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培养下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大学生素质培养下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王笑香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150000

摘要关于大学生素质培养或大学素质教育的研究,在我国也已数量浩瀚。本文在目前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大学生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素质教育中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

21世纪的中国教育最缺什么?最缺的是理想。什么理想能凝聚人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能从专家理念进入政策议程,成为政策内容,即将进入法律范畴。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素质通常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由此看出,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来养成并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显而易见,“大学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并不是同一的。前者能否成立,这样提是否有必要,对此争议很大。而后者不管有没有“大学素质教育”这一概念,都能成立。前者是范畴概念,后者是实体概念,也是价值概念,而且,只有在某种价值关系下,实体才能被认定为素质。因此,素质是具有价值选择意味的实体概念。事实上在目前的研究现状中,这两者常是混同的。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成果

关于大学生素质培养或大学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大体而言,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素质教育使得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得到了重新审视

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或大学素质教育研究,有助于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重新审视。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合乎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是否适应国家的要求并合乎个体发展的规律,这是个需要长时间摸索的问题。诸如此类的探讨,使我们可以较清楚地看到现实的教育离教育方针中规定的全面发展目标有多远,离现实要求又有多远,离大学教育的特性有多远,问题又在哪里,从而从目标审视的角度反思现实的大学教育。

2、大学生素质教育使得大学教育所具有的问题和缺陷得到了更好的揭示

借助于一个在国家政策层面被认可和赞成的观念和主张,尽管未必是成熟的思想或观念,有助于探讨和分析当下我国大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例如在大学生素质或大学素质教育的大量研究中,如“高分低能”、大学生的人文知识贫乏、道德滑坡和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被揭示出来了;被公认的大学中存在的四大缺陷,即专业划分过窄,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多的共性约束,以及“片面教育”、“单向灌输”,也被揭示出来了。当然,被揭示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如体制问题、理念问题都由此涉及。

二、当前大学生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自80年代中在基础教育被广泛倡导,并被逐步引入进大学教育中来。这其中除了一些课题性研究外,大部分的探索是散户型的。这种探索大体而言,存在如下几个基本问题:(一)对于素质培养价值的泛化。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提出时,其针对面是“应试教育”。那么“应试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是否存在,这一点与基础教育没有大区别,大学中也一定程度存在应试教育,典型的就是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应用考试和“考研”。所以大学也要搞素质教育。从针对的其它问题来看,如学生的自理能力差,道德责任心差,文明礼貌差。大学教育中问题不只是这一些,涉及到专业结构,观念导向等,因此大学素质教育还针对专业划分过窄,文化淘冶过弱,功利导向过重和共性约束过多的问题,而这中心被认为是文化陶冶过弱的问题。毫无疑问,就目前的研究状态来看,人门还很难看出大学生素质培养或大学素质教育在目标设定上与基础教育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就上面的举例来看,还是看不出来的。甚至就对这一问题的存在,目前恐怕也还未被广泛意识到。因此,这种泛化就是很自然的现象。(二)素质培养模式的范式。大学教育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因而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较为稳定的范式,如专业教育,由于国家和历史环境不同,各国大学还出现一些精神特色。英国大学对科学崇拜远不如对人文主义的崇拜,因而人文特色在英国大学里很浓;而美国大学中则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特色鲜明,德国大学的自由研究精神很突出,这也难怪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批判家出自德国。大学中这种精神积淀下了一些较稳定的范式,如通才教育、专业教育之类,规定着大学的基本性质、特征和目标。

从素质概念的初始含义,我们知道缺乏某种素质,那么向某方面发展就不可能。这在特殊能力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因而,有些素质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教育的出发点或者说前提,教育在这方面涉及的是发展,而不是造就或形成素质。当然对一个人的发展或成就而言,既涉及其智力作用,也涉及其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如果考虑的外部关系,还要涉及客观条件,机遇等等一系列因素。素质作为个体自身的主体条件,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或成就时,有些素质,如坚韧的毅力和意志、自信、乐观精神等等,是可以作为教育培养的目标,。这些素质可以归结为教育培养目标,是因为由于教育的作用而使之从无到有,或者使之改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成立的。但对有些素质而言,教育不能从无到有产生出来,它所能做的事只是提供已存在的素质发展和展现的条件、机遇而已。由此可见,教育不仅涉及素质培养,也要涉及促进发展。人天然具有从本能向理智再向理性发展的天赋,促进这一发展或展现这种天赋,是高等教育古往今来的首要目标。无论提出什么新的范式,这一目标是取消不了的。尤其对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来说,更应是这样。可见,教育不仅涉及素质培养更要涉及促进发展。

三、素质教育中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大学素质教育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经验总结、意见、设想之类,连思辨性的都不多。在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问卷法使用的较多。我们根据高校的教育与管理实际,认为素质教育归结为“无形”和“有形”的教育。认为素质教育是“无形教育”是指,素质是人的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内因教育”。认为素质教育是“有形教育”是指,素质教育通过现行的教育目标、过程,挖掘现有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后天的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形教育”也称“外因教育”。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在高校中加强素质教育,应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特别是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如通过挖掘现有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的内容,以及提高校园文化氛围,这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变教学计划为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历来都是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但缺乏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因而要变教学计划为毕业论文培养计划。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型人才规格定位,构建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使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培养计划。在培养计划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教育培养活动整体优化,统筹安排。例如,针对大学期间的3个不同阶段(大一阶段、大二和大三阶段、大四阶段)的心里特征,进行有目标、有步骤地培养。通过产学研结合、必修与选修结合、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教学管理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实施培养计划,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但在教学管理中发现,学生考试不及格课程的补考存在较多弊端,与正常考试相比,缺乏有效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公正、公平,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为了向学分制过渡,在“教改试点班”的试点和已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的成绩记载上,从文化素质教育出发,适当取消百分制避免生硬的分数框框;在课程考试成绩中,提高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并试行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改革,成立院考试中心,对基础课的考试,从命毕业论文题到阅卷,全面监控考试的质量,把好“出口”关。

3、因材施教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提供机会,拓宽工科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是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多开设辅修专业,有利于推动学分制的实施进程,激发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达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目的。创新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进一步升华,高等教育应以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大学教育的必由之路。毕业论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获得独立训练机会。同时,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努力营造教学相长的学术研究氛围。

四、结语

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本土化创新。在汲取欧洲自由教育、美国通识教育经验的同时,特别是在汲取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面成功经验的同时,文化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和特征。素质教育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所以大学推行素质教育也就成了教育思想变革的标志,以及教育改革的先导。素质教育如果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那么它被具化为教育行为和活动,它也一定是一种教育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是不可分的。模式由其实施的条件不同而产生差异或变种,因而同一教育思想在不同的现实背景下,可以产生出具有差异和变种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力,素质教育: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导理念。中国教育学刊(J)2006.2.P1-2

【2】宋阳、刘秀凤,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煤炭高等教育(J)1998.1.P51-52

【3】雍自成,论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江苏高教(J)1999.4.P57-60

【4】冯向东,学生素质和文化底蕴。教育研究(J)1997.9.P8-11

【5】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与教育模式的研究。中国高教研究(J)2005.8.P29-31

【6】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J)2007.6.P1-7

标签:;  ;  ;  

大学生素质培养下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