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自动化设备机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包括U形底座,U形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U形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滚动轴承,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两个螺纹杆的杆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螺母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机罩。本实用新型能够扩大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内部设备的维修空间,以及不需要拆除机罩,有效提高了机箱内部设备维修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包括U形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2),四个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U形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滚动轴承(4),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6),两个所述螺纹杆(5)的杆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4),两个所述螺母(14)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机罩(7),所述螺纹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8),所述U形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9)。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包括U形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2),四个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U形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滚动轴承(4),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6),两个所述螺纹杆(5)的杆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4),两个所述螺母(14)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机罩(7),所述螺纹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8),所述U形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9)包括与U形底座(1)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双轴电机(91),所述双轴电机(91)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92),所述转杆(92)的杆壁固定套接有第二滚动轴承(93),所述第二滚动轴承(93)的外壁与U形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杆(92)远离双轴电机(9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94),两个所述第二斜齿轮(94)的外壁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斜齿轮(8)外壁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围板(10),所述矩形围板(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杆(2)的杆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隔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7)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机罩(7)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底座(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杆(5)的杆壁螺纹方向相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自动化设备机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我们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现今最热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设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
目前现有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大多是开门式,在机箱内部设备损坏需要维修时,一般是打开柜门进行维修,但机箱内部空间狭小,导致设备维修过程十分耗时费力,或者拆除外壳,但外壳拆除过程过于繁琐不便,导致维修效率较低,同时增加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在机箱内部设备损坏需要维修时,一般是打开柜门进行维修,但机箱内部空间狭小,导致设备维修过程十分耗时费力,或者拆除外壳,但外壳拆除过程过于繁琐不便,导致维修效率较低,同时增加维修人员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包括U形底座,所述U形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U形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两个所述螺纹杆的杆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所述螺母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机罩,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U形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U形底座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杆壁固定套接有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壁与U形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杆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两个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外壁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斜齿轮外壁啮合。
优选的,所述U形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围板,所述矩形围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四个所述支撑杆的杆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隔板。
优选的,所述机罩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机罩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U形底座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杆的杆壁螺纹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通过设置有双轴电机、螺纹杆、机罩和转杆,当需要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内部设备维修的时候,首先启动双轴电机,双轴电机通过转杆、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使螺纹杆在第一滚动轴承转动,同时螺纹杆使螺母沿着螺纹杆向上移动,两个螺母共同使机罩抬高,以便露出放置在隔板上的设备,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机罩上升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省时省力,该结构能够扩大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内部设备的维修空间,以及不需要拆除机罩,有效提高了机箱内部设备维修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扩大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内部设备的维修空间,以及不需要拆除机罩,有效提高了机箱内部设备维修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U形底座、2支撑杆、3顶板、4第一滚动轴承、5螺纹杆、6挡块、7机罩、8第一斜齿轮、9驱动机构、91双轴电机、92转杆、93第二滚动轴承、94第二斜齿轮、10矩形围板、11隔板、12防尘网、13万向轮、1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包括U形底座1,U形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2,四个支撑杆2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3,U形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滚动轴承4,第一滚动轴承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6,两个螺纹杆5的杆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4,两个螺母14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机罩7,螺纹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8,U形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9。
驱动机构9包括与U形底座1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双轴电机91,双轴电机91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92,转杆92的杆壁固定套接有第二滚动轴承93,第二滚动轴承93的外壁与U形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转杆92远离双轴电机9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94,两个第二斜齿轮94的外壁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斜齿轮8外壁啮合,双轴电机91通过转杆92、第一斜齿轮8和第二斜齿轮94使螺纹杆5在第一滚动轴承4转动,同时螺纹杆5使螺母14沿着螺纹杆5向上移动,两个螺母14共同使机罩7抬高,以便露出放置在隔板11上的设备,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机罩7上升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省时省力。
U形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围板10,矩形围板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矩形围板10能够提高机罩7与U形底座1连接的稳定性和严密性。
四个支撑杆2的杆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隔板11,不同隔板11上能够放置不同设备。
机罩7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孔,机罩7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2,防尘网12能够防止进入到机罩7内,保障机箱内部洁净。
U形底座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3,万向轮13能够提高机箱移动的便捷性。
两个螺纹杆5的杆壁螺纹方向相反,螺纹杆5方向相反能够保障螺母14同时带动机罩7上升,双轴电机91提高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此电性连接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内部设备维修的时候,首先启动双轴电机91,双轴电机91通过转杆92、第一斜齿轮8和第二斜齿轮94使螺纹杆5在第一滚动轴承4转动,同时螺纹杆5使螺母14沿着螺纹杆5向上移动,两个螺母14共同使机罩7抬高,以便露出放置在隔板11上的设备,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机罩7上升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省时省力,该结构能够扩大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机箱内部设备的维修空间,以及不需要拆除机罩7,有效提高了机箱内部设备维修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03142.5
申请日:2019-07-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44336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H02B1/46
专利分类号:H02B1/46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徐州工程学院
第一申请人:徐州工程学院
申请人地址: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丽水路2号
发明人:姜德晶;王树臣
第一发明人:姜德晶
当前权利人:徐州工程学院
代理人:魏蓓
代理机构:1161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