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蚜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羟基,氨基,计量学,代谢物,表面,乐果,嘧啶。
抗蚜威论文文献综述
孟建玉,张滢,张长禹,陆宁[1](2017)在《贵州烟草产区烟蚜种群对啶虫脒、溴氰菊酯和抗蚜威的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明确贵州烟草产区烟蚜Myzus persicae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方法】在室内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贵州省9个地州市34个烟叶主产县市的烟蚜种群对啶虫脒、溴氰菊酯和抗蚜威3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对贵州9个地州市34个烟叶主产县市的烟蚜种群对3种杀虫剂抗性监测结果表明:除黔西南(兴义)和毕节(黔西)2个县市的烟蚜种群对啶虫脒处于敏感性下降水平(RR=4.00~4.31)外,其余32个县市的烟蚜对啶虫脒均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RR=10.09~26.35);毕节(毕节)和黔东南(天柱)2个县市的烟蚜种群对溴氰菊酯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32.47~38.72),毕节(黔西)、铜仁(思南)和安顺(安顺)3个县市的烟蚜对溴氰菊酯已达到极高水平抗性(RR=184.97~237.77),其余县市的烟蚜均已产生高水平抗性(RR=51.27~132.08);除毕节(黔西)、黔东南(施秉、天柱)和遵义(余庆)4个县市的烟蚜种群对抗蚜威产生低水平抗性(RR=5.90~9.46)外,其余县市的烟蚜均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RR=10.05~31.66)。【结论】当前贵州烟草产区多数县市的烟蚜种群对3种杀虫剂产生低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可能与田间广泛地大量使用有关。本研究的抗性检测结果对贵州烟草产区烟蚜的杀虫剂种类选择及田间合理用药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刘萍[2](2015)在《水果和蔬菜中抗蚜威残留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GB/T 19648-2006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抗蚜威的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和评定了标准曲线、试样称量、加标回收率等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并计算了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各不确定度分量中加标回收率、校准曲线和标准溶液的配制对合成不确定度的贡献较大。(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5年15期)
王胜得,赵东江,彭鹏,杨彬,陈明[3](2015)在《抗蚜威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抗蚜威(又名辟蚜雾,英文通用名称Pirimicarb)是英国ICI公司六十年代以来开发的氨基甲酸酯嘧啶类杀虫剂,它具有触杀、透叶和熏蒸作用,对蚜虫特别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已产生抗性的蚜虫有较高的杀伤作用,而对蚜虫的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及蜜蜂等有益昆虫在规定的使用浓度下均无不良影响。抗蚜威原药及类似物的合成主要有如下方法:1)采用苯为溶剂,低温下5,6-二甲基-2-二甲氨基-4-羟基嘧啶、叁乙胺(缚酸剂)与光气反应,再(本文来源于《今日农药》期刊2015年03期)
王胜得,赵东江,彭鹏,杨彬,陈明[4](2014)在《抗蚜威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5,6-二甲基-2-二甲氨基-4-羟基嘧啶和二甲氨基甲酰氯为原料,在缚酸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抗蚜威原药。考察了二甲氨基甲酰氯的水解速度、溶剂、催化剂的选择和用量、主要原材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收率>98%(以5,6-二甲基-2-二甲氨基-4-羟基嘧啶计),含量>98%。(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4年06期)
曹冬梅,张东杰[5](2013)在《H_2O_2降解大豆分离蛋白中残留乐果、抗蚜威农药的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H2O2降解大豆分离蛋白中乐果和抗蚜威农药的效果。以乐果、抗蚜威的降解率为指标,利用二次多元D-饱和设计,探讨H2O2加入量、作用时间、pH值对乐果及抗蚜威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时,H2O2加入量2.50mL/L、作用时间22.50min、pH6.5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后,大豆分离蛋白中的乐果、抗蚜威被有效降解,平均降解率为79.7%,满足国家安全标准,接近日本肯定列表制度0.01mg/kg的限制。(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3年16期)
李磊,刘毅,李佳珂[6](2013)在《25%抗蚜威水分散粒剂的气相色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抗蚜威的含量,试样用丙酮溶解,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为内标物,使用HP-1毛细管石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试样中的抗蚜威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34,变异系数为0.134%,平均回收率为99.37%,线性相关系数为1.0。(本文来源于《河南化工》期刊2013年15期)
洪湖,闻陈法,蔡凤[7](2013)在《50%抗蚜威WG配方研究及其制粒设备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分散剂、润湿剂及载体的筛选,确定了50%抗蚜威WG的最佳配方组成为:50%抗蚜威、3.3%D425、6.7%85A、2%渗透剂JFC、18.5%硫酸铵和18.5%硅藻土。制得的50%抗蚜威WG崩解次数为3~5次,热贮分解率小于5%,持久起泡性低,各项指标均符合WG要求;制粒操作简单。(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13年04期)
程伟,高保娇,施雪军,门吉英[8](2013)在《表面引发接枝聚合法制备抗蚜威分子表面印迹材料及其分子识别与结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表面引发接枝聚合,设计与建立了一种新的分子表面印迹(MIP)方法.先使用偶联剂γ-氨丙基叁甲氧基硅烷(AMPS)对微米级硅胶微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得改性硅胶AMPS-SiO2;在酸性水溶液体系中,凭借强静电相互作用,阴离子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PSSS)被结合在模板分子抗蚜威周围;改性硅胶AMPS-SiO2表面的氨基与溶液中的过硫酸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硅胶微粒表面产生自由基,引发结合在模板分子周围的SSS及交联剂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在硅胶微粒表面发生接枝交联聚合,从而实现了抗蚜威分子的表面印迹,制得了抗蚜威分子表面印迹材料MIP-PSSS/SiO2.以残杀威为对比物,采用静态与动态两种方法,考察研究了分子表面印迹材料MIP-PSSS/SiO2对抗蚜威的分子识别特性与结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印迹材料MIP-PSSS/SiO2对抗蚜威分子具有特异的识别选择性与优良的结合亲和性,相对于残杀威分子,MIP-PSSS/SiO2对抗蚜威分子的识别选择性系数为9.373,显示出高的分子识别选择性.(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王萍,倪永年[9](2012)在《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同时测定农药杀线威和抗蚜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水样中的两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线威和抗蚜威进行测定。该方法基于酸性条件下,Cu(Ⅱ)能催化H2O2氧化罗丹明B而使其褪色,杀线威或抗蚜威存在时能使该反应速率降低,而且两者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实验对硫酸浓度、Cu(Ⅱ)浓度、罗丹明B浓度、H2O2的质量分数以及温度等条件进行考察。在选定实验条件下,杀线威和抗蚜威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16μg.mL-1和1~15μg.mL-1,检测限分别为0.65μg.mL-1和0.41μg.mL-1。实验采集波长554nm处和反应时间0~600s范围内动力学吸光度数据,并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处理,建立了定量回归模型并对合成样品进行测定以验证模型。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水样中杀线威和抗蚜威的同时测定。(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邵辉,李辉,李娜,刘磊,张宇娇[10](2012)在《UPLC/MS/MS法测定芦笋中抗蚜威及其代谢物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腈提取,NH2固相萃取柱净化,建立了芦笋中抗蚜威及其代谢物(脱甲基抗蚜威、脱甲基甲酰胺基抗蚜威)残留量的UPLC/MS/MS测定方法。添加抗蚜威及其代谢物质量分数均为0.002、0.01、0.1 mg·kg-1,平均回收率在93.8%-100.8%,相对标准偏差在3.9%-9.1%,定量限均为0.002 mg·kg-1。(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抗蚜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GB/T 19648-2006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抗蚜威的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和评定了标准曲线、试样称量、加标回收率等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并计算了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各不确定度分量中加标回收率、校准曲线和标准溶液的配制对合成不确定度的贡献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蚜威论文参考文献
[1].孟建玉,张滢,张长禹,陆宁.贵州烟草产区烟蚜种群对啶虫脒、溴氰菊酯和抗蚜威的抗性[J].昆虫学报.2017
[2].刘萍.水果和蔬菜中抗蚜威残留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J].食品安全导刊.2015
[3].王胜得,赵东江,彭鹏,杨彬,陈明.抗蚜威的合成研究[J].今日农药.2015
[4].王胜得,赵东江,彭鹏,杨彬,陈明.抗蚜威的合成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4
[5].曹冬梅,张东杰.H_2O_2降解大豆分离蛋白中残留乐果、抗蚜威农药的工艺优化[J].食品科学.2013
[6].李磊,刘毅,李佳珂.25%抗蚜威水分散粒剂的气相色谱分析[J].河南化工.2013
[7].洪湖,闻陈法,蔡凤.50%抗蚜威WG配方研究及其制粒设备探讨[J].现代农药.2013
[8].程伟,高保娇,施雪军,门吉英.表面引发接枝聚合法制备抗蚜威分子表面印迹材料及其分子识别与结合特性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3
[9].王萍,倪永年.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同时测定农药杀线威和抗蚜威[J].分析科学学报.2012
[10].邵辉,李辉,李娜,刘磊,张宇娇.UPLC/MS/MS法测定芦笋中抗蚜威及其代谢物残留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