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流步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步进,永磁,电流,同步电机,电机,磁场,可编程。
交流步进论文文献综述
韩军浩[1](2019)在《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性能综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离散运行过程中主要的设备之一,步进电机在控制环节中展现出的特性和交流伺服电机特性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在运行成果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含有一定差异。因此,在运行环节中,需要对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性能差异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05期)
司鹏辉[2](2015)在《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性能综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做离散运动的设备,步进电机在控制过程中表现出与交流伺服电机相似性特征。但是两者之间存在运行效果与应用性上的差异。所以在进行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两种电机之间的性能比较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5年13期)
林喆,魏海波,孙清[3](2015)在《基于交流伺服和步进驱动控制的玻璃数控钻孔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控玻璃钻孔过程中钻头定位不准和钻孔稳定性差等问题,将交流伺服和步进驱动技术应用于玻璃钻孔设备中,对高精度玻璃立式钻孔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完整的高精度数控玻璃钻孔设备控制系统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伺服驱动的钻头位置控制方法和基于步进电机的双钻头进给钻孔方法。在后期生产实验过程中,对中心孔误差、孔与基准边误差和钻孔同心度误差等加工参数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交流伺服驱动中的半闭环反馈增强了定位系统对负载的抗干扰能力,有效地减少了定位过程中的稳态和动态误差,通过采用步进驱动的双钻头机构通过对进给速度和进给量的精确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钻孔质量,利用上位机软件可以对加工参数进行设置和实时监控,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5年02期)
傅元,张钦,丁振宇[4](2015)在《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精密交流步进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市场对高精度交流步进电源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精密交流步进电源。主电路采用典型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实现交流工频220V到直流340V的升压输出,控制电路核心芯片采用51单片机,利用PWM和SPWM技术驱动功率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结合单相双向功率芯片CS5460精准测量和计算,实现输出交流电压范围为0.1V-220V,步进电压50m V。该精密交流步进电源具有使用便捷、可靠性高、精度较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15年01期)
董砚,张立阳,郑易[5](2014)在《基于交流步进的PMSLM位置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的高速发展,高速和超高速加工要求伺服装置具有极高的加、减速度,从而导致了直线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以交流步进控制思想为理论基础,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为控制对象,提出了动子离散电流定向控制策略,将连续的正弦行波磁场离散为步进磁场。通过控制电机动子电流实现对电磁推力的控制,从而使电机获得了精确的位置控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交流步进控制的PMSLM位置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定位特性,并且控制简单、实时。(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4年10期)
张立阳[6](2014)在《基于交流步进PMSLM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的高速发展,现代加工业对伺服装置的速度和加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催生了直线伺服电动机驱动系统。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以其具有的高精、高速和推力大的特点,在高速和高精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矢量控制理论的提出推动了交流传动的发展,使交流电机的控制获得了一次质的飞跃。交流步进传动是在运动控制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它是由静止变频器供电,通过微机的控制使同步电机定子磁场离散,在轴上得到速度、位置输出的一种新型传动控制方式。本文建立了PMSLM步进控制系统模型,并在升降频增量运动控制模式中采用动子电流定向控制策略对PMSLM的动子电流、位置、速度以及推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首先,对PMSLM步进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包括电机模型和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分析PMLSM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并基于交流步进控制理论导出PMLSM空间矢量变换公式及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其次,为实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更为精准的定位控制,将采用交流步进控制理论。应用动子电流定向控制策略,建立动子电流定向控制系统结构,研究PMSLM在升降频增量运动控制模式下的动、静态特性,并分析在离散动子电流矢量控制下增量运动位置控制系统的性能。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PMSLM交流步进控制系统结构及其软硬件实现。最后,针对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对所建立的PMSLM交流步进驱动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所设计的PMSLM增量运动位置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及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4-03-01)
张坤[7](2013)在《PMSM交流步进控制的效率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社会生活等领域中作为主要的动力设备,起着关键的驱动和伺服控制作用。据世界相关节能机构的统计,电动机将发达国家现代经济社会所产生电能的50%以上转化为了机械的动力能,而在我国,大约全国发电量的叁分之二是被各类电机消耗的。因此,尽最大可能地降低电机在各种控制系统中的电量消耗对于我国未来的节能减排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国政府已经正式将“电机系统节能”列入了我国未来十大节能工程之一,同时制定了电机等作为主要消耗电力能源设备的效率标准,努力使我国耗能设备的能源利用率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部分设备的能源利用率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矢量控制理论的基本控制思想是在叁相供电的交流电机上通过坐标变换来模拟直流电机转矩的控制,即在磁场定向坐标上,将通入的电流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产生电机的磁场与磁通,另一部分则用于产生转矩,并使得这两个分量相互垂直且彼此独立,这样便于我们对电机的转矩进行控制,从而获得与直流电动机相仿的高性能动态特性,这使得交流电机的调速控制理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交流步进控制理论在前期各种矢量控制理论积极发展的基础上,有机地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步进控制技术进行了优化结合,使得同步电动机自有的圆形气隙磁场由连续的旋转磁场转变为离散的步进磁场。因此我们只需要对离散后的步进磁场进行一定的控制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控制性能。本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基于交流步进控制策略下的输出效率、磁场、转矩与电流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得到了永磁同步电机在通用坐标系以及在d-q坐标系下的基本数学模型。同时运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永磁同步电机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了搭建,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交流步进控制和矢量控制两种控制策略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观察电机的磁场与输出转矩,分析比较了两种控制方式的优劣,提出了在不同负载需求下的不同的电流给定,以此来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能量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3-03-01)
何汉卿[8](2013)在《交流步进控制下PMSM的离散电流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交流步进控制是一种更有利于位置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其电磁转矩介于矢量控制的连续电磁转矩和直接转矩控制的两点式电磁转矩之间。为了实现这种控制方法,需要将作用到永磁同步电机上的正弦电流离散为梯形离散电流。梯形离散电流控制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永磁同步电机交流步进控制效果,提高梯形离散电流的控制效果对减小电机转矩脉动和提高伺服精度至关重要。本文从永磁同步电机交流步进控制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实现永磁同步电机交流步进运动所需梯形离散电流的特性。梯形离散电流具有非常强的非线性,该电流在某一阶段要保持恒定值,而在电机步进时刻又要发生跳变,通常的电流控制方法很难得到理想的梯形离散电流。通过分析传统电流控制方法在该梯形离散电流控制方面存在的误差较大和电流超调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加入到增量型PI控制来提高控制效果的控制方法,并且介绍了将电流矢量作为整体进行控制的电流矢量直接控制方法。将模糊算法引入增量型PI电流控制方法,使增量型PI电流控制方法的PI参数根据电流误差的变化情况进行调节,解决了电流跳变阶段电流波形的严重超调和误差。应用神经网络算法对增量型PI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得到最优的增量型PI参数。将模糊算法的实时选择和神经网络算法的寻优作用相结合进一步改善了增量型PI参数的选定,即保证了在电流恒值阶段电流跟踪的准确性,又减小了电流在跳变阶段的误差。电流矢量直接控制方法的使用解决了叁相电流分别控制所产生的不必要开关动作和无法得到零电压矢量的问题。在梯形离散电流控制中,通过直接控制电流矢量,并调节有效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降低了开关频率,减小了电流误差,在高压小电流的控制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自主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在该平台上对以上控制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对这些理论的可行性和各自特点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3-01-01)
苏晓勤,何汉卿,肖丽,范书瑞[9](2012)在《基于模糊PI的PMSM交流步进控制下电流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阶梯型离散电流在某一阶段要保持恒定值,而在电机步进时刻又要发生跳变,呈现严重的非线性,通常的电流控制方法很难在高压下得到理想的阶梯型离散电流。增量型PI控制方法是一种适合步进控制的方法,而模糊算法对非线性有很强的处理能力,结合这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点和梯形电流的特性提出了梯形电流的模糊增量型PI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步进控制下的梯形离散电流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2年10期)
张坤,李金松,张琳,董砚,郑易[10](2012)在《基于FPGA和交流步进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永磁同步电机(PMSM)为控制对象,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控制核心器件,对交流步进控制方式应用于伺服系统的场合,进行了理论与仿真研究,最后经实际试验验证。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应用交流步进控制方式的PMSM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速度与位置可控性,能够满足现代工业对伺服系统的高要求。同时,研究结果也为PMSM在高性能控制场合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2年07期)
交流步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做离散运动的设备,步进电机在控制过程中表现出与交流伺服电机相似性特征。但是两者之间存在运行效果与应用性上的差异。所以在进行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两种电机之间的性能比较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流步进论文参考文献
[1].韩军浩.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性能综合比较[J].通讯世界.2019
[2].司鹏辉.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性能综合比较[J].电子测试.2015
[3].林喆,魏海波,孙清.基于交流伺服和步进驱动控制的玻璃数控钻孔技术研究[J].机电工程.2015
[4].傅元,张钦,丁振宇.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精密交流步进电源[J].仪器仪表用户.2015
[5].董砚,张立阳,郑易.基于交流步进的PMSLM位置控制系统[J].微电机.2014
[6].张立阳.基于交流步进PMSLM控制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7].张坤.PMSM交流步进控制的效率分析与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
[8].何汉卿.交流步进控制下PMSM的离散电流控制方法[D].河北工业大学.2013
[9].苏晓勤,何汉卿,肖丽,范书瑞.基于模糊PI的PMSM交流步进控制下电流的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2012
[10].张坤,李金松,张琳,董砚,郑易.基于FPGA和交流步进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