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移动中间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间件,油田,模板,互联网,技术,上下文,互联。
移动中间件论文文献综述
段金奎,陈国庆,王海峰,于垒[1](2018)在《基于移动中间件的外线助手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的服务长庆油(气)田区域,通信处完善了计费运营系统,包括AAA及BOSS系统。基于移动中间件设计并实现外线助手,是对AAA系统的移动化。(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8年09期)
陈雪荣[2](2017)在《基于移动中间件的会员信息管理微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会是某领域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一种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社团,是党和国家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科学技术在这一领域的重要社会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平台化管理已成为学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力量。学会管理系统化信息化有助于学会职责明确、协调统一、管理有效、最终实现数据共享、效率倍增。学会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有助于促进各个学会事业全面发展。学会会员管理和服务是一项较为繁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提出设计开发一套会员信息管理微服务平台成为解决繁杂工作的关键。管理员通过微服务平台大大提高学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效率,保证了管理和服务质量,增强了学会会员的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本文分析、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移动中间件的会员信息管理微服务系统,采用基于微服务思想的架构、MVC模式下的移动中间件集成技术和ORACLE11g数据库进行开发设计实现系统。在微服务架构和中间件技术的结合下,使得系统扩展具有较灵活的伸缩性,可实现实施细粒度的自由扩展。同时软路由技术实现分布式架构,通过配置路由信息表,让业务分布在各种不同的服务器中,对某个服务所做的改动,只需要关注该服务本身,一个服务只做一件事,系统更轻量级、低耦合、沟通更加通畅,系统开发集成更加容易。通过分析系统需求,给出设计方案,按照系统业务需求本文将系统分为服务器端功能、Web端功能和微信端等叁大平台,包含了会员自助服务模块、任务流程管理模块、学会组织管理模块、会员服务模块和信息统计分析模块等五大功能模块,同时给出了系统的具体实现,最后对系统进行了部署和演示。经过部署和测试,本文开发的基于移动中间件的会员信息管理微服务系统实现了学会管理和服务机制的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学会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增强学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杨锐[3](2016)在《移动中间件在油田移动办公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许多企业在网络+计算机的固定办公方式下,还纷纷开发和建立属于自己的移动网络+移动终端的办公方式,成为当今企业提高企业办公效率,规范化管理、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途径。目前基于长庆油田“发展大油田,开发大气田”的发展需要,移动办公平台的开发和建立,是为长庆油田今后的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撑。目前正在使用的信息服务平台、网上营业厅和网络工单系统,我们采用目前可靠、成熟的移动中间件技术,在可靠的安全保障下,搭建起移动办公平台,通过对这叁个常用的办公系统的业务流程的分类,对业务流程相对应的功能特性的记录,根据油田发展的现状以及今后发展的需求,设计移动化的信息服务平台、网上营业厅、网络工单系统的流程以及功能,移动化的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任务提示、人力资源、物资设备、车辆管理、工程项目、生产经营、综合管理功能;移动化的网上营业厅主要包括通知公告、业务简介、资费政策这叁个查看类型的功能界面和电话业务、宽带业务、充值卡这叁个可供用户操作的功能;移动化的网络工单系统主要包括电话业务、宽带业务、电话故障、宽带故障、电视故障功能。充分利用应用开发相关技术,对叁种移动化应用平台的功能、流程、界面进行开发设计。整个设计开发过程,秉承着简洁、实用的设计开发思路,在保留原平台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移动应用平台所应有的移动化和易操作的特点,应用界面的设计规划最大程度上考虑用户的主观体验。本文重点论述了移动化应用平台的业务流程、功能的设计过程以及所运用到的相关核心技术。其中主要核心技术包括:移动中间件技术、页面抓取技术、Json语言、Ex Mobi、XHTML。经过对信息服务平台、网上营业厅和网络工单系统移动化的应用平台测试以及试运行,叁种移动化办公软件信息服务平台、掌上营业厅和移动电子工单系统均符合设计开发时的要求,使用效果良好。实现了移动化应用办公平台与原办公平台信息数据的共享,通过移动化应用办公平台可以顺利完成设计规定的办公操作,移动化的办公平台使得办公更加贴近员工,高效、便捷的办公方式降低了企业成本。在本次设计开发的同时,设想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实现油田生产一线的生产数据的移动化管理也是值得尝试的。(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9-01)
李文晶[4](2016)在《移动中间件渲染引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快速普及,各种移动应用也呈爆炸式增长。目前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有iOS、Android、Blackberry、Windows Phone和Symbian等。由于移动终端的设备类型、操作系统的巨大差异性,导致每种操作系统的客户端软件都需要单独开发,不能复用。这样的项目技术难度大、门槛高、费用高、周期长、难维护。如果可以研制出一套移动应用开发中间件平台,能够快速生成不同用户、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机型、不同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应用软件,这将大大提高移动应用的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基于这种思想,本项目研制移动开发中间件平台,由于HTML5的跨平台性,我们通过HTML5技术实现设计器的功能。用户只需要进入这个平台,在设计器中对模板进行配置和管理,包括界面风格的设置,字体大小等基本的设置。通过对这些基本的模板配置,我们就能够将用户需要的APP页面设计出来。平台再经过对模板的解析和渲染,结合数据的相关绑定操作,就可以完成一个APP的开发。本文通过对移动开发中间件平台中渲染引擎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实现该平台的具体功能。并且通过具体的系统应用,分别在Android和iOS等操作系统上得到具体的展现,真正做到了一次编写、多平台运行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6-05-24)
杜帅[5](2016)在《面向PhoneGap移动中间件的研究及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移动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更多的开发者开始从事移动应用的开发。在主流的开发模式中,基于第叁方框架的混合移动开发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和低廉的开发成本等优势,使得其发展态势越来越火热。目前成熟的第叁方框架有PhoenGap、APPCan和Titanium,其中性能最好的为PhoneGap框架。虽然PhoneGap是优秀的开源框架,但PhoneGap对于网络流量没有有效的缓存处理,使其网络流量消耗较大。其内部封装的插件过于简单,如果想开发特定功能的应用开发者仍需手动开发插件,这成为PhoneGap的跨平台最大的局限。此外,目前对于PhoneGap框架的开发缺乏一套有效的优化方案,这也是PhoneGap应用性能较低的原因之一。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扩展的PhoneGap框架,并提出PhoneGap应用的优化方案。首先,本文深入剖析了 PhoneGap框架的整体架构、跨平台原理、Web端JavaScript与本地代码的通信机制,以及其插件开发方式等相关技术;研究了 Ant打包SDK的方法与原理和快速缓存方案以及扩展插件的相关技术。然后,对于PhoneGap框架没有缓存的情况,本文对Android端PhoneGap框架内部逻辑流程进行改进,设计了快速缓存模块并添加到PhoneGap框架之中。对于其插件单一的问题,本文对常用而又难以开发的功能进行调研,将PDF阅读和二维码扫描等功能做成PhoneGap形式的插件。最后利用Ant打包技术将改进后的PhoneGap框架和相关的功能插件重新打包,形成了一款扩展的基于PhoneGap框架的第叁方框架供开发者使用。最后,本文利用扩展的PhoneGap框架依据国家数字移动图书馆项目需求开发了一款数字移动图书馆APP。通过对数字移动图书馆应用的测试验证了扩展PhoneGap框架的实用性与插件功能的稳定性。对扩展后PhoneGap框架的快速缓存模块做了完善的性能测试,证明了快速缓存模块的必要性与其高效性。通过总结开发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本文提出了 PhoneGap应用的优化方案。该方案最终被应用到数字移动图书馆APP之中,经过对优化前后应用性能的测试对比,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01-11)
霍小卫[6](2015)在《基于移动中间件技术的数字迎新客户端设计和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信息化是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特点和互联网开放、共享、互动的优势,同时又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业务生态。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利用移动中间件技术设计和开发数字迎新客户端,满足新生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查看录取信息、缴费信息,并通过移动终端完成报到注册过程的需求,为高校新生的报到注册工作提供新思路,形成新常态。(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5年28期)
丁扬,王淑刚,李石坚,潘纲[7](2015)在《Scudware Mobile:支持可穿戴设备协同的移动中间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各种样式和用途的可穿戴设备大量出现。然而这些可穿戴设备大多都是独立工作的,设备与设备之间鲜有联系。为此提出了一个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支持个人范围的和人与人之间的设备的协同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并实现了Scudware Mobile移动中间件,该中间件运行于智能手机上,可以汇聚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和服务,且以开放授权机制开放给用户,实现了数据和服务的协同。在Scudware Mobile移动中间件的基础上实现了MobileTrace足迹记录器应用,验证了Scudware Mobile移动中间件的可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许斌,王海峰,段金奎[8](2015)在《移动中间件技术在油田办公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互联网络及3G移动网络的发展,以及现在办公方式的进步,本文实现了利用移动中间件技术完成移动办公。通过移动中间件平台进行适配性开发,完成一次开发,可以在多种系统上的运行,大大节约了开发成本。(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尹航[9](2015)在《面向企业Zbuilder移动中间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ZBuilder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可以用脚本语言和Json来高效构建跨平台的纯原生的UI应用。开发者利用ZBuilder IDE工具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构建JSON描述的UI视图,通过通用的脚本语言Lua, Python, JS来描述业务的逻辑,通过IDE自带的模拟器和运行在移动端的调试版本实时调试测试,通过云端打包服务生成正式的安装包测试或者发布。同时平台提供可动态扩展的通用统一的移动支撑服务。论文从软件设计与实现以及企业实用性的角度对于ZBuilder移动中间件进行了全方位地阐述,首先对于平台开发有关的移动中间件方法与技术进行概述,并概要描述ZBuilder移动中间件与传统开发模式相比的优势以及与其他模式中间件的不同思路和优势。本文从客户的角度对于ZBuilder移动中间件进行需求分析,主要提出了该平台所应该具备的易用性、稳定性、适配性、可扩展性、原生体验性以及安全性的特点,作为该软件开发的依据。然后本文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详细阐述了平台框架、平台功能模块的划分、后台服务器支持以及各平台原生引擎的实现,最后讨论了平台测试以及线上的发布,并且对于平台进行了总结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论文以软件开发流程的过程为线索,对ZBuilder移动中间件的分析、设计、实现以及最后的上线进行论述。ZBuilder开发平台已经在网站上上线,并且已经开发出300多个行业应用,其中不乏城市级移动门户、全国经济普查等极为复杂的移动应用。(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3-28)
刘素芳[10](2014)在《面向ERP协同办公的移动中间件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移动ERP应用中存在的异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ERP协同办公的移动中间件模型.介绍了组成结构和核心模块的设计思路,支持上下文感知,以元数据驱动形式管理企业已有ERP子系统的服务,调用服务处理移动ERP应用请求,将响应结果转换为JSON格式返回移动终端.结合实际移动ERP项目验证了可行性,为实现ERP协同办公数据和信息的有效共享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移动ERP的体系结构.(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移动中间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学会是某领域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一种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社团,是党和国家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科学技术在这一领域的重要社会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平台化管理已成为学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力量。学会管理系统化信息化有助于学会职责明确、协调统一、管理有效、最终实现数据共享、效率倍增。学会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有助于促进各个学会事业全面发展。学会会员管理和服务是一项较为繁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提出设计开发一套会员信息管理微服务平台成为解决繁杂工作的关键。管理员通过微服务平台大大提高学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效率,保证了管理和服务质量,增强了学会会员的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本文分析、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移动中间件的会员信息管理微服务系统,采用基于微服务思想的架构、MVC模式下的移动中间件集成技术和ORACLE11g数据库进行开发设计实现系统。在微服务架构和中间件技术的结合下,使得系统扩展具有较灵活的伸缩性,可实现实施细粒度的自由扩展。同时软路由技术实现分布式架构,通过配置路由信息表,让业务分布在各种不同的服务器中,对某个服务所做的改动,只需要关注该服务本身,一个服务只做一件事,系统更轻量级、低耦合、沟通更加通畅,系统开发集成更加容易。通过分析系统需求,给出设计方案,按照系统业务需求本文将系统分为服务器端功能、Web端功能和微信端等叁大平台,包含了会员自助服务模块、任务流程管理模块、学会组织管理模块、会员服务模块和信息统计分析模块等五大功能模块,同时给出了系统的具体实现,最后对系统进行了部署和演示。经过部署和测试,本文开发的基于移动中间件的会员信息管理微服务系统实现了学会管理和服务机制的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学会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增强学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移动中间件论文参考文献
[1].段金奎,陈国庆,王海峰,于垒.基于移动中间件的外线助手设计与实现[J].数字通信世界.2018
[2].陈雪荣.基于移动中间件的会员信息管理微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青海师范大学.2017
[3].杨锐.移动中间件在油田移动办公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
[4].李文晶.移动中间件渲染引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6
[5].杜帅.面向PhoneGap移动中间件的研究及开发[D].北京邮电大学.2016
[6].霍小卫.基于移动中间件技术的数字迎新客户端设计和开发[J].科技视界.2015
[7].丁扬,王淑刚,李石坚,潘纲.ScudwareMobile:支持可穿戴设备协同的移动中间件[J].计算机科学.2015
[8].许斌,王海峰,段金奎.移动中间件技术在油田办公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
[9].尹航.面向企业Zbuilder移动中间件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
[10].刘素芳.面向ERP协同办公的移动中间件技术应用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论文知识图
![电影院应用实例](/uploads/article/2020/01/06/6465a062d384c38cc98ef138.jpg)
![尽力服务的QOS/QOE相关模型](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335729.nh0027&suffix=.jpg)
![私密意识的移动WEB中间件架构](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335729.nh0038&suffix=.jpg)
![1 移动中间件系统架构移动中间](/uploads/article/2020/01/06/266bf05ff8cd710cf629207f.jpg)
![移动中间件的结构模型](/uploads/article/2020/01/06/42f0f56b9cbfc12dd852e429.jpg)
![扩展的移动中间件逻辑结构](/uploads/article/2020/01/06/d41b7bb9acfaecd0797e69b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