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瑛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安城九年一贯制学校277100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8-135-01
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曾学琴于师襄子。
在师襄子教授了一个曲子后,孔子一连反复弹奏练习了十天,专心致志地演习,并没有要求再添加新的曲子进行学习。
师襄子感到奇怪,就说:“这一曲调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可以学习新曲了。”
孔子说:“我虽然已经熟悉了这部乐曲,但是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奏这一曲的所有技法,还需要继续练习。”
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对孔子说:“我听你弹的曲子,你已熟练掌握了弹奏这一曲的所有技法,下一步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蕴,我还需要继续在弹奏中深入地体悟。”
又过了些天,师襄子再次问:“这个意蕴,看来你已经完全领会了,你的琴声里面,已经表达了曲谱的情感和意蕴。”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将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体会出来,我还要继续练习。”师襄子觉得孔子讲得有道理,也就不再催促了。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再次来到孔子跟前,却看到孔子正专心致志地沉浸于抚琴中,面色肃穆沉静,好像在沉思着什么;接着又好像心旷神怡,显出了洞穿幽远深邃的表情。而后抚琴一按,开口高兴地对师襄子说:“我感悟出了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有王者之相,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这个人,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
师襄子听了以后,赶快恭敬地离开座位,给孔子施礼,拜了两拜,说:“原来我老师教我这个曲子时,就说过了,此曲的名字正是叫《文王操》呀!”
故事读完了,我们会想起很多。孔子之所以能领会曲子的情感和意蕴,更深一层的感悟出了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不仅是因为他“敏而好学”“孜孜不倦”,更主要的是深入钻研了这支曲子的结果。
这和我们老师备课是一回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上好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谁不想把课上的妙趣横生,精彩难忘呢?可是,课堂上却有另一番情景:孩子读书磕磕巴巴,理解不透彻,感情不到位等等,我以为,都是老师没有吃透教材的结果。不信,在学生“山穷水尽”之时,你来做个声情并茂的示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无独有偶,前一段时间,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来我区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他要听一节语文课。执教这节课的老师,是学校的骨干。这位老师很谦虚,主动去问韩博士这节课应怎样设计。没想到,韩博士反问道:“你读了几遍书?”,这位老师,一下子不知怎样回答,想了半天才说:“七遍。”韩博士听后,意味深长地说:“再读,读到十五遍为止,那时你就知道如何上好这节课了。”
那么,如何算吃透教材呢?于永正老师的经验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他说,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一环是关键。不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我是绝不罢休的。我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呀,想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肯罢休。只要我读得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
想让你的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性,就从吃透文本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