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配体筛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PDMS蛋白芯片,肿瘤标志物,CD20,SELEX
配体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19)在《蛋白质芯片在肿瘤标志物筛查中的应用以及利用SELEX技术筛选CD20/486的ssDNA适配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肿瘤的快速筛查和治疗是当前医学界的难题,本研究旨在利用高灵敏度化学发光蛋白质芯片技术(iPDMS蛋白芯片),实现对低丰度的多种肿瘤相关标记物的高效筛选。分析筛选所得到的多种肿瘤相关性标志物,选择其中在8种常见肿瘤细胞中差异表达的CD20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和筛选CD20核酸适配体,探讨其检测肿瘤作用,为进一步利用CD20适配体在临床肿瘤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1.iPDMS芯片的制备和检测:在传统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中加入带烯烃末端的、表面引发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并通过热交联(硅氢键键合)固定到PDMS的叁维结构中,得到一种新的材料即改性硅胶iPDMS。通过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SI-ATRP)从活性引发位点处合成poly(OEGMA)高分子刷,即能得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iPDMS材料,利用喷点打印技术将肿瘤相关的抗原高通打印于芯片的特定区域,并组装成48孔的iPDMS芯片微孔板。应用iPDMS芯片对1152例临床常见肿瘤患者和192例体检健康者进行了两轮芯片筛查,检测血清样本的肿瘤相关的自身抗体。2.CD20核酸适配体的筛选:通过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筛选获得特异性和高亲合力结合肿瘤细胞表面分子标志CD2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20)主要膜外区和胞质区片段CD20/486的ssDNA适配体(apatmers),检测和分析所筛选的CD20/486适配体的序列和构象;适配体与靶分子的结合能力以及病理组化染色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利用CD20/487适配体在临床肿瘤靶向治疗和诊断奠定基础。本研究先在基因库中查找到人源的CD20基因全序列,找到包括全部膜外区序列的近C端486bp的核苷酸序列,根据密码子简并性将部分密码子进行修改,使之能在原核中表达,再将CD20/486构建到pGEX-4T中,融合表达GST-CD20/486蛋白。运用SELEX技术对融合表达的GST-CD20/486蛋白进行筛选,并用GST蛋白进行反筛。实验首先构建一个长度为80bp含有40个随机序列的单链DNA(ssDNA)文库,PCR扩增为双链DNA(dsDNA)随机文库后,作为初始模板保存,用不对称PCR扩增出每轮筛选的ssDNA随机库作为下一轮筛选适配体库。经10轮筛选后,将ssDNA扩增成dsDNA,连接到T载体上,测序后利用DNAMAN软件对所测定的序列进行序列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分析及同源性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检测单适配体与纯化的GST-CD20/486蛋白结合能力,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单适配体与GST-CD20/486蛋白的亲和力。将亲和力最大的适配体用生物素标记后,用于临床肿瘤病理标本组化染色,用SABC试剂显色,同时做常规HE染色作为对照,确定筛选所得到的适配体用于肿瘤诊断的效果。结果:1.建立了用于肿瘤筛查的iPDMS芯片技术方法,检测1152例临床确诊的肿瘤样本,研究发现CD20、VEGF1、VEGF121和VEGF在常见8种肿瘤患者(乳腺癌、肺癌、直结肠癌、胃癌、肝癌、白血病、卵巢癌和淋巴瘤)中差异表达,血清中VEGF1、VEGF121和VEGF对应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体检健康对照组,抗CD20抗体水平明显低于体检健康对照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CD20蛋白C端486bp基因修改后,成功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纯化出GST-CD20/486蛋白,并利用SELEX技术筛选得到特异性结合CD20/486的适配体。将第10轮筛选得到的适配体克隆到T载体得到22个单克隆的测序结果,命名为SW1至SW22,其中单适配体SW11表现出与CD20/486蛋白最强的的结合能力,解离常数(Kd)为28±6nM。3.生物素标记的单适配体SW11能与肿瘤病理切片中的肿瘤细胞CD20结合,CD20适配体在常见肿瘤中免疫组化结果阳性。结论:1.成功构建了一种化学发光标记的iPDMS蛋白芯片,可用于肿瘤相关的抗体或自身抗体的筛查。本研究在常见肿瘤筛查得到的CD20抗体可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可为肿瘤的诊断和机理分析提供切入点。2.本研究成功应用SELEX技术筛选得到与GST-CD20/486蛋白特异性结合的ssDNA适配体SW11,有望作为肿瘤检测的新型诊断试剂,并且为进一步进行临床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12-02)
翟蒙,张蕾,袁红霞,田彩平,王维君[2](2019)在《应用双向热循环消减SELEX技术筛选胃癌血清核酸适配体》一文中研究指出胃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改善胃癌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核酸适配体以其灵敏度高、靶向性强等优势显示出了较强的临床适用性。本研究以双向热循环消减指数富集式配基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为支持,纳米(琼脂)磁珠材料为载体,胃癌血清及正常人血清为筛选靶标,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了快速高效的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经过19轮双向筛选,获得高重复率的胃癌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10条及正常人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8条。将这些序列分别混合并制成检测试剂A、B,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对100份临床血清样本进行特异性验证。通过比较分析,建立了快速高效的胃癌血清检测技术。结果显示,核酸适配体G-AP1与N-AP1的二级结构类似于抗体的"Y"型,且呈茎环状。检测试剂A、B对胃癌及正常人血清的检出率分别为92%和88%。表明本技术可以较准确地筛选得到高特异性和强亲和力的核酸适配体,体现了核酸适配体作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在临床检测及治疗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曾家豫,张蕾,翟蒙,许金苓,袁红霞[3](2019)在《双向热循环消减-SELEX方法筛选肝癌血清核酸适配体》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癌位于我国肿瘤死亡率第2位,生存率较低。目前用于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低,不能满足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需要。核酸适配体与靶标分子结合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有巨大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双向热循环消减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分别以肝癌血清和健康人血清为靶标,经过19轮筛选,获得了肝癌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1000余条,以及健康人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1 000余条,并从中各挑取了1条高丰度适配体序列,分别命名为Tc1和Tn1。采取了50例肝癌病人血清和50例健康人血清,对适配体Tc1和Tn1与靶标血清的结合特异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Tc1和Tn1对两种靶标血清的检出率分别为92%和94%。说明Tc1可特异性与肝癌血清结合,Tn1可特异性与健康人血清结合。肝癌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获得,将为建立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肝癌血清检测新方法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郝禹,刘春明,李赛男,王乐奇,侯万超[4](2019)在《亲和超滤质谱技术筛选红车轴草中的生物活性配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红车轴草提取物为试材,乳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α-葡萄糖苷酶作为生物靶分子,采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法、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PLC-Q-Exactive)、半制备型液相色谱法,筛选、鉴定、分离红车轴草提取物中具有酶抑制作用的活性配体,以期治疗脑卒中病和糖尿病。结果表明:红车轴草提取物中有6种具有酶抑制作用的活性配体,即大豆苷、芒柄花苷、大豆黄素、染料木素、芒柄花素和鹰嘴豆芽素A,通过半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的6种活性配体纯度均高于92%,具有治疗脑卒中病和糖尿病的潜在价值。(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7期)
袁红霞,陈聪盈,王鸣刚,孙文平,王维君[5](2019)在《应用双向热循环消减SELEX技术筛选肺癌血清核酸适配体》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现阶段,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因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低,严重影响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用双向热循环消减指数富集的配基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筛选肺癌和非癌血清标志物的核酸适配体,建立肺癌的检测方法,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实验用环氧基琼脂磁珠为筛选介质,以非癌混合血清、肺癌混合血清作为双向靶标。应用热循环消减SELEX技术,经19轮筛选分别获得非癌和肺癌血清的特异性核酸适配体。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到40条非癌核酸适配体序列和41条肺癌核酸适配体序列。从肺癌与非癌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中分别挑选出高丰度的4条序列,合成后制成检测试剂,经临床血清验证,阳性率为90%。该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高,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识别元件。(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邹梦蝶,鲁妍兵,李婉明[6](2019)在《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筛选新策略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在体外采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ELEX)从人工合成的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得到的一段寡核苷酸序列(RNA或DNA),能折迭成特定的叁维空间结构同靶物质进行高特异性与高亲和性的结合。近年来,以全细胞为靶标筛选(cell-SELEX)获得的核酸适配体在疾病相关的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尤其在细胞分子的识别、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等方面,但cell-SELEX的过程复杂、难度大及获得的核酸适配体性能不佳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进一步发展,如何高效地筛选获得核酸适配体是其应用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目前在cell-SELEX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新策略及核酸适配体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望为相关科研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袁红霞,王维君,田彩平,毛爱红,何科基[7](2019)在《肝癌不同靶标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肝癌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筛选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分子识别探针对肝癌的早期诊断、预警、转移和疗效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体外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能够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地与多种靶标(包括小分子、蛋白质、细胞、组织、微生物等)结合,为肝癌的特异识别、早期诊断、病理分型提供了有效方法。本研究主要阐述以肝癌细胞系、肝癌血清、临床肝癌组织为靶标的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西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孙晓琦,李兰兰,潘龙,李伟群,陈慧杰[8](2019)在《鸡氨肽酶N噬菌体高亲和配体筛选及其抑制IBV感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病原,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氨肽酶N(APN)是细胞表面的一种金属糖蛋白,是大多数I型和II型冠状病毒的细胞受体。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IBV可以与天然和原核表达的鸡APN(g APN)蛋白结合。那么,阻断g APN是否能够抑制IBV感染将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可利用生物淘选,获得靶蛋白的亲和配体的生物试验技术。本试验以原核重组蛋白p ET-g APN为靶蛋白,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其高亲和性噬菌体,并合成其特异性十二肽序列,分别在体内和体外两种条件下检测该亲和配体的抗病毒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7)
巫朦朦,蔡蓉凤,田亚平,周楠迪[9](2019)在《全细菌SELEX法筛选粪肠球菌特异性适配体》一文中研究指出肠球菌(Enterococcus)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第二大病原菌,检出率仅次于大肠杆菌,从分子水平上发展靶标的高亲和力分子探针对肠球菌的识别和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粪肠球菌为靶标,运用全细菌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whole-bacteria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whole-bacteria SELEX),从全长为79个核苷酸包含35个随机碱基序列的单链DNA文库中筛选与靶标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利用荧光分析法监控筛选过程中不同轮次所得次级文库与粪肠球菌的结合力,经12轮筛选和克隆测序,获得了39条适配体序列。进一步对筛选得到的适配体进行序列比对、二级结构分析、流式细胞分析、解离常数(K_d)测定及特异性验证,最终获得一条与粪肠球菌能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Apt 21,其K_d值为549.2±147.4 nmol/L。该适配体可作为粪肠球菌检测的识别元件,为建立基于适配体的新型粪肠球菌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罗钰,王腾飞,李文静,王金娥,裴仁军[10](2019)在《人凝血因子7a核酸适配体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凝血因子7a (FVIIa)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核心因子,检测参与凝血过程的FVIIa及针对FVIIa开发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凝血剂和抗凝血剂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采用酸纤维素膜法,通过11轮筛选成功分离出FVIIa的DNA适配体,并模拟了其二级结构。此适配体与FVIIa蛋白结合的表观解离常数为102 nmol/L。同时,基于所获得的高亲和力适配体,建立了基于适配体的荧光检测方法。本方法简单高效,对FVIIa蛋白的定量检测范围达到30~80 nmol/L,为人凝血因子7a的检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适配体的荧光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此适配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配体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胃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改善胃癌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核酸适配体以其灵敏度高、靶向性强等优势显示出了较强的临床适用性。本研究以双向热循环消减指数富集式配基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为支持,纳米(琼脂)磁珠材料为载体,胃癌血清及正常人血清为筛选靶标,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了快速高效的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经过19轮双向筛选,获得高重复率的胃癌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10条及正常人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8条。将这些序列分别混合并制成检测试剂A、B,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对100份临床血清样本进行特异性验证。通过比较分析,建立了快速高效的胃癌血清检测技术。结果显示,核酸适配体G-AP1与N-AP1的二级结构类似于抗体的"Y"型,且呈茎环状。检测试剂A、B对胃癌及正常人血清的检出率分别为92%和88%。表明本技术可以较准确地筛选得到高特异性和强亲和力的核酸适配体,体现了核酸适配体作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在临床检测及治疗的应用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配体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伟.蛋白质芯片在肿瘤标志物筛查中的应用以及利用SELEX技术筛选CD20/486的ssDNA适配体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2].翟蒙,张蕾,袁红霞,田彩平,王维君.应用双向热循环消减SELEX技术筛选胃癌血清核酸适配体[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
[3].曾家豫,张蕾,翟蒙,许金苓,袁红霞.双向热循环消减-SELEX方法筛选肝癌血清核酸适配体[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
[4].郝禹,刘春明,李赛男,王乐奇,侯万超.亲和超滤质谱技术筛选红车轴草中的生物活性配体[J].北方园艺.2019
[5].袁红霞,陈聪盈,王鸣刚,孙文平,王维君.应用双向热循环消减SELEX技术筛选肺癌血清核酸适配体[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
[6].邹梦蝶,鲁妍兵,李婉明.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筛选新策略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19
[7].袁红霞,王维君,田彩平,毛爱红,何科基.肝癌不同靶标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研究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9
[8].孙晓琦,李兰兰,潘龙,李伟群,陈慧杰.鸡氨肽酶N噬菌体高亲和配体筛选及其抑制IBV感染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2019
[9].巫朦朦,蔡蓉凤,田亚平,周楠迪.全细菌SELEX法筛选粪肠球菌特异性适配体[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
[10].罗钰,王腾飞,李文静,王金娥,裴仁军.人凝血因子7a核酸适配体的筛选与鉴定[J].分析化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