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载波论文_肖宏,何森,覃宗涛,吴立忞,赵小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配电线载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载波,通信,拓扑,电能,路由,链路,通信网络。

配电线载波论文文献综述

肖宏,何森,覃宗涛,吴立忞,赵小龙[1](2018)在《基于台区变压器两端光纤通信的农网配电线载波数据通信》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农村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会受台区变压器阻隔,导致无法传输,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台区变压器两端光纤通信的农网配电线载波数据通信新方式,通过光电转换装置实现无手机信号台区信息的有效传输。结果表明,该方法通信效果好,可靠性高。(本文来源于《物联网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胡俊丽[2](2017)在《基于配电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多设备数据交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飞行器的有效载荷成为航天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直流配电线作为各个设备的供电电缆,已经在设备之间架设了有线通道,如果可以利用直流配电线进行数据通信,就能够大大减少数据电缆的开销,有效地提高航天器的实际载荷。为此,论文设计了一种通过配电线进行数据交互的实验系统。论文讨论了配电线载波通信技术,着重设计了直流配电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ARM处理器、DLC耦合模块、DLC调制解调模块、以太网接口和串行接口等模块,并给出了系统软件流程,详细设计了ARM处理器上的串口命令处理模块、DLC命令处理模块。与此同时,论文还设计了DLC通信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实现了一种包括上位机的通过配电线进行数据交互的实验系统。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论文设计的实验系统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吴逊斐[3](2015)在《配电线载波通信的网络及其协议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线载波通信是电力通信网的常用的、重要的通信手段,特别是在10k伏的电力网中,电力线载波通信以其自身的独有的优点已经演化成当今主流的通信技术,在配负荷控制系统及电自动化系统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之前,其通信设备很难保证数据在通信通道中的传输准确性和无法解决通信信道的分配难题。本文立足于此,研究了适用于配电网的通信体系结构。配电线载波通信技术是用现有的配电网络作为传输介质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传递和交换的技术,它具有见效快、高可靠性、高稳定性、低运营成本及投资少等优点。目前发展速度很快,当下,使用中压配电线的配电线载波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然而由于配电应用对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因此本文主要的工作是研发一组高效的通信协议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本文根据国际标准《IEC61334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描述,将通信模型简化成叁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本文根据国内配电网络结构(链形组网、树形组网和环形组网)并参照数据的传输技术将配电网络划分成两类:点到点网络和点到多点网络;从而设计了两种模型下的通信协议。第一种点到点通信协议将设计为一个停止-等待的、自动重传的数据传输协议,第二种点到多点通信网络比较复杂,实现起来较困难,关键是解决如何在处理信道冲突的同时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本文采用叁种方案解决:基于轮询、基于冲突避免及基于虚拟载波检测冲突。第一种方案实现起来较简单,可以保证实时性,缺点是效率低,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两种方案相对比较灵活,既能有效利用信道,又能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但是实现起来较困难。本课题设计的配电线载波通信系统在实验室运行良好,整个系统已经具备实时性高、可靠性高和灵活性高的特点,能够满足配电网发展对载波通信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1-25)

翁国庆,张有兵,金华强[4](2011)在《NPQMS系统中配电线载波通信网络的拓扑分析与路由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化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配电线载波通信网络存在结构可变、各通信终端间信道长度不一、信道衰减及干扰特性时变等特点,要求通信链路拓扑结构及中继路径可动态调整。为提高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广播及传输矩阵的配电线载波通信网络有效通信链路动态拓扑分析算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Dijkstra改进算法的最小中继跳数确定及路由优化方法。算例分析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且具有简单、快速、易于编程自动实现等优点。(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EMC 2011 V4)》期刊2011-07-09)

翁国庆,张有兵,金华强[5](2010)在《NPQMS系统中配电线载波通信网络的拓扑分析与路由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化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配电线载波通信网络存在结构可变、各通信终端间信道长度不一、信道衰减及干扰特性时变等特点,要求通信链路拓扑结构及中继路径可动态调整。为提高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广播及传输矩阵的配电线载波通信网络有效通信链路动态拓扑分析算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Dijkstra改进算法的最小中继跳数确定及路由优化方法。算例分析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且具有简单、快速、易于编程自动实现等优点。(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Volume 6)》期刊2010-11-20)

张有兵,翁国庆,曹一家[6](2010)在《网络化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的配电线载波通信》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构建的高成本是制约网络化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基于配电线载波通信的组网方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为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首先对网络化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各监测终端需上传数据的内容、通信速率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在深入研究其信道衰减特性的基础上,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配电线载波通信系统的通信速率、通信质量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以中继跳数最小化为目标的基于改进Dijkstra算法的配电线载波通信网络路由优化方法。该研究工作为网络化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应用配电线载波通信组网方案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分析结果。(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翁国庆,张有兵,曹一家[7](2010)在《基于配电线载波通信的电能质量扰动源自动定位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配电网中电能质量扰动源的自动定位,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线载波通信(DLC)的网络化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并概括了扰动源自动定位方法的总体实施步骤.分别采用有功电流分量法和基于特征矩阵运算的算法实现单监测点扰动方向的判定和扰动源的自动定位.最后,总结了DLC组网方案的四个关键技术,包括信道特性、调制技术、路由策略和监测终端设计.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实现辐射型配电网中电能质量扰动源的自动定位,DLC组网方案具有显着的经济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彭启伟,张浩[8](2009)在《基于多叉树遍历的中压配电线载波自适应中继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继算法为出发点,结合配电网结构的特点和配电线载波通信的物理层通信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叉树遍历的中压配电线载波自适应中继方案,以克服配电线载波通信可靠性低和距离短等不足。文章阐述了该中继算法的实现过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以及实测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适应地选择合适的中继,实现配电线载波通信长距离的可靠传输。(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通信》期刊2009年03期)

王坤,汪晓岩,蔡世龙,易浩勇[9](2009)在《嵌入式通信管理装置在配电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载波通信网络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是配电自动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介绍一种基于嵌入式处理器操作系统的通信管理装置,重点阐述了该装置在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方便、可靠地监测到各载波节点的工作状态和通信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通信》期刊2009年02期)

华斌,汪晓岩,宗明[10](2008)在《新型中压配电线载波通信技术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虚拟载波帧测技术的多虚拟逻辑网络组、增强型自适应模拟前端、自适应多频段收发、多耦合方式等关键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需求。通过新型中压配电线数字载波通信装置(PLC-075)在城市小区配电自动化和中小型水电站信息采集的具体应用案例证明,该装置能够有效和可靠地解决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压配电线传输特性的动态变化、突发干扰、组网通信和实时性等难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华东电力》期刊2008年08期)

配电线载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飞行器的有效载荷成为航天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直流配电线作为各个设备的供电电缆,已经在设备之间架设了有线通道,如果可以利用直流配电线进行数据通信,就能够大大减少数据电缆的开销,有效地提高航天器的实际载荷。为此,论文设计了一种通过配电线进行数据交互的实验系统。论文讨论了配电线载波通信技术,着重设计了直流配电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ARM处理器、DLC耦合模块、DLC调制解调模块、以太网接口和串行接口等模块,并给出了系统软件流程,详细设计了ARM处理器上的串口命令处理模块、DLC命令处理模块。与此同时,论文还设计了DLC通信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实现了一种包括上位机的通过配电线进行数据交互的实验系统。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论文设计的实验系统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配电线载波论文参考文献

[1].肖宏,何森,覃宗涛,吴立忞,赵小龙.基于台区变压器两端光纤通信的农网配电线载波数据通信[J].物联网技术.2018

[2].胡俊丽.基于配电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多设备数据交互[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3].吴逊斐.配电线载波通信的网络及其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4].翁国庆,张有兵,金华强.NPQMS系统中配电线载波通信网络的拓扑分析与路由优化[C].Proceedingsofthe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ftwareEngineeringandMultimediaCommunication(SEMC2011V4).2011

[5].翁国庆,张有兵,金华强.NPQMS系统中配电线载波通信网络的拓扑分析与路由优化[C].Proceedingsof2010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owerElectronicsand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Volume6).2010

[6].张有兵,翁国庆,曹一家.网络化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的配电线载波通信[J].电工技术学报.2010

[7].翁国庆,张有兵,曹一家.基于配电线载波通信的电能质量扰动源自动定位方法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

[8].彭启伟,张浩.基于多叉树遍历的中压配电线载波自适应中继算法[J].电力系统通信.2009

[9].王坤,汪晓岩,蔡世龙,易浩勇.嵌入式通信管理装置在配电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09

[10].华斌,汪晓岩,宗明.新型中压配电线载波通信技术及其应用[J].华东电力.2008

论文知识图

配电线载波组网通信连接示意在3~30 kHz频段内工作的中压配电线配电线载波通信方式示意在30~500 kHz频段内工作的压配电线中压配电线载波组网通信的层次...在3 kHz~30MHz频段内工作的中压配电线

标签:;  ;  ;  ;  ;  ;  ;  

配电线载波论文_肖宏,何森,覃宗涛,吴立忞,赵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