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温针灸是艾灸的一种,结合了针刺与艾灸的两种疗法的优势,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总结传统温针灸器具之优缺点,改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新型温针灸器具,从而实现头、胸背等部位的温针灸操作,并提高了温针灸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临床效率,解决传统温针灸器具运用局限、操作繁杂等弊端,有利于临床的广泛开展温针灸疗法。
关键词:温针灸;温灸器;双翼温灸针
0 引言
温针灸是中医传统艾灸的一种,在传统中医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又称针柄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1]。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条燃尽为止。此法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此法源于古代,由于疗效显著而流传至今,兼具针与灸的双重作用,适用于既需留针,又需艾灸之寒凝经脉和气血痹阻的各种寒证、虚证、痛证[2]。
古代温针灸主要用于风湿疾患、偏于寒性的一类病症。如明代高武《针灸聚英》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载: “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者,或有效。”艾灸所发放的射线主要为红外线,并且这种近红外光量子能为机体所调控,从而达到某种病理、生理调节作用,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3]。温针灸能使热力沿针身源源传入体内,而这种温热效应能抗炎症、促进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兴奋性[4]。近代亦有隔药饼或姜片、橘皮施灸,但以温和灸居多,治疗病症也不限于上述病种,而扩大到脑血管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痛风、胃脘痛、腹痛、腹泻[5],涉及内、外、骨伤、妇、儿、皮肤、眼耳鼻喉等各科及肿瘤的辅助治疗等。
目前临床上的温针灸疗法结合针刺与艾灸,通过艾火对体表穴位的熏灼或温熨,并沿针体将热力传入体内,以温热刺激和药物的渗透作用来治疗疾病,但该疗法存在以下不足:①普通针+艾条悬灸:需要一名医师手动操作,且每次悬灸只限于两个穴位,若采取此方法进行温针灸将耗费巨大的人力资源、时间资源,不利于在临床上广泛开展。②普通针+艾绒:将艾绒捻于针柄末端需要一定的技巧,并且1 颗艾绒的热力远远不足以达到治疗效果,治疗时需要多次更换艾绒,需要多次操作,同时对持续温度的控制及安全性方面也有不足之处。③普通针+节段艾条(或带硬纸片):各种准备程序较多且繁琐,艾条的稳定性差,操作的安全性低,选穴范围亦较局限。④普通针+粘贴型艾条:1 颗艾绒的热力远不足以达到治疗效果,需频繁更换艾条,且艾条与皮肤接触,如更换不及时可能导致烫伤,不利于临床广泛开展;此外,价格较高限制了此方法的广泛运用。
鉴于此,我们设计了可调节角度的针灸针,扩大温针灸操作的选穴范围(头、胸背等);同时,在针柄处设计有增加温针操作稳定性的两个支撑板,以及固定艾条的中心柱体,限位装置使用网状结构,既可防止艾灰掉落,又增强艾条的热力下传;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新型温针灸器具。
大多是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马上到学校任教,极少数是在企业或者事务所有实践经验的经历。这些教师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是讲课缺乏实践经验的话对同学们的讲解就没有这么深入和理解,更多照着书本讲。
1 材料与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可调节角度的温针灸专用针,包括针柄和铰接在针柄下端的大头针,针柄的下端呈水滴形且设有弹性夹片,大头针的膨胀端置于夹片中构成一个万向铰链,还设有通过压迫针柄的水滴形外壁从而缩紧弹性夹片的限位装置。使用时可根据使用需求转动大头针调节到合适的角度,再通过限位装置压迫夹片外壁,缩紧弹性夹片将大头针卡固,使得针尖能够以理想角度刺入穴位;在针尖刺入穴位后,可打开附于针柄的两块半圆柱体支撑板,支撑于人体皮肤表面,与针尖形成三角固定,增加温针灸操作的稳定性;支撑板顶端附有橡胶垫,起缓冲减压作用;针柄中央有一圆柱,可插入艾条,螺纹限位装置采用网格状设计,可防止艾灰掉落,并增强艾条的热力下传。
课后结合学习知识,以“怎样才能过一个健康的、充实的、快乐的周末”为例,要求学生制订休息日作息安排计划,在周末按照安排进行实践,并将感受写下来。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①针柄的中心柱,可用于固定插入的艾条;下端呈水滴形且中央设有空隙,与大头针相连接,通过限位装置的对弹性夹片6 的控制可以固定或改变针尖与针身的角度。②大头针。顶端膨大,内置于针柄中心柱的下端的空间中,可通过控制限位装置的松紧,从而改变针尖与针身的角度。③螺纹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为中空,中央孔道内壁附有螺纹面,通过旋转使限位装置下移,增加对中心柱下端弹性夹片的压力,从而压迫弹性夹片从而缩小空隙体积,以达到固定大头针的作用。④支撑板。两块半圆柱体的支撑板通过各自的转轴连接于螺纹限位装置,可以从两侧打开,支撑于皮肤面,起到增加温灸针稳定性的作用。⑤缓冲垫。固定于支撑板的末端,作用在于减轻支撑板对皮肤的压迫,避免对人体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⑥弹性夹片。是针柄中心柱下端的构成部分,在松弛状态下稍微向四周敞开,中央的空隙增大,方便大头针调节角度;在螺纹限位装置的挤压下,弹性夹片内收,中央的空间缩小,固定大头针与针柄的角度。
图1 专利号:201820142194.2
图2 基本结构图
图3 螺纹限位装置
图4 概念图
该种应用以异步数据的方式,没有封装协议,需要保持数据的原始性,不能更改数据,不能少传、多传,否则会导致电报报文或监控信号的数据丢失,从而该报文无法进行正确的还原或监控信号出错[3]。异步传输方式与同步传送方式相同,能及时准确无误的传输异步数据,并且在发送端口异常或者tcp异常的过程中,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数据的完整传输,从而把传输数据的出错率降到最低。1.3 VHF业务应用
根据上述分析,进而探讨辛镇地区沙四段高压盐水层的形成过程。辛镇地区所处的构造位置决定了该区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大面积发育盐膏层,使得该地区的地层水矿化度明显高于南部地区。在沙四段异常压力和深大断裂的作用下,高矿化度地层水可沿深大断裂向上部地层渗透。到沙四上亚段沉积早期,辛镇地区在深湖-半深湖相背景下发育湖底扇、深水浊积扇和滑塌浊积岩沉积,这类储层包裹于生油岩之中,砂体和烃源岩呈全方位的接触。此时,储集性能良好的砂体同样对高矿化度地层水起到输导作用,同时配合断层的桥梁作用,使高矿化度地层水可优先进入储层。
1.1 材料。主要材质为铜制中心柱、大头针及塑料外壳,塑料外壳包括两个半圆形支撑板、小转轴、顶部缓冲垫,以及1 个螺纹限位装置。
1.2 结构原理
2 使用方法及其原理
本项目是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温针灸专用针,包括针柄和铰接在针柄下端的大头针,针柄的下端呈水滴形且设有弹性夹片,大头针的膨胀端置于夹片中构成一个万向铰链,还设有通过压迫针柄的水滴形外壁从而缩紧弹性夹片的限位装置。使用时可根据使用需求转动大头针调节到合适的角度,再通过限位装置压迫夹片外壁,缩紧弹性夹片将大头针卡固,使得针尖能够以理想角度刺入穴位;在针尖刺入穴位后,可打开附于针柄的两块半圆柱体支撑板,支撑于人体皮肤表面,与针尖形成三角固定,增加温针灸操作的稳定性;支撑板顶端附有橡胶垫,起缓冲减压作用;针柄中央有一圆柱,可插入艾条,螺纹限位装置采用网格状设计,可防止艾灰掉落,并增强艾条的热力下传。
3 特点
3.1 实现头、胸背等部位的温针灸操作。头部腧穴的皮下组织较少,针刺时需平刺;胸背部腧穴靠近肺脏,为避免损伤肺,针刺时需斜刺。众所周知,头部、胸背部、体侧的腧穴,受体位的限制均很少使用温针灸,本研究设计可有效地消除温针灸体位选择方面地局限性,大大增加了头、胸背等部位温针灸的可操作性。
3.2 提高临床温针灸的安全性。针柄处设有两个半圆柱体的支撑板,针柄底端的限位装置上有两个环形转轴,两个支撑板可向两侧打开,固定于人体皮肤表面,与针尖形成三角固定,提高针具的承重能力及整体稳定性,防止操作时艾条掉落等意外,降低温针灸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3 提高临床操作效率。目前临床进行温针灸操作时,常使用硬纸板等隔热物体垫于皮肤表面防止艾灰掉落,烫伤患者;从操作准备到清理工作一系列繁琐的步骤给温针灸在临床的全面普及带来了巨大阻碍;本项目的限位装置可承纳掉落的艾灰,防止烫伤,同时艾灰清理更加方便,极大的降低温针灸操作的时间消耗,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毅,黄任佳,王硕硕,等.从单一到多元:温针灸的临床应用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3):442.
[2] Yang ZM.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echniques [M].Shanghai ShanghaiSei& Tech Press ,1996:45-46.
[3] 杨华元,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1996(10):17-18+59.
[4] 钟蓝.传统艾灸作用机理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5(6):47.
[5] 贺成功,黄学勇,龙红慧,等.温针灸疗法及其应用[N].中医学报,2015.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8.259
本文引用格式:陈婉薇,周锐,周少圳,等.多角度调节的双翼温灸针的设计与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379-38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810572064)
标签:针灸论文; 大头针论文; 艾灸论文; 装置论文; 操作论文; 工业技术论文; 机械论文; 仪表工业论文; 仪器论文; 仪表论文; 医药卫生器械论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88期论文;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810572064)论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论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