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段玉香张俊丽

(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技术不植骨治疗下肢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08.2-2012.12收治2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探讨护理要点,结果20例下肢骨折患者均骨性愈合。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增加了骨外固定技术治疗的成活率。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7-0137-02

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交通工具日益增多,各种意外事故所致骨折更不少见,最常见者是下肢骨折(胫腓骨),对这种骨折如采用传统的石膏固定、跟骨牵引、螺钉内固定,辅以石膏外固定等治疗方案,会因肢体长期固定导致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且病程长,有些内固定物需在骨折愈合后第二次手术取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科于2008—2012年对胫腓骨骨折采用单臂型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后,取得极好疗效。此支架轻便,牢固可靠,具有不影响伤肢血运,不妨碍上下关节活动,手术操作简单,护理方便,骨折愈合快,后遗症少等优点,配合严格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及护理,早期下床活动及功能锻炼,使骨折顺利愈合。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拟定手术方案后,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麻醉方法、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前患者多较紧张、恐惧、焦虑,针对不同的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正视患者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问,给予支持和疏导,使其有充分思想准备,获得安全感和信赖感,更好配合手术。

1.2.完善各种术前检查,了解病人生理病理改变,检查心肝肾的功能,出凝血时间,纠正因骨折失血过多所致的血容量不足。

1.3.手术野皮肤准备首先用温水和肥皂洗净手术区皮肤,剪短趾甲,然后剃净毛,注意勿刮破皮肤,剃毛后再用温水洗净,用75%酒精消毒备皮区,用无菌敷料包扎。

1.4.根据手术及麻醉需要做到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做好皮肤过敏试验,必要时备血,为术前做准备。

2术后护理

2.1.病情观察:术后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病房,用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抬高患肢20-30cm,有利于静脉及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少量渗血渗液更换敷料,观察外固定有无松动、滑脱及肢体远端皮肤的色泽、温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2.2.疼痛的护理: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出现刀口疼痛,根据疼痛的性质及程度以及个体耐受性采取分散注意力止痛法,如给病人安排有趣的活动,听音乐、看电视等,对身体某部位进行有节奏按摩,让病人有节奏的呼吸,同时结合病人的心理和疼痛的规律,传授减轻疼痛的知识,通过上述措施,使病人避免应用止痛剂的情况下渡过疼痛期。

2.3.加强针道护理减少并发症,术中在无菌操作下彻底清创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关键,术后应用抗生素3天,安放支架后,定期观察针眼部位有无红肿、渗出、分泌物,必要时协助医生做好细菌培养,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针眼2次,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和稳妥。

2.4.加强营养:因为创伤后病人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亢进,合成代谢不足往往处于负氮平衡,严重影响骨折的愈合,所以应给病人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骨折愈合。

2.5.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局部消肿,疼痛减轻即可开始功能锻炼,术后早期给予肌肉等长收缩和邻近关节功能活动。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下床活动的次数和延长功能锻炼的时间,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骨折愈合的速度,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后遗症。但在病人活动时,应避免支架碰撞,以造成骨质再度损伤。

3讨论

3.1.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损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可调节,同时还可解决骨短缩的问题。

3.2.操作简单,微创对骨折端干扰小,不需二次取出内固定物,固定牢靠,固定刚度可调节,可轴向加压减少应力遮挡。

3.3.可早期负重活动及关节功能锻炼,还可充分发挥行走负重及功能锻炼时生理性应力对骨折端的刺激.

3.4.术中术后均可矫正骨折成角、旋转等各种畸形以达到满意复位要求。

3.5.伤口条件差及局部有感染的情况下仍可使用。

3.6.护理原则,控制感染,加强针道护理,定时消毒,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促进术后恢复防止肌肉萎缩,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压力,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标签:;  ;  ;  

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