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年鉴的生存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1](2022)在《数字普惠金融是否促进了小微企业成长?——基于浙江的经验研究》文中指出数字普惠金融为解决小微企业成长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成长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效应:数字普惠金融能显着促进小微企业成长,通过逐步回归法、工具变量法及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在数字普惠金融子维度的影响效应方面,覆盖广度的促进作用最大,使用深度的影响次之,数字化程度影响最小。机制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小微企业成长路径上存在显着负向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高于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融资约束存在显着负向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对发达地区小微企业成长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欠发达地区融资约束存在负向完全中介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对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成长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阎世平,李毅婷[2](2021)在《企业规模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论文之二》文中研究表明助力欠发达地区经济跃升,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2001—2016年省域层面的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面板固定效应计量模型,以企业规模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企业规模异质性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欠发达地区,相较于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带动效应更大;大型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遵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欠发达地区从发展大型企业中获得的经济增长效应更大,各地区发展大型企业有助于缩小初始经济规模的差距;大型企业自身成长过程中带动小型企业成长的趋势明显。
李雅丽[3](2021)在《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若干尚未妥善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将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惠及全体社会公民通过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以公平、正义且有效地保障社会公民的社会福利便是其中当务之急。相较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区域与城乡间在社会发展中仍表现为非平衡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缩小区域与城乡间的差距在学术界与在实践中都备受瞩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当前,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全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公共事业的目标要求也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探索和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层面的差距问题能有效推动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环境、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建设,还能切实保障全体社会居民对生存与多样化发展需求,实现民众平等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从区域与城乡两个维度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通过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实证研究,增强论文研究与现实之间的契合度,能有效正视省际间,区域间以及城乡间供给规模、质量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差距,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区域与城乡间的均衡发展,缓解和消除当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研究主旨是在客观评价研究期间内,以区域与城乡为研究对象,从理论角度深入研究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机制,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供给水平在区域间、城乡间的差异水平及收敛情况,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进行测度,以双对象实证分析差距形成原因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双目标的系统性财政对策与建议。首先,阐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研究意义。搜集和整理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机制的评价以及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与成因等几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述评,提出有可能进行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其次,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通过对其研究紧密相关的内涵以及外延进行界定,并重点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通过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征具体化的通过区域禀赋差距、城乡二元体的视角分别和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间的机制分析,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理。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与阐述,从社会公正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演变的三大理论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产生的天然逻辑、根本目的与实现的客观机制进行理论阐释。通过对财政分权机制、财政自给能力以及转移支付三大财政因素的财政机理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的作用。再次,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及收敛性进行分析。其中,按照区域、城乡的目标属性与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在全国31省市2011—2018年、30省市2015—2018年,分别设定27、41个具体指标以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指标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通过变异系数与熵值法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分别进行测度,衡量区域与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同时运用Arc GIS 10.2软件对指数进行时空动态展示。通过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一般收敛与空间收敛分析,其收敛性检验表明:从整体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收敛系数均为负值,统计指标都显着,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存在明显的绝对收敛趋势。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进行俱乐部收敛检验,结果说明东—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水平均呈现不断缩小的收敛态势,且这三大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收敛速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较大的中西部要快于其区域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并最终趋向于均等的水平。然后,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第一,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分析;拓展分析运用动态空间模型比较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我国不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得出人均财政支出占比、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负向空间溢出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再通过对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说明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中—西部地区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边际贡献显着高于东部地区;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财政分权支出度、人均中央净补助、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以及城市人口密度对交通运输类的“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积极影响明显高于教育、卫生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类的“社会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通过空间系数检验,财政分权支出度、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卫生医疗支出的关系显着为负,而财政分权支出度与财政自给率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完全相反。通过加入东—中—西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后,研究发现相较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更倾向于“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拓展分析为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选取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对我国28个省内涵盖5754户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运用Logit分层法动态分析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影响方向与作用力度。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城乡经济差距、人均中央净补助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其中城乡经济差距带来的边际贡献最大,而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以及财政自给率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的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系数显着为负,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公共转移支付对农村家庭不论处于多维贫困还是收入贫困状态均有显着的减贫效应,对改善长期多维贫困模型的效应较长期收入贫困模型更显着。另外,还测算了三个考察年度农村家庭对教育和健康两类公共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并检验了随着家庭对教育和健康的需求的提升条件下,公共转移支付是否对改善我国家庭长期贫困状态具有加强效应。进一步实证结果表明,每单位家庭获得公共转移支付对改善其长期多维贫困与长期收入贫困的效应是显着的,且要大于未考虑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下的效应。最后,从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与具体性财政政策系统性地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科学划分与平衡各级政府支出行为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的供给有效性,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以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有效改革财政体制为减差效应扫清障碍,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通过各层面间财政对策运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有助于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新审视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内容,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多方博弈角度通过财政、经济、社会多个层面探索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问题研究。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公共服务从区域与城乡层面涵盖的类别较为齐全,为厘清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别测度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指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并探究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因与作用机制,分别从区域与城乡层面较为全面的分析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效应的实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财政对策。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采用了从区域到城乡的双层面研究视角。现有文献中多从单一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针对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不同属性与特性,全面分析其在基本公共服务研究领域中的共性与个性,以共性角度分析在财政体制因素下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以个性研究视角分别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缩小区域差距效应、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对缩小城乡差距效应进一步探究其影响,以期全阈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第三,将基础与拓展模型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问题的两阶段实证研究。本文将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分别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基础性研究,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点与属性,分别运用空间动态计量模型与Logit分层模型进行拓展性实证分析。因此,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影响的财政机制,在研究方法层面也有一定的创新。
叶浩云[4](2021)在《资源依赖视角下儿童社工机构的发展及行动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T机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民政部设立专门的儿童福利司以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近些年来我国出台的各种儿童相关政策,都意味着我国对于儿童的越发关注,儿童福利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从2006年中共中央在会议上提出要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开始,相关政策便陆续出台以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与积极参与儿童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认为专业社会工作在儿童服务领域中不可或缺,对社会工作参与儿童工作予以了较大肯定。T机构是江西省N市首家市级民办非营利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聚焦儿童保护。在2016年的全国留守儿童摸底排查中,江西省的留守儿童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因此江西省的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受到了全国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T机构作为N市最早一批的专业儿童社工机构,在环境条件并不优越的条件之下是如何发展至今,其发展历程如何?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状况如何?如何获取多方资源并成为省域范围内的核心儿童社工机构?本研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访谈法、观察法收集资料,以归纳法对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对机构的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资源状态以及行动策略展开全程性的深入研究。根据T机构的实际发展情况及资源获取策略的阶段性差异,结合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将T机构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2010年至2015年为初创期,基于专业的资源探索阶段,行为策略包括通过专业实践关注儿童群体、政策机遇以获合法身份、资源探索后聚焦儿童,该阶段由于资源联系弱,资源匮乏,资源依赖性弱;2015年至2017年为成长期,是基于立场的资源获取阶段,行为策略包括配合获权力资源、明辨获稳妥资源、助推获非正式资源,该阶段资源聚集,资源依赖性较强;2017年至今为成熟期,是基于理念的资源转化阶段,行为策略包括项目成效影响资源持有者的认知转变、项目支持以搭建儿童保护网络、机构的主动性调适资源依赖状态,该阶段资源丰富,资源依赖性强但逐渐转向资源互依状态。最后,对机构发展历程中的行动策略进行总结,即探索资源的原始策略、获取资源的根本策略、转化资源的技巧策略,并提出对儿童社工机构发展的启示,对机构资源获取能力,效力与效率对机构发展的影响以及机构与其所处环境中的行动主体之间共生性依赖关系何以形成进行了讨论。
朱迪[5](2020)在《中国区域发展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测度及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上海市开办一家企业的时间是35天,而她附近的合肥市则需42天才能创办一家企业,她们两地如此相近,两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却如此不同。有的地区市场化进程较快,而有的地区市场化进程缓慢。在回答地区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差异这一永恒主题过程中,有别于已有文献从资本投入等分析视角。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出发,有理由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形成地区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差距的主要动因。由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差异,地区间有着不同的市场化程度与营商环境,最终形成中国区域和企业不同的经济绩效。制度性交易成本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社会秩序,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地区实行的是开放权利社会秩序,中等地区实行的是相对次弱的权利半开放型社会秩序,高制度性交易成本地区形成的是权利有限准入社会秩序。基于上述客观现实,本文将试图回答以下四个主要层面问题:(1)什么是制度性交易成本?(2)中国区域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到底有多高?与已有的两部测算制度性交易成本着作—《2008中国营商环境》、《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研究结果是否竞相一致?(3)制度性交易成本与营商环境、市场化程度之间的异同,成本上升对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4)中国政府当下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政策,如“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是否帮助企业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同区域中的行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多高?它们之间存在的差距有多大?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认为我国制度性交成本较高,但具体有多高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说清楚。作为一项分析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解经济绩效差异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行综合测算和系统性分析。测算的前提是明确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内涵和外延,本文分析框架首先是对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行界定(界定);其次在制度性交易成本界定的基础上进行测算,鉴于目前关于制度性交易成本测算已有两部着作,一部是《营商环境报告》,另一部是《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本文把制度性交易成本与这两部着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异性和共性,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构建指标进行测算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低程度(区域间成本测度及差异比较);再其次对不同行业和股权性质下的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区域中不同行业和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低程度,运用DID模型识别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实施对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区域中的行业制度成本估算与差异比较);最后并运用扎根理论得出相应的降低对策(降低对策)。具体而言,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文明确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因制度性因素而产生的不合理成本,制度工具包括冗长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管制措施,涉企收费、企业进入管制成本、政企关联支出、政府管制成本等都属于制度性交易成本范畴。从宏观层面来看,制度性交易成本具体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未能理顺,各环节体制引发障碍带来的成本,例如行业垄断成本、不合理的税费负担等均属于这类成本。从微观层面来看,理性经济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管制企业市场经济行为,在法制不完全健全条件下,经济人有可能增加行政审批事项,当存在行政审批事项与管制行为过多时,就会产生制度性交易成本。这类成本突出表现为行政审批过程中项目偏多、程序数目复杂等,例如政商关联支出、企业进入规制成本均属于这类范畴。第二,在接受“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因制度性因素而产生的不合理成本”这一概念基础上,从宏微观经济事后表现层面构建指标体系,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综合测算出中国31个省份制度性交易成本指数。测算后发现指数呈现降低趋势,制度性交易成本指数整体降低幅度从1997年8.41%降低到2014年的7.9%。从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发达省份制度性交易成本最低,综合指数是7.55,相对次弱的是中部地区(8.41),再次是东北地区(8.45),制度性交易成本指数最高的是经济欠发达西部地区(8.63)。这与《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这两部研究成果相吻合,即市场化程度高、营商环境好的地区就是制度性成本指数低的地区。并运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发现制度性交易成本与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制度性交易成本每下降1%,我国市场化总体程度提高1.307%。只有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才会明显改善地区间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第三,本文供给侧改革中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出台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区域中不同行业和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低程度。将2015年作为一个时间临界点,运用“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识别敏感型行业和非敏感型行业成本差异。研究发现敏感类行业成本高于非敏感型行业成本,民营企业承担的制度成本高于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出台之前,处理组承担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均值比对照组均值高出0.163,政策出台之后成本均值高出0.022。说明供给侧改革明显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尤其是降低了竞争性行业类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减趋势。其中各行业在不同的区域间,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低程度存在差异,在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地区,垄断性行业类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更低,高制度性交易成本地区各行业承担的成本普遍高于低等类地区。说明无论竞争性还是垄断性行业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制度成本更低。第四,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之所以存在较大差距,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的地区大多推行的是“坏”制度,实行的是一种有限准入秩序,所以这类地区大多经济相对落后。处于中等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地区实行的是一种相对次弱半开放准入秩序,所以属于折中状态。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类地区使用的是一种“强”制度,这类地区实行的是一种权利更加开放准入社会秩序。总之,实行开放准入社会秩序大多数是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地区,这类地区经济较发达,政府与市场关系较为完善,含有较少的行政干预和垄断,企业更能自由进入和退出。
李宜文[6](2019)在《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生态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意识指导行动,树立并提升良好的生态意识既是面对生态现实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号召的需要。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很多发达的城市和乡村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上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全国人民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明显增强,人民生态意识得到了显着的提升。然而,并非所有地区都能达到期望值,比如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也带来了农村环境的破坏,农民是否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美丽中国不能没有美丽乡村,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影响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本文以赣州市为例的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赣州生态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对赣州市农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赣州市农民生态意识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相关问题,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归纳和分析,并就本研究中所采取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和重难点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欠发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以及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意义;第三部分是对以赣州市为例的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农民生态意识现状,内容主要包括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不足、农民生态意识现状的进展和不足;第四部分主要是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数据,从经济、教育、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是根据农民生态意识现状和产生的因素,提出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对策。
李致江[7](2019)在《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指出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但是,水族人口发展与全国、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发展水平相较仍有差距,不仅面临人口增长速度锐降、人口身体素质较差、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单向流迁等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而且存在人口城镇化率低、人口产业结构滞后、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原因既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过严、民族政策不完善有关,又与水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连,同时也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相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主要指向。当下,水族人口虽然存在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问题,但同时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生育空间,民族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为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首先,应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综合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其次,应加快水族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化人口职业结构,推进人口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再次,应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最后,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仅对水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参照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韩艳红[8](2013)在《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结构的变迁与调整的历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崛起,与选择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密不可分。从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入手,在最具区位优势的地区与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上,成功实现了经济起飞。但当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涅盘,走进又一个新阶段之际,我们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反思过去所走过的发展道路。产业结构与地区结构的失衡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研究产业转移问题,正是对破解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的一个探索。中国的产业转移问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更具有其特殊的研究意义。因为产业转移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必要举措。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区域转移的规律,以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线,综合运用了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SPSS和EVIEWS计量分析等现代经济学研究工具,对中国产业转移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产业选择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社会经济效应,并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政府和企业行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1.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将产业转移理论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进行理论评述。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动因、内在规律和产业转移的模式等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做了理论铺垫。2.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动因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实践和现状,从区域空间演进规律和区域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入手,探讨了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讨论了资源开发型、低成本型、市场开拓型和集群吸引型四种产业转移模式。3.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需要将部分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运用产业集聚指数得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为避免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出现“空心化”问题,提出构建国内价值链理论,发达地区侧重发展价值链的核心价值环节,欠发达地区侧重发展中间价值环节和外围价值环节。4.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及产业选择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欠发达各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正确判断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欠发达地区应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提高产业承接能力。5.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后的四种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就业扩大效应和城市化效应。6.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则与对策为避免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出现的副作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遵循坚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的原则,产业的关联强度原则以及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本文从市场机制、国家、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四个方面提出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石夺[9](2011)在《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文中提出由于产业技术发展的非均衡性,产业技术的区际转移与承接是一种必然现象。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实力弱,科技水平低,又处于经济全球化中产业链和国际分工的低端,欠发达地区只能凭依其后发优势,积极承接产业技术,解决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改善经济、科技发展落后的现状。但承接产业技术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利好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的风险。发达地区利用欠发地区迫切求发展的心理,通过产业技术转移大肆掠夺欠发达地区的资源,来谋取利益。甚至不惜采取不合道德,甚至不合法的手段来牟取暴利,导致了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恶化叠加,严重地影响着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安全。有些产业技术转移方只考虑到自身经济利益因素,忽视母国或原地区的环保标准,随意在承接地乱排废弃物,伦理道德产生了畸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对承接地的环境破坏,损害了欠发达地区的长远利益和区域环境正义。面对承接中一系列环境问题,要生存还是要环境?要发展还是要环境?欠发达地区陷入环境伦理问题的困惑。要走出这一困境,需要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需要树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产业技术承接中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发达地区产业技术转移及欠发达地区产业技术承接中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就如何进行环境伦理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建设环境伦理需要从时代要求出发,不仅应完善发达地区产业技术转移方的环境伦理建设,明确其环境责任、义务,还应加强欠发达地区产业技术承接方的环境伦理建设,本文就两方面的环境伦理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思考。只有两方面的环境伦理建设都得以完善和建设,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产业技术转移及产业技术承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罗丕[10](2011)在《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研究 ——以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的工业化为个案》文中认为工业化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必经阶段,工业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以贵州为典型代表的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各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系列国民经济发展指标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欠发达地区的落后仍然存在,在某些特定地域内还有进一步恶化和加深的趋势,这必然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极有可能延缓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速度。欠发达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还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问题,一方面是我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必须解决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另一方面又是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和高质量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推力。本文结合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包容性增长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典型——贵州省为研究个案,以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模式构建为基础和分析框架,结合贵州工业化现状这个现实基础与对现状的审视,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路径选择。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包容性增长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概况,借以建立和夯实本文的理论基础与厘清不同概念。通过对贵州省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和多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分析贵州省在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工业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力求分析贵州工业化进程缓慢、工业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并为本文进一步探讨贵州在新的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提供充足的实证材料。仅仅是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显然无法解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和矛盾,更无法实施贵州的包容性增长。本文力求突破传统的仅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对新型工业化进行研究的研究范式,赋予工业化研究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多方位的研究视野。文章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多角度探讨在贵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如何在新的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既加速新型工业的发展又实现包容性增长,据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基础理论,构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的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下必须通过如下个方面来共同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第一,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化加速发展的;第二,走民生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工业化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第三,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缩小城乡差距;第四,走公平和平等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公平正义;第五,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和谐;第六,走阶段重叠特征和跨越式特征的复合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依据上述模型,文章还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率先将包容性增长理论应用于新型工业化研究尤其是指导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研究,不同于过去仅仅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研究新型工业化的研究范式,开启了工业化研究的新视角;(2)构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模式,使欠发达地区在取得较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能解决当前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失衡问题,给予经济增长更多的人文关怀,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对于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上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3)针对研究个案贵州省,提出了贵州省实现包容性增长视域下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以达到在促进贵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同时,统筹制度设计,实现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目的,对国内广大欠发达地区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典型作用。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年鉴的生存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年鉴的生存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普惠金融是否促进了小微企业成长?——基于浙江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数字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成长 |
(二)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小微企业成长 |
二、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对象选择与数据来源 |
(一)模型设定 |
1.固定效应面板模型 |
2.中介效应模型 |
(二)变量选取 |
1.被解释变量 |
2.核心解释变量 |
3.中介变量 |
4.控制变量 |
(三)对象选择 |
(四)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 |
(一)基准回归分析 |
(二)内生性问题处理 |
(三)稳健性检验 |
1.替换被解释变量 |
2.替换核心解释变量 |
四、传导机制 |
五、区域异质性分析 |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启示 |
(2)企业规模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论文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现状和理论假说 |
(一)企业数量和结构发展变化现状 |
(二)理论假说 |
三、研究设计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来源 |
1.被解释变量 |
2.解释变量 |
3.控制变量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回归结果分析 |
(二)大型企业的追赶效应验证 |
(三)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 |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第一,依托区位优势,着力引进培育大型龙头企业。 |
第二,着力贯通全产业链,打造良好的生态圈。 |
第三,努力优化营商环境,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
第四,持续深化市场改革,打破束缚企业经营的藩篱。 |
(3)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进展 |
1.2.2 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城乡差距的研究进展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1.3 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介入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 |
2.1 概念区分与内涵分析 |
2.1.1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2.1.2 区域差距与城乡差距 |
2.2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 |
2.2.1 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2 区域禀赋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3 城乡二元体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阐释 |
2.3.1 财政作用的天然逻辑与基础 |
2.3.2 财政作用的根本目的 |
2.3.3 财政作用实现的客观机制 |
2.4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财政机理 |
2.4.1 财政分权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2 财政自给能力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3 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测度及空间收敛分析 |
3.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测度与分析 |
3.1.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的测度 |
3.1.3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分析 |
3.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城乡的空间收敛分析 |
3.2.1 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3.2.2 收敛类型与收敛检验基本模型 |
3.2.3 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2.4 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4.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1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取 |
4.1.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1.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2 拓展分析:基于地方财政支出偏好的实证分析 |
4.2.1 地方财政支出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2.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5.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5.1.2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拓展分析:基于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的实证分析 |
5.2.1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收入均等化理论内涵 |
5.2.2 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作用机理 |
5.2.3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 |
6.1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 |
6.1.1 平衡财政支出行为偏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区域有效性 |
6.1.2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公平性 |
6.2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具体的财政政策 |
6.2.1 改革财政体制扫清减差效应的机制障碍 |
6.2.2 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致谢 |
(4)资源依赖视角下儿童社工机构的发展及行动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T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我国当前儿童及儿童工作概况 |
1.2.2 社会组织参与儿童服务相关研究概况 |
1.2.3 社会组织行动策略相关研究概况 |
1.2.4 资源依赖理论发展脉络及应用 |
1.2.5 文献评述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质性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1.4.3 资料收集方法 |
1.4.4 资料分析方法 |
1.5 研究伦理 |
第2章 欠发达地区: T机构生存环境概况 |
2.1 江西省基本情况概述 |
2.1.1 江西省基本情况 |
2.1.2 江西省儿童服务氛围 |
2.2 N市儿童服务氛围 |
2.3 小结 |
第3章 初创期: 基于专业的资源探索 |
3.1 实践促之: 专业实践关注儿童群体 |
3.1.1 专业发展链接实践资源 |
3.1.2 实践团队衍生机构 |
3.1.3 专业认同信念伊始 |
3.2 政策推之: 政策机遇以获合法身份 |
3.2.1 政策限制资源匮乏 |
3.2.2 政策放开成功注册 |
3.2.3 身份合法承接服务 |
3.3 宗旨引之: 资源探索后聚焦儿童 |
3.3.1 承接项目同质性强 |
3.3.2 明确宗旨专业定位 |
3.3.3 聚焦儿童成效初显 |
3.4 资源匮乏,资源依赖性弱 |
3.4.1 资源: 专业资源、受众资源、政府资源 |
3.4.2 资源依赖性弱: 资源联结弱 |
3.5 小结 |
第4章 成长期: 基于立场的资源获取 |
4.1 择权: 配合获权力资源 |
4.1.1 发展滞后资源有限 |
4.1.2 配合政府工作以获支持 |
4.1.3 积极接受政府资源递送 |
4.2 择稳: 明辨获稳妥资源 |
4.2.1 资金不足技术欠缺 |
4.2.2 明辨需求获NGO资金支持 |
4.2.3 明辨风险获INGO技术支持 |
4.3 择友: 助推获非正式资源 |
4.3.1 儿童社工机构之地域差异 |
4.3.2 资源链接予儿童困境深处 |
4.3.3 增强儿童社工机构间联结 |
4.4 资源聚集,资源依赖性较强 |
4.4.1 资源: 政府资源、NGO资源、行业资源 |
4.4.2 资源依赖性强: 非对称性依赖显现 |
4.5 小结 |
第5章 成熟期: 基于理念的资源转化 |
5.1 传统转前沿: 项目成效影响认知转变 |
5.1.1 儿保理念与专业认识不足 |
5.1.2 项目带动参访以转变认知 |
5.1.3 服务推广提升影响持续性 |
5.2 个体转整体: 项目支持搭建保护网络 |
5.2.1 儿童社工机构联系零散 |
5.2.2 平台搭建儿保网络初显 |
5.3 被动转主动: 主动性调适资源依赖 |
5.3.1 强依赖下的弱自主性 |
5.3.2 主动理解政治逻辑 |
5.3.3 主动尝试业务拓展 |
5.4 资源丰富,资源依赖性强 |
5.4.1 资源: 政府资源、基金会资源、行业资源 |
5.4.2 资源依赖强: 逐渐转向资源互依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初创期: 探索资源的原始策略 |
6.1.2 成长期: 获取资源的根本策略 |
6.1.3 成熟期: 转化资源的技巧策略 |
6.2 讨论 |
6.2.1 儿童社工机构发展之启示: “外减内增” |
6.2.2 机构的资源获取能力——“效力”与“效率” |
6.2.3 共生性依赖关系何以形成 |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3.1 创新之处 |
6.3.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访谈提纲 |
(5)中国区域发展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测度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内涵相关文献 |
二、制度性交易成本测度文献综述 |
三、制度性交易成本对经济绩效影响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基本思路及结构安排 |
一、本文基本思路 |
二、结构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说明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制度性交易成本:渊源、内涵及分析范式 |
第一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概念的渊源 |
一、交易成本与制度性交易成本隶属关系分析 |
二、制度性交易成本概念的演进 |
第二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内涵 |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概念解释存在分歧 |
二、制度性交易成本性质—不合理成本的重新解释 |
三、制度性交易成本分类 |
四、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存因 |
第三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分析范式的逻辑框架 |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基本定律 |
二、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过程和假设 |
三、制度性交易成本:理解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析范式 |
四、制度性交易成本差序的制度来源 |
第四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对经济制度效率的影响:两个维度 |
一、制度性因素引起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升 |
二、成本上升影响经济制度运行效率:基于两个维度分析 |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三章 制度性交易成本与营商环境分析 |
第一节 营商环境指数作为衡量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原因解释 |
一、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紧密相关 |
二、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比原因解释 |
第二节 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多维度比较 |
一、营商环境报告简况 |
二、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多维度比较 |
第三节 营商环境成本测算及结果对比 |
一、营商环境便利指数评分方法 |
二、全球营商环境测算结果比较 |
三、中国营商环境现状及分省排序 |
四、营商环境高、中、低指数差异的制度解释 |
第四节 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关系:假设与验证 |
一、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相互关系假设 |
二、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相互关系验证 |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四章 制度性交易成本与市场化程度分析 |
第一节 市场化指数作为衡量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原因解释 |
第二节 市场化指数的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方法 |
一、市场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二、市场化程度指标测算方法 |
第三节 中国各省市场化程度进展和总体排序 |
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总体进展情况:1997-2014 |
二、中国各省份市场化变动及总体排序 |
三、区域间市场化程度差异制度之解释 |
第四节 市场化程度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相互关系:假设与验证 |
一、市场化程度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维度比较 |
二、市场化程度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相互关系假设 |
三、市场化程度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相互关系验证 |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五章 中国区域制度性交易成本测算及差异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测度方法回顾 |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直接测算方法回顾 |
二、间接角度进行测算的方法回顾 |
第三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基本指标体系构建及结果对比 |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指标构建及比较 |
二、区域间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指数测算方法及结果分析 |
三、制度性交易成本与营商环境和市场化指数比较分析 |
第四节 区域间制度性交易成本差异的门限效应检验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三、面板平稳性检验 |
四、门限检验及结果区制划分 |
五、内生性检验及门限回归分析结果 |
六、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六章 区域中的行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估算及降低成效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计量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 |
三、数据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平行趋势检验 |
二、行业类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低程度比较:单变量估计结果 |
三、政策实施对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的影响:双重差分回归结果 |
四、中国区域中的行业制度交易成本差异比较分析 |
五、内生性检验:工具变量法 |
六、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基于企业所有制视角异质性检验 |
第六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降低对策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降低对策及建议 |
一、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障碍 |
二、扎根理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探索性分析 |
三、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对策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附表 |
附录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1.4 选题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1.2 选题的分析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分析与评析 |
1.3 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与提升意义 |
2.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与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
2.1.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
2.1.2 欠发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
2.2 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意义 |
2.2.1 有利于转变欠发达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
2.2.2 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
2.2.3 有利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
3.1 赣州市农民生态意识的调查结果 |
3.2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
3.2.1 农民生态意识的进步 |
3.2.2 农民生态意识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是影响农民生态意识的主要因素 |
4.1.1 农村经济效益低限制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
4.1.2 资金保障不足制约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
4.2 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 |
4.2.1 各层面对农村生态教育的投入不足 |
4.2.2 农村生态教育内容与方式针对性不强 |
4.3 欠发达地区农民受错误思想影响较大 |
4.3.1 传统小农观念的思想束缚 |
4.3.2 落后价值观的思想掣肘 |
4.3.3 利益至上观念的思想驱使 |
第五章 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对策 |
5.1 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奠定经济基础 |
5.1.1 重视对生态经济的资金投入与组织监管 |
5.1.2 发展生态农业,为发展生态经济转变生产方式 |
5.1.3 引进先进技术,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
5.2 完善法律制度与政策,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可靠保障 |
5.2.1 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法律保障 |
5.2.2 落实生态政策,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政策保障 |
5.3 加强农村生态教育,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强化生态思想 |
5.3.1 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 |
5.3.2 加强生态法律法规的教育,提升农民生态法律意识 |
5.3.3 加强日常环保知识教育,提升农民生态保护意识 |
5.4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创造良好环境 |
5.4.1 完善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生态文化体系 |
5.4.2 加强环保榜样的宣传,营造榜样文化氛围 |
5.4.3 引导农民生态消费,营造良好乡风文化氛围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
(二)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
(三)水族研究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三)创新之处 |
四、田野调查点概况 |
(一)水族传统文化 |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
(三)调查过程 |
第一章 水族人口变动的历史考察 |
一、水族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
二、水族人口素质 |
(一)人口文化素质 |
(二)人口身体素质 |
三、水族人口自然结构 |
(一)人口性别结构 |
(二)人口年龄结构 |
四、水族人口经济社会结构 |
(一)人口城乡结构 |
(二)人口产业结构 |
(三)人口职业结构 |
五、水族人口迁移 |
第二章 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水族人口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增长速度锐降 |
(二)人口素质偏低 |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 |
(四)人口老龄化严重 |
(五)人口单向流迁 |
二、水族人口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
(二)人口产业结构滞后 |
(三)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 |
(四)人口相对贫困 |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第三章 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
一、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二孩政策创造了生育空间 |
(二)民族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
(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五)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 |
二、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 |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三)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 |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二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三 :田野调查相关照片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产业转移的内涵 |
1.2.2 产业转移研究的对象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 |
2.1.1 马克思的产业转移理论 |
2.1.2 马克思产业转移理论的发展 |
2.1.3 马克思产业转移理论的现实意义 |
2.2 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宏观层面 |
2.2.1 雁行模式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发展 |
2.2.2 边际产业扩张论和大山模式 |
2.3 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微观层面 |
2.3.1 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
2.3.2 企业跨区域发展理论 |
2.4 产业转移的新经理地理学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动因和模式 |
3.1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 |
3.1.1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
3.1.2 我国产业转移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
3.2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 |
3.2.1 产业转移的宏观机理 |
3.2.2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3.3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
3.3.1 资源开发型产业转移模式 |
3.3.2 低成本型产业转移模式 |
3.3.3 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模式 |
3.3.4 集群吸引型产业转移模式 |
第4章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 |
4.1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 |
4.1.1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 |
4.1.2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与产业转移 |
4.1.3 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
4.2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 |
4.2.1 产业转移趋势的衡量方法 |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发达地区产业转型的思路:价值链重构和价值链转换 |
4.3.1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合——构建国内价值链 |
4.3.2 发达地区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向价值链高端挺进 |
第5章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及产业选择 |
5.1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内涵 |
5.1.1 凝聚转移产业的吸引力 |
5.1.2 准确选择转移产业的鉴别力 |
5.1.3 顺利承接转移产业的支撑力 |
5.1.4 实现承接产业的发展力 |
5.2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影响因素 |
5.2.1 要素资源 |
5.2.2 市场潜力因素 |
5.2.3 产业配套能力 |
5.2.4 技术研发水平 |
5.2.5 地区发展水平 |
5.3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5.3.2 指标选取及构成 |
5.3.3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评价方法 |
5.3.4 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结果 |
5.4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 |
5.4.1 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分析 |
5.4.2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 |
第6章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效应 |
6.1 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
6.1.1 产业转移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作用机制 |
6.1.2 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 |
6.2 技术溢出效应 |
6.2.1 技术溢出效应的含义 |
6.2.2 承接产业转移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途径 |
6.2.3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一般性分析 |
6.2.4 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6.3 就业效应 |
6.3.1 就业规模增加效应 |
6.3.2 就业布局调整效应 |
6.4 城市化效应 |
6.4.1 产业转移城市化效应的路径分析 |
6.4.2 产业转移城市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7章 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 |
7.1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 |
7.2 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
7.2.1 产业转移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
7.2.2 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
7.2.3 发达地区应积极促进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
7.2.4 欠发达地区应积极主动有重点地承接产业转移 |
7.2.5 欠发达地区应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承接格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1.3.1 创新之处 |
1.3.2 研究方法 |
2 产业技术转移、承接与环境伦理概述 |
2.1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概述 |
2.1.1 产业技术的涵义 |
2.1.2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的涵义 |
2.1.3 产业技术转移的必然性 |
2.1.4 产业技术承接的利弊分析 |
2.2 环境及环境伦理概述 |
2.2.1 环境的涵义 |
2.2.2 环境伦理的涵义 |
2.2.3 环境伦理对产业技术的反思 |
2.2.4 环境伦理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 |
2.2.5 环境伦理的环保价值 |
3 产业技术转移中存在的环境伦理问题 |
3.1 产业技术转移中失衡现象导致的环境伦理问题 |
3.1.1 价值取向的失衡导致的环境伦理问题 |
3.1.2 话语权的失衡导致的环境伦理问题 |
3.2 产业技术转移中的失信现象导致的环境伦理问题 |
3.2.1 信息的虚假性导致的环境伦理问题 |
3.2.2 承诺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环境伦理问题 |
3.3 产业技术转移中标准的畸变导致的环境伦理问题 |
3.3.1 环境公正标准的畸变导致的环境伦理问题 |
3.3.2 环境保护标准的畸变导致的环境伦理问题 |
小结 |
4 产业技术承接中的环境伦理困境 |
4.1 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导致的环境伦理困境 |
4.2 比较优势认识的偏差导致的环境伦理困境 |
4.3 片面追求GDP导致的环境伦理困境 |
4.4 政策法规实施不力导致的环境伦理困境 |
4.5 国际环境法规的缺陷导致的环境伦理困境 |
4.6 发展模式趋同化导致的环境伦理困境 |
小结 |
5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建设思路 |
5.1 环境伦理的引导 |
5.1.1 确立新的环境价值观 |
5.1.2 树立环境伦理的行为准则 |
5.1.3 呼唤转移方的环境公正 |
5.1.4 唤起承接方的环境伦理意识 |
5.2 明确产业技术转移方的环境伦理责任及义务 |
5.2.1 明确社会责任,树立全球环境意识 |
5.2.2 自觉遵守环境法规,减少对承接地环境的危害 |
5.2.3 进一步完善国际环境法规,抑制污染转移 |
5.2.4 重构利益与环境的全面发展模式 |
5.3 关于产业技术承接方的环境伦理建设思考 |
5.3.1 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
5.3.2 将环境伦理渗透到政府决策和管理中 |
5.3.3 将环境伦理渗透到企业发展中 |
5.3.4 将先进的理念引入到产业技术承接及经济发展中 |
5.3.5 加大扶持力度,缓解生态压力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研究 ——以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的工业化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研究现状的评析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和概念概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1 工业化理论概述 |
2.1.2 新型工业化理论概述 |
2.1.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
2.1.4 包容性增长理论概述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2.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2.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
2.3 结论 |
第3章 国内外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启示 |
3.1 国外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实践 |
3.1.1 美国犹他州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
3.1.2 德国巴伐利亚州工业的崛起 |
3.2 国内部分地区工业化的成功实践 |
3.2.1 浙江的内生型工业化 |
3.2.2 广东的外源型工业化 |
3.3 启示 |
3.4 结论 |
第4章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构建 |
4.1 构建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背景 |
4.1.1 经济发展背景 |
4.1.2 社会发展背景 |
4.2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要素 |
4.2.1 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缩小城乡差距 |
4.2.2 走民生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工业化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
4.2.3 走公平和平等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公平正义 |
4.2.4 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和谐 |
4.2.5 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
4.2.6 走阶段重叠特征和跨越式特征的复合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 |
4.3 结论 |
第5章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工业化进程审视 |
5.1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现状分析 |
5.1.1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进程分析及评价 |
5.1.2 贵州工业化的结构特征分析及评价 |
5.2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现状评价 |
5.2.1 贵州工业化阶段判断 |
5.2.2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的成就 |
5.2.3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的困境与不足 |
5.3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条件分析 |
5.3.1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优势 |
5.3.2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劣势 |
5.4 结论 |
第6章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
6.1 积极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
6.2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
6.2.1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6.2.2 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
6.2.3 推动全民创业 |
6.2.4 拓宽融资渠道 |
6.2.5 优化市场格局 |
6.2.6 扩大对外开放 |
6.2.7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
6.2.8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及创建公平的企业经营环境 |
6.3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绿色工业 |
6.3.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6.3.2 严格节能减排措施,实施清洁生产 |
6.3.3 淘汰落后生产力 |
6.3.4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
6.4 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发展农业和少数民族特色经济 |
6.4.1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充分就业 |
6.4.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
6.4.3 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引导少数民族步入工业化 |
6.5 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
6.5.1 以新型工业化拉动城镇化,使城镇化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 |
6.5.2 以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使新型工业化具有不竭的市场和人力资源 |
6.5.3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
6.6 实施发展环境建设战略,多种所有制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 |
6.6.1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实现社会公平 |
6.6.2 市场准入坚持平等原则,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 |
6.6.3 宏观调控坚持平等原则,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
6.7 结论 |
本文图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后记 |
四、经济欠发达地区年鉴的生存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普惠金融是否促进了小微企业成长?——基于浙江的经验研究[J]. 张超. 嘉兴学院学报, 2022
- [2]企业规模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论文之二[J]. 阎世平,李毅婷.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 [3]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 李雅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2)
- [4]资源依赖视角下儿童社工机构的发展及行动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T机构为例[D]. 叶浩云.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9)
- [5]中国区域发展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测度及比较研究[D]. 朱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6]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D]. 李宜文.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7]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D]. 李致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 韩艳红. 吉林大学, 2013(08)
- [9]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D]. 石夺.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6)
- [10]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研究 ——以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的工业化为个案[D]. 罗丕. 武汉大学, 2011(05)
标签:城乡差距论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