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氮二异丁腈论文-牛明玉,胡丽娜,印嘉佳

偶氮二异丁腈论文-牛明玉,胡丽娜,印嘉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偶氮二异丁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富马酸卢帕他定,偶氮二异丁腈(AIBN),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基因毒性杂质

偶氮二异丁腈论文文献综述

牛明玉,胡丽娜,印嘉佳[1](2019)在《GC-MS测定富马酸卢帕他定中痕量杂质偶氮二异丁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富马酸卢帕他定中偶氮二异丁腈(azodiisobutyronitrile,AIBN)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柱(30 m×0.25 mm,1.4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70℃,以12℃·min~(-1)升到250℃,以氦气为载气,流速为0.6mL·min~(-1),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源(EI),在单离子检测模式(SIM)下选择m/z69、m/z54和m/z41进行检测。结果 AIBN浓度在0.155 2~3.103μ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检测限为0.045μg·mL~(-1),定量限为0.15μg·mL~(-1),样品中杂质AIBN测定结果的重复性良好,RSD(n=6)为0.31%;杂质AIBN低、中、高浓度的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103.9%,101.0%,99.4%,RSD(n=3)分别为0.03%,0.11%和0.08%。经检测,3批富马酸卢帕他定供试品中AIBN均未检出。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富马酸卢帕他定中AIBN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04期)

曹子英,胡敏,王艳领,姚小平[2](2018)在《偶氮二异丁腈生产项目课程案例的开发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着"科教融合,科学研究成果反哺教学"的基本理念,对《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革与内容重构,改革后的课程内容包含了作者本人研究的技术成果,具体内容分为偶氮二异丁腈的性质、产品规格及用途,原料来源,生产方法,反应原理,反应特点,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工艺条件,主要设备,叁废治理,安全卫生防护等几个方面。(本文来源于《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周珊珊,梁杰珍,陈小鹏,王琳琳,韦小杰[3](2016)在《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中溶解度测定与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偶氮二异丁腈在溶液聚合中应用、生产结晶分离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热力学数据,在温度19.6~71.8℃下,采用激光衍射辅助动态法测定了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以Apelblat方程、Wilson方程和多项式经验方程为溶解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偶氮二异丁腈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明显大于在甲醇中的溶解度。碳酸二甲酯取代甲醇作为溶解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的溶剂在节能、安全和绿色等方面优势明显。Apelblat方程、Wilson方程和多项式经验方程均能很好地关联偶氮二异丁腈在绿色溶剂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数据,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38%、1.97%和0.37%;Apelblat方程也适合于作为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中的溶解度模型,其平均相对偏差为0.59%。(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周珊珊[4](2016)在《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固液平衡溶解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主设计、安装的全封闭暗箱—激光衍射实验装置测定了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在甲醇、碳酸二甲酯中的固液相平衡溶解度,利用分子热力学模型关联了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在甲醇、碳酸二甲酯纯溶剂和甲醇+碳酸二甲酯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和热力学特性,为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在溶液聚合反应中的应用及其结晶分离提供基础热力学数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激光衍射辅助动态法测定了283.35K-357.05K氯化钾在水中、289.15K-363.25K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实验数据与手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准确可靠。(2)在温度284.75K-344.95K下,采用激光衍射辅助动态法,分别测定了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分别在甲醇、碳酸二甲酯两种纯溶剂和含甲醇质量分数为0.2、0.3、0.4、0.5、0.6、0.7、0.8的甲醇+碳酸二甲酯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在所选的溶剂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两种引发剂在甲醇及含甲醇浓度高的的混合溶剂中溶解度较低,甲醇属极性溶剂,碳酸二甲酯属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得到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醇是非极性溶质。(3)由Van't Hoff方程线性拟合,对溶解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计算求出各溶解过程的溶解焓、溶解熵、吉布斯自由能、lH和lTS五个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溶解焓和溶解熵均为正值,说明溶解过程是吸热的不可逆过程。偶氮二异丁腈的热力学权重系数l。和lB分别为54%和46%,过氧化苯甲酰的热力学权重系数l。和lTS分别为56%和44%,说明溶解过程中焓变和熵变共同控制着溶解过程,且焓变对吉布斯自由焓变化影响稍大于熵变。(4)采用溶解度模型Wilson、NRTL、UNIQUAC、Apelblat、多项式方程关联了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在纯溶剂和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在甲醇和碳酸二甲酯纯溶剂中的溶解度最佳关联模型均是Apelblat方程,模型的总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49%和0.29%。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碳酸二甲酯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最佳关联模型是NRTL方程和Apelblat方程,模型的总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46%和0.59%。过氧甲苯甲酰在甲醇+碳酸二甲酯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最佳关联模型是UNIQUAC方程和Apelblat方程,模型的总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30%和0.57%。(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6-05-01)

马春香,宫立波,温冬梅,杨有铭,王博[5](2015)在《低含量偶氮二异丁腈的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偶氮二异丁腈受热易分解,通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偶氮二异丁腈分解产物异丁基自由基,达到对偶氮二异丁腈进行定量分析的目的,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建立w(偶氮二异丁腈)=0.002 01%~9.95%的工作曲线。结果表明,w(偶氮二异丁腈)与其分解产物异丁基自由基的峰面积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采用气相色谱法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其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于忠臣,王松,乔明,李转,牛源麟[6](2015)在《铜和铝离子/UV催化臭氧降解偶氮二异丁腈废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相催化臭氧(O3)工艺处理偶氮二异丁腈(AIBN)废水,探讨不同催化O3体系(Cu2+、Al3+、Cu2++Al3+/UV催化O3)对AIBN废水中氰类污染物的降解特性,并对不同催化O3体系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对催化O3工艺的处理效率具有明显影响,不同催化O3工艺对CN-去除作用都呈现起始去除速率较高而后减弱的特点,其中Cu2+和Al3+共同催化O3工艺的整体去除率较高,优于单独Cu2+和Al3+的催化性能。这可能是由于p H变化、金属离子与CN-配合作用、金属离子和O3作用的综合影响结果。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催化O3体系降解AIBN废水中的CN-污染物的氧化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在0.0245~0.00301 min-1之间。(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5年02期)

张婷,柴晓伟,金满平,张帆,谢传欣[7](2014)在《常见化学品对偶氮二异丁腈热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常见化学品对偶氮二异丁腈(AIBN)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C600微量热仪对AIBN及AIBN与水、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铁等物质混合的热分解反应进行试验探究,根据试验数据得出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它们的分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IBN本身的热稳定性较差;水、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铁等物质使AIBN的放热反应变剧烈,反应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反应速率常数增大;这些物质的加入不会改变AIBN的热分解反应产物。(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王松,于忠臣,孙冰,张雪娇,马东[8](2014)在《Al~(3+)/UV催化臭氧去除偶氮二异丁腈废水中CN~-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Al3+/UV催化臭氧对偶氮二异丁腈废水中CN-的降解特性。分析了pH、Al3+投加量和O3浓度对Al3+/UV催化臭氧降解CN-的影响。探讨Al3+/UV催化臭氧工艺中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当pH值为9.0、Al3+投加量为0.61 g·L-1和气相臭氧质量浓度为50~55 mg·L-1时,偶氮二异丁腈废水中CN-的降解效果较好。Al3+/UV催化臭氧工艺降解腈纶废水的反应符合类一级动力学反应,偶氮二异丁腈废水中的初始CN-值在600~1500 mg·L-1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3011~0.00651 min-1。所需水力停留时间为240 mim。(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周普玉,杨晓晨,郭清春,周南南,杨霞[9](2014)在《偶氮二异丁腈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较廉价的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作为聚羧酸减水剂的引发剂,引发合成了一种性能优良的聚羧酸减水剂产品。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国标要求,与普通聚羧酸减水剂产品相比,减水率更高,保坍性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上册)》期刊2014-04-20)

刘梅,李佃祥,靳建超,张玲,李月红[10](2013)在《某企业偶氮二异丁腈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识别某企业偶氮二异丁腈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危害程度,找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综合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分别检测6、8和4个岗位。粉尘浓度为0.3~2.7 mg/m3,合格率100%;存在的化学毒物为甲醇、硫酸、丙酮氰醇和过氧化氢,浓度分别为40.9~796.0 mg/m3、0.3 mg/m3、0.1~1.0mg/m3和0.9~1.1 mg/m3。除甲醇合格率为50%外,其余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强度为80.5~89.6 dB(A),超标率为50%。结论甲醇、丙酮氰醇和噪声是偶氮二异丁腈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分析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工程学》期刊2013年05期)

偶氮二异丁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着"科教融合,科学研究成果反哺教学"的基本理念,对《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革与内容重构,改革后的课程内容包含了作者本人研究的技术成果,具体内容分为偶氮二异丁腈的性质、产品规格及用途,原料来源,生产方法,反应原理,反应特点,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工艺条件,主要设备,叁废治理,安全卫生防护等几个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偶氮二异丁腈论文参考文献

[1].牛明玉,胡丽娜,印嘉佳.GC-MS测定富马酸卢帕他定中痕量杂质偶氮二异丁腈[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2].曹子英,胡敏,王艳领,姚小平.偶氮二异丁腈生产项目课程案例的开发与设计[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周珊珊,梁杰珍,陈小鹏,王琳琳,韦小杰.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中溶解度测定与关联[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周珊珊.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固液平衡溶解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6

[5].马春香,宫立波,温冬梅,杨有铭,王博.低含量偶氮二异丁腈的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化工科技.2015

[6].于忠臣,王松,乔明,李转,牛源麟.铜和铝离子/UV催化臭氧降解偶氮二异丁腈废水研究[J].化学通报.2015

[7].张婷,柴晓伟,金满平,张帆,谢传欣.常见化学品对偶氮二异丁腈热稳定性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

[8].王松,于忠臣,孙冰,张雪娇,马东.Al~(3+)/UV催化臭氧去除偶氮二异丁腈废水中CN~-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4

[9].周普玉,杨晓晨,郭清春,周南南,杨霞.偶氮二异丁腈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中的应用[C].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上册).2014

[10].刘梅,李佃祥,靳建超,张玲,李月红.某企业偶氮二异丁腈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

标签:;  ;  ;  ;  

偶氮二异丁腈论文-牛明玉,胡丽娜,印嘉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