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油棕果壳木质化有关的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汪倩倩[1](2021)在《油茶果壳木质化细胞的微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木材资源匮乏,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推行木材节约和代用。油茶果壳储量丰富但未得到合理的利用,研究开发油茶果壳这一非木质化资源,不仅节约资源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环境。生物质材料的细胞组成、形态以及排列方式往往决定着材料的各种性能。本研究主要对不同生长时期油茶果壳的木质化细胞的微细结构进行研究,以期提高油茶果壳的附加值的利用。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微观观察结果表明:油茶果壳中主要包含石细胞、薄壁细胞、螺纹导管和维管束四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其中薄壁细胞与石细胞的组织比量高达90%。在细胞发育过程中,薄壁细胞、螺纹导管和维管束的细胞形态变异性不大,而石细胞的形态较为复杂,主要以同心圆状与不规则长条状的两种形态为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油茶果壳的石细胞壁上存在丰富的纹孔结构。导管中螺纹加厚结构附着在细胞壁上,维管束中细胞壁加厚的组织可能为导管组织。根据石细胞与薄壁细胞组织比量的反比关系以及微观图像特征可推断出:石细胞是由薄壁细胞增厚细胞壁并沉积木质素转化而来的,在发育中期约7月份(NO.12)后石细胞数量趋于稳定。(2)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知,油茶果壳中各类细胞的细胞壁中均含有木质素,主要沉积于具有厚壁组织的石细胞中。木质素在油茶果壳细胞组织中的分布为复合胞间层的浓度最高,次生壁内层S3次之,次生壁中层S2最低。荧光值L*与石细胞的壁腔比不呈正比关系以及Wiesner法和Maule法的染色效果研究可知,木质素沉积到一定程度后不再继续,但细胞形态尺寸仍继续增加,因此单位面积内的木质素浓度降低。综合Wiesner法、Maule法以及傅里叶红外图谱分析可知,在细胞发育过程中油茶果壳石细胞细胞壁的木质素类型均以G-木质素与S-木质素为主。(3)通过氮气吸附法测量可知,不同发育阶段的油茶果壳中均存在大量孔径集中于2-20nm之间的介孔,其孔BET比表面积值在4月底(NO.5)达到峰值后下降至6月初(NO.9)后达到稳定。其中6月份(NO.9-NO.10)为发育前期狭缝型孔隙向发育后期狭缝型与墨水瓶孔隙共存转化的节点,此期间石细胞数量丰富,并沉积大量木质素,木质素无规则填充于微纤丝间的空隙,使得孔隙结构与形态发生了变化。油茶果壳中纳米级的孔隙来源于石细胞与薄壁细胞细胞壁上的孔隙,可能是细胞壁的纤维素、木质素及半纤维素等物质结合时产生的孔隙。通过压汞法测试可知,不同发育阶段的油茶果壳中还存在大量的大孔孔隙,其大孔孔径的变化趋势为:在油茶果壳发育初期孔径较大,中期大孔孔径减小,后期大孔孔径趋于平稳状态。测量得到的大孔孔隙可能来源于石细胞和薄壁细胞细胞壁上三素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孔径较大的孔隙,还有可能来源于石细胞壁上的纹孔以及果壳中孔径较小的导管。
宋小辉[2](2021)在《聚乳酸/果壳粉复合材料性能及熔融沉积成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乳酸(PLA)源于玉米、土豆等生物质材料,合成能量低,可极大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植入生物体内,但其脆性大、疏水、降解慢。果壳粉(核桃壳粉WSP、杏仁壳粉ASP和夏威夷果壳粉MSP)是纯天然固体废弃物、质轻价廉、无毒无害,但其亲水性与PLA的疏水差异较大,需改性才能与PLA复合。熔融沉积成型(FDM)是目前最受欢迎的高分子聚合物增材制造技术之一,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成型具有复杂内外形结构的零件,但有关FDM成型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研究非常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FDM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本文针对PLA与果壳粉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对果壳粉进行改性,开展果壳粉/PLA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探究复合材料FDM成型件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增韧机理。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研究碱、硅烷、碱/硅烷、微波、水浴和酒精改性对ASP、WSP和MSP表面基团、热稳定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前果壳粉的热稳定性与其组成成分有关,纤维素含量越高,热稳定性越好。所有改性方式均消除了果壳粉的团聚,使其表面粗糙化。碱处理去除了果壳中的半纤维素,硅烷与果壳粉发生了化学反应和物理缠结。改性增强了WSP的热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微波、水浴和酒精处理提高了ASP和MSP的热稳定性和反应活性。(2)研究果壳粉含量和硅烷浓度对果壳粉/PLA复合粉末材料结晶指数、流动性和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PLA/ASP和PLA/MSP均在4 wt.%硅烷、PLA/WSP在6 wt.%硅烷时两相依赖作用最强。提高测试温度、加载载荷及果壳粉目数均提高了果壳粉/PLA的熔融流动指数(MFI),MFI均在果壳粉含量为10 wt.%时达到最大。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和粘度的关系表明,PLA/ASP和PLA/MSP为接近于牛顿流体的假塑性流体,而PLA/WSP为膨胀型流体。为预测相同载荷、其它温度下的MFI,将Shenoy模型中的标准参考温度Ts修正为Ts=Tg,修正后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吻合。PLA/ASP复合材料PA5S4及PLA/WSP复合材料PWS-4Si、PWS-6Si和PWS-8Si的熔点均高于PLA,而PLA/ASP复合材料PA5S4和PA5S6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PLA;PLA/ASP复合材料PA5S6和PA3的热稳定性均高于PLA;改性PLA/ASP和改性PLA/WSP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分别为2.21-4.45%和3.02-3.5%,高于PLA的1.8%。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表明,PLA/ASP开始以一维针状晶体成核生长,后期以二维片体或三维球晶的方式成核生长。(3)研究了FDM成型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断面形貌、吸水性和结晶指数。分析结果表明,PLA/ASP复合材料PA3的拉伸强度比纯PLA高1.8 MPa。碱处理提高了果壳粉含量为5 wt.%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其中PLA/ASP-Na拉伸强度的增长幅度最大,为9.2%;PLA/WSP-Na延伸率的增长幅度最大,达42.7%。硅烷处理提高了果壳粉含量为5 wt.%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压缩性能,其中PLA/ASP分别增大28.3%和13.9%,PLA/WSP分别增大8.5%和23.3%。当改性ASP含量为10 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纯PLA增大3.62 MPa。增韧机理表明,果壳粉对PLA基体的增韧主要包括冷拉、空穴增韧和裂纹转向。PLA吸水率最低,约0.63%,加入未改性和碱改性的果壳粉将吸水率分别增大到4-10%和2-5%,有望促进PLA在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中降解,增强PLA的细胞亲和力。建立了碱处理前后果壳粉/PLA复合材料FDM成型件的吸水率数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在未发生降解的情况下,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FDM成型件均比其粉末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指数。(4)探索了果壳粉/PLA多孔支架的FDM成型,通过调节FDM的填充率和挤出量来调节支架宏观和微观孔的尺寸,制备的支架宏观孔隙相互连通,可用于质量较轻的结构件或功能件。采用属于医用材料的PLA和WSP制备PLA/WSP复合支架,对其作为潜在骨骼植入体材料的可能性进行探索,这拓展了人体松质骨骨骼支架的材料选择范围,满足人体松质骨对孔隙尺寸和弹性模量的要求。三种果壳粉均可减轻PLA的重量,使PLA成本降低10-15%,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麻云霞[3](2021)在《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药用植物、食用和蜜源树种,也是治理荒漠化、绿化荒山、美化城市的优良树种,广布于我国“三北”地区。但目前文冠果多数仍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类型极其混杂,种子来源不清,生长慢,产量低,生态和经济效益不高。因此,本文以26个地理种源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冠果种子的特性、多点苗期生长特征和作为砧木造林的适用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为文冠果的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间文冠果含油率变异较大,在56.54~76.27%之间,脂肪酸含量丰富,共有18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和油酸,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含量,生物柴油特性指标均符合ASTM D6751-2010,EN 14214-2008和GB/T 20828-200等国际标准。种子内含有17种氨基酸和8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VB1、VB2和VE的平均含量值较高。26个种源中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最为优质的种源有内蒙古甘旗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奈曼、内蒙古库伦和山东东营,这些种源的种子是生产中食用油原料和生物柴油原料俱佳的首选资源。(2)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指标最好的种源地为内蒙古图布信,种子的活力和含水率为93.29%和13.28%,吸水特性分为急速吸水时期、平缓吸水时期和生长吸水期三个时期。且形态和质量指标在组间和组内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整体重复力也较高。处理方式、种源地及其交互效应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时间存在极显着的影响。种子处理效果最好的为处理方式B—沙藏+5%PEG浸泡24小时,发芽性能最好的种源为内蒙古科尔沁。种子的形态质量和发芽指标整体呈现西—东梯度逐渐增大的地理变异趋势,与种子品质特性的变异模式类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图布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舍伯吐和黑龙江牡丹江为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和发芽特性表现最好的种源。(3)辽宁彰武(东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文冠果优质种源有内蒙古奈曼、扎鲁特和辽宁海城,山东安丘(华东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山东东营、安丘和内蒙古库伦,陕西靖边(西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内蒙古科尔沁、奈曼和北京房山,这些种源可在辽宁、山东和陕西三省或与本文试验地类似的立地环境进行推广。不同试验点的优质种源并不完全相同,其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叶干质量和枝干质量均会随着试验地点的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同时考虑平均株高与地径的情况下,内蒙古库伦、山东东营种源的平均育种值也为最高,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4)用26个种源二年生文冠果做砧木,嫁接文冠果新品种‘中石4号‘和‘中石9号‘,总体亲和性‘中石9号‘高于‘中石4号‘。内蒙古奈曼、山东东营、内蒙古库伦砧木种源嫁接成活率最高,河北张家口最低;内蒙古奈曼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4号‘后,果实产量最高,内蒙古科尔沁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9号‘后,果实产量最高。综合生长、生理特性和果实产量等多个指标得出:嫁接‘中石4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内蒙古奈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北京房山和山东临沂,嫁接‘中石9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陕西靖边、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内蒙古奈曼、北京房山和辽宁关山。
高云鹏[4](2020)在《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分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是集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优良树种,但成熟的紫荆种子具有明显的休眠习性,这给其播种育苗生产带来了一定困难。本研究以紫荆种子为材料,对休眠解除过程中,种子贮藏物质、内源抑制物、植物激素及呼吸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再结合双末端测序(Paired-End)和无标记分级蛋白定量技术(Label-free)对紫荆种子进行转绿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系统分析紫荆种子休眠解除的分子调控机制,发掘关键基因和蛋白,初步阐述紫荆种子休眠解除的调控网络,以期丰富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理论知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层积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随层积时间的延长先略微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淀粉和脂肪的含量逐渐下降。结果说明,在层积过程中,种子内的大分子贮藏物质不断降解,转化为可供胚的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能利用的可溶性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2、在层积过程中,G6PDH、MDH活性随层积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GPI活性随层积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因此EMP途径活化程度的降低及TCA途径和PPP途径的增强,最终促使紫荆种子休眠解除。3、通过对低温层积0 d、15 d、30 d、45 d和60 d紫荆种子种皮和胚乳浸提液抑制物活性的测定,分析层积过程中,内源抑制物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休眠(层积0 d)紫荆种子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均对白菜籽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使其发芽率降为17.3%、37.2%,显着低于对照组(91.3%),表明紫荆种子的种皮和胚乳中均存在生物活性较强的抑制物。经GC-MS分析,紫荆种子胚乳和种皮中主要为酸、酯、酚、醇类物质。结合半抑制浓度(IC50)和GC-MS/HPLC定量分析,发现种皮中的邻苯三酚,随层积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下降,并在种子萌发时,其含量降至IC50以下,因此,邻苯三酚是紫荆种子的内源抑制物。4、在层积过程中,紫荆种子中ABA的含量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而GA、IAA和JA的含量却在逐渐增加;GA/ABA、IAA/ABA JA/ABA和(GA+IAA)/ABA比值均逐渐增大。这些结果说明,ABA抑制紫荆种子的休眠解除与萌发,而GA、IAA、JA与ABA具有拮抗作用,促进种子休眠解除与萌发。5、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 TM 2000平台,对休眠(层积0 d)和解除休眠(层积45 d)紫荆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209,359个大于200 bp的转录本和166,087个Unigenes。通过比较转录组学研究,共鉴定到54,970个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变化倍数大于2),其中38,316个表达显着上调,16,654个表达显着下调。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紫荆种子休眠解除主要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通路中赤霉素生物合成基因(GA20ox3)、赤霉素受体基因(GID、EDLLA)、ABA生物合成基因(NCED6)和ABA分解代谢基因(CYP701)及IAA生物合成基因(AUX1)、IAA受体基因(TIR1)等差异基因的显着变化相关;与能量代谢通路中关键酶(G6PDH、MDH、GPI)等差异表达基因的显着变化相关。6、应用Label-free蛋白组技术对休眠(层积0 d)和解除休眠(层积45 d)紫荆种子进行蛋白组测序,共获得1,031个差异表达蛋白(表达量变化倍数大于2),其中779个表达显着上调,252个表达显着下调。对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富集在剪接体、核糖体、淀粉和蔗糖代谢、内质网中的蛋白过程、糖酵解/糖异生、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代谢途径中。7、本研究对紫荆种子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关联上的DEPs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紫荆种子休眠解除主要与苯丙素生物合成、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谷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代谢、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氧化磷酸化、丙酮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维生素B6代谢、半乳糖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磷酸戊糖途径和硫代葡萄糖苷生物合成等差异基因的显着变化相关。
李静[5](2020)在《植物激素、可溶性糖和脂肪酸对椰子种子萌发的影响》文中指出椰子主要通过成熟椰子果(种子)进行种苗繁育,种子萌发周期长(2个月)、萌芽率低(不足60%),且育苗周期长达8-10个月,从而导致种苗生产成本较高,价格高达80-100元/株。因此,提高发芽率是椰子产业提质增效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但椰子种子萌发机理尚不明确,近年来在提高发芽率方面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本研究以海南高种椰子(HT)和红矮椰子(RD)为材料,通过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椰子水(液体胚乳)、椰肉(固体胚乳)和吸器(胚下端的特异膨大组织)中的可溶性糖和脂肪酸含量变化,探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能量物质供给规律,并结合吸器不同发育期(T0-T5)主要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研究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此外,基于多组学(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技术,重点分析了海南高种椰子未萌发期(T0)、萌发初期(T1)以及萌发后期(T5)的差异基因、蛋白和代谢物,解析了植物激素、可溶性糖和脂肪酸对椰子种子萌发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红矮椰子相比,海南高种椰子果实较大,液体胚乳和固体胚乳储量大(分别为红矮椰子的1.35倍和2.70倍),糖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的储备较多,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提供更多的能量物质,故而种子萌发率相对较高。因此,椰子种子发芽率与其营养物质储备量呈正相关。2、吸器不同发育期(T0-T5)的内源激素测定结果表明,植物激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赤霉素(GA3)在种子萌发初期(T1)大量积累(海南高种为1.91 ppb,红矮为1.49 ppb),随后又快速下降,可能是椰子吸器膨大和胚萌发的启动因子;相反,脱落酸(AB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逐渐下降,可能是负调控因子。3、果实发育过程中液体胚乳逐渐减少、固体胚乳逐渐增加,推测液体胚乳转化为固体胚乳,为果实的成熟及后期种子萌发蓄积能量;液体胚乳中的可溶性糖前期以果糖为主,后期以蔗糖为主,而在固体胚乳中以蔗糖为主,果糖次之;在此过程中,两种胚乳中的葡萄糖和木糖含量均保持较低水平,所占比例均不足5%。4、种子萌发过程中液体胚乳中的可溶性糖和固体胚乳中的脂肪酸变化结果表明,二者依次为吸器发育提供能量。在吸器发育前期(T0-T2),固体胚乳含量基本不变,而液体胚乳(主要是果糖和蔗糖)快速减少(其中海南高种由T0期的430m L下降至T2期的126m L),主要为吸器膨大、胚芽萌发提供能量;在吸器发育后期(T3-T5),残留的椰子水持续减少,至T5期已经完全消失,而固体胚乳(主要是月桂酸)快速分解,为吸器膨大至几乎完全占据整个椰腔以及幼苗快速生长提供能量。5、本研究基于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技术测定了海南高种椰子未萌发期(T0)、萌发初期(T1)及萌发后期(T5)的差异基因、蛋白质和代谢物。其中转录组共检测到26,725个基因,样品比对椰子基因组的平均比对率为95.56%;蛋白组总共鉴定出29209条肽段和6254个蛋白质;代谢组共检测出118种化合物,主要是脂类和有机酸类。多组学整合分析结果发现,植物激素、糖和脂肪酸可能通过互作共同调控椰子种子萌发。6、重点筛选与植物激素、糖和脂肪酸合成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分别为185、163、42个)、蛋白质(分别为38、85、5个)和代谢物(分别为485、189、150个)进行多组学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A3/ABA平衡可能是启动种子萌发的前提条件,且主要受DELLA蛋白和锌指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XERICO)的互作调控,推测是GA含量升高到一定程度时DELLA编码基因下调表达,通过抑制XERICO编码基因表达导致ABA含量降低,从而启动种子萌发;此外,月桂酸、葡萄糖和脱落酸之间存在互作关系,月桂酸分解为葡萄糖,其中己糖激酶(HXK)作为葡萄糖合成的正向调控因子发挥重要作用,推测是HXK的高表达抑制了ABA的合成积累,从而启动椰子种子萌发。
喻武鹃[6](2020)在《薄壳苦荞种子代谢组学分析与AGL11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薄壳苦荞具有果壳薄、易脱壳特性,为生脱加工苦荞米提供了宝贵种质资源。本试验以杂交薄壳苦荞贵米苦荞18号(M18)为主要材料,研究薄壳苦荞的农艺与产量性状、种子表型特征、主要贮藏物含量、GC-MS代谢组分分析、以及AGL1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显微观察发现M18果壳细胞层数较厚壳父本晋荞麦2号(JQ2)少,且果壳与果仁间存在明显间隙。表型分析显示M18种子较JQ2短小,无明显的棱,部分种子存在果壳破裂现象。M18果壳率为14.99%,极显着低于晋荞麦2号(JQ2)。2.M18单株产量较JQ2低13.73%,达到显着差异水平;但单株果仁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同时,M18单株粒数较JQ2提高46.58%,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M18籽粒支链淀粉为39.49%、直链淀粉为15.94%,均稍低于JQ2,但未达到显着水平。M18籽粒谷蛋白为1.37%、清蛋白为3.10%、球蛋白为0.19%,显着或极显着低于JQ2;醇溶蛋白为1.24%、总黄酮为2.05%,与JQ2差异不显着。3.GC-MS联用技术共鉴定获得92种苦荞种子代谢物,包括有机酸(31%)、氨基酸(24%)、糖类(11%)、多元醇(7%)、磷酸(7%)、脂肪酸(3%)、胺类(2%)、其他类(15%)。主成分(PCA)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分析表明灌浆前期、中期、后期M18、小米荞(XMQ)和JQ2种子代谢物区分明显,表明不同灌浆期不同品种的种子中代谢物差异明显。灌浆前期和中期M18、XMQ和JQ2种子中有机酸、氨基酸、磷酸类代谢物上调表达,其中氨基酸类集中在灌浆中期上调表达。灌浆后期薄壳苦荞M18和XMQ与厚壳JQ2种子中差异代谢物主要为半乳糖、葡萄糖等糖类物质,差异显着代谢物所涉及的代谢通路包括tRNA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氮代谢、糖酵解等代谢途径等。4.利用5’RACE克隆获得苦荞AGL11基因,序列长度为672bp,编码220个氨基酸。预测AGL11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位于细胞核或线粒体。利用AGL11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薄壳苦荞M18、M104、M55和CMQ被聚在一起,厚壳苦荞JQ2明显与薄壳荞麦分离。定量分析发现薄壳苦荞M18和XMQ以及厚壳苦荞JQ2在胚珠发育期AGL11基因的表达量最高,灌浆前期稍微降低,灌浆后期表达量最低。综上,本实验明确了薄壳苦荞M18与厚壳苦荞JQ2种子果壳的形态差异,克隆获得AGL11序列,并证实AGL11基因在薄壳与厚壳苦荞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GC-MS检测获得92种代谢物,代谢组学分析证实薄壳苦荞糖代谢、柠檬酸循环途径中多个代谢物上调表达,氨基酸代谢途径中多个代谢物下调表达。产量与品质分析发现杂交薄壳苦荞M18千粒重较低,但单株粒数明显提高,M18种子淀粉、总黄酮与JQ2相当。上述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苦荞种子及果壳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杂交薄壳苦荞高产育种提供科学参考。
晏巢[7](2020)在《油茶果实发育中木质素合成的分子调控研究》文中指出山茶属物种有将近280余种,其中具有油用价值的都可以统称为油茶(oil-tea,oil-C amellia)。油茶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油茶品种在果实形态、种仁含油率以及种仁油脂品质等果实性状都存在一定差异,但对性状差异的形成机理鲜有研究。前期发现,不同油茶果实鲜果出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果皮组织的差异,而果皮组织的木质化过程对鲜果出籽率有重要影响。果皮组织的木质化过程是木质素积累的结果,受到木质素生物合成与转录调控相关基因调控。为此,本研究以6个不同油茶材料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成熟果实性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果实生长发育动态以及木质素在果实中的积累情况进行观测,分析油茶果实中木质素积累对果实发育的影响。通过转录组和小RNA测序对油茶果实木质素相关的基因进行分析和筛选,克隆油茶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关键调控基因,对其表达模式和功能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油茶成熟果实表型性状和果皮成分比较:6种不同油茶材料的果实出籽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70.32%)、小果油茶(C.meiocarpa)(60.40%)、普通油茶(C.oleifera)长林53号(52.65%)和长林166号(41.50%)、浙江红花油茶(C.chekiangoleosa)(16.34%)和茶梨油茶(C.octopetala)(7.81%),果实重量指标中果皮重差异系数最大为3.59%,油茶果实出籽率与果皮厚度呈负相关关系。果皮较厚的浙江红花油茶和茶梨油茶的G-木质素和S-木质素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几种类型油茶。2.木质素积累对油茶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油茶果实的生长经历了类似的S型的3个阶段。油茶果实发育由果皮发育和种子发育两部分组成:果皮发育以果皮完全木质化的时期作为分界线,分为增厚期和延展期;种子发育分别以种子填充种皮空间、种仁成型和种皮完全木质素化为形态特征,分为发育前期、种仁形成期和种子膨大期3个时期。果皮厚度在果实发育早期已经完成,果皮中木质素积累完成后厚度不再增长。油茶果实果皮中木质素的积累模式可以分为从外向内和从内向外的两种类型,在木质素从外向内积累的油茶果实中,果皮的木质素积累完成越早果皮越薄。3.基于组学鉴定油茶果实中木质素调控基因:通过对浙江红花油茶花芽和果实不同组织转录组数据的差异基因分析,鉴定出了1083个可能与果实木质素积累过程相关的基因,其中586个在木质化程度较高的内果皮和种皮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通过同源序列比对筛选出32个浙江红花油茶的木质素生物合成与转录调控的基因,其中21个在种皮中表达量较高。通过对浙江红花油茶小RNA测序和分析,鉴定出了103个mi RNA,其中77个为保守mi RNA,26个为浙江红花油茶特有;根据mi RNA的表达模式,可以分成将其5类。对Cch-mi R156a的前体序列进行了克隆,分析其靶基因的剪切位点,原位杂交分析表明Cch-mi R156a特异的在雄蕊和胚珠中富集。通过对普通油茶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数据的差异基因分析,鉴定出1770个可能与普通油茶果实的果皮和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木质素积累过程相关的基因,其中701个在木质素积累较高的果皮发育前期和种皮中表达量较高;通过同源序列比对筛选出43个普通油茶的木质素生物合成与转录调控的基因,其中27个基因在果皮发育前期高表达。浙江红花油茶和普通油茶转录组分析表明,木质素生物合成与调控基因的表达模式与果实木质素积累过程具有相关性。4.油茶果实中木质素调控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结合转录组分析和相关文献结果,对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关键转录调控因子NAC类和BEL类转录因子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发现DN47942(Cch NST1)和DN40632(Cch BLH6),分别与拟南芥的关键转录因子NS T1和BLH6/7在同一分支。研究发现:Cch NST1编码396个氨基酸,N端具有一个NA M结构域,是典型的NAC类转录因子;Cch BLH6编码632个氨基酸,具有一个POX结构域和一个HOX结构域,是典型BEL类转录因子。浙江红花油茶果实中Cch NST1和C ch BLH6在内果皮和种皮组织都具有较高的表达量。Cch NST1在浙江红花油茶的果皮和种子中的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与木质素积累规律基本吻合。过表达Cch NST1和Cch BLH6的转基因拟南芥都表现出木质化程度提高的表型。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的根部木质化区域、茎木质部细胞层数和木质部宽度,与野生型相比都表现出增多的表型。C ch NST1的转基因拟南芥的叶片表现出向上卷曲的表型,可能与叶中脉木质化区域更加扁平有关。Cch NST1的转基因拟南芥中,NST1及其直接下游基因MYB46、MYB83和BLH6的表达量都显着上调。过表达Cch NST1的转基因杨树中,茎的木质化程度高于野生型杨树,韧皮纤维表现出提前的木质化增厚。Cch NST1的转基因杨树中,Pd SND1(NST1同源基因)及其下游的Pd MYB21和Pd MYB74表达量显着上调。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C ch NST1和Cch BLH6是核定位基因。
孙晓东[8](2019)在《油棕抗菌肽的抑菌性分析及效果研究》文中提出油棕茎干基腐病,又名油棕黑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油棕茎干基腐病病原菌为奇异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paradoxa,主要侵染油棕的果实、叶片和茎干造成油棕的落果与死亡,进而对全球的油棕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针对该病害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用药量大、防治成本高且污染环境,物理防治主要是砍掉染病株消毒后集中焚烧,造成损失较大且对环境有害,更容易引发火灾。因此油棕茎干基腐病的绿色防控需要另辟蹊径,开发新技术。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一类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体中,因其高效、环保、不易产生抗性且对人畜无害而被广泛应用在植物病害防治领域中。本论文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在油棕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抗菌肽基因的预测、筛选与抑菌活性分析,获得具有广谱、高效抑菌作用的油棕抗菌肽。根据油棕茎干基腐病的发病特点,将对病原菌广谱、高效的油棕抗菌肽转化到拟南芥中并稳定的表达,为油棕茎干基腐病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胚诱导的方法成功培养出89棵无菌油棕苗,诱导成活率为4.57%,接近目前国际油棕组培苗诱导成活率标准。(2)以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系统鉴定油棕茎干基腐病与油棕叶炭疽病病原菌,结合对油棕组培苗的致病性测定结果明确油棕茎干基腐病病原菌为奇异根串珠霉T.paradoxa,叶炭疽病病原菌为暹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3)利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与筛选抗菌肽基因并对其抗细菌和抗病原真菌的活性进行鉴定和应用,筛选的22个抗菌肽候选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13条抗菌肽表现抗真菌与细菌活性。(4)采用了蛋白表达载体pET30a(+)与pGE-4T-2分别表达新型LTPs类抗菌肽8-1基因,发现两种载体分别以包涵体与可溶性蛋白的形式表达。抑菌结果表明三种来源抗菌肽8-1抗菌活力:化学合成>pET30a(+)表达初产物>8-1-GST。(5)对油棕新型LTPs类抗菌肽8-1基因进行人工合成、纯化和抑菌活性检测,该抗菌肽由119个氨基酸组成且序列中丙氨酸与缬氨酸含量较高,无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活性区估计在N-端的28-115个氨基酸附近。三维维结构模型结果显示该抗菌肽含6个α-螺旋、无β-折叠,9个Loop转角与8个保守型转角形成了4个二硫键。抑菌活性检测实验结果显示LTPs类抗菌肽8-1不仅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还具有较强的抗细菌菌活性,预示了该抗菌肽基因在油棕茎干基腐病防御反应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6)本研究分别构建了含有LTPs抗菌肽8-1基因与Defensins抗菌肽3-8基因的融合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AP8.1与pCAMBIA2301-AP3.8,并成功转化拟南芥得到的T3代纯系转基因阳性植株。针对奇异根串珠霉的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LTPs抗菌肽8-1基因转化株表现出抑菌活性而Def-ensins抗菌肽3-8转化株没有表现出抑菌活性,说明本研究设计以转抗病基因防治油棕茎干基腐病的途径是可行的。
王瑶[9](2019)在《元宝枫果实成熟过程中主要成分测定及抗氧化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首先对元宝枫翅果发育过程中翅果表型性状及翅果成熟过程中脂肪酸变化规律及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随后对元宝枫翅果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元宝枫果翅长宽在4月下旬基本定型,种皮发育从4月底一直持续至10月底,种仁发育从6月底开始至10月底成熟;翅果含水量从开始一直呈下降趋势,在10月中下旬骤减;鲜种大小及百粒重在9月份基本稳定,干种大小及百粒重从7月份至10月底一直呈增加趋势。2、元宝枫果实出仁率、种仁出油率、总脂肪酸含量均在10月底达到最大值,出油率及总脂肪酸含量在11月份时有略微下降;元宝枫果实成熟过程中种仁中共检测出17种脂肪酸,其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种仁成熟过程中先逐渐上升后保持稳定不变,总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先逐渐下降后保持稳定不变,而各脂肪酸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在累积过程中彼此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早期元宝枫籽油总酚含量较高,体外抗氧化性上不存在特别明显差异。3、种皮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其总酚、缩合单宁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42.83GAE mg/g、847.45 CE mg/g、57.66 RE mg/g,仁粕中含量最低;翅果不同部位提取物的FRAP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ABTS+·的清除能力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依次表现为:种皮>果翅>仁粕;相关性分析发现,翅果不同部位提取物中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显着正相关。
彭润絮[10](2019)在《新型浮选分离油茶果蒲籽工艺及其工程化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脱蒲清选为油茶果采收后加工的第一个环节,目前国内油茶果脱蒲清选工艺及设备均不成熟,难以满足油茶产业机械化、自动化的需求,导致堆沤晾晒后的人工脱蒲清选方式仍广泛使用。针对目前油茶果产业生产加工脱蒲清选过程中的低效、分离率低、经济成本高等问题,本课题从油茶果蒲籽物料清选的原理出发,创新性的建立了一套新型浮选分离油茶果蒲籽工艺并对其关键控制参数进行了分析及优化,开发了配套装备系统并进行了中试研究。取得结果总结如下:(1)对油茶果蒲籽的物料特性(颜色、尺寸、质量、密度等)进行测量研究工作,并参考相应文献分析比较国内常用分选技术确定以密度差异为原理的浮选较其他分选方法具备高效、分离率高等特点,最终确定以浮选为油茶果蒲籽混合物分选工艺。(2)针对影响浮选效果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设计了浮选技术分离流程。在物料特性测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干燥对油茶果蒲籽密度的影响运用maltab等软件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并在不同温度点结合干燥耗能情况建立了关于油茶果干燥处理分析模型,为浮选工艺流程机械化、自动化建立数据与理论基础。(3)开展了油茶果蒲籽浮选机综合性能的中试放大试验,对干燥响应面模型进行验证并运用在线密度计对浮选过程浮选液密度变化进行了实时监测及色度变化测定,以分离率、蒲中含籽率及籽中含蒲率对浮选分离效果进行了量化评判,试验表明浮选分离效果良好,分离率达95%,且蒲中含籽率<2%,籽中含蒲率<10%。以油茶果处理量500 t/年,对本浮选装备系统进行经济分析显示,相比工厂设备每年节省约0.3万元,浮选工艺不仅提升了分离效率,而且经济成本较低,可向企业推广应用。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课题建立了一套高效分离油茶果蒲籽的浮选工艺,确定了关键控制因素,初步开发了可用于实际生产的浮选装备系统。通过中试研究和经济分析显示,本工艺及配套装备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和应用前景。
二、与油棕果壳木质化有关的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油棕果壳木质化有关的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油茶果壳木质化细胞的微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油茶资源分布与利用概述 |
1.2.1 油茶资源的分布 |
1.2.2 油茶资源的利用 |
1.3 油茶果壳的相关研究 |
1.3.1 油茶果壳成分及研究现状 |
1.3.2 油茶果壳的综合利用 |
1.4 生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研究 |
1.4.1 生物质材料微观结构概述 |
1.4.2 油茶果壳微观结构与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油茶果壳微观/超微观构造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油茶果壳微观构造特征 |
2.3.2 油茶果壳超微观构造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油茶果壳石细胞木质化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荧光显微观察 |
3.3.2 化学组织染色结果 |
3.3.3 傅里叶红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油茶果壳微纳米孔隙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氮气吸附结果分析 |
4.3.2 压汞法结果分析 |
4.3.3 孔隙超微观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聚乳酸/果壳粉复合材料性能及熔融沉积成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术语缩写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LA概述 |
1.2.1 PLA基本特征 |
1.2.2 PLA改性 |
1.3 自然纤维及其PLA复合材料概述 |
1.3.1 自然纤维及其改性 |
1.3.2 自然纤维/PLA复合材料 |
1.4 果壳粉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概述 |
1.4.1 果壳粉及其改性 |
1.4.2 果壳粉/聚合物复合材料 |
1.5 自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多孔支架成型方法概述 |
1.5.1 传统方法成型自然纤维/聚合物多孔支架 |
1.5.2 增材制造法成型自然纤维/聚合物多孔支架 |
1.6 FDM成型自然纤维/PLA复合材料概述 |
1.7 FDM成型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现状及问题分析 |
1.7.1 FDM成型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现状 |
1.7.2 FDM成型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问题分析 |
1.8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8.1 研究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过程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样品制备 |
2.4 实验表征 |
第三章 果壳粉材料的制备与改性 |
3.1 引言 |
3.2 果壳粉制备与表面改性 |
3.3 不同表面改性对果壳粉性能的影响 |
3.3.1 表面改性对果壳粉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3.3.2 表面改性对果壳粉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3 表面改性对果壳粉表面形貌的影响 |
3.4 硅烷浓度对果壳粉性能的影响 |
3.4.1 硅烷浓度对果壳粉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3.4.2 硅烷浓度对果壳粉结晶指数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果壳粉/PLA复合粉末材料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表面微观形貌 |
4.4 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结晶指数 |
4.4.1 硅烷浓度对复合材料结晶指数的影响 |
4.4.2 果壳粉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晶指数的影响 |
4.5 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流动性分析 |
4.5.1 测试载荷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4.5.2 测试温度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4.5.3 果壳粉含量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4.5.4 果壳粉目数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4.5.5 硅烷浓度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4.6 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熔融与结晶 |
4.6.1 硅烷浓度对复合材料熔融与结晶的影响 |
4.6.2 果壳粉含量对复合材料熔融与结晶的影响 |
4.6.3 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
4.7 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4.7.1 硅烷浓度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4.7.2 果壳粉含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4.8 小结 |
第五章 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FDM成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果壳粉/PLA复合丝材制备 |
5.3 FDM成型工艺参数及试样制备 |
5.4 FDM成型试样的力学性能 |
5.4.1 碱处理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5.4.2 硅烷浓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3 果壳粉含量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5.5 FDM成型试样的断面形貌和增韧机理 |
5.5.1 PLA/ASP的断面形貌和增韧机理 |
5.5.2 PLA/WSP的断面形貌和增韧机理 |
5.5.3 PLA/MSP的断面形貌与增韧机理 |
5.6 FDM成型果壳粉/PLA复合材料的吸水性 |
5.6.1 吸水率实验 |
5.6.2 改性前吸水率建模及数据分析 |
5.6.3 改性后吸水率建模及数据分析 |
5.7 复合粉末/丝材/FDM成型件结晶指数分析 |
5.8 FDM成型复合材料多孔支架性能分析研究 |
5.8.1 PLA/ASP多孔支架性能分析 |
5.8.2 PLA/WSP骨骼支架性能分析 |
5.8.3 PLA/MSP多孔支架性能分析 |
5.9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冠果研究概述 |
1.2.1 文冠果生物学特性 |
1.2.2 文冠果地理分布 |
1.2.3 文冠果综合价值 |
1.2.4 文冠果繁殖技术 |
1.3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种质资源的含义 |
1.3.2 种质收集状况及意义 |
1.3.3 种质资源评定与利用 |
1.4 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
1.4.1 地理种源变异的研究 |
1.4.2 种源试验研究 |
1.5 早期选择的相关研究 |
1.5.1 苗木早期选择的意义 |
1.5.2 苗木早期选择的可行性 |
1.5.3 苗木早期选择年龄的确定 |
1.5.4 苗木早期选择的方法 |
1.5.5 苗木生长与环境因子 |
1.6 ASReml和 GGE双标图应用研究 |
1.6.1 ASReml的应用研究 |
1.6.2 GGE双标图的应用研究 |
1.7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环境数据测定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种源文冠果油脂特性研究 |
2.2.2 不同种源文冠果营养特性研究 |
2.2.3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熵值法评价 |
2.3 小结 |
3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形态和质量指标分析 |
3.2.2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发芽能力指标分析 |
3.2.3 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
3.2.4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地理变异规律 |
3.2.5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熵值法分析 |
3.3 小结 |
4 文冠果苗期评价及早期选择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苗期生长状况观测 |
4.2.2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BLUP-GGE分析 |
4.2.3 文冠果苗期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
4.2.4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的聚类分析 |
4.2.5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育种值分析 |
4.3 小结 |
5 文冠果砧木造林表现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指标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亲和性的表现 |
5.2.2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长表现 |
5.2.3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理指标测定 |
5.2.4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果实表型和产量测定 |
5.2.5 不同种源砧木综合评价 |
5.3 小结 |
6 讨论 |
6.1 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 |
6.2 文冠果种源×试验地互作效应研究 |
6.3 文冠果砧木嫁接新品种研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种子休眠的类型 |
1.2 种子休眠的原因 |
1.2.1 种皮引起的休眠 |
1.2.2 胚休眠 |
1.2.3 内源抑制物的存在 |
1.2.4 综合性休眠 |
1.3 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进展 |
1.3.1 呼吸途径调控学说 |
1.3.2 激素调控学说 |
1.3.3 能量调控学说 |
1.3.4 光敏素学说 |
1.3.5 基因调控学说 |
1.4 转录组测序在种子休眠解除中的应用 |
1.5 蛋白组学在种子休眠解除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紫荆的研究进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紫荆种子低温层积处理 |
2.1.3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 |
2.1.4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呼吸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 |
2.2.2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呼吸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3 讨论 |
2.3.1 紫荆种子中贮藏物质与休眠的关系 |
2.3.2 紫荆种子中淀粉酶活性与休眠的关系 |
2.3.3 紫荆种子中呼吸关键酶活性与休眠的关系 |
第三章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内源抑制物的鉴定及定量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紫荆种子低温层积处理 |
3.1.3 紫荆种子发芽率测定 |
3.1.4 紫荆种子不同部位抑制物的提取 |
3.1.5 紫荆种子不同部位抑制物生物活性测定 |
3.1.6 紫荆种子不同部位内源抑制物的GC-MS定性鉴定 |
3.1.7 发芽抑制物的半抑制浓度(IC_(50))测定 |
3.1.8 标准曲线制备 |
3.1.9 休眠解除中紫荆种子内源抑制物含量的变化 |
3.1.10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休眠解除过程中紫荆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
3.2.2 紫荆种子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白菜籽发芽的影响 |
3.2.3 紫荆种子不同部位内源抑制物的GC-MS定性鉴定 |
3.2.4 内源抑制物半抑制浓度(IC_(50)) |
3.2.5 紫荆种子内源抑制物标准品回归方程线性拟合 |
3.2.6 休眠解除过程中紫荆种子内源抑制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
3.3 讨论 |
3.3.1 内源抑制物与紫荆种子休眠的关系 |
3.3.2 紫荆种子中内源抑制物存在的部位 |
3.3.3 紫荆种子中内源抑制物的种类 |
第四章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紫荆种子低温层积处理 |
4.1.3 内源激素的提取 |
4.1.4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激素含量的变化 |
4.2.2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
4.3 讨论 |
4.3.1 AB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4.3.2 GA含量的变化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4.3.3 IAA与种子休眠解除的关系 |
4.3.4 JA与种子休眠的关系 |
4.3.5 休眠解除过程中各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
第五章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转录组学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紫荆种子样品的准备 |
5.2.2 样品总RNA提取 |
5.2.3 样品总RNA检测 |
5.2.4 文库构建 |
5.2.5 文库质控 |
5.2.6 上机测序 |
5.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紫荆种子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5.3.2 紫荆种子转录组测序 |
5.3.3 Unigene的功能注释 |
5.3.4 Unigene的 GO富集 |
5.3.5 Unigene的 KOG富集 |
5.3.6 Unigene的 KEGG富集 |
5.3.7 SSR分析 |
5.3.8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3.9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 |
5.3.10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5.3.11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筛选 |
5.3.12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5.3.13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5.3.14 差异基因筛选 |
5.4 讨论 |
5.4.1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转录组文库的构建 |
5.4.2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转录组的变化 |
第六章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蛋白组学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2.1 样品准备 |
6.2.2 紫荆种子蛋白组提取和肽段酶解 |
6.2.3 液相串联质谱分析 |
6.2.4 蛋白质鉴定和定量分析 |
6.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6 转录组与蛋白组学联合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质谱鉴定的基本结果 |
6.3.2 样品中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6.3.3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分析 |
6.3.4 差异表达蛋白的KEGG通路注释 |
6.3.5 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的联合分析 |
6.4 讨论 |
6.4.1 Label free蛋白组学鉴定结果 |
6.4.2 休眠和解除休眠紫荆种子间差异表达蛋白的分析 |
6.4.3 休眠和解除休眠紫荆种子转录-蛋白联合分析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5)植物激素、可溶性糖和脂肪酸对椰子种子萌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种苗繁育在椰子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
1.1.2 阐明种子萌发机理对种苗繁育至关重要 |
1.1.3 多组学整合分析是新的研究思路 |
1.2 椰子概述 |
1.2.1 椰子生长习性 |
1.2.2 椰子果实发育 |
1.2.3 椰子吸器发育 |
1.2.4 椰子种苗繁育 |
1.3 种子萌发研究进展 |
1.3.1 影响种子萌发的生理因素 |
1.3.2 组学技术的研究应用 |
1.3.3 椰子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椰子种子萌发过程中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椰子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变化 |
2.2.2 椰子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 |
2.2.3 椰子吸器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的变化 |
2.3 讨论 |
2.3.1 可溶性糖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
2.3.2 脂肪酸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
2.3.3 植物激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
2.3.4 椰子吸器是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与胚乳之间能量传递的重要纽带 |
2.4 小结 |
第三章 椰子种子萌发过程的转录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鉴定 |
3.2.2 差异基因统计分析 |
3.2.3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3.2.4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2.5 吸器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
3.2.6 吸器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相关基因的表达 |
3.2.7 吸器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 |
3.3 讨论 |
3.3.1 糖、脂肪酸相关基因在椰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3.3.2 植物激素在椰子种子萌发中的调控作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椰子种子萌发过程的差异蛋白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蛋白质鉴定情况 |
4.2.2 差异蛋白统计分析 |
4.2.3 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
4.2.4 差异蛋白KEGG富集分析 |
4.2.5 吸器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相关蛋白的变化 |
4.2.6 吸器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相关蛋白的变化 |
4.2.7 吸器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相关蛋白的变化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椰子种子萌发过程的代谢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代谢物鉴定与分类 |
5.2.2 差异代谢物统计分析 |
5.2.3 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
5.2.4 吸器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相关代谢物的变化 |
5.2.5 吸器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相关代谢物的变化趋势 |
5.2.6 吸器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相关代谢物的变化趋势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多组学关联分析 |
6.1 转录组与蛋白组关联分析 |
6.2 转录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 |
6.2.1 差异基因与差异代谢物之间的关联分析 |
6.2.2 脂肪酸、植物激素和糖之间的基因互作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薄壳苦荞种子代谢组学分析与AGL11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荞麦的地位 |
2 荞麦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
3 荞麦种子的性状改良与遗传育种 |
4 植物的代谢组学研究 |
5 植物种子发育的形态学特征 |
6 植物MADS-box家族基因与种子发育 |
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薄壳苦荞细胞学与农学特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薄壳苦荞种子的表型 |
2.3 薄壳苦荞的种子千粒重和果壳率 |
2.4 薄壳苦荞的农艺与产量性状 |
2.5 薄壳苦荞的品质性状 |
3 讨论 |
3.1 杂交薄壳苦荞种子表型特征 |
3.2 杂交薄壳苦荞农艺与产量性状特征 |
3.3 杂交薄壳品质性状特征 |
第三章 薄壳苦荞种子代谢组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GC-MS典型离子流色谱图 |
2.2 苦荞种子代谢物鉴定与归类 |
2.3 苦荞种子代谢物的主成分分析 |
2.4 苦荞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及置换检验 |
2.5 苦荞种子成熟过程中火山图分析 |
2.6 苦荞差异代谢物分析 |
2.7 苦荞KEGG注释分析 |
2.8 苦荞代谢物关联分析 |
3 讨论 |
3.1 GC-MS联用技术对苦荞种子代谢物鉴定分析 |
3.2 苦荞种子代谢物的差异分析 |
3.3 苦荞代谢途径分析与代谢物关联分析 |
第四章 薄壳苦荞AGL1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AGL1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2.2 AGL1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
2.4 苦荞 AGL11 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苦荞AGL11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 苦荞AGL11基因表达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项目经费支持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油茶果实发育中木质素合成的分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1.3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成熟油茶果实表型性状和果皮成分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成熟油茶果实表型性状分析 |
2.2.2 成熟油茶果实果皮木质素含量与组成 |
2.3 小结 |
3 木质素积累对油茶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油茶果实生长动态 |
3.2.2 油茶果实发育动态与木质素积累规律 |
3.2.3 油茶果实发育时期鉴定 |
3.3 小结 |
4 基于组学鉴定油茶果实中木质素调控基因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浙江红花油茶花芽和果实不同组织转录组 |
4.2.2 普通油茶长林53号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转录组 |
4.2.3 浙江红花油茶小RNA测序结果分析 |
4.2.4 浙江红花油茶miRNA分析 |
4.3 小结 |
5 油茶果实中木质素调控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浙江红花油茶CchNST1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
5.2.2 浙江红花油茶CchBLH6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油茶果实果皮中木质素积累影响油茶果实出籽率 |
6.1.2 油茶果实中木质素合成与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与木质素积累过程一致 |
6.1.3 CchNST1和CchBLH6是木质素生物合成的正向转录调控因子 |
6.2 讨论 |
6.3 展望 |
6.4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油棕抗菌肽的抑菌性分析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油棕茎干基腐病概述 |
1.1.1 油棕茎干基腐病的分布特点与发病症状 |
1.1.2 奇异根串珠霉分类地位与特征 |
1.1.3 根串珠霉的寄主范围 |
1.1.4 根串珠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植物抗菌肽的研究现状 |
1.2.1 抗菌肽及其发病机制相关(PR)防御蛋白 |
1.2.2 抗菌肽主要类别 |
1.2.3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
1.2.4 抗菌肽的数据库 |
1.2.5 抗菌肽的生产与应用 |
1.3 植物转脂蛋白研究现状 |
1.4 油棕茎干基腐病防治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油棕的组织培养与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的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油棕抗菌肽的筛选与原核表达研究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油棕新型抗菌肽8-1 的原核优化表达与活性检测的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 实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4 转油棕抗菌肽基因拟南芥抑制茎干基腐病的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1 实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油棕的组织培养与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 |
3.1.1 油棕组培苗的获得 |
3.1.2 油棕茎干基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
3.1.3 油棕叶炭疽病原菌的鉴定 |
3.2 油棕抗菌肽的筛选与原核表达研究 |
3.2.1 油棕RNA的提取 |
3.2.2 油棕cDNA的合成 |
3.2.3 油棕抗菌肽基因的克隆 |
3.2.4 油棕抗菌肽的表达与纯化 |
3.2.5 油棕抗菌肽的抑真菌活性测定 |
3.2.6 油棕抗菌肽的抑细菌活性测定 |
3.3 油棕新型抗菌肽8-1 的原核优化表达与活性检测 |
3.3.1 油棕新型抗菌肽8-1 分离、鉴定与分子进化分析 |
3.3.2 油棕新型抗菌肽8-1 的表达与纯化 |
3.3.3 油棕新型抗菌肽8-1 的分子模型构建与分析 |
3.3.4 油棕新型抗菌肽8-1 的化学合成 |
3.3.5 油棕新型抗菌肽8-1 的抑菌活性检测 |
3.4 转油棕抗菌肽基因拟南芥抑制茎干基腐病研究 |
3.4.1 转基因载体构建 |
3.4.2 转基因拟南芥T_3 代株系的获得 |
3.4.3 转基因拟南芥的分子检测 |
3.4.4 转基因拟南芥的抑菌性鉴定 |
4 讨论 |
4.1 油棕的组织培养与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 |
4.2 油棕抗菌肽的筛选与原核表达 |
4.3 油棕新型抗菌肽8-1 的原核优化表达与活性分析 |
4.4 转油棕抗菌肽基因拟南芥抑制茎干基腐病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元宝枫果实成熟过程中主要成分测定及抗氧化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木本油料作物概况 |
1.1.1 木本油料资源发展概况 |
1.1.2 木本油料油脂合成代谢研究进展 |
1.1.3 木本油料副产物研究现状 |
1.2 元宝枫概况 |
1.3 元宝枫籽油研究现状 |
1.3.1 元宝枫籽油提取研究现状 |
1.3.2 元宝枫籽油功能性脂肪酸 |
1.3.3 元宝枫籽油活性成分 |
1.3.4 元宝枫籽油应用开发前景 |
1.4 元宝枫成分研究进展 |
1.4.1 元宝枫花化学成分 |
1.4.2 元宝枫叶化学成分 |
1.4.3 元宝枫翅果化学成分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元宝枫翅果发育过程中表型性状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与设备 |
2.1.1 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物候期观测 |
2.2.2 样品采集 |
2.2.3 形态观察 |
2.2.4 表型性状测定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物候期分析 |
2.3.2 形态变化 |
2.3.3 翅果及种子大小变化规律分析 |
2.3.4 翅果鲜重及含水量变化规律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元宝枫翅果成熟过程中脂肪酸成分及抗氧化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与设备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元宝枫籽油的提取 |
3.2.2 脂肪酸成分测定 |
3.2.3 提取液制备 |
3.2.4 总酚含量测定 |
3.2.5 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
3.2.6 清除ABTS+·的能力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元宝枫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出仁率及种仁出油率的变化 |
3.3.2 元宝枫果实成熟过程中种仁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3.3.3 元宝枫果实成熟过程中种仁中脂肪酸组分及含量的变化 |
3.3.4 元宝枫果实成熟过程中种仁中各脂肪酸相关性分析 |
3.3.5 元宝枫果实成熟过程中超临界CO_2萃取油中总酚含量测定 |
3.3.6 元宝枫果实成熟过程中超临界CO_2萃取油抗氧化活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元宝枫翅果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和仪器与设备 |
4.2.1 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制备 |
4.3.2 总酚含量测定 |
4.3.3 缩合单宁含量测定 |
4.3.4 总黄酮含量测定 |
4.3.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3.6 ABTS~+·的清除能力测定 |
4.3.7 FRAP抗氧化能力 |
4.3.8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总酚含量分析 |
4.4.2 缩合单宁含量分析 |
4.4.3 总黄酮含量分析 |
4.4.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4.4.5 ABTS~+·清除能力 |
4.4.6 FRAP抗氧化能力 |
4.4.7 翅果抗氧化能力与3类活性成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新型浮选分离油茶果蒲籽工艺及其工程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油茶果产业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油茶果脱蒲清选工艺及设备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2 油茶果物料特性分析及清选工艺研究 |
2.1 油茶果物料特性分析 |
2.2 油茶果清选工艺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3 油茶果浮选分离关键工艺 |
3.1 油茶果蒲籽干燥预处理及密度调控 |
3.2 浮选核心装备及其配套系统开发 |
3.3 本章小结 |
4 油茶果浮选分离中试研究 |
4.1 中试试验设计与分离效果分析 |
4.2 中试试验中浮选液密度在线监测及色度分析 |
4.3 浮选经济可行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表1 油茶果蒲籽含水率测定 |
附表2 油茶果蒲籽密度测定 |
四、与油棕果壳木质化有关的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茶果壳木质化细胞的微细结构研究[D]. 汪倩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聚乳酸/果壳粉复合材料性能及熔融沉积成型研究[D]. 宋小辉. 广西大学, 2021(01)
- [3]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D]. 麻云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分子机理研究[D]. 高云鹏.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植物激素、可溶性糖和脂肪酸对椰子种子萌发的影响[D]. 李静.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6]薄壳苦荞种子代谢组学分析与AGL11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D]. 喻武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油茶果实发育中木质素合成的分子调控研究[D]. 晏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8]油棕抗菌肽的抑菌性分析及效果研究[D]. 孙晓东.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9]元宝枫果实成熟过程中主要成分测定及抗氧化能力研究[D]. 王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10]新型浮选分离油茶果蒲籽工艺及其工程化应用研究[D]. 彭润絮.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