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毒性试验论文-林红,郑莉,冯言言,孟芳,孔梅

亚急性毒性试验论文-林红,郑莉,冯言言,孟芳,孔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急性毒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紫锥菊颗粒,亚急性毒性,大鼠

亚急性毒性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林红,郑莉,冯言言,孟芳,孔梅[1](2018)在《紫锥菊颗粒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紫锥菊颗粒对大鼠的毒性作用,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20只。每组分别以2 000/mg/kg、1 000 mg/kg、500 mg/kg和0 mg/kg经口染毒,1次/d,连续染毒30 d,每日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行为表现,每周测量一次大鼠体质量并调整染毒剂量。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样,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参数,扑杀所有存活大鼠,进行眼观检查,并对肝、肾、脾、肺等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试验期间各剂量组大鼠均未死亡,且生长发育良好,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参数中仅高剂量组葡萄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中剂量组中肌酐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无剂量相关性。各剂量组大鼠的眼观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病变。结果表明,紫锥菊颗粒长期重复应用无亚急性毒性。(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蒲秀瑛,续文君,郝宝成,李浩文,叶永丽[2](2018)在《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的安全性,为今后系统地研究其药理作用以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选用8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药物组连续30 d分别灌服18.83 mg/kg、75.32 mg/kg、302.7 mg/kg药物,通过临床观察、血液学分析、血液生化检测、脏器系数和病理学检查,系统地评估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小鼠精神状况良好,无死亡。试验过程中低、中剂量组小鼠的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变化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别(P>0.05);而高剂量组小鼠增重指数差异显着(P<0.05),长期给药后高剂量组小鼠的脾、肺、肾的脏器系数有显着改变(P<0.05),高剂量组小鼠血液中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显着性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比值显着性降低(P<0.05);高剂量组肝、肾部分细胞发生轻微肿胀,肺间质轻微增宽。提示长期大剂量使用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可能造成小鼠轻微的肝、肾组织损伤。本试验结果提示,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的毒性很低,临床用药较为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阿卜杜米吉提·阿卜力孜,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艾西木江·热甫卡提,尤力都孜·买买提,李治建[3](2016)在《补骨脂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补骨脂乙醇提取物(EEPF)的急性毒性特点。方法急性毒性分对照组和EEPF组[12.0 g/(kg·d)],灌胃给药,亚急性毒性分对照组和EEPF 0.65、1.30 g/kg组,灌胃给药14 d,进行一般观察,检测体重、脏器重量及系数、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并进行肝脏、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毒性小鼠死亡14只,可见肝脏中央静脉扩张充血,部分肾小管扩张;亚急性毒性给药14 d未见明显反应,EEPF低剂量组雄性脾脏重量及系数明显降低、雌性胸腺重量及系数明显升高(P<0.05),雌性高剂量组体重明显升高(P<0.05)、肾脏系数显着降低(P<0.01);血液学:EEPF组雄性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比例(%)、单核细胞(MONO)比例(%)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淋巴细胞(LYMPH)(%)明显升高(P<0.05),雌性RBC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显着升高(P<0.01);血液生化学:EEPF雄性低剂量组A/G显着升高(P<0.01),尿素氮(BUN)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叁酰甘油(TG)显着降低(P<0.01),雌性低、高剂量组总胆红素(TBIL)明显降低(P<0.05),TG显着降低(P<0.01),总胆汁酸(TBA)和ALT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球蛋白(GLOB)明显降低(P<0.05);EEPF组出现肝细胞坏死、肾小球萎缩。结论 EEPF最大给药量12.0 g/kg可致部分小鼠70%死亡;亚急性毒性EEPF 0.65、1.30 g/kg对小鼠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有一定影响,肝脏、肾脏可见毒性病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6年31期)

刘宇,曾豪杰,尚若锋,郝宝成,杨珍[4](2016)在《黄花补血草总黄酮亚急性毒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评价黄花补血草总黄酮的安全性,为今后系统研究其药理作用和作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选取80只1日龄、体重接近的大白鼠,随机分为2大组(Ⅰ、Ⅱ组),其中每大组分成黄花补血草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药物组按照15、10、5g/kg的剂量灌胃给药,对照组不给药,在给药10(Ⅰ组)、21d(Ⅱ组)后采血测定试验指标。结果显示,Ⅰ组中、低剂量组的大白鼠体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而高剂量组体增重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低剂量组的大白鼠体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而中、高剂量组体增重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大白鼠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在病理解剖过程中发现,随着剂量组浓度的增大,黄花补血草总黄酮对主要器官有一定的病理性损伤,21d中、高剂量组的肺部组织出现白色肿块,肝脏出现红色出血点。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总黄酮毒性低,可以安全用于动物,但其剂量不宜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08期)

李永明[5](2016)在《丹参多糖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丹参多糖的急性毒性与亚急性毒性,为丹参多糖的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方法预试验中,以剂量8、6、4.5 g·kg~(-1),对小鼠等容积[0.2 m L·(10 g)-1]一次性灌胃给药,若死亡数≥30%,按改良寇氏法设计试验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否则,按倍比稀释法测定最大耐受量(MTD);对大鼠口服灌药高(6 g·kg~(-1))、中(3g·kg~(-1))、低(1.5 g·kg~(-1))剂量的丹参多糖,14 d后进行常规行为观察、血生化检测、免疫脏器系数和心、肝、脾、肾、肺、胃的大体肉眼观察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毒性预试验中小鼠无1例死亡,未测出半数致死量,最大耐受量结果显示小鼠灌服丹参多糖最大耐受量为15 g·kg~(-1),相当于临床用药的200倍;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各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丹参多糖无毒,可安全使用。(本文来源于《药学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郭志廷,王玲,梁剑平,尚若锋,杨珍[6](2015)在《常山总碱的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常山总碱的安全性,为今后系统研究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80只大鼠随机分成常山总碱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药物组按照大鼠体重6.50μg/kg、3.25g/kg和1.63g/kg的剂量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4 d,所有大鼠分2次捕杀(第7 d和第14 d)。结果表明,常山总碱低、中剂量组大鼠的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变化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对上述部分指标有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试验结果提示,常山总碱的毒性很低,临床用药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10-20)

贾栗,王以美,何俊,束玉磊,李致远[7](2015)在《消毒产品亚急性毒性试验SD大鼠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消毒产品亚急性毒性试验SD大鼠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方法,对模型SD大鼠的12项血清生化指标及18项血液学指标进行评价,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 SD大鼠10项血清生化指标雌雄性别差异显着(P<0.05),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3项指标为雄性大鼠高于雌性;总蛋白等7项指标为雄性大鼠低于雌性。SD大鼠8项血液学指标也存在雌雄性别差异(P<0.05),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雄性大鼠低于雌性之外,白细胞等其余7项血液学指标均为雄性高于雌性。结论试验模型大鼠中多数血液生化指标存在雌雄性别差异,本研究建立的SPF级SD大鼠的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可为消毒产品毒性评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消毒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赵清梅,邓晓娟,顾俊杰,余永涛[8](2015)在《苦参碱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苦参碱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作用,试验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灌胃苦参碱,第Ⅰ~Ⅲ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4.70,4.90,2.47 mg/kg,第Ⅳ组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30 d,然后测定小鼠体重、血液生理指标、脏器系统,并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小鼠平均日增重升高;第Ⅰ组小鼠白细胞数显着降低(P<0.05),肝脏、肾脏、脑组织肿大,脏器系数显着升高(P<0.05),部分细胞变性坏死,肾脏表面有点状出血;第Ⅱ、Ⅲ组小鼠主要脏器系数、血液生理指标和组织结构与第Ⅳ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说明苦参碱的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脑、肝脏、肾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5年05期)

于超,廖乃顺,陈文列,林如辉,黄云梅[9](2014)在《透骨消痛胶囊亚急性毒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透骨消痛胶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80只SD大鼠分4组,分别灌胃透骨消痛胶囊相当于成人用量的80、40、20倍和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后取一半大鼠进行血常规、生化、病理组织检测;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色素P450叁种亚型在肝脏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肝、肾细胞超微结构。另一半大鼠停药1周,观察延迟毒性,指标同前。结果 1给药及停药后,大鼠一般状况、体重、血常规、生化指标及细胞色素P450叁种亚型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2病理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药物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透骨消痛胶囊安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张传津,杨修镇,高迎春[10](2014)在《地锦草颗粒的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地锦草颗粒的安全性,分别选取昆明种小白鼠、Wistar大鼠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地锦草颗粒对小鼠经口服给药LD50>5 000 mg/kg b.w.,其毒副作用很小或无毒副作用。亚急性试验结果,连续给药4周,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试验组大鼠生理、生化及病理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停药后各组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表明地锦草颗粒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是比较安全的制剂。(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亚急性毒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评价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的安全性,为今后系统地研究其药理作用以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选用8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药物组连续30 d分别灌服18.83 mg/kg、75.32 mg/kg、302.7 mg/kg药物,通过临床观察、血液学分析、血液生化检测、脏器系数和病理学检查,系统地评估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小鼠精神状况良好,无死亡。试验过程中低、中剂量组小鼠的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变化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别(P>0.05);而高剂量组小鼠增重指数差异显着(P<0.05),长期给药后高剂量组小鼠的脾、肺、肾的脏器系数有显着改变(P<0.05),高剂量组小鼠血液中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显着性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比值显着性降低(P<0.05);高剂量组肝、肾部分细胞发生轻微肿胀,肺间质轻微增宽。提示长期大剂量使用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可能造成小鼠轻微的肝、肾组织损伤。本试验结果提示,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的毒性很低,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急性毒性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林红,郑莉,冯言言,孟芳,孔梅.紫锥菊颗粒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8

[2].蒲秀瑛,续文君,郝宝成,李浩文,叶永丽.烷基叁甲铵钙土霉素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J].中国兽医科学.2018

[3].阿卜杜米吉提·阿卜力孜,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艾西木江·热甫卡提,尤力都孜·买买提,李治建.补骨脂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

[4].刘宇,曾豪杰,尚若锋,郝宝成,杨珍.黄花补血草总黄酮亚急性毒性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16

[5].李永明.丹参多糖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药学研究.2016

[6].郭志廷,王玲,梁剑平,尚若锋,杨珍.常山总碱的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7].贾栗,王以美,何俊,束玉磊,李致远.消毒产品亚急性毒性试验SD大鼠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的建立[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

[8].赵清梅,邓晓娟,顾俊杰,余永涛.苦参碱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

[9].于超,廖乃顺,陈文列,林如辉,黄云梅.透骨消痛胶囊亚急性毒性试验[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10].张传津,杨修镇,高迎春.地锦草颗粒的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14

标签:;  ;  ;  

亚急性毒性试验论文-林红,郑莉,冯言言,孟芳,孔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