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端设有放置槽,所述壳体的内底部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与放置板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所述壳体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滑板连接,所述壳体开口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壳体上均设有相配合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移动紫外线灯,实现对食用菌进行全面的检测,从而可以提高食用菌的食用安全,且可以快速的取放样品,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
主设计要求
1.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3),所述放置板(13)上端设有放置槽(14),所述壳体(4)的内底部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与放置板(13)连接,所述壳体(4)的内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8),所述滑板(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17),所述壳体(4)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滑板(18)连接,所述壳体(4)开口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与壳体(4)上均设有相配合的固定机构,所述壳体(4)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拍摄的数码照相机(15)。
设计方案
1.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3),所述放置板(13)上端设有放置槽(14),所述壳体(4)的内底部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与放置板(13)连接,所述壳体(4)的内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8),所述滑板(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17),所述壳体(4)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滑板(18)连接,所述壳体(4)开口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与壳体(4)上均设有相配合的固定机构,所述壳体(4)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拍摄的数码照相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4)内底部的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0),所述导向杆(10)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放置板(13)的下端,所述导向杆(10)上套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块(12)的侧壁和滑槽(9)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4)内的装置腔,所述壳体(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贯穿壳体(4)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远离电机(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腔的内壁上,所述螺纹杆(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所述螺母(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下端贯穿装置腔的内底部并固定连接在滑板(18)的上端,所述连接板(16)与壳体(4)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4)开口的一端侧壁上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磁铁(8),所述盖板(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6)与第二磁铁(8)磁性相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
背景技术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精细化工产品,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它被人体吸收后,在人体内蓄积,大大削弱人体免疫力,加重肝脏负担,同时还可导致细胞畸变。如果接触过量,毒性累积在肝脏或其它重要器官,就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部分食用菌加工商为了使食用菌增白、护色,延长货架期,在销售前违法使用荧光增白剂或含有该成分的保鲜剂,造成浸染污染。此外,某些食用菌(如白灵菇),由于所用包装纸是增白剂处理过的,造成沾染。
现有技术中的荧光增白剂检测仪结构简单,不能对样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导致一些食用菌上具有荧光增白剂无法检测出来,且不能够快速的取放样品,导致不便于作业人员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其通过移动紫外线灯,实现对食用菌进行全面的检测,从而可以提高食用菌的食用安全,且可以快速的取放样品,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端设有放置槽,所述壳体的内底部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与放置板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所述壳体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滑板连接,所述壳体开口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壳体上均设有相配合的固定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拍摄的数码照相机。
优选地,所述放置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底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放置板的下端,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块的侧壁和滑槽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装置腔,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壳体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腔的内壁上,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贯穿装置腔的内底部并固定连接在滑板的上端,所述连接板与壳体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开口的一端侧壁上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磁铁,所述盖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性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利用异性相吸的原理可以实现对盖板进行固定,对壳体进行闭合,以便于检测;
2、通过设置移动机构、滑板、紫外线灯,通过螺纹杆与螺母的配合,可以移动紫外线灯,照射待检样品,使含有荧光增白剂物质样品能够发光,进行全面的检测;
3、通过设置复位机构,利用弹簧的弹力作用推动滑块的复位,从而可以实现放置板的复位,以便于可以快速的取放样品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的正视图。
图中:1电机、2螺纹杆、3螺母、4壳体、5盖板、6第一磁铁、7把手、8第二磁铁、9滑槽、10导向杆、11弹簧、12滑块、13放置板、14放置槽、15数码照相机、16连接板、17紫外线灯、18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壳体4,壳体4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3,放置板1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7,用于手动拉动,放置板13上端设有放置槽14,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样品,壳体4的内底部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与放置板13连接,壳体4的内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8,滑板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17,用于照射待检样品,使含有荧光增白剂物质样品能够发光,壳体4内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与滑板18连接,壳体4开口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盖板5,盖板5的下端设有凹槽,用于手动拉动盖板5转动,盖板5与壳体4上均设有相配合的固定机构,壳体4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拍摄的数码照相机15。
具体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4内底部的滑槽9,滑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0,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导向杆10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放置板13的下端,导向杆10上套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块12的侧壁和滑槽9的内壁上,通过弹簧11的弹力作用推动滑块12的复位,从而可以实现放置板13的复位。
具体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4内的装置腔,壳体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电机1为伺服电机,其型号为MSME5AZG1,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贯穿壳体4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螺纹杆2远离电机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腔的内壁上,螺纹杆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螺母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下端贯穿装置腔的内底部并固定连接在滑板18的上端,连接板16与壳体4滑动连接,通过螺纹杆2与螺母3的配合,可以移动紫外线灯17,进行全面的检测。
具体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4开口的一端侧壁上的矩形槽,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磁铁8,盖板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6,第一磁铁6与第二磁铁8磁性相反,利用异性相吸的原理实现对盖板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检测食用菌时,通过凹槽拉动盖板5转动,然后手动拉动把手7,把手7带动放置板13通过滑块12沿导向杆10进行移动滑出壳体4内,然后待检测的样品放置在放置板13上的放置槽14内,然后松开把手7,利用弹簧11的弹力作用推动滑块12复位,从而能实现放置板13的复位,放置板13移动到壳体4内,转动盖板5,当第一磁体6与第二磁铁8靠近时利用异性相吸的原理,实现盖板5的固定,然后启动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2转动,螺纹杆2转动使螺母3可以移动,螺母3移动通过连接板16带动滑板18移动,从而实现紫外线灯17的移动,然后开启紫外线灯17以及数码照相机15,从而可以全面的对待检测样品的进行检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1706.8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4(山西)
授权编号:CN209727768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G01N21/64
专利分类号:G01N21/64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第一申请人: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申请人地址:030025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新区景明北路5号
发明人:苏菊萍;郑国宏;王国桢;董琳;刘俐君;李丹;王萍;王娜娜
第一发明人:苏菊萍
当前权利人: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代理人:韩晓娟
代理机构:41176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