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怀:孟子“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及新时代启示论文

张永怀:孟子“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及新时代启示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谈到:“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政德事关国家政治生态及社会道德的建设,对个人的立身、从政以及社会道德建设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儒家一直以来注重政德建设,孔子倡导“为政以德”,及至孟子倡导“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在孟子的思想中,有诸多关于政德建设的观点。孟子出于性善论、士尚志以及仁义对国家的意义三点考虑,倡导“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其内涵主要包含培养大丈夫人格是为政之基,树立尊重百姓的正确意识,坚持为政以仁的指导方针。在新时代下,我们更应积极汲取优秀的政德文化,助力建设讲党性、强责任、树正气、守纪律的政治生态。

提供全球统一标准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是博泽的宗旨。除了服务本地市场,太仓新工厂还将为博泽北美、欧洲地区提供生产和技术支持。此外,太仓新工厂在设计建造过程中严格按照博泽全球工厂的质量标准进行,在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也遵照最高标准设计。

学界对孟子政德观的理论来源分析较少,缺乏对政德观的系统性分析。本文分为孟子政德观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提出政德观的缘由(为什么),以及孟子政德观对新时代的启示(怎么做)三个部分,系统梳理孟子的政德观。

一、孟子政德观的主要内涵

孟子倡导为政者能够践行“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其政德观具有丰富的内涵,譬如,为政者应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德。“居仁由义”是其最主要的内涵,把握了主要内涵便可以大致掌握孟子政德观的全貌。孟子的政德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养成大丈夫人格是为政之基

孟子极其重视大丈夫人格在为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一怒,天下便平安无事,误认为这即是大丈夫人格。对此,孟子下定义式地阐明了大丈夫人格的具体表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大丈夫人格重点体现在“居仁由义”的层面,孟子认为仁即为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儒家重视人的作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当存有道德,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温馨的互动。只有仁爱对方,对方才会相应地给予仁爱回报。大丈夫时刻培养自我的浩然之气,做事遵守礼制与道义。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孟子还认为大丈夫说话未必句句遵守信用,行为也未必是贯彻始终的,只是与义同在,按照义来做事。大丈夫面对人生的困顿与劳苦依然坚守内心,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被外在艰难与困苦所折服。

(二)树立尊重百姓的正确意识

战国时期,政治面貌与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各诸侯之间为扩大领土不断发生兼并战争,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以舍我其谁的精神气魄为时代分忧,基于性善论、士尚志以及仁义对国家的意义三个层面,提出“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寄希望于为政者能够践行“居仁由义”的政德观,进而扭转时代风气,救助生活在苦难之中的百姓。

(三)坚持为政以仁的指导方针

最后,居仁由义的政德观有利于改善政治生态,促进国家长治久安。为政者应当是一面旗帜,为身边的人做榜样,有正人正己的作用。孟子认为,一个国家需讲仁义,不应当事事讲求利益,假若重私利轻仁义,那么便会导致人们的欲望得以滋长,漠视伦理道德,不利于形成讲党性、强责任、树正气、守纪律的政治生态,社会将失去秩序。为政者需要心系百姓,孟子的政德观以仁义为宗旨,从经济、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施惠于民。孟子注重百姓的作用。“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为政者要正确认识与百姓的关系,应当以真诚之心去体察民生疾苦,这样百姓才会拥护为政者。《论语》中也有多处关于孔子倡导为政以德的观点,在孔子看来,为政以德才能够得民心,百姓才会自觉拥护、爱戴为政者。孟子有意提高人民的地位,想借此让为政者意识到百姓对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二者之间彼此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因此,孟子所倡导的居仁由义的政德观能够让为政者改善与人民的关系,有利于使政府与群众心相系、情相连,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在人人皆性善的层面,孟子在儒学发展史上最大的贡献当属提出了“性善论”,在“性善论”基础上进而倡导“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在孟子看来,性善即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仁、义、礼、智四个要素有机构成性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并非外在赋予的,而是人本自具有的,也是人之为人的缘由。生而为人若缺少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之心,严格意义上不可称作为人,与禽兽毫无差别。孟子用“四端”明晰了人与禽兽之间的差异,人与禽兽的差别极其微小,人有四端并能够不断扩充。反之,禽兽不能。人有四端,只因人的五官易受外物的蒙蔽,误认为没有,人的善端一经思考便能察觉。人之为人的价值与意义在于能够觉察和扩充四端。性善论的提出从人皆性善的普遍意义上为践行政德观提供了最初的源动力。人之所以能够践行“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并非基于外在环境的考虑,也非基于个人利益的权衡,而是仁、义、礼、智四端作用的结果。能否“居仁由义”也是判断人之为人的重要依据。性善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个体向善的动力,提升了个体践行政德观的自觉性与纯洁性。

二、孟子提出政德观的理论缘由

战国时期各诸侯之间兼并战争多发,百姓生活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为政者无视百姓生死,无休止地剥削百姓,以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为政者不能正确地认识百姓与为政者的关系,不能正视百姓的价值,误以为外在的珍珠美玉是宝贝,疯狂追求外在的物质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孟子奔走于各国,希望为政者能够清楚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为政者施行仁政惠及于民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孟子苦口婆心地劝导为政者就是想让他们意识到尊重百姓的重要性,树立尊重百姓的意识是行仁政的思想基础。孟子尤为推崇尧舜以及周文王的举措,认为尧舜之所以能够行仁政就是因为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周文王正是因为树立了与民同乐的意识,能够体会百姓的疾苦,看到百姓受伤如同自己受伤一样,把百姓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才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尤其是在战争频发的战国时期,为政者更需要尊重百姓,那么这种德行就会迅速在百姓之中扩散,百姓很快便会归附并跟随他。尊重百姓体现在充分倾听百姓的心声,譬如,选贤举能并不是根据左右亲近人的建议,而是尊重百姓的建议,倾听百姓的心声。

Wu等[13-14]在HFLTS的基础上提出了PD-HFLTS。PD-HFLTS由两部分组成,即有序语言术语集和各语言术语的可能性,且各语言术语的可能性呈均匀分布。例如有序语言术语集如HS={sL,sL+1,,sU}⊆S,L≤U,则HS的可能性分布表示为P=(p0,,pl,,pτ),其中

总之,孟子倡导“居仁由义”的政德观重点体现在基础、意识和实践三个方面。首先,培养个人的大丈夫人格是为政的基础,进而使得政治生态得以保障。其次,为政者树立尊重百姓的正确意识,充分重视百姓的重要作用。最后,施政惠民,保障百姓的生活以及利益,这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次,就士阶层的特殊性而言,孟子认为士是社会的良心,亦是社会中的一股清流。对百姓而言,固定收入是基础,没有恒定的产业和固定的收入,百姓就会缺乏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管子同样认为百姓只有在粮食充足、丰衣足食的情况下才能顾及礼仪、荣誉、耻辱。然而,士不同于百姓,“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在没有恒定的产业收入的情况下,士人仍然能够坚持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儒家倡导士人应当刚强有毅力,有远大的气魄。士须有舍我其谁的时代担当,为时代分忧解难。同时,还应具备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在面对道义与利益诱惑做价值选择时,应当自觉地选择道义。孟子将这种精神推向了更高的层面,即使面对生命的威胁也毫不放弃对道义的坚守。在孟子看来,士应当坚守道义,义也是培养君子浩然正气不可或缺的要素,人不应当自暴自弃,应当说有价值的话,做有价值的事。怀有仁心,做事遵循道义才是正确的道路。孟子倡导士“无恒产而有恒心者”的观点,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激励着为政者注重为己之学,不断完善自身人格,面对外部的利益诱惑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与良知。

孟子为政以仁采取的措施是多方面的,对于百姓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物质生活有保障。若物质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百姓就不会有道德意识。百姓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那么人子就无法完成赡养父母的义务,无法在物质上保障父母的生活。“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在经济上,为政者需要保障百姓的物质需求。此外,还应当关注弱势群体。譬如,文王实施仁政时一定先惠及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总之,首先应当保障百姓基本的物质生活,然后对百姓实行道德教化,社会才能形成和谐有序的局面。百姓之间互相友爱、互帮互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和睦,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和谐局面,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再背着东西行走在路上。因此要先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举措保障百姓的基本物质生活,再施之以道德教化,道德教化可以使社会结构更加合理。

2018年12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南宁园博园开幕。本届园博会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宁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承办。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常青,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王小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黄伟京,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严植婵等参加开幕仪式。

这盘桑料被放入了往生塔内,正正地摆在白玉骸骨的身前。白玉骸骨仍然以跪姿坐地,但手上的动作与之前相比出现了些变化。它不再高举着天葬刀,而是将双臂下垂,双手轻松地搭在两膝上。

总之,孟子“居仁由义”的政德观是经过深层次思考的。首先,孟子从普遍意义上阐明了性善论,进而为践行“居仁由义”的政德观提供了内在动力。其次,从士这一特殊群体来看,士不同于百姓,士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面对困境仍能够坚守道德与良知,从士的特殊性角度丰富了理论来源的缘由。最后,这一政德观的建立有利于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孟子政德观的新时代启示

现实生活中由于信仰迷茫、精神缺失导致部分党员和干部出现一些问题。传统优秀的政德观对树立正确的精神信仰仍具有借鉴作用。

摘星楼外的空地,方圆数二十余丈,平坦如砥。其时药圣孙思邈、书圣颜真卿、画圣林白轩、琴圣苏雨鸾、棋圣王积薪、乌有先生、子虚道人七位良师益友已按北斗七星的星位立在场地中央,孙思邈在中央占天权位,天枢颜真卿、天璇林白轩、天玑苏雨鸾,为斗魁;玉衡王积薪、开阳乌有先生、摇光子虚道人,是为斗柄。颜真卿持笔,苏雨鸾抱琴,其余皆凝神空掌,平心静气,起手如仪,静候一边已站成一线的袁安、上官星雨、李离三人。三人赤手空拳,袁安在前,据天位,上官星雨在中,据地位,李离断后,据人位,天地人,是为三才。

(一)培养大丈夫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大丈夫能够做到面对金钱和权势不迷失自己。新时代下,党员和干部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面对诱惑坚守内心,不迷失自我。尽管大丈夫地位不高,但仍不改变志向,面对权势威逼不改变精神气节。

孟子尤为重视为政者道德素质的提升。孟子将爵位分为“天爵”与“人爵”。在二者的关系上,应以天爵统人爵,人爵是外在的、不能自作主宰的;而天爵是内在的,不随外在环境与时代变化而变化。仁、义、礼、智等道德修养可以通过培养大丈夫人格得到。

培养大丈夫人格,首先要做到动心忍性,大丈夫人格的养成需经历外在诱惑与艰难困苦。历史上的贤人君子大多经历过磨难,譬如,舜、傅说、胶鬲等人都经历了身心的考验,仍不放弃对仁义的坚守。其次,培养大丈夫人格还应当持志养气,树立远大的志向,有志于追求仁。孟子认为,倘若不能以求仁作为毕生的志向,那么必将造成终生忧愁受辱的苦果。同时,还应坚持用正义培养浩然之气,所作所为配合仁义与道德,浩然之气便不会衰竭。最后,通过反求诸己的途径培养大丈夫人格,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人格不足,培养一身正气。新时代下的领导干部更应通过反求诸己不断反思自我的党性修养、人格修养、执政能力。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由于其价格便宜、疗效快,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和水产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1]。但因其自身无法代谢,在畜禽体内大量积累,发生严重副作用,因此各国对氯霉素药物在动物产品中做了严格的残留限量,如欧盟规定动物身体中的氯霉素残留量绝对不能超过0.01 mg/kg[2-3]。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孟子认为,为政者应当重视三种法宝:土地、人民与政治权利,重视珠宝玉器将会导致灾祸。若统治者施行仁政惠及于民,即便靠木棒也能够抗击拥有坚甲利器的秦国军队。百姓在为政者的仁政措施下能够极大地促进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实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地位。

新时代下,党员和干部首先应当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力量之源,正确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其次,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梁惠王对比其他为政者,自认为对国家治理尽心竭力。孟子指出,还应当放弃战争,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举措。这引发梁惠王反思是否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全心全意不能停留于形式,更应有实质的内容与效果。新时代下,党员、干部应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气魄落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来。最后,要密切联系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孟子认为,百姓父母官应当认真听取百姓的心声,然后再做决策,譬如,为政者选贤举能应当谨慎,不可轻信近臣的建议,而应重视百姓的建议。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新时代下,党员、干部理应时刻反省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否密切联系群众。人心就是力量,党员、干部务必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到群众中去,积极密切联系群众,温暖群众的心,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三)多措并举保障人民的利益

孟子的仁政举措是全方位的,包含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在政治上,孟子倡导施行仁政以减少刑罚与土地税,百姓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在经济上,孟子倡导恢复井田制,为政者应当为百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孟子尤为重视百姓的物质生活,认为为政者应当先通过切实举措保障百姓的物质生活,再进行道德教化便可以成为强大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脱贫攻坚的力度、规模、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此外,孟子还强调为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进而带动社会更加和谐、有爱、文明。党和国家通过教育、民生等多方面的举措,实现“两个不愁、三个保障”的目标,保障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新时代下,党员、干部应当自觉提升道德修养,成为一面旗帜,进而带动更多的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还应当心中装有人民,提升工作水平,千方百计为人民谋福祉,在奉献中实现自我升华。

结语

总之,孟子“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为政之基在于修身、立德。首先,领导干部培养大丈夫人格是从政的基础,要廉洁自律、艰苦奋斗。其次,应当始终如一地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意识到群众的重要性。最后,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气魄与胸怀投入到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去。

[作者简介]张永怀,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中国哲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

[责任编辑:韦素丽]

标签:;  ;  ;  ;  ;  ;  ;  ;  ;  ;  ;  ;  

张永怀:孟子“居仁由义”的政德观及新时代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