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安全:从冲动到理性(论文文献综述)
宋子龙[1](2021)在《基于区间观测器的智能电网网络攻击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势头迅猛,通过与现代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方法高度融合,传统电力系统逐步发展成为智能电网系统。然而,由于智能电网系统对通信网络依赖程度愈发加强,使其开放程度与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故很容易被黑客视为攻击的目标。在众多攻击手段中备受关注的当属假数据注入攻击,它可以绕过传统攻击检测机制而不被检测到,通过向系统中注入虚假的数据从而导致电网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崩溃。本文针对智能电网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利用区间观测器来对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假数据注入攻击进行检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智能电网系统传感器端假数据注入攻击下的攻击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未知输入观测器的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检测算法。针对规模庞杂的多区域分布式电力系统,考虑电机运行动态模型及各区域间的互连性,将未知互连项视为未知输入项,通过解耦获得全新的不含有未知互连项的系统。同时为了避免阈值的复杂计算,通过系统扰动的界限建立区间未知输入观测器。然后利用生成的区间残差是否始终包含零值作为攻击的检测判据。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检测算法对电网中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有效性。其次,考虑到智能电网系统无线通讯网络的通讯资源有限问题,针对网络攻击,设计了基于事件触发区间观测器的攻击检测方法。首先,建立了非线性离散电网模型,针对电网网络系统设计了改进的时变阈值事件触发机制。其次,将扰动、事件误差和非线性项均考虑在内,设计了事件触发区间观测器。随后,提出了充足的条件并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来证明估计上界和估计下界的有界性。然后利用生成的区间残差是否始终包含零值作为攻击的检测判据。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基于事件触发区间观测器的假数据注入攻击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中国信用》杂志编辑部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研究课题组[2](2018)在《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十一”预警报告》文中提出(2018年度)今年是"双十一"购物节的第十个年头,在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享受网购便利和畅快的同时,"双十一"也成为我们观察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建设的重要窗口。为全面客观反映"双十一"网购节期间的电子商务诚信情况,中国改革报社《中国信用》杂志自2016年开始每年发布《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十一"预警报告》,对各大电商诚信经营和广大网友理性消费进行预警提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今年,我们在综合考虑行业内外部环境及一年来出现的新问题、
张琼洁[3](2018)在《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民间故事价值研究停留在总结、概括价值功能类型层面,存在着越过价值发生过程直接呈现静态结果的局限。问题根源在于实践主体(民众)与认识主体(研究者)站位基点的分离与研究者外位性先验视角。因此,本文拟将民众与研究者同视为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将研究视域从“民间故事”移置于“民间故事活动”,从案牍文本转向“民”的生活世界。价值发生研究的立论前提是打破学术先验视界与传统文本语境割裂研究现状。因此,第一章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义民间故事活动,探寻它的存在方式,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方法,突破传统的类属分类思维,直面现象本身,将人为分离出去的重新融合连续在一起。用存在论和系统论的眼光将其视为一个兼有体验本体、作品本体、解释本体三元一体的承载着各种价值关系形成与关联的“开放的活的”的“场域”结构。将其定义为人们依寓在世界之中讲述/倾听故事的同时,领会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状态与身心融合一致的活动。接下来在这个活动场域中探究价值发生过程、发生机制、发生逻辑以及观念系统。理论研究的生发点来自社会现实。第二章抽取河北地区三个各具特色的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个别村庄扩展到整个地区,从特殊个体到定性整体,在诸多现象中发现一个“抽象的形象”。这个“形象”分别来自于平原地区拥有丰富故事资源和广泛故事家群体的“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冀中北部山区政治历史的产物清西陵守陵村之一忠义村;冀西南地区太行山地腹宗族村王硇村。此“形象”一经抽出可以作为“理论模型”,在“内在本性”上更符合“实际存在”,引导和开拓后断研究。接下来的两章分别从纵剖面、横断面寻找一种可以有效描述价值发生过程的方法。“发生”有两层涵义:一指涉外在“现实发生”;一指涉内在“认识发生”。价值发生的过程即二者对应发生的过程。合理方法为对民间故事活动进行多层级描述。第三章从纵剖面角度将价值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调整与把握、活动中多维主客体价值关系进行文本价值、本文价值、活动价值三个层级的描述,分别对应内在价值-意义-工具价值的内在逻辑。三者关系逐层上升,前层是后层的条件与基础,后层克服了前层的扁平局限,形成活态的立体多维化透视结构。第四章从横断面角度逐一分析发生的诸种价值类型,将各价值类型进行底层基础性价值和高层复合性价值、功利性价值和非功利性价值的分类。分述每种类型价值的发生根源、发生方式及发生机制。认知价值一节主要探讨认知价值的历史性和具体性:一为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一为隐喻的诗性认识,一为朴素的历史认识。娱乐价值一节侧重娱乐价值的生理、心理根源,过度娱乐的异化倾向以及寓教于乐、寓美于乐的发展方向。道德价值一节论述了民间伦理、道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与大传统伦理道德的对比中,显现民间伦理道德的局限性和超越性。宗教价值一节概括了民间宗教系统观的主要特征,对比祭祀活动和故事活动中差异的鬼神世界以及各自发生同步或错位的宗教价值,着重分析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本质。审美价值一节指出审美“二相”发生机制,民间故事活动中审美价值如何产生,以及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第五章着力于价值发生规律与原理的研究。首先,总结诸种价值类型在当下不同的衍变方式,在民间故事活动场域中,各价值不能自为发生,需“假道”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并且依据主体的独特需求遵循从“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反向实现序列。之后,进入到民众思想观念层面,探究民众思维发生逻辑,从历时诗性思维和共时“仪式思维”两个方面得出民众重价值判断,轻事实认知的思维逻辑。最后,试图在与精英哲学的参照中,揭示出民众自有的一套观念系统,说明二者是在一个逻辑起点上成长起来的两种知识与思想系统。继而开启后续思想观念研究。
李超民[4](2012)在《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普及率最高的人群,在我国5.13亿网民中,大学生网民位居榜首。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同时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难以自拔的问题。我国在校大学生网瘾者的数量已超过30万,其中重度网瘾者数量达4万人之多。大学生网络成瘾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思想行为问题乃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掣肘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也事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到底采用何种方法策略才能高效预防乃至彻底根除网瘾“顽疾”?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时代新课题。当今,大学生网瘾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五种类型,即大学生网络娱乐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和网络交易成瘾。其基本特征是:成瘾原因的多元复杂、成瘾内容的专业偏好、成瘾载体的工具多样、成瘾过程的博弈明显。网瘾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它导致大学生的学业荒废、身体伤害、社交封闭、心理失调、道德滑坡、人格异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视角审视,网络诱惑力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基本动力因素,思想追求偏颇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内在激发因素,慎独修养缺失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劣行惯性因素,社会环境恶化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在驱动因素。从心理学视角审视,网络认知差异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前提条件,心理需求补偿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动机因素,心理情绪释放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持续力量,从众心理误导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部诱因。从社会学视角审视,社会角色匿名是网瘾行为恣意的必备条件,社会支持不足是网瘾倾向强化的反向支撑,社会管理失控是网瘾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从传播学视角审视,网络受众角色嬗变是网瘾形成过程的关键要素,网络信息传播异化是网瘾程度恶化的直接原因,网络信息监控不力是网瘾内容泛化的重要因素。网瘾发展的过程机理,是大学生网瘾发展的思想轨迹、心理历程和行为机制三者的交互运行过程。就其思想轨迹而言,网瘾的萌芽阶段主要表现为思想认知的偏向,其网瘾的维持阶段主要表现为思想情感迷茫,其网瘾的完成阶段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就其心理历程而言,网瘾的初始阶段具有网络尝试心理,网瘾发展阶段具有网络依赖心理,网瘾成熟阶段具有网络痴迷心理。就其网瘾行为机制而言,大学生的网瘾发展是一个由良性网络行为渐变为猎奇网络行为,由猎奇网络行为演变为失范网络行为,由失范网络行为强化为恶性网络行为。因此,可以构建一个大学生网瘾“思想—心理—行为”三维运动发展的模型。大学生网瘾防治具有自身本质的原则与要求。其一,预防为先,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首要原则,预防为先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目标原则,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价值准绳。其二,疏导帮教,强化自律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方法原则,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坚持疏导帮教的宗旨,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强化自律自控的意识。其三,依法治网,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制度要求,合理合法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法制保障,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基本要求。其四,内外协作,综合施治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总体要求,内外协作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策略的基本要求,综合治理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机制的根本要求。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创设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关键。该体系至少应该具有三个监察反馈系统,一是网络技术监察反馈系统,包括时间监察反馈系统、内容监察反馈系统和校内外联动监察反馈系统。二是群体自律监察反馈系统,包括寝室与班级自律监察反馈系统、党团学与社团组织自律监察反馈系统。三是人机互动监察反馈系统,包括“人脉—网络”网瘾监察反馈系统和“督导—报警”网瘾监察反馈系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运行,首先应该明确其运行的基本要求,即网络技术监察反馈要合法且自动报警可靠、群体自律监察反馈要充满热诚且职责分明、人机互动监察反馈要注重协调且讲究方法。其次,其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运行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即警示教育制度、自我教育制度、疏导教育制度。最后,其动态监察反馈的实施要遵行科学步骤,当网瘾对象入网时应迅速监察检测,当网瘾者上网超时应及时反馈报警,当网瘾者流连忘返时应立即现场检校救助。网瘾干预矫治的具体方法也要系列进行拓展。诸如网瘾干预方法系列(包括思想调控法、心理介入法、行为干预法、团体干预法等)、网瘾矫治方法系列(包括思想疏导法、心理矫治法、情感调控法、生理辅助法等)与网瘾转化方法系列(思想转化法、实践体验法、行为规范法等)。大学生网瘾的防治还必须建立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一要建立校内教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校园文化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管理系统。二要建立校外支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络社会管理系统、社区家庭管教系统、社会环境支撑系统。三要建立校内外联动综治机制,主要包括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内外沟通与协调机制和联动综治机制。
胡英[5](2004)在《信息安全:从冲动到理性》文中研究指明2003年对信息安全产业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虽然过去几年中,信息安全经历了从无到有,厂商发展到一千多家,信息安全产品经历了从单一的反病毒发展到防火墙、VPN、IDS、IPS、GAP、安全认证、安全审计等百花齐放的格局,但就像IT产业内所有其他领域一样,初期的启蒙与发?
二、信息安全:从冲动到理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安全:从冲动到理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间观测器的智能电网网络攻击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网信息安全及网络攻击研究现状 |
1.2.2 攻击检测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基于区间未知输入观测器的电网攻击检测 |
2.1 引言 |
2.2 电网模型构建 |
2.3 假数据注入攻击及其隐蔽性 |
2.4 电网网络攻击检测 |
2.4.1 区间未知输入观测器设计 |
2.4.2 观测器稳定性分析 |
2.4.3 攻击检测方法 |
2.5 仿真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事件触发区间观测器的电网攻击检测 |
3.1 引言 |
3.2 电网模型构建 |
3.3 假数据注入攻击及其隐蔽性 |
3.4 事件触发区间观测器的设计 |
3.4.1 事件触发机制 |
3.4.2 区间观测器设计 |
3.4.3 区间观测器稳定性证明 |
3.4.4 攻击检测方案 |
3.5 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十一”预警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齐抓共管局面持续强化,网购环境凸显向好态势 |
(一)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法治化、规范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
(二)各部门相互配合意识增强,治理合力初步形成。 |
(三)各地区信用建设步伐加快,假冒伪劣及各种非法经营空间进一步缩小。 |
(四)电商平台自律意识增强,信用环境进一步优化。 |
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提示 |
(一)消费者应防范的十大信用风险 |
虚假让利的促销风险。 |
“网红”产品“混销”风险。 |
社群“靶向推销”风险。 |
网购“代秒”泄密风险。 |
社交平台的“粉丝”盲从风险。 |
冒充电商客服诈骗风险。 |
“电商专供”差别供货风险。 |
海淘商品以假乱真风险。 |
部分“消费返利”涉传销风险。 |
电脑手机支付诈骗风险。 |
(二)商家应防范的五大信用风险 |
“二选一”霸王规定的经营受限风险。 |
物流成本提高的涨价风险。 |
“七天无理由”退货风险。 |
正反双向的“暴力”刷单风险。 |
农村电商的“缺标”风险。 |
(三)政府部门需要关注的五大趋向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电商“新大陆”后相关措施需跟进。 |
银行组团进军“电商贷”亦有隐忧。 |
农村电商业务结构失衡应当重视。 |
商家促销信息扰民问题还需破解。 |
新电商模式发展前景有待观察。 |
三、应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若干建议 |
(一)关于消费者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 |
了解自己需要,做到不“贪”。 |
了解商家规则,做到不“惑”。 |
了解交易程序,做到不“晕”。 |
了解维权途径,做到不“怕”。 |
(二)关于商家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 |
多重视口碑,少关心赢利。 |
多重视创新,少盲目模仿。 |
多真实让利,少“埋雷”促销。 |
多耐心沟通,少抱怨推责。 |
(三)关于政府部门应对新趋向的建议 |
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法》的有效落地。 |
进一步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进一步强化电子商务标准化建设。 |
进一步“扩围”联合奖惩,让不良商户不敢、不能、不愿失信。 |
附件一“双十一”预警报告十大正面典型案例 |
1、党员志愿服务淘宝公益店圆梦“微心愿” |
2、放心网站成为庄稼人消费“黄金网道” |
3、物流企业打造全球首个全品类“绿仓” |
4、国美“双十一”物流配送服务“加量不加价” |
5、十家电商平台共同签署“诚信承诺书” |
6、举办网上维权沙龙,打好“双十一”假货“预防针” |
7、无理由退货范围扩大,保障银发族无忧网购 |
8、“双十一”电商售后服务落地社区 |
9、浙江两万余商家承诺无理由退货 |
10、共享快递盒走进山区学校 |
附件二“双十一”预警报告十大负面典型案例 |
1、网购二手摩托车异地“被”签收 |
2、手工现做点心竟成“三无”食品 |
3、女大学生遭遇小红书退款客服诈骗 |
4、电商官网被植入钓鱼网站 |
5、网购商品退款变贷款 |
6、微商现转发广告到朋友圈新骗局 |
7、大学生开网店遭遇“山寨”客服 |
8、600多人被“网店代运营”忽悠 |
9、“电商专供”版“套路”重重 |
10、网易考拉买的浪琴手表是“样品” |
(3)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间故事活动——一个“开放的活的”结构 |
概述 |
第一节 既有理路的局限与反思 |
一、既有理路局限 |
二、问题反思 |
三、站位基点 |
四、据此定义“民”与“民间” |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 |
一、从“存在是什么”到“如何存在” |
二、民间故事如何存在:分类——融通——再分类 |
三、认识路径 |
第三节 民间故事活动定位 |
一、系统定位 |
二、形态定位 |
第二章 走近当下河北民间故事活动(实证描述) |
概述 |
第一节 冀中平原的历史通衢:故事村耿村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耿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二节 守护皇陵的神圣使命:清西陵的守望者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满族守陵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三节 太行山下的川冀建制:宗族村王硇村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山区宗族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三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多层级描述与分析(发生过程) |
概述 |
第一节 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存在 |
一、艺术本体存在方式演变轨迹 |
二、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结构 |
第二节 从“存在与价值”到“存在即价值” |
一、价值概念的演化与界定 |
二、传统价值哲学的藩篱 |
三、价值存在于行动中而非观审中 |
四、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层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三节 文本价值 |
一、文本内意群价值 |
二、文本内结构价值 |
第四节 本文价值 |
一、不同本文的田野记录 |
二、主体在本文中的建构过程 |
三、本文中价值的生成 |
第五节 活动价值 |
一、故事活动的要素和功能 |
二、民间故事活动的忠实记录 |
三、活动价值发生描述与路径 |
第四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类型的描述与分析(发生了什么) |
概述 |
第一节 价值类型产生与划分 |
一、从符号学角度看价值类型产生与层次 |
二、实践中可能产生的主要价值类型及问题 |
第二节 认知价值 |
一、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 |
二、隐喻的诗性认识 |
三、朴素的历史认识 |
第三节 娱乐价值 |
一、来处: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 |
二、定位:娱乐价值的正位和异位 |
三、去处:上升到美善之中 |
第四节 道德价值 |
一、从伦理到道德 |
二、从道德到教化 |
第五节 宗教价值 |
一、河北民间宗教系统观 |
二、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差异的神鬼世界 |
三、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同步与错位 |
第六节 审美价值 |
一、审美价值的结构 |
二、民间故事活动审美价值的产生 |
三、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 |
第五章 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机制与原理(怎样发生、何以发生) |
概述 |
第一节 价值发生机制 |
一、发生方式 |
二、发生顺序 |
三、发生模态 |
第二节 思维逻辑 |
一、历时:诗性思维 |
二、共时:“仪式思维” |
三、故事讲述的思维逻辑 |
第三节 观念系统 |
一、内在意识的时空观念 |
二、“民间哲学”中的几个关键词 |
三、一个逻辑起点上的两种知识与思想 |
结语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4)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 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重点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网瘾的现状考察 |
1.1 现状调查 |
1.1.1 研究工具 |
1.1.2 被试取样 |
1.1.3 问卷施测 |
1.1.4 结果统计 |
1.2 主要类型 |
1.2.1 大学生网络娱乐成瘾 |
1.2.2 大学生网络信息成瘾 |
1.2.3 大学生网络色情成瘾 |
1.2.4 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 |
1.2.5 大学生网络交易成瘾 |
1.3 基本特征 |
1.3.1 成瘾原因:多元复杂 |
1.3.2 成瘾内容:专业偏好 |
1.3.3 成瘾载体:工具多样 |
1.3.4 成瘾过程:博弈明显 |
1.3.5 成瘾危害:结合性强 |
1.4 危害管窥 |
1.4.1 学业荒废 |
1.4.2 身体伤害 |
1.4.3 社交封闭 |
1.4.4 心理失调 |
1.4.5 道德滑坡 |
1.4.6 人格异化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学理探索 |
2.1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思政学审视 |
2.1.1 网络诱惑力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基本动力因素 |
2.1.2 思想追求偏颇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内在激发因素 |
2.1.3 慎独修养缺失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劣行惯性因素 |
2.1.4 社会环境恶化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在驱动因素 |
2.2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心理学审视 |
2.2.1 网络认知差异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前提条件 |
2.2.2 心理需求补偿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动机因素 |
2.2.3 心理情绪释放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持续力量 |
2.2.4 从众心理误导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部诱因 |
2.3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社会学审视 |
2.3.1 社会角色匿名是网瘾行为恣意的必备条件 |
2.3.2 社会支持不足是网瘾倾向强化的反向支撑 |
2.3.3 社会管理失控是网瘾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 |
2.4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传播学审视 |
2.4.1 网络受众角色嬗变是网瘾形成过程的关键要素 |
2.4.2 网络信息传播异化是网瘾程度恶化的直接原因 |
2.4.3 网络信息监控不力是网瘾内容泛化的重要因素 |
第三章 网瘾发展的过程机理 |
3.1 大学生网瘾发展的思想轨迹 |
3.1.1 大学生网瘾的萌芽:思想认知偏向 |
3.1.2 大学生网瘾的维持:思想情感迷茫 |
3.1.3 大学生网瘾的完成:理想信念动摇 |
3.2 大学生网瘾发展的心理历程 |
3.2.1 初始阶段:网络尝试心理 |
3.2.2 发展阶段:网络依赖心理 |
3.2.3 成熟阶段:网络痴迷心理 |
3.3 大学生网瘾发展的行为机制 |
3.3.1 良性网络行为渐变为猎奇网络行为 |
3.3.2 猎奇网络行为演变为失范网络行为 |
3.3.3 失范网络行为强化为恶性网络行为 |
3.4 网瘾“思想—心理—行为”三维运动发展模型 |
3.4.1 模型建构 |
3.4.2 机理解析 |
第四章 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原则与要求 |
4.1 预防为先以人为本 |
4.1.1 预防为先,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首要原则 |
4.1.2 预防为先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目标原则 |
4.1.3 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价值准绳 |
4.2 疏导帮教 强化自律 |
4.2.1 疏导帮教,强化自律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方法原则 |
4.2.2 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坚持疏导帮教的宗旨 |
4.2.3 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强化自律自控的意识 |
4.3 依法治网积极干预 |
4.3.1 依法治网,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制度要求 |
4.3.2 合理合法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法制保障 |
4.3.3 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基本要求 |
4.4 内外协作 综合施治 |
4.4.1 内外协作,综合施治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总体要求 |
4.4.2 内外协作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策略的基本要求 |
4.4.3 综合治理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机制的根本要求 |
第五章 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创设 |
5.1 网络技术监察反馈系统 |
5.1.1 上网时间监察反馈系统 |
5.1.2 上网内容监察反馈系统 |
5.1.3 校内外联动监察反馈系统 |
5.2 群体自律监察反馈系统 |
5.2.1 寝室与班级自律监察反馈系统 |
5.2.2 党团学与社团组织自律监察反馈系统 |
5.3 人机互动监察反馈系统 |
5.3.1 “人脉—网络”网瘾监察反馈系统 |
5.3.2 “督导—报警”网瘾监察反馈系统 |
5.4 大学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运行 |
5.4.1 大学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简介 |
5.4.2 大学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运行解析 |
第六章 网瘾动态监察反馈运行方式的探讨 |
6.1 动态监察反馈体系运行的基本要求 |
6.1.1 网络技术监察反馈要合法且自动报警可靠 |
6.1.2 群体自律监察反馈要充满热诚且职责分明 |
6.1.3 人机互动监察反馈要注重协调且讲究方法 |
6.2 动态监察反馈体系运行的制度保障 |
6.2.1 网络技术监察反馈体系的警示教育制度 |
6.2.2 群体自律监察反馈体系的自我教育制度 |
6.2.3 人机互动监察反馈体系的疏导教育制度 |
6.3 动态监察反馈的实施步骤 |
6.3.1 对象入网—迅速监察检测 |
6.3.2 上网超时—及时反馈报警 |
6.3.3 流连忘返—现场检校救助 |
第七章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的系列拓展 |
7.1 网瘾干预方法系列 |
7.1.1 思想调控法 |
7.1.2 心理介入法 |
7.1.3 行为干预法 |
7.1.4 团体干预法 |
7.2 网瘾矫治方法系列 |
7.2.1 思想疏导法 |
7.2.2 心理矫治法 |
7.2.3 情感调控法 |
7.2.4 生理辅助法 |
7.3 网瘾转化方法系列 |
7.3.1 思想转化法 |
7.3.2 实践体验法 |
7.3.3 行为规范法 |
7.4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运用 |
7.4.1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系统结构 |
7.4.2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价值取向 |
7.4.3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运用艺术 |
第八章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建构 |
8.1 校内教育管理系统 |
8.1.1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
8.1.2 校园文化管理系统 |
8.1.3 后勤服务管理系统 |
8.2 校外支持管理系统 |
8.2.1 网络社会管理系统 |
8.2.2 社区家庭管教系统 |
8.2.3 社会环境支撑系统 |
8.3 内外联动综治机制 |
8.3.1 多元主体参与 |
8.3.2 内外沟通与协调 |
8.3.3 综治的联动制度 |
8.4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运行 |
8.4.1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结构简介 |
8.4.2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运行解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与获奖 |
四、信息安全:从冲动到理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间观测器的智能电网网络攻击检测研究[D]. 宋子龙. 燕山大学, 2021
- [2]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十一”预警报告[J]. 《中国信用》杂志编辑部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研究课题组. 中国信用, 2018(11)
- [3]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D]. 张琼洁. 南开大学, 2018(03)
- [4]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D]. 李超民. 中南大学, 2012(12)
- [5]信息安全:从冲动到理性[N]. 胡英. 计算机世界,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