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数学教学的策略

浅谈学前数学教学的策略

周婷婷

(广安市广安区白市镇第一小学校广安638500)

学前数学教育是一种系统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感到比较困难,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枯燥,如何使幼儿数学教育变为教师愿意教、幼儿愿意学的一门学科,有什么有效策略让我们的数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树立先进教学理念,让儿童快乐成长

对人的尊重,有利于完善人的品格,也是对孩子的更高层次的关怀。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展,去创造,要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拥有一颗健康快乐的心灵,自由快乐的成长,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多鼓励孩子,表扬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二、利用身边教学资源,创设宽松和谐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幼儿生活背景越接近,幼儿自觉接纳的程度越高。所以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将数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幼儿创设更真实的情景,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热情。根据幼儿期思维发展的特点,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探究的热情,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创设适合他们的游戏环境。

如:小班数学活动认识“上下、前后”,我设计“捉迷藏”的游戏,将教室布置成一个童话世界,各种小动物藏在不同的位置,让幼儿玩游戏中学习数学;认识几何图形时,我用各种几何图形搭建成城堡,幼儿在城堡中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三、引领学生实践操作,促其主动探究思考

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思维,变“单纯传授”为“主动建构”促进幼儿主动进行操作。教师避免灌输式教学,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大脑指挥双手、双手又促进大脑,让幼儿多动手,可以增进他们的感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如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曾经说过一段意义非常深远的话“我听到,但随后就忘了;我总看到,也就记得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教师应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幼儿通过操作,进行探索,培养幼儿敢于质疑,勇于实证的精神,教师要设置各种问题情景,让幼儿思考,发现问题,通过操作、实验、运用感官进行探索、尝试,获得直接的体验并自己得出答案。例如:大班数学活动《看图猜左右手》,老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审自己比一比,猜一猜,来猜出是左手还是右手,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大拇指、手心、手背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来判断出是左手还是右手,老师先不说,谁对、谁错,让幼儿自己来讨论,和图片对比,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从而引导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具有层次性、暗示性、验证性。丰富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每一次活动前,我们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操作材料具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让幼儿都有成就感,提高自信心。例如:在中班数学活动《有趣排序》时,我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有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串珠让幼儿穿,有不同颜色的花让幼儿制作花环,同时有半成品照顾能力弱的幼儿。在提供的操作材料还要具有验证性,能让幼儿自主地进行学习,较好地与材料进行互动。例如:在认识序数时,我设计了“动物拼图”,在拼图上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标上数字。幼儿可按拼图的花纹进行拼图,然后按标的数字顺序进行验证;或者按所标的数字顺序进行拼接,看看能否拼成一个完整的动物进行验证。

四、联系现实生活,着力习惯培养

联系实际,在现实化的生活中使用数学,培养幼儿随时随地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教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生活处处皆数学,处处可以做游戏,要积极引导幼儿在园日常生活中接触数学、理解数学概念,使他们在快乐中学数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促使幼儿快乐学习、投入学习的关键,它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它能使幼儿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创新。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分碗、分糖、分水果,可以让幼儿学习点数,感知一一对应的含义等,排队时,比较高矮,美术活动中设计花边时感知排序的规律等。

五、注重过程评价,强化激励启发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探索式学习,发展幼儿学习数学的能力,从着眼于“结果的评价”转化为“过程的评价”,保护各种科学素质的萌发,重视个体差异。教师在评价时语言概念要正确、清楚,同时要给幼儿自己讨论评价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同伴间的讨论、相互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开拓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互相协商的能力,从而提高集体探索活动的水平。幼儿在操作中出现了对数学知识的不同认识和理解,教师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启发幼儿思维,让幼儿交谈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找到正确的玩法和结论,以加深幼儿对所获得的认识的印象。如:我请小朋友从10个花片中拿出7个,有的幼儿是一个一个从1数到7,有的幼儿两个、两个地拿,而有的幼儿只把3个放在一边,把其余的抓在手上,告诉老师他把7个花片取出来了。同样是操作,那么哪一种方法更好呢?我并不急于忙着先给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讨论,幼儿还可以几种方法都自己来试一试。这种操作活动中的讨论、评价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思考的过程。

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操作中开始亲近数学,感知数学从而愉悦人门。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帮助幼儿更轻松地领悟数学的抽象关系,提供幼儿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是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的责任。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从课堂教学,到多元化的自主活动,是一次质的飞跃。要实现这一飞跃,就需要我们教师深入地领会《纲要》实质,把《纲要》精神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将课程改革推向纵深发展。

标签:;  ;  ;  

浅谈学前数学教学的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