属纳米粒子的生长;通过有机配体与金属纳米粒子表面的相互作用,调控金属活性中心的电子结构,从而制备高性能的碳载过渡金属催化剂。主要内容如下:1.以活性炭作为载体,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同时作为配位剂和稳定剂,PdCl2为前驱体,NaBH4为还原剂,一步还原制备膦酸功能化的超细、高分散Pd/C催化剂。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制备得到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7nm,分散度为37.1%,优于同等条件下的商业化催化剂。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对罗丹明B(RhB)和对硝基苯酚(4-NP)的催化加氢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27.18和16.79kJmol-1,明显低于商业化Pd/C催化剂(57.12和 55.71 kJmol-1)。2.通过使用惰性盐NaCl同时作为硬模板和稳定剂,以硝酸铂(Pt(NO3)2)和硝酸镍(Ni(N03)2)为金属源,葡萄糖(C6H1206)为配体和碳源,通过研磨-溶解-结晶工艺,结合一步高温炭化法合成嵌入PtNi合金粒子的碳纳米片(PtNi@GCNs)。由于其独特的二维多孔的结构和嵌入超细PtNi金属间化合物之间良好的协同效应,使其对对硝基苯酚(4-NP)加氢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k=0.276 min-1),可以在10分钟之内将4-NP完全转换为对氨基苯酚(4-AP)。并且,PtNi@GCNs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3.以四取代苯胺酞菁钯(PdPc)为金属前驱体,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PdPc与GO间可以通过π-π共轭作用结合在一起,合成PdPc/GO复合物。将复合物PdPc/GO在氩气和氢气氛围中,低温还原Pd(Ⅱ),制备得到负载于还原石墨烯表面的Pd单原子催化剂。该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加氢还原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k = 0.083 min-1)。4.以Si02为模板,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合成SiO2@GO纳米微球。通过GO与FePc之间的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力,将FePc负载在Si02@GO纳米微球表面,得到SiO2@GO/FePc复合物。在氮气氛围下高温热解,NaOH去除SiO2模板,得到叁维石墨烯纳米球负载的Fe单原子催化剂(3DRGO/Fe-N-C)。Fe元素以单原子的形式分散在3D RGO的外表面,所有的金属活性中心能与电解液充分接触,使其对ORR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相比于商业化Pt/C催化剂,3D RGO/Fe-N-C在KOH溶液中对氧还原反应(ORR)的半波电位为0.85 V,比Pt/C正20mV,显示出更为优越的电催化活性;同时,3DRGO/Fe-N-C还具有良好的抗甲醇性能和抗SOx和NOx毒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9)
王雄[9](2016)在《茂金属催化剂用多孔有机聚合物载体制备、表征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有机聚合物(Porous Organic Polymer,POP)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可控的孔径分布,较高的热及机械稳定性,灵活的合成策略,以及容易进行功能化的能力,因而在异相催化、吸附、分离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根据茂金属催化剂的应用需求,进行了功能化多孔有机聚合物载体的设计、合成与表征,对制备的载体进行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并对催化剂进行了乙烯聚合评价,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及物性表征,最后将POP载体的合成原理延伸到有机/无机复合载体的研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分散聚合的策略,制备得到不同孔结构和颗粒形态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功能化的多孔有机聚合物载体。研究了不同溶剂种类、不同体积含量的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混合溶剂、不同HEMA/单体加入量对制备的P(DVB-co-HEMA)颗粒孔结构的影响。采用N2吸附下的非定域密度函理论(Non Local Density Funtional Theory,NLDFT)模拟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EM)对制备的P(DVB-co-HEMA)颗粒进行孔结构和表面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与制备得到的P(DVB-co-HEMA)颗粒热力学相容性越好,其比表面积越高,平均孔径越小;但是,当使用不同种类的溶剂时,采用热力学相容性好的溶剂—乙酸乙酯,制备得到的P(DVB-co-HEMA)颗粒,具有更高的平均孔径(14.5 nm)和孔容(0.923 cm3/g)。HEMA功能单体也是一个好的孔径调节剂,当增加HEMA/DVB摩尔比从1:4至1:1时,可以观察到孔径分布向右迁移(向大孔方向移动)。SEM结果显示,当使用不同溶剂和HEMA含量时,制备得到的POP载体表面形貌和颗粒的聚集形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此外,制备得到的HEMA功能化的有机载体展现了良好的热稳定性,其孔结构可以得到较好的保存。在负载的茂金属催化剂乙烯聚合评价中,与传统硅胶载体相比,这些纳米孔结构POP载体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展现出良好的商业化潜力。2.采用金属氧化物颗粒作为成形模板试剂进行了功能化多孔有机聚合物载体的制备。研究了 Fe_3O_4加入量、Fe_3O_4纳米聚集体的超声分散、以及其它金属氧化物对制备的P(HEMA-co-DVB)颗粒孔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OP载体制备过程中,金属氧化物是一种良好的颗粒成形模板试剂,合成的P(DVB-co-HEMA)颗粒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孔容、合适堆密度、较好的颗粒形态。当Fe_3O_4纳米聚集体与单体质量比加入量从0增加至7%时,制备得到的P(HEMA-co-DVB)颗粒孔径分布向右迁移,或孔径丰度(峰面积)增加。当加入1.5%Fe_3O_4/单体质量时,制备得到的P(HEMA-co-DVB)颗粒的比表面积(SSA)和孔容(PV)急剧增加,分别为248 m2/g和0.394 cm3/g。当使用经超身分散后的Fe_3O_4纳米聚集体作为模板试剂时,制备得到的P(HEMA-co-DVB)颗粒制备得到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急剧增加,但是其堆密度降低。当功能单体HEMA加入量相对较高时,制备得到的P(HEMA-co-DVB)颗粒孔容和平均孔径更高,分别为0.488 cm3/g和12.1 nm。这给功能化POP载体孔径结构和颗粒形态控制提拱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负载的茂金属催化剂乙烯聚合评价结果显示,该类纳米孔结构POP载体与硅胶载体相比,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商业化潜力。3.对制备的POP载体进行了茂金属催化剂的负载,并对聚合产物进行了结构和物性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孔径及分布主要由载体所决定,一般来讲,载体的比表面积越大,负载的茂金属催化剂比表面积越大,反之亦然。与无机二氧化硅载体相比,POP载体提供了与均相催化剂更相似的化学环境,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更窄。载体的孔结构或负载的茂金属催化剂孔结构对于分子量也会产生较大影响,相似条件下,载体或催化剂孔径越小,由于单体、链转移试剂扩散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聚合物分子量越高。乙烯聚合物分子结构及物性(如分子量及其分布、升温淋洗分级(Temperature Rising Elution Fractionation,TREF)、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结果因载体或催化剂孔径孔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影响,尽管聚乙烯聚合物的性能主要由负载的茂金属化合物所决定。从SEM图可以观察到,乙烯聚合物具有不同形态,由"细丝"和"颗粒"所形成的二元结构构成。4.通过选用不同的功能单体,制备得到了不同种类的功能化的多孔有机聚合物载体。结果表明:由于选用的功能单体与使用的溶剂溶解性参数存在不同,制备得到的多孔有机聚合物载体,其孔结构、形貌及载体的堆密度存在较大的差别,一般而言热力学相容性好的体系,制备得到的载体多孔性较好,且载体的堆密度较高。HPMA-DVB、HEMA-DVB-St、HEMA-DVB-VBC 等二元、叁元体系均可制备得到合适孔径结构、堆密度的POP载体。因此,可以依此进行多孔性有机载体的设计与制备,制备得到比表面积、孔容、堆密度等参数均适合工业应用的载体。5.依据POP载体的合成策略,进行了有机/无机复合载体的制备。结果表明:使用疏水型无机介质,如疏水型TiO_2和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TS 610,制备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载体颗粒孔径参数、堆密度及颗粒形态均较差。使用亲水型无机介质,如亲水型TiO_2和蒙脱土,可以成功制备颗粒形态较好、孔径参数和堆密度较高的有机-无机复合载体。(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10-01)
杨明,柯汉忠,朱婷,李晨光,梅攀[10](2016)在《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加氢脱氢用廉价高效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氢能技术包括氢的规模制备、储存和运输、高效率使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环节,其中在常温常压下安全有效地储存和运输是最关键技术之一。液态有机储氢以高储氢量、安全性好、循环性能好等优势在众多的储氢方式中脱颖而出。然而包括氮-乙基咔唑、氮-丙基咔唑、环己烷、十氢萘等在内的液态储氢材料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改善液态有机储氢材料的脱氢温度过高和脱氢动力学速度较慢两个问题,是解决氢能规模化推广利用的储运问题的关键。其中解决脱氢温度高可通过寻找合适的有机液态储氢材料,而解决脱氢动力学问题则需要寻找更为高效的催化剂。目前大多使用的催化剂活性组分主要是Pt、Ru、Pd、Rh等贵金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氢效率,但其价格昂贵阻碍了大规模化应用。在贵金属中掺杂非贵金属Fe、Co、Ni等金属制备出活性组分颗粒均一、催化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的贵金属-非贵金属的双金属催化剂可在不降低催化活性的情况下减少催化剂的成本。我们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浸渍方式、煅烧温度、还原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并采用XRD、TEM、TG、DTG、BET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催化剂为有序的介孔材料,双金属能够均一的负载在选定的载体表面上。对全氢化N-乙基咔唑进行脱氢,在一定时间内脱氢效率可达到90%以上,在同等条件下,双金属催化剂比单一金属和Ni系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均要高。(本文来源于《中部四省化学化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6-09-23)
有机钛金属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连续流动化学(Continuous-flow chemistry)是利用微反应技术与化学合成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因其安全性高、传热传质速度快等优点在石油化工产品和药物中间体体的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利用我们课题组前期开发的系列负载型手性有机金属催化剂,采用连续流动化学的方法,研究这些负载型催化剂在X-Cube填充床反应器中应用,重点探讨其催化芳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偶联/不对称氢转移反应方面的性能,为其潜在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可支撑的实验室数据和最优化条件。本论文的研究集中在一下两个部分:(1)研究负载型手性有机金属铑催化剂在不对称还原反应的连续流中的应用:利用后嫁接的策略,通过在手性二胺功能化的硅材料(两种二维六方结构的介孔硅(SBA-15和PMO类型)和一种球型介孔无机硅),分别与相应的有机金属铑配位,获得了叁种不同类型的手性铑/二胺功能化的负载型手性有机金属铑催化剂。通过将上述叁类催化剂填装在X-Cube反应器中,研究了在连续流动体系下对苯乙酮进行不对称氢转移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对反应温度、共溶剂等因素的筛选,已经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了具有二维六方结构的PMO类型的催化剂具有高反应性能和高稳定性能,能在十一个小时内持续获得高达96%的产率和97%的对映体选择性的手性苯乙醇。(2)研究组合的负载型有机金属卡宾钯催化剂和手性有机金属钌催化剂在偶联/还原串联反应的连续流中的应用:通过卡宾钯功能硅源与乙基桥联的硅源共缩聚获得具有二维六方结构的PMO类型的负载型有机卡宾钯催化剂;通过优化卡宾钯催化剂在X-Cube填充床反应器中的偶联反应,获得了最优化的芳香酮与芳硼酸的连续流的反应条件;通过优化负载型有机金属钌/二胺催化剂在X-Cube填充床反应器中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获得了最优化的联芳酮类化合物的连续流的还原反应条件;组合两个负载型催化剂,优化出的两个催化剂在进行偶联反应以及不对称氢转移还原反应的反应条件,实现了高效地制备手性联苯乙醇的制备,能在十二个小时内持续获得高达96%的产率和97%的对映体选择性的手性苯乙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钛金属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肖竹钱,张强,汪晓蕾,葛青,盖希坤.竹浆纤维素转化制低碳多元醇反应中有机氮对金属催化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英文)[J].燃料化学学报.2019
[2].李逸龙.负载型有机金属催化剂在连续流中制备芳香醇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冯旭阳,王强,吕文东,张鹏军,夏裴文.磺化型有机金属催化剂在稠油降黏改质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2018
[4].李朝华,袁明伟,蒋琳,王煜丹,李宏利.有机稀土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胡晨阳,庞烜,段然龙,陈学思.有机金属催化剂与丙交酯(LA)开环聚合反应[J].中国科学:化学.2018
[6].张凯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掺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及水分解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8
[7].景丽萍.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固载有机钯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8
[8].闫晓红.基于有机配合物途径制备超细高分散碳载过渡金属催化剂[D].南京师范大学.2018
[9].王雄.茂金属催化剂用多孔有机聚合物载体制备、表征与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6
[10].杨明,柯汉忠,朱婷,李晨光,梅攀.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加氢脱氢用廉价高效金属催化剂的研究[C].中部四省化学化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