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分配法论文_滕涌,周启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平衡分配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沉积物,分配,基准,质量,重金属,相平衡,环境质量。

平衡分配法论文文献综述

滕涌,周启星[1](2015)在《平衡分配法在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推导中的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促进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进程,势必要全面系统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工作。理论上,水、土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依赖和关系密切的系统;同时,水生态毒理及其质量基准研究起步早,研究方法相对成熟。因此,从水质基准来推导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土-水系统中污染物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行为两方面简要阐述污染物在土-水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然后,扼要介绍了平衡分配(Eq P)理论及其在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中的应用;之后,从Eq P方法的不确定性、毒理数据选用的争议性、Koc的局限性和分配系数的确定方法选择性等方面,探讨了平衡分配法在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中应用的瓶颈问题;最后,对此项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韩超南,秦延文,郑丙辉,张雷,曹伟[2](2013)在《应用相平衡分配法建立湘江衡阳段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湘江衡阳段29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u、Pb、Zn和Cd)含量及赋存形态、以及孔隙水中重金属含量,根据相平衡分配法的基本理论,考虑参与沉积物-水相平衡分配的重金属组成,实测法计算重金属的沉积物-水相平衡分配系数(Kp),分别引用美国EPA制定保护水生生物不受重金属慢性毒性影响的基本连续浓度(CCC)和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水质标准,建立两种湘江衡阳段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SQC)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基于美国CCC建立的湘江衡阳段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与国内外研究成果相比可比性较好,4种重金属(Cu、Pb、Zn和Cd)的SQC值分别为64.62、55.57、1 360.40和2.34μg.g-1,此SQC具有保护长期生活于沉积物中的底栖生物不受重金属慢性毒性影响的意义.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将湘江衡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与沉积物质量基准值(SQ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湘江衡阳段沉积物中Cd和Pb含量水平对底栖生物具有较大的慢性毒性影响,Cd污染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侯俊,王超,王沛芳,钱进[3](2012)在《基于平衡分配法的太湖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及其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沉积物评价和管理中最紧迫的问题是建立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以保护水生生物.以太湖为研究对象,利用平衡分配法初步探讨了太湖不同湖区中Pb、Cu、Zn、Cr4种重金属的质量基准,分析了各校正项对不同重金属基准的贡献,利用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的SQG-Q法对太湖各湖区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SQGPb、SQGCu、SQGZn和SQGCr分别为21.2~307.4mg·kg-1、52.3~281.0mg·kg-1、399.7~1659.1mg·kg-1和21.2~68.7mg·kg-1,不同湖区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存在差异;SQGPb基本由AVS校正决定,Kp·WQC值和粒径校正两者主要决定了SQGCu和SQGZn,SQGCr则由Kp·WQC值、粒径校正、残渣态校正共同决定;四种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质量基准初步值相比,超基准程度次序为Cr>Pb>Zn>Cu;太湖各湖区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存在中等潜在生态风险,且大小顺序为竺山湾>梅梁湾>贡湖湾>东太湖>西部沿岸区和东部沿岸区>湖心区>南部沿岸区.(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祝凌燕,刘楠楠,邓保乐[4](2009)在《基于相平衡分配法的水体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质量基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物质量基准是对水质基准的补充,对水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沉积物质量基准研究起步较晚,且多集中于重金属质量基准,对有机物质量基准的研究较少.国际上建立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方法很多,而相平衡分配法被认为是建立水体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质量基准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运用相平衡分配法建立水体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质量基准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不可逆吸附的影响以及对相平衡分配法的改进,指出了相平衡分配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祝凌燕,邓保乐,刘楠楠,胡凤燕,王贺[5](2009)在《应用相平衡分配法建立污染物的沉积物质量基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污染较为严重的天津某污水库的表层沉积物为对象,应用热力学相平衡分配(EqP)法,初步探讨了该水体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d,Cu,As,Hg)和2种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六六六(HCH)〕的沉积物质量基准(SQC)推荐值.其中,基于我国地表水水质基准的4种重金属Cd,Cu,As和Hg的SQC推荐值分别为4.3,86,218和0.45 mg/kg;基于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的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2种有机氯农药(DDT和HCH)的SQC推荐值分别为18.0和0.27μg/kg.通过与不同国家制订的SQC值进行比较发现,地区间的SQC值相差较大,说明在SQC值的确定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所推算出的几种污染物的SQC值均接近所有数据的中间值,表明其可为该水体沉积物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09年07期)

方涛,徐小清[6](2007)在《应用平衡分配法建立长江水系沉积物金属相对质量基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的条件下,沉积物可成为环境中污染物的“源”或“汇”,而受污染的沉积物会对水生生物带来危害。因此,需要制定沉积物质量基准(SQC),以此作为评价沉积物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年中,对利用平衡分配法来建立SQC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平衡分配法,初步建立了长江水系8种重金属及类金属(Cu,Zn,Cd,Pb,Ni,Fe,Hg,As)的沉积物相对质量基准。结果表明,上述重金属及类金属的SQC在从长江上游到下游,总体趋势上呈降低的分布特征,并由于地域环境条件的不同,存在着高SQC值单元及低SQC值单元。得出的SQC与国内已有的SQC具有可比性,但高于美国国家环保局提出的SQC,主要是由于采用平衡分配法建立的SQC是一种数值型的基准值,缺乏生物效应的校正。因此,在将其应用到沉积物污染状况评价之前,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毒理学试验。(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07年04期)

陈云增,杨浩,张振克,秦明周,金峰[7](2006)在《相平衡分配法在滇池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滇池8个采样点沉积物固相和间隙水中的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用实测方法计算Cu、Zn、Pb、Cr、Cd、Hg、As等7种金属在滇池沉积物中的分配系数Kp,利用相平衡分配法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确定了滇池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重点探讨了沉积物中的细颗粒物质(<63μm)、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有机碳(TOC)等主要金属结合相对基准的校正方法.通过对118个样点沉积物中各金属的含量与确定的滇池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存在较为严重的As、Cu、Zn、Cr污染,Pb、Cd污染有扩大的趋势.在外源污染得到控制、水质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滇池沉积物会成为内在的金属污染源.(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6年09期)

张国强,晏克非,刘有军[8](2001)在《基于平衡分配法的区域O-D矩阵反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充分利用各种交通系统的有限信息、符合实际路网特征的基于平衡分配法的区域O- D矩阵反推技术 ,突破了传统的以阻抗不变的多路径概率分配法为基础的区域 O- D矩阵反推技术的局限性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01年S1期)

韩建波,王菊英,陈淑梅,马德毅[9](2001)在《平衡分配法评价有毒金属沾污沉积物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衡分配法是近几年在国内开展的用于评价沉积物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主要运用平衡分配的原理 ,从污染物质的结合相入手 ,找出能够控制污染物质的主要因子 ,通过分析该主控因子的变化情况 ,判断沉积物中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危害程度 ,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沉积物质量评价方法不具有时空可比性的弊端。本试验是将平衡分配法评价有毒金属沾污沉积物的研究方法应用于锦州湾地区的沉积物评价 ,检验该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可靠性。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厌氧沉积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对目前沉积物质量评价是一个较好的补充方法(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01年04期)

张彤[10](1993)在《应用平衡分配法推导全套水质基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介绍了推导全套水质基准的分配平衡法(EP法)。全套水质基准包括水质量基准、悬浮物质量基准、水中总浓度质量基准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所得出的基准是针对标准水、标准悬浮物和标准沉积物的。用分配平衡法可以从两种数据(水毒理学效应数据和食品标准数据)中推导出水质基准。文中还给出了六氯苯(HCB)和镉的实例。文末有分配平衡法的技术路线图。(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保护》期刊1993年01期)

平衡分配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集湘江衡阳段29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u、Pb、Zn和Cd)含量及赋存形态、以及孔隙水中重金属含量,根据相平衡分配法的基本理论,考虑参与沉积物-水相平衡分配的重金属组成,实测法计算重金属的沉积物-水相平衡分配系数(Kp),分别引用美国EPA制定保护水生生物不受重金属慢性毒性影响的基本连续浓度(CCC)和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水质标准,建立两种湘江衡阳段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SQC)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基于美国CCC建立的湘江衡阳段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与国内外研究成果相比可比性较好,4种重金属(Cu、Pb、Zn和Cd)的SQC值分别为64.62、55.57、1 360.40和2.34μg.g-1,此SQC具有保护长期生活于沉积物中的底栖生物不受重金属慢性毒性影响的意义.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将湘江衡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与沉积物质量基准值(SQ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湘江衡阳段沉积物中Cd和Pb含量水平对底栖生物具有较大的慢性毒性影响,Cd污染不容忽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衡分配法论文参考文献

[1].滕涌,周启星.平衡分配法在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推导中的相关问题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5

[2].韩超南,秦延文,郑丙辉,张雷,曹伟.应用相平衡分配法建立湘江衡阳段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J].环境科学.2013

[3].侯俊,王超,王沛芳,钱进.基于平衡分配法的太湖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及其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2

[4].祝凌燕,刘楠楠,邓保乐.基于相平衡分配法的水体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质量基准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9

[5].祝凌燕,邓保乐,刘楠楠,胡凤燕,王贺.应用相平衡分配法建立污染物的沉积物质量基准[J].环境科学研究.2009

[6].方涛,徐小清.应用平衡分配法建立长江水系沉积物金属相对质量基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

[7].陈云增,杨浩,张振克,秦明周,金峰.相平衡分配法在滇池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

[8].张国强,晏克非,刘有军.基于平衡分配法的区域O-D矩阵反推技术[J].中国公路学报.2001

[9].韩建波,王菊英,陈淑梅,马德毅.平衡分配法评价有毒金属沾污沉积物的应用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1

[10].张彤.应用平衡分配法推导全套水质基准[J].水资源保护.1993

论文知识图

平衡资源法中关村地区平衡分配法分配结果中关村地区平衡分配法分配结果改建后中关村地区平衡分配法分配...改良的封闭系统平衡分配法示意...小区及结点分布要求的区域O-D矩阵。

标签:;  ;  ;  ;  ;  ;  ;  

平衡分配法论文_滕涌,周启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